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跟努力哪個重要,數學家華羅庚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2021-01-12 日談新語

近代不管哪個領域,都不缺傳奇人物,數學家華羅庚就是那個傳奇之一。

一個只有初中學歷卻被邀請去清華任教奇人,不是走後門,而是有真才實學。

抗日戰爭的時候,日本天皇下了詔書,說中國的故宮和華羅庚不能炸,這也從側面看出,他的價值有多大。

1910年11月12日,華羅庚出生在江蘇省金壇,與民國其他名人不一樣,他的家世不怎麼好。

年幼時家境還比較貧寒,後來父親是開雜貨店條件漸漸好轉一點,也願意送華羅庚去讀書。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華羅庚也是幸運的。

1922年,他所在的小縣城創立了第一所新式中學:金壇中學,華羅庚是這所學校第一屆學生,而教他的老師王維克,是一位接受過新思想的知識分子。

華羅庚當時讀書時,成績不好,字跡也潦草,但是王維克發現他有獨立思考跟創新的能力,所以並沒有放棄他。

經常單獨指導華羅庚數學,借書給他看,因為這樣,華羅庚不僅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成績也大幅度提高。

不過可惜的是,初中畢業,家裡無法負擔他讀高中,便去了上海一家職業學校,這所學校免了他學費,入讀一年,還是因為生活費不夠,還是輟學回家了。

回家後先是在父親的店鋪做事,閒暇時間自學數學,先後學完高中跟大學的數學課程。

1929年,王維克從法國返鄉出任金壇初中校長,他找了華羅庚,並且便聘請他任學校會計兼庶務,因為數學知識足夠,第二年就擔任初一補習班數學教員。

不用在父親雜貨店幹活,他有更多的時間研究數學,努力加上天賦,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他先後在報刊上發表過幾篇論文,其中有一篇改變了他的命運。

某一天,華羅庚看到《學藝》雜誌第7卷10號刊登的蘇家峻教授的一篇論文:《代數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

讀過之後發現文中有錯誤,他就問王維克:「我能不能寫文章,批評蘇教授的錯誤?」

王維克告訴他可以,聖人也會犯錯,就這樣,他寫了篇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指出蘇教授的錯誤。

1930年,將這篇論文發表在上海的《科學》雜誌。

這引起了數學家熊慶來、楊武之的關注,而此時的熊慶來,是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

他看到這篇文章後,想將這個人才請到清華來,不過,調查後,讓他驚訝的是,他僅僅是初中畢業。

初中畢業就來清華教書自然是有點誇張,但他求賢若渴,並不想放棄這麼有天賦的人,1931年,邀請華羅庚來做清華大學數學系圖書館的助理員。

這也給華羅庚提供了很大的機會,工作之餘翻閱各種數學書籍資料。

雖沒有學歷加持,但華羅庚實力是有目共睹的,1933年,經教授會決議,清華大學理學院打破職員不得進入教員系統的慣例,正式提拔他為助教。

華羅庚並沒有因為得到好的衣食條件而不再努力,對他來說,數學知識永遠探索不盡,正是因為這種態度,他在數學上造詣更高,雖然在國內,卻受到世界數學家的關注,並展開合作。

1936年,華羅庚得到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的幫助,去英國劍橋大學進修,不過,這個進修跟其他人有點不一樣,不是為學位。

在他去英國前,數學家哈代教授,也就是他後來的導師,曾託人轉告華羅庚,別人需要三年才能拿到博士學位,但他兩年就行了,只要交齊學費。

華羅庚家世差,雖然在清華工作,但也負擔不起高額的學費,所以他去進修,原本就沒打算拿到學位,而是希望能到劍橋大學聽課、參加研討會,到圖書館看書。

良好的學術環境,讓華羅庚大放異彩,在那期間先後在英、蘇、印、法、德等多國的刊物上發表論文。

19世紀,著名數學家高斯提出的三角和估計問題,是當時國際數學界的難題,但華羅庚僅用了一年時間就解決了。

並寫了一篇論文《論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計問題》,發表在倫教數學學報上,在當時引起極大的轟動。

華羅庚是近代著名的數學家,他有著其他人無可比擬的天賦,但是,更重要的是努力跟不忘初心。

如果輟學回家不再自學數學,那麼就不會有進清華的機會。

一個家境貧寒的小縣城青年,來到大城市的高等學府工作,可以說以後生活無憂。

但他初心不改,去了清華依舊在數學上花苦功夫鑽研,所以最後才能站到數學家的高度。

相關焦點

  • 【物理教育】自學成才的天才數學家華羅庚,為你解密天才的真相!
    這就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科學研究的過程也是符合普遍規律的,在這一點上科學研究與其他人類活動並無不同。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重要的數學猜想了。對這些重要猜想的證明,往往需要全人類最優秀的數學家們共同努力幾百年之久,像是一場漫長的接力賽。著名的「費馬最後猜想」的證明就花了三百多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一代代的數學家在前人進展的基礎上再做出自己的進展,才最終解決。
  • 「人民的數學家」:華羅庚最優的「優選」
    實踐證明,解決同樣的問題,用「0.618法」做16次試驗,就可達到常用的枚舉法2500次試驗的效果。  何為「優選」?大概沒有人比數學家華羅庚理解得更透徹。他一生面臨一次次重大選擇,也在一次次的「優選」中定義自己的人生。華老來了,辦法就有了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有過一陣「華羅庚熱」。
  • 華羅庚是靠自學成為傑出的數學家的嗎?
    作者 | 武際可在許多介紹傑出人物的通俗著作和文章中,都說我國傑出的數學家華羅庚是靠自學成才的。靠自學在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論文,是當年任清華大學數學系系主任熊慶來「慧眼識英雄」,把華羅庚邀請到清華大學。後來一舉成名。事實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 初中沒畢業、數學掛科的華羅庚,為何會成為享譽國內外的數學家?
    愛因斯坦並非只有一個,中國的愛因斯坦便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華羅庚被稱為了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人民數學家,這樣的美譽對於華羅庚來說絲毫不為過。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對華羅庚的評價也是極度的高。他曾用這樣的話描述華羅庚的一生:"先生起江南,讀書清華。浮四海,從哈代,訪俄師,遊美國。創新求變,會意相得。堆壘素數,復變多元。雅篇豔什,迭互秀出。匹夫挽狂瀾於即倒,成一家之言,卓爾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乎。
  • 天才華羅庚的另一面
    但學渣在初二猶如中彩票了一般突然開竅,很快華羅庚的數學成績就名列第一,以致數學老師李月波可以在考試時把他叫到一邊,「今天的題目太容易,你上街玩去吧。」此時首先發現華羅庚數學天賦的是年級主任王維克,他是張聞天的同學,近代中國第一個翻譯但丁《神曲》的翻譯家。
  •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一代數學天才的學習方法,建議家長為孩子收藏
    ——華羅庚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是我非常崇拜的人物,他給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草根逆襲的勵志故事,通過自己堅持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的典範。他僅僅有初中文憑,憑藉著自己的勤勉自學,終於成為數學巨匠,並且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親身經歷告訴你!
    但是我現在可以告訴大家靠譜!真的靠譜!    本人親身經歷告訴你,祛皺產品靠譜嗎?  對於出現皺紋問題三年而一直沒能解決的我來說,祛皺按摩已經很難起到效果了,而祛皺手術風險性又極高,我只能把希望放在祛皺產品上。然而面對市場中各種各樣的祛皺產品牌子,我的心中還是充滿了懷疑。  祛皺產品安全嗎?祛皺產品真的有用嗎?
  • 中國近代知名數學家華羅庚,教過數學天才陳景潤,竟只有初中文憑
    那說到中國的數學大師,你會想起誰呢?想必十個人裡會有九個人提到相同的名字,沒錯,他就是華羅庚。華羅庚是近現代中國最知名的數學家,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諸如此類的頭銜還有不少。他的成就也十分輝煌,最擅長的是解析數論,曾在此領域開宗立派,培養了諸多優秀的數學家,另一位數學大師陳景潤,就是他的學生之一。
  • 數學手抄報: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的故事
    「正在大家沉默之際,有個學生站起來,大家一看,原來是向來為人瞧不起的華羅庚,當時他才十四歲,你猜一猜華羅庚他說出是多少?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  華羅庚上完初中一年級後,因家境貧困而失學了,只好替父母站櫃檯,但他仍然堅持自學數學。
  • 這位家喻戶曉的天才數學家,講課一線工人也能懂,連電焊工都用得上
    實踐證明,解決同樣的問題,用「0.618法」做16次試驗,就可達到常用的枚舉法2500次試驗的效果。何為「優選」?大概沒有人比數學家華羅庚理解得更透徹。他一生面臨一次次重大選擇,也在一次次的「優選」中定義自己的人生。(小標題)華老來了,辦法就有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有過一陣「華羅庚熱」。
  • 華老誕辰110周年之際,重溫華羅庚精神的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
    實踐證明,解決同樣的問題,用「0.618法」做16次試驗,就可達到常用的枚舉法2500次試驗的效果。何為「優選」?大概沒有人比數學家華羅庚理解得更透徹。他一生面臨一次次重大選擇,也在一次次的「優選」中定義自己的人生。 華老來了,辦法就有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有過一陣「華羅庚熱」。華羅庚所到之處,總會有很多群眾趕來聽課,高校、科研院所、工農一線、廠礦車間的都有。
  • 華老誕辰110周年之際,重溫華羅庚精神的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
    為什麼華羅庚會被稱作「人民的數學家」?實踐證明,解決同樣的問題,用「0.618法」做16次試驗,就可達到常用的枚舉法2500次試驗的效果。  何為「優選」?大概沒有人比數學家華羅庚理解得更透徹。他一生面臨一次次重大選擇,也在一次次的「優選」中定義自己的人生。 華老來了,辦法就有了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有過一陣「華羅庚熱」。華羅庚所到之處,總會有很多群眾趕來聽課,高校、科研院所、工農一線、廠礦車間的都有。
  • 憑藉刻苦努力,華羅庚自學成才,成為一代數學大師
    1910年,華羅庚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小商人家庭。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困,華羅庚不得不輟學。輟學期間,華羅庚幫助父親打理小店鋪。白天,華羅庚在雜貨店裡幹活,打算盤,記帳。只要一有空閒,華羅庚就埋頭看書或演算數學題,有時會忘記了接待顧客。為了擠時間學習,他經常起得特別早。
  • 華羅庚在清華的三次「破格」
    110年前,1910年11月12日,華羅庚出生於江蘇金壇。出生貧寒、未受過正規大學教育的華羅庚,靠刻苦努力自學成才,成為一代數學大師。華羅庚的高足、中科院院士王元曾用近十年時間、在20世紀90年代寫就一本傳記《華羅庚》,講述華羅庚坎坷且傳奇的經歷以及卓越的數學成就。 本版特節選《華羅庚》中一段,以資紀念。
  • 印度數學天才:揚言心算比電腦還快10秒,華羅庚瞟了一眼:算錯了
    從小到大,老師都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這句話足以證明,努力是多麼重要,然而老師卻往往沒有告訴你下半句「但若是沒有這1%的靈感,那99%的汗水也是徒勞」,其實愛迪生想要表達的完整意思是,天賦有時候比努力重要得多。
  • 徐利治先生訪談錄:我所知道的華羅庚與陳省身
    從左至右:華羅庚、陳省身、許寶騄訪:您在西南聯大是華羅庚與陳省身的學生,還與華羅庚有過不少交往。他們給您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麼?徐:華先生很有奮鬥精神,非常努力,做學問有許多想法,常常樂於談到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收穫。我每次到他家去都看到他伏在吃飯用的桌子上做研究。那時,我是隨機去的。這說明他不是在擺樣子給我看。他喜歡在飯桌上做研究,因為他的書房很小,桌子也不大。
  • 只有初中文憑,卻是公認的數學大師,華羅庚是如何創造奇蹟的?
    要說數學成就,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華羅庚」了,他被稱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不僅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更是享譽世界的數學天才。美國著名數學家貝特曼稱「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的院士」。
  • 「城事」你所不知道的「寶藏」數學家——華羅庚
    華羅庚誕辰110周年。我們都知道華羅庚先生在數學方面的卓越成績,但鮮為人知的是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的華羅庚先生還是中國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先驅者,華老參與籌建的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是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領頭羊」。
  • 提出首個以新中國數學家命名的猜想,與華羅庚共啟多複變函數
    面對「何以能夠保持如此鎮定」的提問,小提琴家答道:「其實那也沒什麼,只不過是斷了一根琴弦,我還可以用剩下的琴弦繼續演奏啊。就像遭受不幸的人生,依然可以美麗無憾。」舅舅臨走前給他留下一句話:「你的A弦斷了,應該用其它三根弦把你的生命之曲奏完!」
  • 數學家故事 華羅庚
    華羅庚出生在一個擺雜貨店的家庭,從小體弱多病,但他憑藉自己一股堅強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終於成為一代數學宗師.華羅庚就特別愛好數學,但數學成績並不突出.19歲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驚動了當時著名的數學家熊慶來.從此在熊慶來先生的引導下,走上了研究數學的道路.晚年為了國家經濟建設,把純粹數學推廣應用到工農業生產中,為祖國建設事業奮鬥終生華爺爺悉心栽培年輕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