藉助ASKAP望遠鏡 CSIRO發現100萬個星系

2020-12-01 cnBeta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科學團隊近日利用平方公裡級陣列探路者射電望遠鏡(ASKAP),將高密度大範圍的巡天任務從數年時間縮短到不到兩周時間。本周一發表在《澳大利亞天文學會刊物》的一項研究中,報告了 ASKAP 望遠鏡首次投入使用的結果。該機構將本次調查描述為宇宙級別的「Google Maps」,提供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南方天空地圖集。

本次巡天任務的關鍵就是 ASKAP,它不是單個望遠鏡,而是位於西澳大利亞沙漠中的 36 個碟形天線陣列。該陣列監聽來自深空的無線電波,並且可以看到比其他現代無線電陣列大 30 倍的天空區域。

該團隊在大約 300 個小時內拍攝了 900 幅圖像,從而能夠以比以前的調查更高的解析度將南部天空的綜合地圖拼接在一起。這些圖像總共包含 700 億像素,並且潛伏在數據中的是 300 萬個星系-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科學新事物。該地圖將使天文學家能夠研究諸如超新星,脈衝星和遙遠星系中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射流之類的宇宙物體。

CSIRO 執行長拉裡·馬歇爾(Larry Marshall)在新聞稿中說:「ASKAP 正在將最新的科學技術應用於有關宇宙之謎的古老問題,並為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提供解決挑戰的新突破」。這只是ASKAP旅程的開始。 在接下來的五年中,無線電陣列將開始對天空進行十次重大測量,每個項目將花費大約1500小時來完成。其中一些項目將探究宇宙邊緣最神秘的現象。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新型射電望遠鏡僅用300小時就繪製了含300萬個星系的星空圖
    澳大利亞新型射電望遠鏡僅用300小時就繪製了含300萬個星系的星空圖(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華網: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日前發布公報說,其研究者藉助一臺新型射電望遠鏡勘測了南部天空,僅用300小時繪製了約含300萬個星系的星空圖,其勘測速度和所繪星空圖的細節程度均出類拔萃。
  • NASA發現超大星系團 可裝下100個銀河系(圖)
    【搜狐科學消息】北京時間5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日前宣布,「斯匹策」紅外空間望遠鏡不久前新發現了上千個小型星系。這些星系通過引力相互吸引,構成了一個體積異常龐大的星系團。  NASA的專家們解釋說,儘管這些小星系的尺寸並不大,但它們卻在宇宙的演化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 天文學家新發現100萬個星系
    本次南天的射電巡天圖像靈敏度和解析度分別是先前巡天計劃的5倍和2倍,並發現了大約100萬個新的星系。ASKAP去年2月投入使用,由36個蝶形天線組成,每個口徑12米,分布在澳大利亞西部瓦加裡人的領地上,天線之間最遠間隔6千米。以往對於幾天到幾個月內天體的射電屬性變化難以追蹤,而ASKAP為速度而建,可以定期尋訪目錄中證認的300萬個星系,檢測其變化。
  • 重大的突破,天文學家繪製了100萬個以前不為人知的星系
    天文學家已經繪製出銀河系以外大約100萬個以前未被發現的星系,這是迄今為止利用無線電波對南部天空進行的最詳細的觀測。澳大利亞開闊的但海拔相對較低的空間是建造大型射電望遠鏡的理想場所。從我們位於南半球的位置,我們可以看到銀河系中心最壯觀的景象。重大的突破射電天文學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研究領域,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
  • 100萬秒曝光浮現出肉眼看不到的1萬個星系,揭秘哈勃望遠鏡的內功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211期 今年是哈勃望遠鏡升空30周年,在天文界代表了一個裡程碑式的時代,30年內我們通過哈勃望遠鏡重新認識了宇宙,依靠其近紅外、可見光和紫外觀測能力發現了宇宙多個奧秘,從行星級天體,到能裝下上億個太陽的黑洞,應有盡有。
  • 哈勃望遠鏡新發現:宇宙第一批恆星和星系形成時間或更早
    原標題:宇宙第一批恆星和星系形成時間或更早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歐洲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對大爆炸後5億到10億年間的宇宙展開研究,沒有發現第一代恆星——所謂第三星族恆星存在的證據。這一最新結果表明,早期宇宙中第一批恆星和星系的形成時間比科學家此前認為的要早得多。在現代天文學領域,探索第一批恆星和星系如何以及何時形成仍是一項重大挑戰。普朗克太空望遠鏡此前提供的數據表明,恆星約在大爆炸後5.5億年開始形成。哈勃望遠鏡研究項目由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攜手開展,可觀測大爆炸後5億年內宇宙的情況。
  • 天文學家剛剛繪製了100萬個以前未知的星系
    在使用無線電波對南方天空進行的最詳細的調查中,天文學家已經在銀河系之外繪製了大約一百萬個以前未被發現的星系。快速ASKAP連續測量(或RACS)已將CSIRO的澳大利亞SKA探路者射電望遠鏡(ASKAP)測量得出的星系牢牢地置於國際天文學星圖上。
  • 100萬個星系被發現,僅僅用了不到10天,最新設備大顯神威
    根據最新的數據,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大約有20000億個星系。在直徑940億光年的宇宙中,這些數萬光年的星系就像是大海中的沙子一樣,微不足道,而又無處不在。絕大部分星系至今仍然隱藏在宇宙深處,沒有被我們發現。最近,憑藉著最新的觀測設備,科學家們再一次讓我們見識到了宇宙的廣袤無垠。2012年,由中國、澳大利亞等七個國家合作的、迄今為止最強大射電望遠鏡之一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完成了前期項目的建造。雖然完全落成需要等到2030年,但它已經開始大顯神威,為人類天文學觀測提供了「一雙明亮的眼睛」。
  • 最新研究表明:銀河系還有100個「衛星星系」未被發現!
    科學家們還提取了這些星系周圍暗物質光暈的信息,並預測銀河系將擁有另外100個等待發現非常暗的衛星星系這些暗淡的星系,可以教給我們很多關於恆星和星系如何形成的知識。天文學家早就知道銀河系有衛星星系,包括著名的大麥哲倫雲,它可以在南半球用肉眼觀察,但多虧了用大型望遠鏡進行的調查,已知衛星星系的名單在過去20年裡增加到了大約60顆。這些星系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宇宙的信息,包括需要多少暗物質才能形成一個星系。
  • 人工智慧開始用於太空實驗,發現56萬個「星系」?
    天文學家將ai人工智慧使用於斯巴魯望遠鏡拍攝的遙遠宇宙超寬視場圖像,而且在這些圖像中實現了特別高的發現及分類螺旋星系的精度,這項技術和公民科學相結合,有希望在未來產生許多的發現,一個重要由來自日本國立天文臺NAOJ天文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日本國立天文臺的科學家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對於遙遠宇宙的近56萬個星系進行了細緻分解,根據是昴星團望遠鏡查看過的超廣角圖像。
  • 哈勃望遠鏡在宇宙中發現了多少星系?
    宇宙中有幾個星系?這個長期困擾天文學界的問題,在1995年開始被哈勃望遠鏡逐步解決。1995年12月18日到28日,哈勃將鏡頭對準大熊座方向一小片天區,拍攝了342張獨立曝光影像,最後合成了哈勃第一張深空照片,「哈勃北部深空」在這張改變天文學的照片上,有3000多個亮點,它們不是星星,而是和銀河系一樣,擁有數千億顆恆星的星系,而這3000多個星系,僅僅佔到了全天區面積的2400萬分之一。
  • 天文學家發現異常明亮星系 相當於100萬億個太陽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3日報導,天文學家發現「異常明亮星系」,相當於100萬億個太陽的亮度。而100萬億太陽光度的新星系則遠遠超出了上述範圍。  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學生凱文 哈林頓(Kevin Harrington)是這篇報告的主要作者。他表示:「我們自己稱這個星係為「異常明亮星系」(outrageously luminous),因為目前還沒有合適的科學術語來描述它。」
  • 哈勃望遠鏡三十年的發現告訴你,我們宇宙到底有多少個星系!
    NASA發射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在太空服役了近30年,拍攝了無數絢麗的星空圖片;根據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宇宙圖片表明,我們的可觀測宇宙包含數以千億的星系,甚至可能超過一萬億個星系。我們先來看哈勃望遠鏡的幾個觀測結果:哈勃深場(HDF)在1995年12月18日到12月28日的十天內,哈勃望遠鏡拍攝了大熊座內,一塊肉眼看起來空無一物的區域,視角寬度144角秒(1°=3600角秒),相當於100米外一顆網球所佔面積。
  • ESO望遠鏡發現了被困在超大質量黑洞網中的星系
    藉助ESO的超大型望遠鏡(VLT),天文學家們在宇宙誕生不到10億年的時候,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發現了6個星系。這是第一次在大爆炸後這麼短的時間內觀測到如此緊密的星系組合,這一發現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超大質量黑洞(其中一個存在於銀河系中心)是如何如此迅速地形成並發展成它們巨大的尺寸的。
  • 100個哈勃:羅曼空間望遠鏡有多強?
    它的主鏡面的直徑與哈勃相同,但它的視野是哈勃的第三代寬場照相機(WFC3)的紅外拍攝模式的視野的大約200倍,是哈勃的高級巡天照相機(ACS)視野的大約100倍,並且成像質量不遜色於哈勃,因此被稱為「100個哈勃」。它有什麼「黑科技」,又有什麼樣的科學目標?本文帶你走進羅曼空間望遠鏡的前世今生,領略它的強大。
  • 藉助望遠鏡能看到很多深空天體
    隨著望遠鏡的發展,我們能從這個小小的玻璃鏡子裡發現更多的秘密,今天就帶大家盤點一下著名的黃道十二星座裡能用望遠鏡看到的星系天體吧現代天文學為了研究的便利性,對天空進行了劃分,根據88個星座劃分為88個天區,每個星座代表一個天區。下面就盤點一下大家比較知道的黃道十二星座這十二個天區內用望遠鏡能夠看到的天體。
  •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一個罕見的殭屍星系
    宇宙中有類奇特的星系,它們幾乎完全停止發育,不再有新生恆星形成,遍布其中的是一堆老邁恆星,生氣全無。或許,將其稱為殭屍星系再適合不過了。
  • 重磅發現!對20萬個螺旋星系的研究表明:早期宇宙或許一直在轉!
    堪薩斯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一項對20多萬個螺旋星系的分析揭示了星系自旋方向之間出人意料的聯繫,由這些聯繫形成的結構可能表明,早期宇宙可能一直在旋轉
  • 100個哈勃:羅曼空間望遠鏡有多強?
    雖然它的主鏡面只有2.4米,但它的對比度卻是未來建成使用的30米與40米口徑的地面超大型光學望遠鏡的10倍左右。因此,羅曼可研究的最暗的行星比後者的探測極限暗20到100倍。而且,它的視場雖然比羅曼上面的寬場設備的視場小得多,但還是比30-40米級地面望遠鏡的視場大得多。羅曼探測系外行星的淵源恰好可以追溯到南希·羅曼本人。
  • 天文學家發現半人馬座A星系吞食星系
    天文學家發現半人馬座A星系吞食星系右圖可見一個被半人馬座A吞食的星系所留下的四邊形「殘骸」。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近日通過對半人馬座A星系新紅外照片進行分析,發現了其數百萬年前所吞食的一個星系蒼白的氣體「殘骸」。    科學家認為,數百萬年前,半人馬座A星系和一個星系碰撞,半人馬座A將其吞食。由於星際塵埃的遮擋,該星系的平行四邊形殘骸無法被觀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