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記憶上限在哪裡?

2021-01-15 名人名言的書香

根據現實研究,人腦的記憶容量顯然是有上限的。一個突觸約可存儲4.7比特的信息。整個人腦的硬碟容量約910TB。

神經細胞通過軸突和樹突相互發生聯繫,傳遞信息,形成神經網絡,構成大腦記憶和思維的物質基礎。突觸是記憶的物質儲存結構基礎,每個突觸可存儲約4.7比特信息,整個人腦約可儲存910TB信息(作為對比,2017年整個網際網路約有500萬TB信息)。

神經細胞不斷有新的突觸形成,也不斷有舊的突觸消失。動物受到外界刺激時,突觸形成和消失的數量驟然增加。據觀察,有些突觸只存在幾個小時,而另外一些則長時間存在並可能固定下來形成新的神經線路。

一個人在每個特定領域可以掌握約10萬個概念:世界級西洋棋大師約能掌握10萬局棋譜;莎士比亞的詞彙量約為2.9萬,這些單詞能表達的含義接近10萬個;醫療機器的開發也支持掌握10萬個醫學概念的機器可以達到同一個領域的人類醫生九成的效果。

一個普通人的知識總量約為1.13TB,距離910TB的硬碟容量限制還很遙遠。

在硬碟容量之外,人腦的記憶能力就不那麼好看了:人腦的工作記憶(約等於內存)是4,同時能跟蹤最多四個事物。

事物可以是人、物件、單詞、數字等等。這比計算機要弱得多。不過,四個事物的視覺與聽覺信息等附屬物可以有超過30G的緩存。

人腦的短時記憶的半衰期只有7秒,容量只有7±2個信息塊。

相關焦點

  • 人腦相當於多大的內存?科學研究發現,人腦記憶存儲潛力巨大
    人腦的記憶存儲容量有多大?這是一個老話題了。根據此前的研究,有科學家認為人腦的存儲容量大約為1TB,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應該有100TB。人腦雖然不是自然界中最大的,但卻是最發達的。860億個神經元和1000個突出相乘,可以大概計算出,人腦潛在的存儲能力高達86TB。為什麼說是潛在呢?因為人腦雖然擁有眾多的神經元,但並非都可以用來存儲信息,腦中各個區域具有不同的分工。我們目前尚未完全弄清人腦的運轉機制,所以理論值可能並沒有這麼高。
  • 人腦相當於多大的內存?科學研究發現,人腦記憶存儲潛力巨大
    人腦的記憶存儲容量有多大?這是一個老話題了。 根據此前的研究,有科學家認為人腦的存儲容量大約為1TB,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應該有100TB。 人腦雖然不是自然界中最大的,但卻是最發達的。在所有哺乳動物中,人腦佔身體的比例最大。人腦雖然只佔了身體重量的2%,卻消耗著20%的能量。在人類的進化史中,人類的腦容量一直在增加,現在已經接近1500毫升了。
  • 人腦通過不斷重複強化短期記憶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有要短時間記住新電話號碼或初識者姓名這樣的短期記憶需求。德國和英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他們首次用科學測量證實人腦是通過不斷「回放」需記憶的信息來強化短期記憶的。德國馬格德堡大學日前發表公報說,科學界一直猜測保持短期記憶是通過人腦對信息的不斷複述實現的,但是這一猜測一直沒有得到科學證實,原因是以很高的時間精度「破譯」人腦活動在技術上存在很大難度。馬格德堡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做到了這一點。
  • 研究發現:人腦記憶容量勝過所有電腦
    東方網9月16日消息:英國《獨立報》14日報導說,研究人員首次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容量,發現人腦在這方面的能力超過所有的電腦。那些預言電腦的能力將超過人腦的人已經能夠被證明是絕對錯誤的。報導說,在《大腦與思維》雜誌發表了上述計算結果的科學家們說,儘管最大的電腦的記憶容量是1,000,000,000,000個字節(10的12次,即方),人腦的記憶容量的字節數則大到10後面跟8432個零。研究人員說,記憶是自然智慧的基礎,而人腦的記憶容量至今還是個謎,因為沒人能建立合適的計算模型將其測算出來。
  • 人腦與電腦的PK——記憶與聯想能力的差別
    人腦本質上是一種信息加工器官,而「電腦」則是人類為了模擬自己大腦的某些功能而設計出來的一種信息加工機器。通過比較我們發現,人腦與「電腦」的信息處理能力、信息系統結構和信息處理方法都有很大差別。人腦與電腦的PK人腦與電腦在記憶與聯想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
  • 人腦通過重複信息強化短期記憶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有要短時間記住新電話號碼或初識者姓名這樣的短期記憶需求。
  • 人類的大腦儲存量是否有上限?看看科學家是怎麼說的
    人類的大腦是整個中樞神經系統最高級的一個部分,也是由它控制我們身體每一個部分,而且我們的記憶都儲存於大腦裡。很多人可能是想到一個問題,人類的大腦儲存量是否有上限?如果有上限,那它的上限是多少?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很多人覺得將來電腦將會取代人類的大腦,而科學家覺得這個不太現實,因為人腦比電腦還要複雜得多,電腦還是靠人類的大腦研發出來的,而科學家想要破解大腦可是世界難題,換句話說,以人類的大腦思維去破解大腦的奧秘,這本是就很難做到。所以大腦遠遠比電腦複雜得多,就算如今的電腦儲存量再大也好,也比不過人腦的儲存量。
  • 人腦記憶可以存儲備份了 是真的
    人腦記憶可以存儲備份了,是真的) 導讀一年一度的美國SXSW科技大會一直被認為是前沿科技的展示平臺,在今年的SXSW大會上,南加州大學教授Theodore Berger宣布:在對猴子、老鼠的實驗中,通過人造海馬體完成了短時記憶向長期儲存記憶
  • 揭開記憶之謎,人腦存在「特殊」的記憶區域嗎?
    遺忘是我們人人都經歷過的事,沒有遺忘,人腦很快就會被信息塞滿而無法正常工作。這就是說,人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學習過的知識經驗,卻會在某些特別的操作任務上表現出記憶效果。但是,內隱記憶的存在並不能證明沒有遺忘現象,而且內隱記憶的機制尚在探索之中,目前已成為心理學中學習與記憶研究的前沿領域。 人腦存在特殊的「記憶區」嗎?
  • 20年後,電腦可備份人腦記憶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夠永久保留自己的思維和記憶。  英國的科學家12日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未來20年的時間內,人們只需要一個方糖大小的電腦裝置,就可以完整地備份人類每一秒鐘的思維和記憶。
  • 記憶等於多大硬碟?探人腦存儲的奧秘
    電腦可以計算,人腦可以思考,電腦可以儲存數據,人腦可以存儲記憶。所以,自從電腦誕生後,人類就不斷的試圖將腦子裡的所有數據都輸入電腦。但如今,隨著數據量的逐漸增長,電腦的存儲空間已經遇到了瓶頸。那麼人類是否可以利用電腦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呢?
  • 人腦也有「內存條「?DIGIX TALK為你科普大腦中的「記憶宮殿」
    「5月8日,華為視頻和滔客說APP最新上線的DIGIX TALK演講《人腦動作記憶:從科學到科技》中,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教授、長江青年學者高在峰為大家科普了人類大腦進行記憶存儲的奧秘,還介紹了腦容量測試的統計情況。不妨一起來演講中探索大腦的「記憶宮殿」。
  • [皇皇者華.神話與傳說] 盤古開天地——人腦進化歷程的煉獄般的記憶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是中國人對於中華歷史的描述。我們知道,天地在人類出現以前,就已經存在,並不是盤古開闢出來的,顯然,開天闢地的傳說,反映的不是天地形成的狀況,而是人類經歷過的大腦進化的艱難歷程在人類原始記憶中的表現。
  • 人腦不能處理和檢索知識存儲記憶
    一無論如何努力,腦科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都不可能在人腦中找到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副本,也不可能找到記錄文字、圖片、語法或其它外界刺激的副本。誠然,人腦並非真的空空如也,但大多數我們認為它「擁有」的東西並不真的「存在」其中;甚至簡單如「記憶」,也不存在。
  • 「上帝」在人腦中住在哪裡?
    神經神學家致力了解在人腦和宗教之間神經神學家則致力於理解人腦與宗教的關係,他們認為,正是大腦的二元結構、整體結構、因果結構和數量結構有利於感受 "神 "的存在。例如,考慮到耶路撒冷哈達薩大學醫院一位45歲的癲癇病人的情況,他經歷了一系列的顳葉癲癇發作,使他產生了強烈的、幾乎是真實的幻覺--聲音、音樂、人、氣味和味道--關於與 "上帝 "的對話。
  • 人腦大約相當於多大的內存?
    根據此前的研究,有科學家認為人腦的存儲容量大約為1TB,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應該有100TB。人腦雖然不是自然界中最大的,但卻是最發達的。在所有哺乳動物中,人腦佔身體的比例最大。人腦雖然只佔了身體重量的2%,卻消耗著20%的能量。
  • 腦科學家魯白:在這五個方面電腦是勝不過人腦的
    未來機器會戰勝人腦嗎?對於為什麼要研究腦,BrainCo創始人、哈佛大學博士生韓璧丞認為,主要是因為人類會遇到相關的問題。他在哈佛的一位同學腦補受傷,喪失了部分能力,但是依據目前的科技水平,根本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裡。另外,一部分人年齡大了之後會有老年痴呆症,這個病的發病原理也不清楚,這都需要對人腦有進一步的認知。
  • 疫後經濟學|如何刪除人腦中的不快記憶
    因為難忘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人是有記憶的,包括群體記憶。有位偉人曾說: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但當下的先進技術已經可以做到精準刪除群體的任何特定記憶。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再痛苦的事老鼠最多記半年;而人的記憶卻拿得起放不下,總是耿耿於懷……現在好了。中國科學家已經可以把人腦中不好的記憶定點刪除,並可以在群體中應用,刪掉負面記憶,只剩歲月靜好。
  • 電腦終將全面超越人腦?
    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裡發揮電腦快速、精確處理信息的作用,就可以大大延長人腦的功能。 (六)可靠程度 從局部來看,入的記憶的準確性差,人的動作的準確性也差,人連續穩定工作的時間也不長,也不適合惡劣環境下的工作。這都需要電腦來輔充和協助人腦的工作。但從整體來看人腦則是具有高度可靠性的精細而完善的控制系統。
  • 《記憶大師》移植記憶
    對於挑戰「人腦意識」這一電影題材,陳正道早已輕車熟路,畢竟在2014年他就曾攜手徐崢為觀眾帶來過票房口碑皆有不俗表現的電影《催眠大師》。大腦的秘密毋廟置疑,在人體裡,大腦佔據著絕對重要的地位,它是控制運動,產生感覺及實現思維行動的中樞,科學研究發現,人腦由140億個腦細胞組成,每個腦細胞可生長出2萬個樹枝狀的樹突用來計算信息,人腦計算機」的潛力遠遠超過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機;人腦可以儲存50億本書的信息;處於激活狀態下的人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