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Bio-Rad第三屆亞太地區微滴式數字PCR技術研討會
微滴式數字PCR(ddPCR)技術,作為新興的核酸檢測分析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的多個方面,湧現出眾多創新的技術手段和理念,推動了生命科學基礎及臨床研究的發展。
本屆研討會上,來自國際、國內各個領域的專家們又將聚首,分享各自工作中對於ddPCR應用的經驗和思考。我們為您呈現內容豐富的演講和展示,跨越液體活檢、臨床研究和應用檢測等更多前沿領域。這將是一次碰撞思想火花,洞察行業動向,深入了解數字微滴技術最新成果和進展的良機。
沒法到現場的老師們注意啦:直播,pick pick pick···
掃描/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便可觀看本次研討會上午內容,感興趣的你趕緊mark一下吧~
部分講課嘉賓簡介
1.Per Guldberg 教授
學術帶頭人,1996年獲得遺傳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進展相關的遺傳及表觀
遺傳變化,關注用於早期及無創檢測
腫瘤的DNA檢測能力研究方面,近期工作包括開發高靈敏度檢測膀胱癌和其他泌尿生殖系統癌症的尿液檢測領域。已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超過180篇科學論文。
Title:Urine as a liquid biopsy for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2.張康 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人類基因組醫學研究所所長,眼科學和人類遺傳學終身正教授,是第一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來自中國大陸的醫學博士和遺傳學博士,也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威爾瑪眼科中心第一個來自中國的眼科住院醫生。在
遺傳學、
表觀遺傳學、
幹細胞、
納米工程、3D列印、
臨床試驗及人工智慧等研究領域收穫頗豐,共發表160多篇文章,且總引用數超過25000次。關於HTRA1基因是黃斑變性的主要易感基因的文章被《Science》雜誌評為「2006年世界科學十大進展之一」,張教授對使用內源
幹細胞的晶狀體再生研究被《Nature Medicine》雜誌譽為「2016年八大突破進展之一」。2017年10月更是採用ddPCR技術研究發現
肝癌「身份指紋」——DNA甲基化,該研究共同一作是中山大學
腫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華教授。
Title:DNA Methylation Markers f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Common Cancers
3.陳君賜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
陳教授於2001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病理系,現任教授。曾在香港大學接受醫學培訓和在香港文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目前是皇家內科醫學院的成員,也是澳大利亞皇家病理學家學會和香港病理學家學會成員、國際臨床化學聯合會分子診斷委員會等成員。陳教授致力於開發產前
診斷和檢測癌症的分子標誌物,開發了許多基於NGS來檢測癌症患者血漿中的癌症突變、拷貝數變異和甲基化異常的方法,率先進行了使用「液體活檢」進行早期無症狀癌症的大規模前瞻性篩查研究,通過對超過2萬名無症狀患者的篩查,證明對癌症驅動的血漿EB病毒DNA檢測可顯著提早發現鼻咽癌。這項工作被《NEJM》雜誌譽為「2017年十大著名文章之一」,該研究通訊作者還包括被譽為「無創產前檢測之父」的盧煜明教授。
Title: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liquid biopsy
液體活檢臨床應用
4.Hestia Mellert 教授
美國Biodesix公司
Mellert博士是Biodesix公司研發部主任,擁有癌症生物學博士學位,其領導的團隊開發並商業化的基於血液的
診斷試劑已通過CAP、CLIA、ISO13485及NYS CLEP認證。Mellert博士在GenStrat試驗項目中起著帶頭作用,包括發起EML4-ALK、ROS1以及RET融合基因試驗。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博士學位,並作為美國癌症協會博士後研究院在科羅拉多大學完成博士後工作。
Title:Genstrat Reflex Tes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溫馨提示:因報名人數超出預期,現場活動僅限受邀嘉賓。如對本次研討會下午嘉賓報告感興趣,請持續關注
「伯樂生命科學」公眾號,後續將為您提供其他部分嘉賓精彩報告之
視頻回顧。
Bio-Rad、ddPCR是Bio-Rad Laboratories, lnc.在特定區域的商標。(
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