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數學成就,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華羅庚」了,他被稱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不僅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更是享譽世界的數學天才。美國著名數學家貝特曼稱「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的院士」。
「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就是華羅庚開創的學派,他還在多複變函數論、矩陣幾何學方面的卓越貢獻,更是影響全世界數學的發展。並且華羅庚還得到了華裔數學家「丘成桐」高度稱讚。可是你們知道嗎?就是這樣一個全世界公認的數學大師,他並不像其他數學家一樣,他只有「初中文憑」。
初中學歷能有如此成就,是我們普通人難以想像的。華羅庚的家庭並不是很優越,甚至初中畢業後因為拿不起學費而退學。但是即便如此,華羅庚也一刻都沒有忘記過學習。因為學習特別用功還被人起了一個「羅呆子」的外號,但是他對數學很有天賦,在之後的生活中,他一邊學習一邊工作,一直到華羅庚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糾正數學家蘇家駒論文中的一處錯誤的文章,這篇文章一發表就讓他轟動了整個數學界。
之後,他的人生路更是一片暢通,18歲就被招聘進了清華大學做教學助理。他利用清華得天獨厚的條件,繼續深入研究數學。並且因為他表現出超高的數學天分,還幸運地被保送到了英國劍橋大學進一步學習,最終能夠成為全世界公認的數學大師。華羅庚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和才華之外,他還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從他的學習方法中,我整理出來了3點值得我們學習!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有哪3個方法吧。
1.讀書要保持專注
莎士比亞說過,專注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華羅庚先生在學習時就特別的專注,很多孩子讀書都是跳讀,或者讀了不一會就被別的事物吸引了。華羅庚被迫退學後給爸爸的雜貨鋪幫忙,曾經常因為看書太專注沒有發現客人來。華羅庚看書是每一本書都認真看完,從來不受外界的影響,也正是因為學習時專注,僅憑初中文憑就成為了偉大的數學家。所以,我相信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能實現目標!
2.讀書要從薄到厚,再從厚到薄
華羅庚認為:"學習,是實事求是的事情,急於求成不行。"從薄到厚是說我們在讀第一遍書的時候是不能把書讀懂的,但是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框架,大概對書的內容了解了。在讀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可以把文章中不懂的小點給捋順,把書讀懂的過程就是把書讀厚。在我們學習的時候,如果能夠把書從薄到厚,再從厚到薄地讀上幾遍,相信都不會太差。
3.對數學感興趣,並深入研究
華羅庚先生能夠成為數學之父,在數學方面他有自己的天賦,但更重要的是他有強大的數學思維。在他初一的時候數學考試還不及格。但是在他開始不斷地研究數學,慢慢他就從中發現了學習數學的竅門,對數學產生興趣。在不斷的研究數學中他養成了強大的「數學思維」,也因為數學邏輯思維強,並且深入且專注的研究,成就了他一生的事業,也研究出眾多的數學成果。
而我們的孩子雖說不一定能夠成為像華羅庚這樣的數學偉人,但是讓孩子數學成績好,家長還是可以做到。數學成績好將來能多出一條出路,人生成功的機率也更多一些。但是這並不是容易就能得到的,除了像華羅庚先生一樣多讀書,我認為家長應該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我給大家分享一套《玩出來的學霸》,是一套家庭親子遊戲攻略。 裡面包含140個親子遊戲,可以通過做手工的方式,讓孩子學會抽象的數學知識。同時還有140個數學思維遊戲,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建立邏輯思維。在數學知識方面,包含了小學要學習的9大知識板塊,所以能夠輕鬆進行幼小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