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事業單位今明兩年雙雙擴招!大學生迎來就業新行情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國企、事業單位今明兩年雙雙擴招!大學生迎來就業新行情

  「金三銀四」是往年大學生春季招聘最好的時節,今年卻因遭遇新冠疫情而顯得變數重重。

  為了給874萬大學生吃下「定心丸」,決策部門在連續推出研究生擴招、事業單位擴招之後,25日又宣布國有企業將連續兩年擴大招聘高校畢業生的規模。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吳江對第一財經表示,如果通過此次擴招,國企和事業單位吸納40%左右的大學生,那將對今年的大學生就業起到積極作用。

  「國企、縣級及以下的事業單位是有吸納高校畢業生潛力的,而且更多年輕人這個契機進入國企和事業單位,對這些單位來說也是一筆難得的人才儲備,」吳江說。

  國企今明兩年擴招大學生

  人社部副部長遊鈞在25日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國有企業要連續兩年擴大招聘高校畢業生的規模,並且不得隨意毀約,不得將在本單位實習的期限作為招聘入職的前提條件。

  此前,相關部門已經推出了研究生擴招18.9萬,專升本擴招32.2萬以及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於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的舉措。

  大學生就業是我國當前「穩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胡春華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調研「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開展情況。胡春華聽取了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情況和面臨的突出問題。

  胡春華指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就業形勢十分嚴峻複雜,穩就業任務艱巨繁重。遊鈞在發布會上也表示,今年高校畢業生874萬,創歷史新高,加上往屆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就業的壓力本來就比較大,又遭遇疫情突發,畢業生實習求職都會受到影響。

  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一項面向2萬名2020屆畢業生調查顯示,截至目前,有四成應屆生拿到offer。這一比例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4個百分點。普通本科和專科生就業壓力較大。去年同期應屆生籤約率為14%,當前應屆畢業生籤約率為10%。其中,雙一流院校畢業生籤約率為15%,普通本科院校、專科院校為9%。

  調查還顯示,超過五成應屆生感到就業形勢較難。51%的應屆畢業生認為今年就業形勢非常艱難,新冠肺炎疫情更是雪上加霜;41%認為雖然有難度,但可以接受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受到衝擊,目前的籤約率和意向就業率都低於去年,慢就業比率進一步提高。在這種情況下,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增加招聘,可以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崗位。

  吳江表示,往年大學生就業主要是靠市場發揮作用,民營企業是主渠道,但今年的疫情使得市場流動性明顯降低了,市場信號不足提升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政府吸納就業彌補市場信心是必然的,國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構都應該發揮吸納就業的作用。

  3月23日,根據國資委黨委實施國資央企「抗疫穩崗擴就業」專項行動的部署,中國石化宣布追加3500人高校畢業生引進專項計劃。這是中國石化首次在一年內兩次組織高校畢業生招聘工作,年度引進計劃超過1萬人,是2019年的2.3倍。

  可以預期,接下來將會有更多的國有企業向應屆畢業生伸出「橄欖枝」。吳江認為,過去國企在吸納大學生方面發揮的作用不足。通過這次疫情,國企應該建立「蓄水池」來培養人才。與民企相比,國企有這個能力也有責任,這對國企長遠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

  吳江建議,國企吸納大學生的比例應該在25%,約200萬左右,再加上事業單位吸納的數量,總數可以達到40%,即300~400萬之間。若能達到這樣的數量,就可以對今年應屆大學生以及往年未就業大學生的就業產生非常積極影響。

  一線基層事業單位將成為擴招主力

  3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提出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對符合條件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擴大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基層服務項目、應徵入伍等招聘招募和碩士研究生、專升本招生規模等等。

  中組部、人社部兩部門已於近日下發通知,要求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於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含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給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吳江認為,通知中所提到的事業單位主要是指公益二類的事業單位,包括公共衛生、教育科研、農業科技等方面,而且縣級及以下的此類事業單位將是擴招的主力軍。一方面是因為基層和一線有人才需求,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大學生中有65%的生源是縣以下的,縣裡解決大學生就業是有條件和潛力的。

  同時吳江也表示,此次事業單位擴招大學生是與事業單位改革聯繫在一起的,大批過去擔當行政職能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正在壓縮,目標是壓縮到10%,今後90%的事業單位是公益二類,這類事業單位將逐步破除編制的束縛,這也將有助於擴大大學生的招聘規模。

  現實情況是縣級單位由於薪酬以及發展前景不足等問題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不足,雖然從檔案數據來看,有60%以上大學生的檔案是在放在縣一級,但很多人並不在縣級工作。

  擴大基層就業規模是人社部提出的5條擴寬大學生就業渠道的舉措之一,遊鈞提出,開發一批城鄉社區等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擴大「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招募規模,暢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渠道。

  去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意見》已經提出了一系列暢通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舉措,比如完善編制管理、職稱評審、人才招錄和柔性流動政策,為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提供制度保障。

  「對於大學生來說,應該轉變觀念,不要再把事業單位想成鐵飯碗。對於人才老化的事業單位來說,通過這次疫情擴招可以擴大它的用人自主權。更多年輕人進入後能夠盤活事業單位的資源,讓事業單位變成一灘活水。」吳江說。

(責任編輯:DF381)

相關焦點

  • 今明兩年,事業單位主招高校應屆畢業生!往屆生慌了!
    3 回復論文領取論文免費查重券 掃碼進群領取資料 就在昨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發布了一條重要消息 #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招高校畢業生的通知
  • 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
    基於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將6月份仍在求職的應屆大學生識別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從學歷、性別、地域、院校、專業等角度對這類群體進行畫像,透過供需錯配的視角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結構性原因,並提出了應對今明年兩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舉措。  大學生就業有多難  2020年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約為874萬,但這並非需要就業大學生的準確規模。
  • 中國大學生就業追蹤調研報告:就業狀況如何?
    調查顯示,201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求職成功率為72%;平均起薪為每月2153元;中部和東北地區大學畢業生工資低於東部和西部;大學畢業生最想進入政府和國企;自主創業比例僅達4%;英語成績、綜合素質對提高工資作用明顯。家庭背景對大學生就業非常重要,名牌大學畢業生優勢明顯。
  • 人才流失率驚人 國企為什麼留不住新來的大學生
    前不久,某地化工局對所屬的17家化工企業的人才流失情況進行了一次專題調查,結果發現情況相當嚴峻,特別是近幾年來新進的大學生的流失情況更是觸目驚心。據統計,這17家企業中,新進的大學生在一年內的平均流失率為12%,兩年內的平均流失率為35%,三年內的流失率為67%。
  • 「四字訣」助力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
    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就業市場加速「解凍」。連日來,為助力874萬大學畢業生精準擇業、順利就業,教育部、人社部等出臺了多項政策,強調要「千方百計把疫情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降到最低」。  面對就業大考,畢業生有哪些焦慮?相關政策給出了哪些焦點難點問題的解決路徑?
  • 今年研究生擴招18.9萬,就業還是讀研你怎麼選?
    今天教育部聯合多部門實施「百日衝刺」行動,其中一項升學擴招吸納行動,2020年碩士研究生將擴招18.9萬人,作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面對擴招福利,是該讀研還是就業呢?擴招行動,一方面是出於培養精英人才,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任務,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緩解疫情後大環境下的就業壓力。作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如何選擇,我覺得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去考慮。第一,你是否有一個學術夢想,如果你立志要在學術這條路走下去,那麼建議你優先選擇考研,因為今年擴招是福利,考研上岸機率大大提高。
  • 研究生擴招!今年的就業市場上,醫學生就業,學歷是否會貶值?
    他們欣喜:「成功」的機會或許更大了;他們擔憂:未來的就業市場上,學歷是否會貶值?對考研一族來說,擴招到底意味著什麼? 按照翁鐵慧的說法,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就業工作原本壓力就不小,加之突發疫情影響,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教育部將與有關部門一起盡最大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升學機會、開展精 準指導服務。
  • 省考、事業單位考試更加向應屆生傾斜,網友:往屆生的出路在哪?
    近些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一直很嚴峻,加之今年疫情影響,可謂就業更是難上加難。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對就業形勢的影響,近日,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於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給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 大學生就業歧視現狀調查報告出爐
    問卷共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個人基本情況;二是就業歧視情況;三是被訪者對就業歧視的態度。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對目前大學生就業歧視的現實狀況作一個真實的、基本的、全面的了解,以便為反歧視,促進就業機會平等的政策和法律制定和實施,完善和保護大學生的就業平等權利提供客觀依據。
  • 本科畢業就業難,學歷貶值薪酬下降5.1%,高校生就業內卷怎麼破?
    高等教育回報率為10%,就業難源於結構性錯配「學歷的含金量大不如前的感覺。」四年前,趙晨在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攻讀商科並獲得了研究生學歷,回國後輾轉進入四川大學MBA教育中心工作。她告訴《財經》記者,自己現在領取的工資算「普通能吃飽飯的水平」,事業單位晉升薪資存在局限,但他們部門現在普遍要求新入職的員工必須是碩士加海歸。
  • 數千人報考武漢輔警,今年的就業有多難?
    沒想到一個普通的招聘震驚了網友,原因是報考的人太多了:暱稱為「水果」的用戶 感嘆: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網友小迪:隊伍從古田四路排到古田三路;今年就業難哦;網友「果凍」:原計劃上午結束的面試一直弄到晚上>網友小Y:面試人山人海武漢網友:面試不面試不重要了,好久沒見到這麼多人了;網友「納蘭」18:50還有100多人沒面試儘管沒有網傳的8000人面試(現場報名+資格審核+面試,1天肯定搞不了這麼多),但也說了今年就業確實比較難
  • 【地評線】紫金e評:用政策槓桿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
    3月23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國家將對中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特別是對於今年的應屆畢業生給予補貼,明確國有企業連續兩年要擴大招收招聘高校畢業生的規模,擴大基層就業規模,包括一些社區崗位等。
  • 超80%去了國企、事業單位和公務員
    根據北京大學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2018年北京大學(本部,不含醫學部)共有博士畢業生1241人,升學就業率為99.19%,未就業人數為10人。博士畢業生中就業人數佔70.59%,升學人數佔28.61%。在升學的28.61%博士畢業生中,選擇出國(境)留學的有134人佔比10.8%。
  • 教育部再發新通知,大學生等來好消息,這屆畢業生全部分配鐵飯碗
    教育部再發通知,大學生迎來好消息,這類畢業生全都分配鐵飯碗對於2020屆應屆畢業大學生而言,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在教育部宣布延期開學之後,大四學生們誰也沒有料想到,直至今天依然無法開學。因此,參加考研的大學生們不僅面臨能否被錄取的不確定性,佔據絕大多數的「落榜生」還將面對今年異常激烈的就業競爭。與考研大學生們類似的,那些參加公務員國考的大學生,面試已經推遲,究竟是繼續等待還是找工作,也是一個非常糾結的問題。
  • 「年貨行情」已來?
    來源:遠見財訊引言:貴州茅臺突破2000元再創歷史新高, 「奶茅」伊利股份市值突破3000億,「豬茅」牧原股份、「安防茅」海康威視雙雙漲停, 「水茅」農夫山泉、「車茅」比亞迪大漲……今天,A股V型反彈,三大指數全都收漲續創多年新高。
  • 「事業單位」的英語說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事業單位」的英語說法 2013-11-25 15:28 來源:網絡 作者:
  • 環境專業真的個坑嗎,就業前景如何,已畢業的師姐告訴你實情
    國企/事業單位等,就更少。土木、建築、汽車、通信等成熟專業,市場需求量大,有較為良好的匹配企業,民企有耳熟能詳的恆大、萬科、碧桂園、奧迪、日系、華為等等,國企/事業單位有各種高規格、承接大型國家項目的設計院等。只要你想,無論是專科、本科、碩士、博士都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再來分析一下環境專業就業情況。就師姐那屆來說,有一半人因為就業形勢險峻,選擇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