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朋友圈到處瀰漫著酸臭味。
其實,以理性低調著稱的科學圈,單身一族隊伍也頗為壯觀。啊……這是多麼清新的味道呀!!!
單身不可怕,就怕沒文化。
這裡就盤點了10位大牛,一起來看看吧。
牛頓
牛頓無疑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當然,能作為「之一」和他相提並論的科學家迄今仍寥寥無幾),同時,他也是科學史上名氣最大、最長壽的「資深」單身漢。
據《大數學家》和《數學史介紹》中的記載:牛頓在格蘭瑟姆的國王中學讀書時,寄宿在當地一位藥劑師家裡,與其女兒安妮·斯託勒訂婚。之後因牛頓過於專注他的研究而「冷落佳人」,導致未婚妻另嫁他人。
除了這段逸聞外,縱觀牛頓84年的人生再無感情方面的記錄。
艾薩克·牛頓,英國,Isaac Newton,1643.1.4-1727.3.31
諾貝爾
單是炸藥這一項發明,就足以讓諾貝爾千古留名,但人們念念不忘的卻是他去世前設立的「諾貝爾獎」。
但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以鼓勵科學發明為主的獎項為何沒有設數學獎?流傳甚廣的一個傳聞是:諾貝爾曾向一位小姐求婚,但心上人竟嫁給了一位數學家。諾貝爾為一解心頭之狠,乾脆不設數學獎,並終身未娶。
事實上,諾貝爾一生曾有過四次刻骨銘心的戀愛,但都無疾而終。他曾絕望地寫詩:「芸芸眾生的歡愉我不再分享,美人的青睞,多情的淚水不再使我動情。」
至於遺囑為何未設數學獎,比較靠譜的原因應該是:首先,已有「斯堪地那維亞獎」這個世界級影響力的數學大獎珠玉在前;其次,比較抽象的數學,與諾貝爾理從事的科學發明距離較遠,他不太「感冒」。
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瑞典,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
達文西
掛在達文西名字前面的前綴可以有:畫家、藝術家、數學家、物理學家、醫學家、工程師、建築學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地理學家……
這位科學史上的「曠世通才」除了畫了諸如「蒙娜麗莎的微笑」等偉大的作品外,還試飛過飛行器;設計過城市防禦系統、排水系統甚至還做過人體解剖。
至於他終身不娶的原因,可能與他超級廣泛和耗費精力的科學探索有關,也可能與他傳聞中的同性戀身份有關:1476年,24歲的達·文西被控與男子有曖昧行為,但因證據不足不了了之。
這次事件無疑讓達文西深受打擊,在此後的歲月裡,他小心翼翼地保護著他的私生活,讓世人再沒有談資可找。
達文西死後留下了大量難於解讀的左手反寫手稿,仿佛是這位大師對那些喜歡在別人隱私上刨根問底的人們善意的嘲諷:那麼多我的藝術作品、科學發明還不夠你們研究的,想挖我緋聞,洗洗睡吧!
列昂納多·迪·瑟皮耶羅·達文西,義大利,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4.15-1519.5.2
特斯拉
科學界有種普遍說法:人類科學史上有兩個不世出的奇才,一個是上文提到的達·文西,還有一個就是尼古拉·特斯拉。
雖然名氣遠遠沒有他的超級「大冤家」愛 迪生大,但事實上,特斯拉的科學成就比對手毫不遜色。
他一生獨自獲得1000多項發明專利,因設計了現代交流電力系統與愛迪生打了曠日持久的攻防戰,並最終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他的很多研究成果至今還是美國軍方的絕密資料。
有趣的是,1912年,由於在電力方面的貢獻,他與愛迪生被同時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對老冤家都拒絕領獎——站在同一個頒獎臺上分享獎項在二人看來都是奇恥大辱。
特斯拉生平勤奮,據說每天只睡2個多小時,不願把時間「浪費」在兒女情長上,這或許是他一生與婚姻無緣的原因吧。
尼古拉·特斯拉,Никола Тесла,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物理學家,1856.7.10-1943.1.7
圖靈
作為「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可謂家喻戶曉,它就是以阿蘭·麥席森·圖靈這位科學怪才的名字命名的。
圖靈出生在一個科學世家,家族成員裡有3位曾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本人也早早顯現出超人的科學素養: 8歲寫出科學文章《說說顯微鏡》;16歲就讀懂對大多數人而言艱深晦澀的相對論,並獨立推導力學定律;1935年,時年23歲的圖靈成為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研究員。作為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提出了「圖靈機」和「圖靈測試」等重要概念,被譽為「人工智慧之父」。
在個人生活上,圖靈卻是位不折不扣的失意者。由於同性伴侶夥同他人入室行竊,圖靈被迫報警,同性戀身份也隨即曝光。當時的英國社會對這位「國寶級」的科學家不但口誅筆伐,而且定罪公審毫不含糊。
在愛人的背叛和職業生涯盡毀的雙重壓力下,1954年6月7日,圖靈食用浸染過氰化物溶液的蘋果死亡。
阿蘭·麥席森·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1912.6.23--1954.6.7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審視過去100年,諾貝爾獎桂冠很少戴在女性的頭上。
性別是女性進入科學領域和獲得承認的巨大障礙。可以說,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就是這樣一位代表。
富蘭克林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科學家,她是最先測定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女人,完全具備了摘取諾貝爾獎桂冠的成績與實力。
1952年富蘭克林拍攝下了那張著名的DNA分子X射線衍射圖像,清晰地展現出雙螺旋結構。
該圖片為沃森、克裡克最終建立DNA雙螺旋結構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信息,直接成就了1953年5月25日英國《自然》雜誌上的那篇800字的短文,開啟了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大門!
由於長期與放射線打交道,癌症無情地奪走了她的生命,也奪走了她可能分享最高學術榮譽的機會。為了紀念她,英國皇家學會設立了「富蘭克林獎章」。
南丁格爾
「5.12"國際護士節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而設,這一天是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的生日。
南丁格爾在科學理論上沒有什麼建樹,但她是現代護理的鼻祖及現代護理專業的創始人。
南丁格爾被列入世界偉人之一,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沒有哪個凡間俗物配得上這位「提燈女神」,所以她一生未婚。
希帕提婭
希帕提婭是當時名重一時、廣受歡迎的女性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佔星學家以及教師,她是亞歷山大城中柏拉圖學派的領導者,講授數學與哲學,她發明了天體觀測儀、壓力測試器、流體比重計等。
希帕提婭在廣場為眾人講解數學、哲學、天文學的知識,許多人不遠千裡而來,只求能獲得她的點撥,就連最榮耀、最顯赫的大人物們,個個迫不及待地想要拜訪這位女哲人,她為科學傳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2009年西班牙電影《城市廣場》就是根據希帕提婭的事跡而改編,再現了希帕提婭為眾人講學的盛大場面。
希帕提婭為了科學不但終身未嫁,而且還成了羅馬皇帝打擊異教徒的政治犧牲品,最後被狂熱的宗教人士殺害甚至粉身碎骨。
芭芭拉·麥克林託克
遺傳學界有三位名字以一個大寫的字母M開頭的偉大科學家,就是眾所周知的孟德爾(Mendel)、摩爾根(Morgan)和麥克林託克(McClintock)。
由於麥克林託克提出的跳躍基因與傳統的遺傳學觀念背道而馳,使她限於孤立無助的境地,人們用懷疑、驚訝的異樣目光看待她,她是受人誤解和遭受嘲笑最多的女科學家。
麥克林託克活了90歲,她一生未婚。
麥克林託克是不幸的、同時也是幸運的,在經過漫長的35年的等待之後,學術界最終還是認可了她的開創性發現,她也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獨享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的女科學家。
這也應證了那句話,你要想獲得諾貝爾獎,必須要活得足夠的長。
埃米·諾特
埃米·諾特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數學家,她是德國第一個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是抽象代數的奠基人,她提出的「諾特定理」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供了堅實的數學基礎,被愛因斯坦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數學家」。
她生活在女性備受歧視的時代,學校「禁止女性擔任教師」,就連大名鼎鼎的希爾伯特為之奔走呼籲也無能為力。諾特在德國的大學找不到一個職位謀生。最後愛爾蘭根大學接納了她,不過是作為「非正式、無工資」的成員。
因為「沒有工資」,只能依靠從父母那裡繼承的少量遺產和兩位叔叔的資助,諾特過著簡樸的生活。
儘管如此,在她簡陋的寓所裡,諾特不僅為那些數學天分突出的學生煮飯,還先後指導多名學生完成博士論文。這些被稱作 「諾特的孩子」的博士,有十幾位後來成了知名數學家。
科學圈裡最牛的5位單身男士和5位單身女士都盤點完了。你還等什麼?趕快學習去!
最後,祝大家……
求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