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期膠捲拍攝指南 忘掉最佳使用期限拍就對了
而膠片則截然不然,它利用化學反應來捕捉圖像,而不是電子信號。為了生產膠片,會在薄塑料條上塗上一層充滿銀鹽的明膠層,然後捲成許多卷。重要的是要理解滷化銀在暴露於光或其他形式的輻射下,就會發生化學反應。有些膠片甚至貼上了「為了最好的效果,請在XXX時間內進行衝洗」這樣的標籤。製造商們正在保護自己,使自己免受隨膠片老化而不斷增加的不可預測性的風險,但這些都是不阻止我們繼續使用過期膠片的理由。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100年前的膠捲底片衝洗後畫面轟動世界
距今膠片歷史已有170多年,以前還沒有方便快捷的數位相機,但是也有了照相機,只不過這些照相機的照片是通過膠片來製作的。在南極地區,探險隊在探索過程中意外發現來自100年前的膠捲,這不是什麼令人震驚的事情,重點在後面的照片內容。科學家們將膠片進行修復以及清洗後,呈現出的畫面讓眾人都驚呆了。
-
攝影師吐血整理的「膠片入坑指南」,火速圍觀!
剛開始入膠片坑不少人也有會有種疑問。我百度了一下,發現還有很多人在用膠片機,而且淘寶上不管是賣膠捲的還是賣膠片機的都有很多。120屬於膠捲的中畫幅,135為小畫幅,雙鏡頭相機大多數都是用120膠捲。120膠捲比135要貴,而且現在人用135居多。這次咱們就說說用的最多的135膠捲吧,可以使用135膠捲的相機大致可分為:膠片單反和傻瓜機。
-
新冠有藥了!居然是這個膠捲公司十多年前布下的局
在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中,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病毒終於有藥可治了。其實上個月,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就說,目前還沒有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既定治療方案,不過日本正在考慮使用抗流感藥物「Avigan」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我們從國外得知,有一些抗流感的藥物可能(對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有用。」加藤勝信說,「我們將盡全力。」
-
柯達推可攜式膠片掃描儀:膠片1秒變數碼照片
而現在,據外媒報導,柯達在本屆CES上還推出了一款新的可攜式膠片掃描儀,疑似為自家膠片復活計劃鋪路。該設備名為KODAK SCANZA,是一款把膠捲底片轉換成數碼照片的轉換設備。掃描膠捲底片後,它能夠輸出1400萬像素或2200萬像素的數碼照片,自身兼容135、126、110以及8mm負片膠捲。
-
一秒鐘,張藝謀寫給膠片時代的一封情書
電影要有儀式感電影中清洗膠片的一段相信給不少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有一格格畫面的膠捲被人們用布墊著抬起,汙染了的、打卷了的膠捲如同凱旋後受傷的英雄一般被人們捧抬、託舉。當膠片被縷整齊,條條掛起,蒸餾水淋下來後塵土消散,變成清晰的映畫,這一刻,感動與喜悅感不自覺地湧上心頭。來談談膠片,膠片也叫底片,英文是Film,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菲林(香港人似乎更喜歡這樣說)。早期的感光底片是溼片,意味著拍攝完畢後要立刻衝洗,這樣給攝影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
為什麼做膠捲的公司,都是「新冠藥神」?
昔日膠捲巨頭有望「借藥還魂」。1./ 柯達製藥,跌跌撞撞 /柯達的歷史不必累述,柯達全名為伊斯曼柯達公司,1888年由喬治·伊斯曼創立,公司最先發明了膠捲技術,也最早發明了傻瓜相機。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公司最巔峰的時候,其在美國的膠片和相機市場的佔有率分別達到90%和85%;全年營業額達到160億美元,純利潤超過25億美元;全球僱員人數超過14萬5千,如今已經降到僅約5千人。▲柯達膠捲盒,圖/東方IC埋葬柯達的正是柯達自己發明的數位相機。
-
《動物餐廳》新貨幣膠捲怎麼得 新貨幣膠捲獲取攻略
導 讀 在動物餐廳手遊中新貨幣膠捲究竟該怎麼獲取呢?獲取的方式內容又是什麼呢?
-
膠捲年代:我們鑽過被窩是小事情,柯達的破產才是大事件
數碼時代的年輕人,用手機都能拍照了,十有八九沒有碰過膠捲。或許只有玩過膠捲攝影的人,看到這個標題才會會心一笑。他們知道:這個鑽被窩,並非情色頻道。1,玩膠捲的人為什麼會鑽被窩?現在的暗房變成了體驗項目2,膠片攝影年代,攝影師最怕什麼?大概是怕兩件事。其一,拍攝到一半,攝影階段結束了;這個時候還不能衝印底片,因為還有一部分底片沒有完成拍攝呢。
-
昔日膠捲大王變「藥神」?天眼查數據顯示近十年我國膠捲相關企業...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7月30日報導 據央視財經報導,一度陷入破產危機的全球膠捲巨頭美國伊士曼柯達公司 科技日報曾在報導中提到,數十年來,攝影人用膠捲記錄下生活中每一個精彩瞬間,從難忘的家庭回憶到改變世界的重大歷史事件,隨處都可以見到膠捲的身影。
-
膠片&照片掃描服務(Film&Photo Scanning)
膠片所包含的圖像信息量比照片和印刷品要豐富得多,專業圖像處理一般都採用掃描膠片的方式來獲取圖像信息。
-
劉慈欣《三體》1,汪淼的眼前以及他的相機膠捲為何會出現倒計時
他勉強拍完一卷膠捲,回到家便倒頭睡了。一覺睡醒,想起膠捲還在相機裡。他取出膠捲,到暗室裡很快衝洗出來。當他一張張查看時,發現了一個詭異的現象,在所有的底片上竟然都有一串數字。汪淼仔細辨認分析那些數字,發現那竟然是倒計時,而汪淼的相機並沒有這個功能。汪淼讓妻子和孩子幫他拍了幾張,自己也再拍。
-
DIY一款自己的膠片濾鏡
本次我們要模擬一款膠片的色彩預設 膠片發展到現在,常見的膠捲分為正片和負片,這裡大家都清楚,不同的膠片有不同的色彩與影調特性所以,所有的膠片預設,無非就是做了三件事情:模擬膠捲色調、模擬膠片的「影調寬容度」、以及模擬膠片的顆粒感。
-
暗房-好萊塢的鍊金術士之電影膠片曝光及光的化學反應
該紀錄片顯然是為膠捲衝洗培訓或基本結構知識而設計的。它可以將醋酸酯(或更近期的聚酯纖維)變成載體,並通過相機鏡頭變成永久的圖像記錄載體。即使按照1940年代的標準,設備的複雜性也令人難以置信。這顯示的是黑白處理相對簡單的過程-您可以想像如果是色彩處理任務或頂級的Technicolor會增加多少的難度。
-
伊爾福推出復刻60年代膠片相機Sprite 35-II
DoNews 12月3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英國膠捲製造商伊爾福推出了新款傻瓜式膠片相機Sprite 35-II,它採用了可換膠捲設計。據悉,Sprite 35-II是一款向上世紀60年代初Ilford Sprite 35相機致敬的產品,它復刻了後者操作模式。
-
50展商·50期待 | 傳承印刻在企業DNA裡的技術 富士膠片來進博會...
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武冨博信站在有公司LOGO的背景牆前,鄭重地說道。提到富士膠片,人們聯想起膠捲如日中天的年代,它與另一巨頭柯達平分天下的盛景。柯達已「無可奈何花落去」,富士膠片卻「柳暗花明又一村」。富士膠片入駐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屆時你將重新認識這家脫胎換骨後的「常青樹」企業。
-
新舊世界咖啡種植的交界,充滿野性的咖啡風味——印度季風/風漬咖啡
但是根據文獻記載,印度是在1695年才開始引進咖啡,雖然時間軸上有差異,但是都證明了印度最晚在17世紀就開始咖啡種植,也早於歐洲在18世紀中移植」舊世界「埃塞和葉門的咖啡到」新世界「中南美洲和印尼種植,印度的咖啡種植恰好在新舊世界的交界點。沒有了印度咖啡的存在,印度移植過去的印尼爪哇島種植咖啡的存在,也沒有了18世紀新世界種植咖啡的熱潮。
-
拿鐵、卡布奇諾、摩卡咖啡有什麼區別 拿鐵咖啡製作 卡布奇諾咖啡
前街咖啡發現每個剛開始喝咖啡的小夥伴都會來問卡布奇諾、摩卡咖啡、拿鐵咖啡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講講到底有什麼不一樣,新手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咖啡。首先我們來看這三款咖啡如何製作,首先都是得先萃取濃縮咖啡,前街咖啡自用的是向日葵暖陽拼配咖啡豆。
-
雀巢上新「口紅裝」咖啡,新希望推兒童酸奶,海天入局中式複合調味...
」 文:Foodaily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新產品 1、雀巢感CAFÉ推高端速溶新品,布局雲南精品咖啡市場 2、新希望推Mimo階梯配方兒童分段酸奶,0添加0蔗糖 3、配合聖誕融雪主題,元氣森林北海牧場推
-
醫用膠片市場前景堪憂 這家企業偏要分一杯羹
樂凱膠片於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曾是國內膠捲生產龍頭企業,一度與富士、柯達並駕齊驅,旗下產品包括醫用乾式膠片、工業探傷膠片和特種高性能膜材料等三大體系。但是,在數碼技術的衝擊之下,上市僅僅3年,樂凱膠片即遭遇業績天花板。數據顯示,樂凱膠卡的淨利潤在2000年達到2.15億元的高點之後,一路走低,並在2003年跌破1億元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