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度50%—60% 人體感覺最舒適

2020-11-22 搜狐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

  霍雨佳

  在天氣預報的簡訊中,有時會出現空氣溼度一項,接著還有人體舒適度。那麼,空氣溼度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究竟有多大的關係呢?科學研究發現,空氣溼度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

  現代氣象學認為,氣溫、溼度、氣壓、風、降水和日照是反映自然氣候的六個最基本的氣象要素。傳統中醫則依據人與自然統一的框架,把自然氣候要素定為「六氣」,也就是風、寒、暑、溼、燥、火,同時還發現,如果自然氣候因發生了反常的或急劇的變化,超出了人體所能適應的範圍,則「六氣」就可成為致病的「六淫」。

  從內容上說,中醫的「六氣」和氣象學的六個基本氣象要素是有密切聯繫的。例如,中醫所說的「溼」、「燥」兩氣,與氣象學中的溼度內容基本一致。當空氣溼度過大時,人就容易遭到「溼淫」的侵害;而當溼度過小時,則需防的是「燥淫」(也稱「燥邪」)。試驗表明,空氣中的相對溼度為50%—60%時,人體最為舒適,也不容易引起疾病。當環境溫度較高時,人體就要借汗液的蒸發來排出熱量。此時,空氣溼度就顯得特別重要。當空氣溼度較高時,汗液蒸發速度很慢,人就有一種粘糊糊的感覺,很不舒服。如果高溫伴著高溼(例如夏季雷雨來臨前),還容易發生中暑現象。只有當空氣溼度較低時,汗液蒸發速度才會較快,即使天熱一點,人也感到一種爽快。例如,同樣是高溫天氣,在南京往往是汗流浹背,在北京則不會這樣。其實,北京的氣溫並不低,人體也並非不出汗,只是因為北京的空氣溼度較小。

  空氣溼度過大或過小,都對人體健康不利。溼度過大時,人體中一種叫松果腺體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較大,使得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相對降低,細胞就會「偷懶」,人就會感到無精打採,萎靡不振。長時間在溼度較大的地方(如高山、海島)工作、生活,還容易患風溼性、類風溼性關節炎等溼痺症。溼度過小時,蒸發加快,乾燥的空氣易奪走人體的水份,使人皮膚乾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現口渴、乾咳、聲啞、喉痛等症狀,所以在秋冬季乾冷空氣侵入時,極易誘發咽炎、氣管炎、肺炎等病症。

  現代醫學還證實,空氣過於乾燥或潮溼,都有利於一些細菌和病菌的繁殖和傳播。科學家測定,當空氣溼度高於65%或低於38%時,病菌繁殖滋生最快;當相對溼度在45-55%時,病菌的死亡率較高。

  正因為空氣溼度影響著人體健康,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關注溫度和晴雨,也要關注身邊無時不在的空氣溼度及其變化。

  首先要學會判斷空氣溼度的幾個方法:(1)了解本地區空氣溼度的日變化規律。一般來說,夜間和早晚,空氣溼度較大,下午溼度較小。(2)根據天氣狀況,對空氣溼度做出判斷。一般來說,下雨(雪)時和下雨(雪)前後,空氣溼度較高;而久晴不雨的時候,空氣溼度相對較小。(3)通過蒸發量來估計空氣溼度大小,當蒸發很大時(如溼衣服很快在陰涼處晾乾),空氣溼度較小;反之,溼度則較大。(4)儀器測定。測量空氣溼度的儀器主要有毛髮溼度計和乾濕球溫度表,條件較好的醫院病房,這些儀器都該是齊備的。

  其次要掌握調節空氣溼度的方法。每當得知空氣溼度偏小(低於50%),就必須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增加空氣中的水分含量。我國屬季風氣候區,夏季空氣溼度普遍偏高,所以夏季調節溼度主要是考慮降低室內空氣溼度,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空調降溫或抽溼,當然,晴熱多風之時,適當地開窗通風,也不失一種簡便而環保的降溼方法。

相關焦點

  • 冬季供暖後 室內溼度多少人體才最舒適?
    室內舒適度涵括了室內溫度、室內溼度以及室內空氣健康等多項指標,而對於北方供暖的小夥伴們來說,舒適的室溫隨時能享受,但是室內的溼度可就難以保證了。筆者這幾天也正在犯難,家裡的溫度高達25℃,回家就得穿短袖短褲,但是室內的溼度卻很低,可以說非常的幹,試想我都受不了,剛出生的寶寶怎麼會覺得舒適?
  • 暖氣來了 空氣溼度在40%~70%時人體感覺較舒適
    原標題:暖氣來了 空氣溼度在40%~70%時人體感覺較舒適 某商場溼度為38%某住戶家中溼度為51%300路公交車溼度為48%  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訊 (記者關穎)昨日是供暖第一天,室內暖暖的讓人們感覺較為舒適。
  • 如何調節室內溫溼度,會讓人感到舒適?
    【天極網家電頻道】夏季,人們總是會因為溫度和溼度的變化影響身體的感覺,而調節空調的時候,也總是掌握不好,怎樣的溫溼度更利於全家人的健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什麼樣的溫溼度,更能為人們提供更舒適的起居生活體驗呢?
  • 相對溼度與人體舒適度
    一般來說,年平均相對溼度大於80%的地區被認為是「潮溼地區」,而小於50%的地區則被視為是「乾燥地區」,人們在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具有與當地氣候環境相適應的特徵。如生活在西雙版納地區的人,普遍住在被稱為「空中樓閣」的高腿小竹樓裡,是為了減少或避免地表潮溼氣體和蚊蟲叮咬的困擾。而生活在陝北和新疆等乾燥地區的人,一般住在窯洞或土窩子裡面,是為了適應空氣溼度小、風大、沙塵暴多等惡劣氣候環境。
  • 要舒適溫度,也要宜人溼度:「溼度調節」空調怎麼選?
    空調本社是一種追求舒適體驗的家電產品,日常生活中,除了溫度適宜、空氣環境整體潔淨之外,溼度的宜人也很重要,比如,據了解,環境溫度在18℃到25℃,相對溼度在40%到70%時,人體感覺舒適。這一次,釘科技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可以進行「溼度調節」的空調產品。
  • 最佳人體舒適溫度是多少?
    「北方冬季取暖的室內最低溫度規定不低於18℃,這符合人體適宜溫度的標準。」中國氣象學會醫學氣象學委員會主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環境氣象與健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式功告訴記者。  科學研究顯示,當環境溫度在18℃到25℃,相對溼度在40%到70%時,人體感覺最舒適;溫度在26℃到30℃,溼度小於60%時,人體感覺熱而不悶;溫度高於30℃,溼度大於70%時,人體感覺悶熱。
  • 想知道家裡的溫溼度情況,該怎麼辦?
    隨著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加劇,溫度溼度的變化也越來越頻繁了,如何知道家裡或辦公室裡的溫溼度情況那? 本文來分享下這方面經驗。人體舒適溫度搞清楚人體舒適溫度是多少?溫度範圍18-25攝氏度,人體都會感覺舒適。
  • 實驗室的溫溼度要求及其控制措施
    18~25℃,相對溼度在35~80%範圍內總體感覺舒適,並且從醫學角度看環境乾燥和喉嚨的炎症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四個方面要素綜合考慮,列出對溫溼度控制範圍要求的清單。選擇並制定有效的環境溫溼度控制範圍從以上各要素所有要求清單中摘取最窄範圍作為該實驗室環境控制的允許範圍,制定環境條件控制方面的管理程序,並依據該科室實際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SOP。保持和監控通過各項措施保證環境的溫溼度在控制的範圍內,並對環境溫溼度進行監控和做好監控的記錄,超過允許範圍及時採取措施,開空調調節溫度,開除溼機控制溼度。
  • 微博上熱傳身體溫度表 室溫20℃人體最舒適
    我們都知道,37℃左右是人體的正常體溫,如果體溫過高或者過低,人一定就會不舒服,可能生病了,甚至還可能危及生命。氣溫也和我們的舒適度及健康關係密切,比如最近氣溫變化那麼大,一不小心,不是熱傷風就是冷感冒,真是煩死人了。近日,在微博上有一篇博文,號稱「解密身體最喜歡的溫度」。究竟它有沒有道理呢?
  • 預報35℃為啥感覺超過40℃ 記者調查:兩個概念-溫度 感覺 舒適指數...
    記者調查  據《勞動報》報導,在這個炎熱的夏季,想必很多市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或疑惑:天氣預報說今天最高溫度35℃,可走在大街上怎麼感覺有40多℃?是我的感覺欺騙了我,還是氣象臺報錯了?  預報溫度和體感溫度有什麼區別?兩者之間如何換算?為何絕大多數氣象臺都不會對外預報體感溫度?
  • 空氣溼度超80%為「高溼天氣」 柳州12日溼度達95%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 陳楓 柳州市民大多體會過「回南天」那種潮溼天氣的厲害——即使不下雨,依然能讓人感覺空氣中「能擰出水來」。眼下的柳州雖然沒有出現明顯的「回南天」氣候,但據柳州市氣象臺的天氣數據顯示,12日柳州的空氣溼度一度高達95%。這樣的天氣條件,屬於「高溼天氣」。
  • 室內溼度大影響健康?專家教你選購合適的除溼機
    南城每逢回南天多雨,洗衣服不幹,被子感覺潮潮的,身體和情緒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不少家庭都選擇購買除溼衣來改善室內環境。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因素會影響室內溼度?如何選擇適合的除溼機呢?室內溼度大的現象有哪些?
  • 溫度和溼度:影響人體舒適度的最大CP
    但是,和高溫一起組CP(組合)來搞事情的,還有一個空氣溼度。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首席專家吳英表示,在氣象要素中,對人體舒適度有影響的主要是溫度、溼度、風和太陽輻射,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是溫度和溼度。  研究表明,人體對熱的上限溫度為32℃,適宜的相對溼度為30%至80%。
  • 空氣溼度含量對人身健康有什麼影響
    空氣溼度是什麼呢?它表示房間空氣乾燥的程度,在一定的溫度下空氣裡含有的水分越少,則空氣越乾燥;水分越多,則空氣越潮溼。房間空氣的乾濕程度叫做「溼度」。過高或者過低的空氣溼度都會影響人體的身體健康。過高的空氣溼度很造成人體的悶熱不適,調查研究表明,當室內空氣相對溼度達90%以上,26℃的室內溫度會讓人感覺31℃的悶熱體感。乾燥的空氣能以與人體汗腺製造汗液的相等速度將汗液吸收,使我們感覺涼快。可是溼度大的空氣卻由於早已充滿水分,因而無力再吸收水分,於是汗液只得積聚在我們的皮膚上,使我們的體溫不斷上升,悶熱難當。
  • 青島哪裡最潮溼八大關爆了表 南京路溼度100%
    記者將溫溼度計放置在固定平臺上,溫度指向27攝氏度後固定不變。而溼度卻從80% 開始急速飆升,幾分鐘的時間已經飆到了100% 。「早上霧氣大,空氣中的溼度也達到了極限。青島進入6月份開始,早晚會出現霧氣,這使得空氣中的溼度飆升。此時,雖然空氣中溫度不高,但人體總感覺皮膚發涼潮溼,這就是空氣中溼度加大造成的。」
  • 高溫天 怎樣讓空調吹出最舒適的風?沒按這個健溫度再低都不會爽
    讓人體倍感舒適的「幸福空氣」都有啥指標?空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什麼是「幸福空氣」呢?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但又與客觀因素密切相關。「幸福空氣」指的就是讓人體感到最舒適的空氣。這就是說,在調節室內溫度的同時,還應注意調節室內的溼度。夏天,室內溼度過大時,往往會抑制人體的散熱,使人感到十分悶熱、煩躁。天氣預報說的溫度怎麼和我感覺的不一樣?
  • 室內溼度大竟然影響健康?快檢查下你家有沒有這些現象!
    南方城市每逢回南天頻繁的潮溼天氣,清洗的衣服不幹,被子感覺潮潮的,身體和心情都受到不小的影響,不少家庭都選擇採購除溼來改善室內環境。除此以外,還有哪些會影響室內的溼度?除溼機要如何選購合適的?哪些現象說明室內溼度大?
  • 地暖溫度設置多少最舒適?
    《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8883-2002)明確規定冬季採暖溫度16-24℃,溼度30%-60%,符合這個標準的室內溫度就是舒適的室內溫度。溫度不是越高越好。當溫度低於12℃時,80%坐著的人感到冷,活動著的人有20%以上感到冷,衛生學將12℃作為建築熱環境的下限。
  • 為什麼我們需要重視空氣溼度?房間溼度低對人有何危害?
    我們日常生活中說的空氣溼度是指相對溼度,指空氣中水汽壓與飽和水汽壓的百分比。也可表示為溼空氣中水蒸氣分壓力與相同溫度下水的飽和壓力之比。通俗解釋就是指空氣中的水汽含量。長期保持室內溼度恆定,對人的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代很多人都很重視溫度的變化,而往往忽略了溼度對人的影響,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溼度條件下,人體的散熱方式是不一樣的,因此溼度對人同樣重要。夏天,室內溼度過大時,會抑制人體散熱,使人感到十分悶熱、煩躁。冬天,室內溼度大時,則會加速熱傳導,使人覺得陰冷、抑鬱。
  • 全球變暖,我們會感到溫度越來越舒適嗎?
    全球變暖,人們會感到溫度越來越舒適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先了解下人體的熱舒適度這個概念。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學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熱舒適度實際上就是人體感知到的環境溫度,它除了與氣溫有很大關係外,其他如溼度、風速等也會有很大影響。如在夏季,很高的溼度會影響人體汗液蒸發散熱,形成不舒適的「桑拿天氣」,風則可以促進汗液蒸發和直接帶走熱量,降低炎熱的感覺。冬季大風因為帶走更多熱量引起更寒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