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就業追蹤調研報告:就業狀況如何?

2020-11-25 中國教育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有多高,就業狀況究竟如何,他們在勞動力市場處於怎樣的地位?調查顯示,201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求職成功率為72%;平均起薪為每月2153元;中部和東北地區大學畢業生工資低於東部和西部;大學畢業生最想進入政府和國企;自主創業比例僅達4%;英語成績、綜合素質對提高工資作用明顯。家庭背景對大學生就業非常重要,名牌大學畢業生優勢明顯。

  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的毛入學率快速增長,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化教育,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此同時,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630萬,「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激烈的競爭讓大學生倍感壓力,畢業即失業已經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即便是國內頂尖的大學,也難以達到100%的就業率。

  為了對全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有清晰的認識,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中心和教育研究院於2010年啟動了中國大學生就業追蹤調查。問卷的設計匯集了來自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等眾多領域專家的意見。問卷中不僅涉及學生的基本信息和家庭背景,還包括了高考成績,大學期間的活動以及就業信息等。問卷詳細詢問了大學畢業生所獲錄用通知中最好工作的相關信息,這使得我們能夠獲得大學生畢業的就業數據,從而清晰地了解目前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

  本報告的分析主要基於中國大學生就業追蹤調查數據。本報告主要圍繞六個方面展開:首先,本報告對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進行細緻的描述,以此對中國大學生的畢業起薪給出客觀評價。其次,根據就業地區、行業、部門,我們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去向進行分解,以此了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傾向和起薪差異。第三,我們從大學生的在校表現出發,考察大學期間積累的人力資本對畢業生起薪的影響。第四,圍繞家庭背景對初始工資的影響展開分析。第五,大學質量對工資的影響,尤其關注名牌大學與普通大學的起薪差異。最後,針對大學生就業狀況,提出對策建議。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自動化獲就業「綠牌」
    7月9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據報告顯示,去年的本科畢業生收入呈上漲趨勢,均值達到5440元。計算機專業薪資明顯高於其它專業。
  • 大學生就業歧視現狀調查報告出爐
    2008年和2010年,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就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歧視的問題,在全國6個城市11所高校的畢業生中作了兩次問卷調查。我們採用問卷調查法,在被訪問高校老師的協助下,委託調查員進入各個大學畢業生宿舍進行入室調查,讓畢業生自行完成問卷後回收。兩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200份,實際回收2092份,其中有效問卷2086份,完成有效問卷佔99.7%。
  • 慈谿四點施力全力保障大學生就業
    為積極應對「史上最難就業季」,助力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保質保量完成穩就業重點工作,慈谿市人力社保局找準四個「施力點」出實招、出狠招、出新招,穩穩推進大學生就業幫扶工程,層層築牢就業民生之基。一是找準切入點。
  • 慈谿市四點施力全力保障大學生就業
    為積極應對「史上最難就業季」,助力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保質保量完成穩就業重點工作,浙江省慈谿市人力社保局找準四個「施力點」出實招、出狠招、出新招,穩穩推進大學生就業幫扶工程,層層築牢就業民生之基。  一是找準切入點。將「家門口的大學」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作為畢業生幫扶工作的切入點,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化畢業生就業平臺。
  • 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
    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市場信息網   2020-08-24 11:02:29   來源: 東北網   評論:   在考慮升學、出國以及後續公共崗位落實等因素後,今年全國約有590萬大學生應屆畢業生需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
  • 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紅牌專業 法學英語生物工程上榜
    中廣網北京6月12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高中生們的高考剛剛結束,大學生們的大考接踵而至。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有680萬應屆畢業生即將走上社會。昨天,中國社科院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發布了由第三方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的《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 「四字訣」助力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
    長:擇業還需放眼量  【畢業生問】疫情衝擊,就業崗位少了怎麼辦?  山西省大四畢業生李然很關心崗位供應量:「今年受疫情影響,崗位會不會少很多,加劇就業壓力?我該如何調整就業策略?」  【專家建議】  就業既要忙當下,又要謀長遠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 楊偉國  今年的疫情嚴重衝擊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在擴大需求、調整供給、優化匹配方面出臺了大量就業保障政策措施。
  • 成都成華區大學生就業創業 VPE模式成效顯
    成都成華區大學生就業創業 VPE模式成效顯 2010-01-28 20:43 來源:成華區信息辦   列印 | 收藏 |   近日,記者從區人事局獲悉,我區機關單位全力支持大學生創業就業
  • 上海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 國貿等5熱門專業遇冷
    麥可思《2009年上海市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出爐  10月26日,由麥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撰寫的《2009年上海市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完成。調控連續造成較大失業量的專業招生結構,並適當調整此類專業的在校學生結構,可以較快地改善總體就業狀況。
  • 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出爐!不同行業間極化現象明顯
    &nbsp&nbsp&nbsp&nbsp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不僅對宏觀經濟產生較大影響,對大學生就業市場也造成了衝擊。&nbsp&nbsp&nbsp&nbsp為分析疫情背景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公司,通過網絡大數據和網絡調查數據,從畢業生總體就業形勢、擇業期望、求職經歷、疫情衝擊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 明知故問 |本科生就業好還是研究生就業好?
    而還在埋頭刷題的小夥伴,或許也特別想知道,三年後,面對就業市場,是不是真的會變好?根據今年3月份的一份萬人調研數據顯示,39.96%的學生選擇考研主要是考慮到個人發展與就業前景,還有21.29%表示是考慮到專業前景。也就說,即使考研,最終還是解決就業問題,由此衍生出本期前瞻經濟學人APP「明知故問」話題:本科生就業好還是研究生就業好?
  • 【海歸就業報告解讀】留學生的就業前景竟如此廣闊?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永恆的熱點話題。很多小夥伴想知道未來一年,海歸的就業情況會如何發展?鑑往知來,了解過去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今天就來全面地分析一下2019年的海歸就業情況,希望對每一個想要留學的你有幫助~一起往下看看吧!"
  • 大學生迎來就業新行情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吳江對第一財經表示,如果通過此次擴招,國企和事業單位吸納40%左右的大學生,那將對今年的大學生就業起到積極作用。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胡春華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調研「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開展情況。胡春華聽取了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情況和面臨的突出問題。
  • 大學生就業新變化(中):新職業新業態成就業新選
    新職業、新業態能否成為當代大學生新的就業方向?&nbsp&nbsp&nbsp&nbsp日前,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以新業態形式出現的平臺企業員工數已達623萬人,比上年增長了4.2%;平臺帶動的就業人數約7800萬人,同比增長4%。
  • 大學生就業真的很難嗎?看完數據再說話!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6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受僱全職工作」的比例為77.4%,也就是說172萬人沒有從事全職的工作或失業。由於各種原因,大學生就業問題一再被放大,很多家長和考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就會考慮這麼一個問題:XX專業畢業後,好就業嗎?
  • 大學生就業困局如何解決?做到這幾點,不愁沒工作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一直是老生常談的事情,尤其是到了畢業季,有大學生的家庭總是會被街坊四鄰所討論。為何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現在變成了社會的熱議話題呢?曾幾何時,大學生一直是光鮮、榮譽的代名詞,大學生意味著有工作,高的待遇,全村的希望,天之驕子!而現如今,在這個大學生俯拾皆是的社會裡,大學生變的「一文不值」!
  • 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需要系統工程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全國人社...
    在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指出,大學生就業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及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產業結構調整是根本出路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原校長鍾秉林認為,大學生就業需要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共擔責任。
  • 全日制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就業狀況的比較研究——基於2017年全國...
    )[6]均詳細呈現了該國家碩士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Higher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自2017年起,也開始密切關注高校畢業生去向(GraduateOutcomes),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的調查與統計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期望在2020年春季發布相關統計報告[7]。
  • 後疫情時期中國的就業問題及其應對
    從國內來看,中國疫情防控處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常態化防控中,經濟恢復受到疫情防控的掣肘,而四季度將進入求職旺季,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求職人數會大幅度增加,「穩增長、保就業」存在巨大壓力。2020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中首次提出了「六保」方針,將「保就業、護民生」放在了首要位置。如何完成今年兩會制定的新增900萬人的就業目標,成為後疫情時期擺在各級政府和全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
  • 安徽理工大學領導赴合肥京東方科技集團調研就業工作
    8月26日下午,安徽理工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董雨一行赴合肥京東方科技集團調研就業工作,籤訂就業創業基地協議並看望畢業校友,京東方科技集團華東招聘部部長洪光東熱情接待了董雨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