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閃光時刻,為公司帶來首個年銷售過10億美元的重磅藥物

2020-11-01 藥田鋤草人

提起斯頓巴赫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但若提到年輕人很困又不想睡時需要的安眠藥,可能就很熟悉了。

安定,又叫地西泮,鎮靜催眠效果強勁,可以拿來給孫二娘做調味品,提高 KPI。

本文就為大家講講科學家一手抓住上天送來的機會,發明著名小藥丸——安定的故事。

開頭已經提到了這位科學家的名字,斯頓巴赫,全名叫 Leo Henryk Sternbach。

不過,在全面介紹主角的故事以前,我們還得介紹一位前浪:F·M·伯傑。



言歸正傳,雖然他沒有圖,但他發明的氨甲丙二酯(眠爾通)卻是第一個被大眾廣泛認可的鎮靜劑,可謂是前浪中的前浪。

二戰期間,伯傑從捷克斯洛伐克逃難到倫敦,憑藉一身技能找到了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成了一名打工人。

不過,沒多久,伯傑又提桶到了美國,成為一家公司的總裁兼科研主管,也就是一名高級打工人。

1945 年,他和搭檔在實驗室一直忙著尋找一種新型抗生素,希望這種抗生素可以殺死對青黴素耐藥的革蘭氏陰性菌。

有一天,當他將其中一種藥物注射到小白鼠體內時,發現這些小白鼠就像中了十香軟筋散的毒一樣,癱瘓了。

不過,這種藥作用時間太短,如果推向市場還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

伯傑開始在實驗室努力搬磚,最終換來了前浪中的前浪——氨甲丙二酯的誕生。

1955 年,氨甲丙二酯在美國獲得批准上市,用於抗焦慮,並很快賺得盆滿缽滿。一些媒體甚至公然宣稱:

用了這個藥,「不想結婚的婦女都接受男性的求婚了。」

不過,這個藥其實有個缺點,就是藥效其實還是差強人意。就因為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不想用也得用,所以商業上甚是成功。

還是這一年,羅氏公司看到這個藥這麼成功,心裡酸了。

不行,我也得整一個。於是,這個任務就落到了門外漢斯頓巴赫的頭上。

注意,說他是門外漢,並不是因為這個巴赫是作曲家巴赫。

我們說的這個叫 L·H·斯頓巴赫,我們先來看看他的履歷。

斯頓巴赫,出生于波蘭,是個猶太人,1931 年在克拉科夫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1937 年,他去參加一個學術研討會,通俗點說,可能也是去社交抱一抱大腿。果然,在這次研討會上他結識了還差兩年就能獲得諾貝爾獎的 L·魯齊卡。

他跟魯齊卡可能是這麼說的:「您好,我是斯頓巴赫。我對您關於雄性激素的研究很有興趣,我想做一下這方面的合成研究。不知道您那裡還招不招人?」

魯齊卡看他這麼優秀,就安排斯頓巴赫進入蘇黎世高等理工學院工作。

在這裡的短暫經歷,讓斯頓巴赫有兩個重大收穫,一個是事業,一個是愛情。

斯頓巴赫於 1940 年加入位於巴塞爾的羅氏公司,並在同一年娶了房東的女兒,成了準房東。

這個時期,納粹勢力無法無天,羅氏公司打包入住美國新澤西。斯頓巴赫為了避免迫害,也跟著老闆一起到了新澤西。

有了一間安靜的實驗室後,斯頓巴赫的人生從此開掛。

牛到什麼程度,斯頓巴赫一個人的發明專利高達 240 項,佔了整個公司總數的 20%。

我們言歸正傳,斯頓巴赫接到研發新型鎮靜劑的任務時,他此前的科研領域與大腦完全不沾邊。

這個時候,職場精英和社畜的區別就體現出來了。

斯頓巴赫迎難而上,首先從最熟悉的開始——試一試。

他在讀博士的時候,研究的是含氮染料及其中間體。於是,他就計劃先合成苯並庚噁二嗪類化學合試一下。

放個圖,大家感受一下,就長這樣。

但在實際操作時,卻發現這個東西怎麼都搞不出來,最後得到的全是一堆垃圾。

老闆很失望,讓他先把手頭工作放一放,去忙點別的事。

可能斯頓巴赫有點收集癖,當然也可能是太忙了,以致於沒有時間整理自己的瓶瓶罐罐。

接到老闆的新任務後,他開始默默地清洗這些實驗用的瓶瓶罐罐,結果發現其中兩個瓶子中有白色的晶體析出。

雖然同事們都說這些東西是垃圾,但斯頓巴赫還是有點捨不得,他拿去對這兩個化合物重新測定了活性。


結果很快出來了,其中一個化合物把小白鼠安排得妥妥的,十香軟筋散沒跑了。

把這個化合物拿去做結構鑑定,確定是一種七環的拼合產物,也就是氯氮䓬(後來上市後命名為利眠寧)。

為了推廣這個產品,羅氏公司無所不用其極。他們覺得小白鼠不夠刺激,於是在豹、老虎、獅子身上做試驗,並拍成小視頻放給醫生看,以讓醫生們相信該產品有驚人的鎮靜效果。

但是斯頓巴赫並不滿足,他覺得他還可以找到活性更強的化合物。

這麼一折騰又是三年過去了,斯頓巴赫終於發現了第二個化合物,其活性比利眠寧強五倍多。

羅氏公司於 1963 年將該藥推廣上市,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安定」。

利眠寧和安寧拯救了無數患有焦慮症和失眠的人們,以致於《新聞周刊》稱 20 世紀 60 年代為鎮靜劑的時代。

安定也成了首個銷售量超過 10 億美元的重磅炸彈藥物。

斯頓巴赫為羅氏公司賺了數不清的錢,但斯頓巴赫卻並未要求公司給予重賞,因為他只對做好研究工作感興趣。

I always did just what I wanted to do.

在日常生活中,斯頓巴赫也並非是個無趣的人。

他喜歡橋牌、炒股(不是說對錢不感興趣嗎?),喜歡異性追求者的擁抱。

斯圖巴赫很招人喜歡,也沒有人妒忌他的成功。但他對自己的上司可能還是有所不滿,因為他曾說:

我不太喜歡比我職位高的人。

想想也可以理解,畢竟職位比他高的人,曾經差點就讓他與發現安定失之交臂。

最後,斯圖巴赫活到了 97 歲。

直到去世前兩年,他還堅持每天工作,緊追科研進展。

斯圖巴赫在實驗室工作

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斯頓巴赫努力勤奮,在工作中不放過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最終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達成一生中最重要的「閃光時刻」。

最後,都看到這裡了,看完之後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最最後,歡迎關注我,為你分享更多科學家的趣味故事,領略天才人生。

相關焦點

  • 2020年FDA批准的這十大新藥,銷售峰值有望達160億美元!
    同時,該藥物的價格也遭到了質疑。美國消費者團體Public Citizen認為價格過高,因為聯邦政府在該藥上已經投資了7,000萬美元,並贊助該公司進行了一項比較大型的安慰劑試驗。 隨著輝瑞BioNTech和輝瑞疫苗的推出,Remdesivir很可能被擠出市場。不過該藥物仍然是吉利德2020年第三季度最暢銷的藥物,帶來了8.73億美元的收入。
  • 首個納米抗體藥物獲批上市
    2018年9月3日,EMA批准賽諾菲納米抗體藥物Cablivi(Caplacizumab)用於治療成人獲得性血栓性血小板紫癜(aTTP)。Cablivi成為首個特異性的aTTP治療藥物,也是首個上市的納米抗體藥物。此外,FDA已經授予Caplacizumab優先審評資格,目標審評決策時間為2019年2月6日。
  • 小分子藥物哪家強?2016年10大小分子藥預測
    從總量上來講,生物藥要想超越小分子藥物市場,還是言之太早了,小分子藥物還是牢牢佔據著一片天地的。前幾日我們對2016年銷售量最好的10種生物藥進行了預測,小分子藥物同樣不乏一些年銷售額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重磅藥物,我們就來看一下明年哪些小分子藥買的最好。
  • 全球10大藥企銷售排行榜出爐 強生穩坐龍頭
    本文依據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市場影響,統計出了2016年世界十大製藥公司。10. GlaxoSmithKline營業收入:326億美元2014年吉利德公司的收入顯著提高,達到了249億美元。得益於兩大重磅藥物 Sovaldi和Harvoni的銷售額,公司2015年的銷售更是穩步上升。
  • 2022年全球生物藥市場達3260億美元,預計2018年單抗類藥物崛起成...
    生物技術藥簡稱生物藥,大類分為重組蛋白質藥物或重組多肽藥物、重組DNA藥以及幹細胞治療藥等。據悉,2022年全球生物藥市場將達3260億美元。Frost & Sullivan預測中國2021年將達 3269億元市場規模,迅疾發展的生物藥無疑將成為最具前景和投資價值的科技領域。
  • 乳腺癌新藥CDK4/6抑制劑前景樂觀 全球已過60億美元
    其中,哌柏西利(愛博新)已經率先在中國上市,後兩款CDK4/6抑制劑藥物還未在國內上市。新的CDK4/6抑制劑靶向藥物的快速面世,為我國無數乳腺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在婦科惡性腫瘤中,乳腺癌為全球婦女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據美國癌症中心統計,2018年美國將有26萬名女性乳腺癌新發病例,佔所有新發癌症病例數的30%;中國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佔所有癌症的17.07%。
  • 4.56億美元,吉利德CAR-T療法Yescarta2019年銷售業績披露
    醫谷微信號:yigoonet近日,吉利德(Gilead)公布了公司2019年度財報收入,根據財報信息,該公司2019年全年總收入為224億美元,相比2018年增長1.5%。具體到產品領域,吉利德通過收購Kite獲得的CAR-T療法Yescarta在2019年全年取得了4.56億美元的銷售業績,相較於2018年全年2.64億美元的銷售業績,實現了72.7%的增長幅度,這也是吉利德該年度除愛滋病藥物Biktarvy之外,業績增速最高的產品之一。
  • 第二屆進博會收官,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
    截至11月10日中午12時,累計進場超過91萬人次。 交易採購成果豐碩,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比首屆增長23%。這不僅是國內獲批的首個阿達木單抗仿製藥,也是百奧泰首個獲批上市的藥物。
  • 行研|市場規模超百億美元!核醫學檢查必不可少的放射性藥物!
    優秀公司的利潤率可達40%以上,未來5年行業規模將超過百億元,將為行業帶來30-50億元的利潤,並且將被極少數公司佔據,預計國內市場總額2020年可以達到100億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研究報告,2017年全球放射性藥物市場規模為48億美元,增速7%,其中美國佔38%。
  • 三陰性乳腺癌(TNBC)重磅消息!首個TROP-2靶向抗體-藥物偶聯療法...
    2020年05月05日訊 /生物谷BIOON/ --Immunomedics是下一代抗體藥物偶聯物(ADC)技術的先驅,致力於幫助癌症患者改變生活。近日,該公司宣布,在美國市場推出首個商業化產品Trodelvy(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該藥於今年4月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先前已接受過至少兩種療法治療轉移性疾病的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成人患者。
  • 多發性骨髓瘤市場未來或達300億:小病種,大市場,中國藍海
    近期,國家藥監局有條件批准強生的達雷木單抗進口註冊申請,用於單藥治療復發性和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包括既往接受過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和一種免疫調節劑且最後一次治療時出現疾病進展的患者。這一重磅品種的獲批將給國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帶來福音。達雷木單抗於2015年11月獲得FDA批准上市,一上市就表現出強勁的銷售增長。
  • 百億美元吸入劑市場 國內企業開始發力
    具體來說,相較常規製劑,吸入劑的優點在於可以從肺部直接入血,起效快;局部給藥,能提高藥物在靶器官的聚集,增加療效的同時降低毒副作用;無首過效應,生物利用度高。截止目前,全球已經有上百個吸入劑產品上市,按產品的設計進行區分,可大致分為乾粉吸入劑(DPI),氣霧劑(MDI),噴霧劑和吸入溶液。
  • 2020 年,這 15 個重磅新藥將在中國上市
    Kadcyla) 由羅氏製藥研發,Kadcyla 是一種 HER2 靶向療法,於 2013 年獲批上市,是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獲批作為單一製劑用於治療既往已接受赫賽汀和紫杉烷化療(單獨或聯合治療)的 HER2 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抗體藥物偶聯物。
  • 未能捍衛科學家的奇思狂想,這家公司與3000億美元失之交臂
    格列衛確實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其臨床項目,至今仍保持著紀錄:從接診第一個病人(1998 年6 月)到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2001 年5 月)總共只用了35 個月。默克公司接受了布朗和戈德斯的意見並開始了新的安全研究,結果非常好,1987 年2 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顧問小組一致建議批准第一種他汀類藥物生產,即默克公司的洛伐他汀。他汀類藥物被確立為20 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突破之一。
  • DPP-4抑制劑大盤點:西格列汀年銷售40億美元 「老大」地位穩固
    一、全球已上市DPP-4抑制劑(單藥)2006年,默沙東研製的西格列汀作為第一個DPP-4抑制劑,獲FDA批准成功上市。隨後,維格列汀(2007/EMA)、沙格列汀(2009/FDA)、阿格列汀(2010/PMDA)、利格列汀(2011/FDA)紛紛上市,且開發公司均為大型製藥公司,如諾華、BMS、AZ、Takeda、Lilly等。
  • 近二十年印象最深刻的14個抗腫瘤藥物
    16年該藥物銷售額達到21.35億美元,市場潛力巨大,有望在2022年成為超級重磅炸彈,年銷售額達到70.74億美元。目前CDK4/6抑制劑已經上市了三個,諾華和禮來在2017年分別上市了一個。2025年此免疫療法藥物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近600億美元,約佔據腫瘤治療的半壁江山,其中PD-1/PD-L1單抗市場規模預計約465億美元。Opdivo和Keytruda可謂是一對歡喜冤家:2014年7月,Opdivo就率先在日本獲批用於治療晚期黑色素瘤,在落後於Keytruda時實現彎道超車,成為全球首個批准上市的PD-1抑制劑,12月份在美國上市。
  • 首個白塞病相關口腔潰瘍藥物!新基重磅抗炎藥Otezla獲美國FDA批准...
    自2014年FDA首次批准以來,Otezla已在美國為超過25萬例中度至重度斑塊型銀屑病或活動性銀屑病關節炎患者開處方。新基炎症與免疫學總裁Terrie Curran表示:「我們很高興能為白塞病相關口腔潰瘍提供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經FDA批准的治療方法。
  • 10個擁有「重磅」潛質的農藥新品種
    目前,全球已上市和接近上市的SDHI類殺菌劑已達25個,參與研發的公司有10餘家。其中,先正達和拜耳的上市產品均達到4個。     SDHI類殺菌劑近幾年的市場走勢「無可挑剔」。其中,坐擁5億美元以上潛在市場的重磅產品就有多個。
  • 阿斯利康在滬創立全球研發中心,並設立10億美元中國基金
    阿斯利康在滬創立全球研發中心,並設立10億美元中國基金 億美元的投資基金。該基金是阿斯利康在全球募集的首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醫療健康產業基金,未來預期融資規模目標將達到10億美元。將支持國內公司的創建與發展,包括阿斯利康幫助設立的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以及那些希望在中國設立公司的國際製藥商。 據路透社報導,阿斯利康將進行「實質性投資」,但將成為該基金的少數合伙人,並將為其投資的公司提供投資建議和支持。
  • 阿斯利康3.5億美元出售暢銷膽固醇藥品Crestor相關權利
    Crestor協議規定的2019年產品銷售收入為1.36億美元。該藥物是目前最受歡迎的他汀類藥物之一,於1991年獲得專利,2003年在美國上市,2009年7月獲得膽固醇和動脈粥樣硬化適應症額外的6個月專營權。Crestor年銷售額在2011年達到66.2億美元的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