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劉世光):作為四川省首批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示範區,成都高新區積極推進「勞動爭議糾紛濾網式調處化解工程」,湧現了一批「和事佬」「審判官」「護衛隊員」。
聯合調解中心的那群「和事佬」
近三年來,每隔十多天,四川達民律師事務所的王世春律師並不會像往常那樣去律所的辦公室上班,而是會徑直前往成都高新國際廣場A座5樓的一個工位,那裡是成都高新區勞動爭議糾紛聯合調解中心,等待著王世春的則是整整一天的勞動爭議糾紛調解工作。
與其他類型的爭議糾紛相比,勞動爭議糾紛具有數量增長快、類型多、涉及人數多、調處難度大等特點,因此,就算王世春在這方面已經是有十多年經驗的律師,但是面對每天繁重的勞動爭議調解量、複雜的案情細節,甚至是道德層面的情感安撫,都需要這位老律師絞盡腦汁、千方百計、苦口婆心,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勞動爭議雙方能夠儘可能「相互理解」「握手言和」「海闊天空」。
而和王世春律師一樣,一共有來自成都8家律所的15個律師都成為了聯合調解中心的「常客」。他們在這裡為來訪的勞動者和企業提供專業的勞動爭議法律諮詢服務,組織當事雙方參與庭前調解,為街道和社區來訪者提供「遠程諮詢」。這份不好當的「和事佬」工作,他們已經堅持了將近三年。
據悉,隨著成都高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爭議糾紛的數量也不可避免地快速增加,為了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在勞動諮詢及勞動關係調整方面的專業優勢,進一步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和預防工作,自2016年3月起,成都高新區與多家律師合作成立了「勞動爭議糾紛聯合調解中心」。它以維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合法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及時化解、妥善調處勞動爭議糾紛為目標,為勞動者維權提供簡便有效的服務,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促進成都高新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自成立以來,該中心已接待諮詢案件2100批次,涉及人員近2500人,參與案件調解240起, 調解成功案件近百件。
仲裁快處庭的那些「審判官」
桂溪街道地處成都高新區的「黃金地帶」——天府軟體園、世紀城、環球中心、高新國際廣場、交子金融夢工廠等多個高新技術和新經濟園區、樓宇身處其中。
「這既反映了桂溪街道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優勢,也確實帶來不小的勞動爭議應對處理的壓力。」在桂溪街道資深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周能看來,這幾年自己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責任也越來越大。
據了解,為進一步提高桂溪街道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庭案件處理效率,2017年8月,成都高新區率先於桂溪街道設立了全市首個勞動仲裁快處審理庭。快處審理庭的首宗案件從受理到仲裁結果送達僅用時20多天,比普通流程快了近兩個月。2018年,桂溪街道快處審理庭開庭審理及處理案件達到229件,佔整個街道勞動爭議仲裁開庭目標任務數的25%,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勞動監察一線的那些「護衛隊員」
「現在是北京時間凌晨3點整。」手機時鐘的提醒讓成都高新區合作街道的勞動監察工作人員陶海意識到,這又是一個不眠的夜晚。
年關將至,各地的農民工紛紛收拾行囊,準備回家歡歡喜喜過大年。而作為勞動監察人員的陶海,他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確保轄區的農民工能夠及時足額拿到自己的報酬,不發生拖欠薪資的情況。
這著實是一件辛苦事。一方面,年底是這類情況的高發期,有時一天要跑好幾個地方協調處理這類問題,熬夜甚至通宵達旦難免。另一方面,在處理現場當事雙方常常各執一詞,分歧很大,或者都有自己的難處,陶海只能以法律作為自己最堅實的武器和後盾為雙方找到一條共同的出路。
「雖然有點辛苦,但是想想最後工人們都能高高興興拿著錢回家,這或許是他們一年到頭最大的期望,只要能為老百姓辦好事,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做勞動監察工作,就是要恪盡職守,服務人民。」陶海如是說。
在成都高新區,像陶海這樣的勞動監察工作人員還有很多,他們就是成都高新區和諧勞動關係的「護衛隊員」。他們必須具備 「火眼金睛」,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隱患,又必須身懷「多門武藝」,通過各種可能的方法化解勞動爭議,還必須能在關鍵時刻緊握法律的「武器」,牢記使命,執法為民,切實維護保障勞動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2018年,成都高新區勞動監察工作共受理投訴舉報案件1168起,處理涉勞信訪7700餘件,結案率、息訴息訪率均達到100%,同時結合網格化力量整合工作,不斷推進勞動關係前置式服務管理,強化勞動糾紛預測預警和預防機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