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他只有初中文憑,23歲成清華老師,最後成為現代數學之父

2021-01-09 含沁說歷史

是金子總會發光!

華羅庚出生於1911年11月12日,一個江蘇省金壇縣的貧困人家,父親開了一間小雜貨鋪。別看家庭條件不好,華羅庚的父親十分重視對華羅庚的教育,把他送進了金壇縣第一所新式中學——金壇中學讀書。

其實華羅庚並不是從小就這麼聰明,他小的時候說話都說不清楚,呆頭呆腦的,同學們都給他起外號"羅呆子"。誰也想不到,"羅呆子"會變成當今舉世聞名的數學家。

進入初中後,華羅庚在數學上的天賦開始顯露出來,幸運的是,華羅庚遇到了自己的"伯樂"——他的班主任王維克。王維克也是他的數學老師,發現了他在數學上的初露頭角,便不遺餘力的培養他,這對華羅庚以後的數學研究影響非常大。

時光如梭,初中三年很快就過去了,畢業後,華羅庚本就讀於上海中華職業學校,但是家庭實在負擔不起學費,沒多久就退學了,回到家幫父親打理雜貨鋪。但是他並沒有就此停止學習,一直在自學數學課程。

1928年,王維克法國留學歸來,出任了金壇中學的校長。他看到華羅庚輟學在家,非常惜才,再次伸出援手,把他請回學校擔任會計,兼職初中補習班的數學。

就在這時,命運的不公再次降臨,華羅庚染上了嚴重的傷寒病,病痛折磨了他長達半年之久,造成了他左腿終身殘疾,走路時,要左腿先畫一個大圈,右腿才能邁上一小步,他曾戲稱自己走路是"圓與切線運動",而王維克此時也一直激勵他,還給華羅庚送錢用。

後來,華羅庚開始不斷投稿。一開始,他的投稿並不順利,因為他寫的問題基本都被國外的一些專家證明過了。但是這也激勵了華羅庚,因為這些問題都是他自己辛苦鑽研出來的,沒有看過別人的答案,說明他的方向是正確的,於是他信心百倍,不斷地創造全新的答案,不停的投稿。

終於,1930年,他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蘇家駒之代數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論文,被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看到了,不禁為這篇論文拍案叫絕,四處尋問:"華羅庚為何許人也?"。後來通過一位教師找到了他,發現他不是教師、學者甚至不是大學生,熊慶來知道華羅庚必是奇才,趕緊邀請他到清華大學,並打破常規,讓華羅庚在清華大學圖書館當館員。

從此,華羅庚的人生仿佛"開了掛"般,僅僅兩年時間, 華羅庚就以驚人的毅力自學了英語、法語、德語和日語,每天從凌晨就待在圖書館,一直到深夜。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中,華羅庚在國外雜誌上發表了3篇論文。23歲時,清華大學破天荒地讓初中畢業的華羅庚站上清華的講臺,成為了一名助教,再兩年,他正式成為清華大學教員,華羅庚用他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1936年,在英國著名數學家哈代極力推薦下,華羅庚前往英國劍橋大學,進修了兩年,期間發表幾十篇論文,都得到國外的認可。本可以發展的更好時,1938年,華羅庚毅然選擇了回國,與同胞共患國難。

1938年,華羅庚完成了第一部數學專著《堆壘素數論》,至今仍居世界領先地位,先後被以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為20世紀經典數論著作之一。

1950年,華羅庚回國後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他就打算在數學研究所成立一個專門研究電子計算機的科研組。可以說,華羅庚是我國計算技術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開拓者之一。

華羅庚曾經寫到:"為了選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這在留學生中引起很大反響,很多留學生紛紛回國。

就這樣,華羅庚本可以在數學上有更大成就,卻將全部的精力轉到普及數學知識上,這是他的遺憾,但是造福了許多新中國的後代,因此,他被稱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真是當之無愧!

楊振寧說: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青年人的強大;而青年人要強大,就必須學好數學,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楊振寧是當代偉大的世界級物理學家、數學家,有人曾經問他:"中國如何才能再出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才?"楊老回答:"快了,就快了!"

楊振寧提起過一個有名的教育家——劉薰宇。據楊振寧介紹,當時自己對數學興趣不大,直到後來讀了楊振寧的一篇文章,才明白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便開始逐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本好書,或一個好故事,就足以讓人的思想態度產生轉變。

能激勵世界最頂級的科學家,劉薰宇厲害在哪?這裡就有他所撰寫的三本數學啟蒙書籍——《劉薰宇數學三書》

這本書共分為三本:

《馬先生將數學》

在這裡,劉薰宇化身馬先生,講解了100多道題,主要講解的是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數四則問題。

第二本《數學趣味》

這本書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將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還有一本《數學的園地》

這本書相對來說就有點難度了,裡面講的是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

這套書更適合8~12歲孩子閱讀,裡面的數學小故事也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楊振寧曾經經歷過的數學教育。

而本書價格也不貴,三本一共只要69元。有了這套書,說不準您的孩子就是下一個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獲得者!

相關焦點

  • 只有初中文憑的「中國現代數學之父」┃汾酒百賢093:華羅庚
    上學沒錢交學費 生小病終生殘疾華羅庚華羅庚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 卻只是個初中畢業生,連高中都沒有上過。華羅庚1910年出生於江蘇常州一個開小雜貨鋪的家庭,他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於專心被同伴們戲稱為「羅呆子」。1922年上初中後,被老師發現了他的數學天賦,對他悉心培養,關照有加。1925年,初中畢業後,因家裡困難,華羅庚考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希望早些就業減輕家裡的負擔。
  • 今天是華羅庚紀念日 只有初中文憑的他是如何成為中國數學之神
    今天是一代數學名將---華羅庚先生的紀念日。說起華羅庚,不得不讓人由衷的敬佩他在數學界創造的一代神話,甚至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而誰又知道小時候的華羅庚,數學曾一度不及格,最高文憑僅達到初中。
  • 只有初中文憑,卻是公認的數學大師,華羅庚是如何創造奇蹟的?
    要說數學成就,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華羅庚」了,他被稱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不僅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更是享譽世界的數學天才。美國著名數學家貝特曼稱「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的院士」。
  • 中國近代知名數學家華羅庚,教過數學天才陳景潤,竟只有初中文憑
    華羅庚是近現代中國最知名的數學家,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諸如此類的頭銜還有不少。他的成就也十分輝煌,最擅長的是解析數論,曾在此領域開宗立派,培養了諸多優秀的數學家,另一位數學大師陳景潤,就是他的學生之一。然而誰能想到,這樣一位數學大佬,竟然只有初中文憑,實在令人汗顏。
  • 他是中國的愛因斯坦,僅有初中文憑,努力半生成為數學巨匠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而我國就有這麼一個厲害的數學天才,他被稱為中國的愛因斯坦、「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他不僅在國內名聲顯赫,就是在國際上,也享有非常高的聲譽。國外很多知名的科學院,都以聘請到他為榮。他就是華羅庚,一代數學天才,我們民族的驕傲。
  • 數學泰鬥華羅庚:僅初中文憑卻勤勉半生,去世前6小時仍在演講
    文憑到底重不重要?對於普通人來說,自然是重要的不能再重要了。文憑是敲門磚,大多數人還指著文憑養家吃飯。但是對於某些奇才怪才來說,他們的眼裡沒有文憑,只有專業。華羅庚的成長經歷華羅庚就是這樣的奇葩人才,他的文憑不過是初中,但是他的成就卻是很多教授們都望塵莫及的。華羅庚在數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致力於數學研究工作,一直到了去世的當天,還活躍在數學的講臺上。
  • 中國計算機「八百羅漢」之師,中國現代數學之父,卻只有初中文憑
    文/后羿歷史上的今天1910年的11月12日,「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誕生了。華老開創了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等多方面研究,被稱為是「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中國的愛因斯坦」。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但,擁有如此成就的華羅庚,原始學歷只有初中文憑!華羅庚和數學的貢獻常有人疑惑,在學校裡苦學數學有什麼用,生活中都用不到;甚至有網友極端地「調侃」,說沒感覺到華羅庚有什麼貢獻?實際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數學,數學是所有自然科學生社會科學研究的基礎。
  • 初中學歷,身體殘疾,23歲自學成清華教授,他才是中國的愛因斯坦
    如果說一個「中國數學第一人」,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華羅庚,他被稱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人民科學家」,在數學界有著崇高的地位。鮮為人知的是,華羅庚是一個出身貧寒,身體殘疾且只有初中學歷的人。從一個初中生到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的一生充滿了勵志和傳奇色彩。
  •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 雖身體殘疾 只憑藉初中學歷23歲自學成清華教授
    有這麼一個人,他被稱為是我們中國的「愛因斯坦」,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人民科學家」,在數學界有著崇高的地位。這個人就是華羅庚,但是少有人知道,華羅庚是一個出身貧寒,身體殘疾且只有初中學歷的人。許多老師對他的印象都不好。人們還經常在背地裡議論:「華老祥家的『羅呆子』長大了不會有什麼出息的。」但「是金子總會發光」,在初二那年,華羅庚遇見了改變他一生的人——他的初中數學老師王維克。王維克發現了這個學生並沒有那麼笨,反而在數學方面超乎尋常的聰明,所以經常誇獎他,華羅庚也更加勤奮學習。
  •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享年74歲,後代「子女」今何在?
    有的人天生就很聰明,不過即使再聰明,都需要後期的積累和勤奮的努力,這不是小編說的,而是出自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他所作出的成績有目共睹,那麼他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成為人們心中的天才的呢?不過這個外號到了12歲的時候,可沒人敢叫了。因為他的老師當時發現他在數學領域有很高的天賦,於是盡心盡力的培養。
  • 一生只有初中文憑卻是公認的世界數學大師——華羅庚
    經常有同學問曉然菌,華羅庚算不算是民科,畢竟他一直都只有初中學歷,大部分都是自學的,並沒有接受過正宗的學院派教育。在這裡,曉然菌只想說,在民科這個詞還沒有變成貶義之前,華羅庚是中國最偉大的民科,他是從民科卑微的學術地位上,一步步踏上了世界最頂尖數學家的行列中。他是當之無愧的數學大師,絕對不能用民科二字能去形容的。
  • 僅憑初中學歷,華羅庚痴迷成數學巨匠,他說:髮妻才是無名英雄!
    1927年,17歲華羅庚與吳筱元結婚,剛生下女兒,他手舞足蹈地傻笑,但卻發現,母親染上了瘟疫不久身亡,而他也未能倖免,昏倒在床上,奄奄一息,妻子崩潰痛哭,卻轉身說了一句話,竟救了他的命...當時,很多人都覺得華羅庚活不久了,但吳筱元偏不信,醫生都沒辦法了,吳筱元咬著牙一個人把他從醫院背回家,她含著淚只有一個念想:他的活著!回到家後,她緊接著把女兒送回了娘家,她其實心裡也沒有底,但女兒卻不能跟著有事。從此,她不分晝夜地守著丈夫,為他「端屎端尿、擦背翻身、端水送藥」。
  • 只有初中文化,卻成為了清華教授,有人質疑他,他拿出了一疊論文
    比如說中國現代矩陣幾何學的創始人華羅庚先生。 華羅庚先生出生於1910年,他的父親原本是個生意人,可在華羅庚就讀中學的時候,家庭因為其父親生意失敗而變得貧困不已。從而華羅庚先生初中畢業只能就讀免費的職業學校,可儘管如此,由於無力繳納學雜費和住宿費,華羅庚先生不得不退學。
  •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的南京情結|紀念華羅庚逝世35周年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著名數學史家貝特曼曾說,「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的院士」。由於他在數學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美國芝加哥科技博物館中被列為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華羅庚祖籍江蘇丹陽,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
  • 「中國數學之神」,當年卻被叫「羅呆子」——「天才」華羅庚
    介紹一下華先生華羅庚為中國數學發展作出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
  • 今年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誕辰110周年!
    熟練運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比如放學一回家,就讓媽媽開始做炸雞,與此同時自己開始寫作業,等作業寫完炸雞也做好了,就能一邊啃著炸雞一邊看動畫片了在不斷地學以致用中我們也懂得了應該如何合理、高效地安排時間而《統籌方法》這篇課文的作者就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人民的數學家」——華羅庚
  • 華羅庚:數學巨匠,僅初中文憑卻勤勉半生,去世前6小時仍在演講
    我國一直都被稱為是世界上數學最好的國家,這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國近代以來就出過不少著名的數學家,其中的華羅庚堪稱是中國的愛因斯坦,他也被稱為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其理論成果大大推動了中國數學水平的發展,而且還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數學人才,可以說是成就斐然。
  • 初中沒畢業、數學掛科的華羅庚,為何會成為享譽國內外的數學家?
    愛因斯坦並非只有一個,中國的愛因斯坦便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華羅庚被稱為了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人民數學家,這樣的美譽對於華羅庚來說絲毫不為過。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對華羅庚的評價也是極度的高。他曾用這樣的話描述華羅庚的一生:"先生起江南,讀書清華。浮四海,從哈代,訪俄師,遊美國。創新求變,會意相得。堆壘素數,復變多元。雅篇豔什,迭互秀出。匹夫挽狂瀾於即倒,成一家之言,卓爾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乎。
  • 他僅有初中文憑,但卻成為「數學巨匠」,去世前6小時還在演講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近代最有名的數學家之一,他為中國的數學發展和壯大,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也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數學人才,國外有一個知名的數學家,將他稱為中國愛因斯坦。華羅庚先生這一生,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他僅有初中文憑,卻憑著半生勤勉成為數學巨匠,去世前6個小時還在進行演講。
  • 僅有初中文憑,華羅庚勤勉半生成數學巨匠,去世前6小時還在演講
    他是個僅有初中文憑、半路出家的毛頭小子,靠自己勤勉半生時間才終成數學巨匠,直到去世前6個小時,都還站立在講臺上奮力演講!克拉達曾說過,華羅庚成就了中國數學。那在華羅庚前半生,誰又成就了華羅庚呢?我想,這個答案只能是華羅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