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中國,十年4獲獎者關注樓市

2020-12-03 新京報

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將在北京時間10月8日晚間6點左右揭曉。儘管目前為止,中國乃至亞洲的經濟學家尚無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經歷,但這並不妨礙諾貝爾經濟學獎引發國人的熱議。

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哪些層面影響著中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獲獎的理論在中國究竟在哪些層面得到了應用?本文在此簡單回顧過去十年諾獎得主與中國的淵源。

從2007年開始,共有21名經濟學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些獲獎者曾多次在不同場合談起中國經濟,其中,樓市、消費、創新和全球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最關心的中國經濟話題。此外,2016年的獲獎者奧利弗·哈特更是在20多年前參與到中國經濟改革的探索中。

十年4位獲獎者談及中國樓市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從2007年至2017年,共有21名經濟學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其中不少獲獎者都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印象深刻。其中,樓市、消費、創新和全球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最關心的中國經濟話題。

在過去十年間,樓市是中國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關於中國房地產是否存在泡沫的爭議長久沒有定論。中國的樓市同樣吸引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們的關注。至少有四位諾獎得主對此作出評論。

2007年諾獎得主羅傑·梅爾森和2013年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都提出過中國房地產存在泡沫,席勒多次談及,中國房地產下跌風險較大。2015年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曾詼諧地表示「我們知道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丈母娘市場」;而2013年諾獎另一得主拉爾斯·彼得·漢森則直言中國的房地產情況非常複雜,自己也很難讀懂其中的奧秘。

多位得主關注中國創新

伴隨著中國產業的升級,以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雙創」計劃的提出,「創新」成為過去十年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提到中國時的另一個高頻詞。有三位獲獎者在談到中國經濟問題時提到了創新和研發投入。

「在這一時代,要看哪個國家會成功,哪個會失敗,看誰在做研發就知道了。」2010年諾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曾表示。他肯定了中國於2015年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綱領,認為從長期來看,中國加大研發投入將有助於增強競爭力。2011年諾獎獲獎者託馬斯·薩金特曾表示「中國在創新方面所做的工作將會對整個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除了對中國的創新表示肯定之外,2014年諾獎獲獎者讓·梯若爾則建議,中國要想在全球有更大的影響不僅需要科技創新還需要思維創新,「有時候很小的改變就會對市場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此外,全球化和消費轉型也是諾獎獲獎者關心的話題,2015年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就曾在前幾年的中國行中表示,「中國已經進入了家庭消費時代,提高消費率有助中國經濟發展」。2010年諾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在全球化過程中很重要。

有獲獎者曾參與中國經濟改革探索

自上世紀末起,就有獲獎者參與到了中國經濟改革的探索中。

2016年諾獎得主奧利弗·哈特曾在1994年赴華參加了著名的京倫會議,講解了自己與菲利普·阿吉翁、約翰·穆爾共同提出的對現行破產程序進行改革的建議,即所謂「阿吉翁-哈特-穆爾破產程序」關於破產改革的研究。京倫會議後來被中國經濟學家錢穎一視作經濟政策研究推動中國經濟改革的三個案例之一。

更多的諾獎得主往來於中國學界。包括讓·梯若爾、戴爾·莫滕森、埃裡克·馬斯金和奧利弗·威廉姆森等先後來到中國的大學,進行學術講座,同時也嘗試與中國高校開展諸多學術方面的合作。

另外一個有趣的數據是,過去十年間的21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共有兩位「中國女婿」,分別是2010年諾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以及2013年諾獎得主拉爾斯·彼得·漢森。

新京報記者 朱玥怡

相關焦點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 放大鏡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中國:十年4獲獎者關注樓市北京時間10月9日,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出,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得這一殊榮。儘管目前為止,中國乃至亞洲的經濟學家尚無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經歷,但這絲毫不妨礙諾貝爾經濟學獎引發國人的熱議。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哪些層面影響著中國?
  •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傲慢與偏見
    每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是這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非常關注的話題。她說自己能夠通過看諾獎,了解國際最受認可的經濟學理論創新;但另一方面,她也能報出一串被諾獎「拋棄」,但成就卓著的經濟學家。其中,曾經呼聲極高卻始終沒有得獎的瓊羅賓遜(Joan Robinson,1903~1983)就是她非常喜歡的經濟學家。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故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經濟學界最重要的世界獎項之一,一直受到極大關注。雖然目前未有中國經濟學家獲得諾獎,但此前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不少人與中國有一定淵源,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問題有較多研究,或是在中國的組織機構中有所任職,或與中國經濟學家有一定聯繫。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將聚焦哪些領域?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僅有51年歷史,其他獎項自1901年開始頒發。不過,內生增長理論的主要建立者保羅·羅默剛剛於2018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有人認為相同領域的經濟學家兩年內再次獲獎的概率較小。西北大學頒發的內默斯經濟學獎(Nemmers Prizes in economics)也是與諾貝爾經濟學獎項關係密切的獎項。Nemmers獎自1994年設立,每兩年頒發一次,有多位獲獎者在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獎。
  •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布
    為此,記者近日專訪了何代欣、劉學智兩位專家,他們就發展經濟學、三名諾獎得主的主要研究內容及其理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啟示等問題進行了闡述和探討。  諾獎學者研究對中國扶貧的啟示  主持人:三名諾獎學者研究的內容有何異同?主要突破點在哪裡?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何啟示?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僅有51年歷史,其他獎項自1901年開始頒發。「引文桂冠獎」至今已經成功預測了57位諾獎得主,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均曾獲得「引文桂冠獎」。
  • 三人分享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往屆得主有哪些「中國情緣」?
    諾獎評選委員會稱,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進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們抗擊全球貧困的能力。在僅僅20年的時間裡,他們以實驗為基礎的新方法改變了發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現在是一個蓬勃發展的研究領域。獎項年輕選拔卻「老道」與物理學獎、文學獎等「元老」級諾獎相比,經濟學獎足足晚了半個世紀「誕生」,該獎項成立於1968年,次年首次頒獎。雖然獎項年紀不大,但對於提名人選的考察並不簡單。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瞻:芝加哥學派成熱門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劉沐軒事實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全稱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瑞典國家銀行經濟學獎」。該獎項一開始並不在諾貝爾的遺囑中,它是由瑞典國家銀行於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設立的額外獎項,由於其在評選步驟、頒獎儀式等方面和諾貝爾獎相似,因此人們也就習慣性地將其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 諾貝爾經濟學獎:不是諾貝爾「欽定」的五大獎項,卻連續52年「全勤」
    而自1968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保持了連續52年「全勤」頒發。 五大獎勵領域之外,由瑞典銀行增設 有趣的是,如今引人注目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一開始並不在諾獎的範圍內。
  • 獲得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拍賣理論」 事實上已經滲透我們生活的...
    浙江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黃達強介紹:「常見的拍賣形式主要有英式拍賣、荷式拍賣、一階密封拍賣和二階密封拍賣等4種方式。保羅·米爾格羅姆和他的導師羅伯特·威爾遜創造了一種名叫『同時向上價格』拍賣方式。上個世紀90年代,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一起為美國電信運營執照拍賣而設計的這一機制大放異彩,也正因為如此,拍賣理論又獲得重大關注和進展。」
  • 關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幾個冷知識,你get了嗎
    1、諾獎最初不設經濟學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正式名稱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簡稱為「瑞典銀行經濟學獎」。該獎項並非來自諾貝爾本人的遺囑,但它仍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與諾獎其他獎項遵從相同的規則。因此,大家還是習慣性稱之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在今年的諾獎得主公布之前,智慧財產權機構科睿維安(Clarivate Analytics)預測稱以下領域有希望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加州理工學院的科林·凱莫勒(Colin Camerer)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喬治 羅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兩位學者在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史丹福大學的羅伯特·霍爾(Robert Hall
  • |諾獎專欄|2020年生理或醫學誰獲獎? 為什麼獲獎?
    關注我們,獲取最新資訊一年一度諾貝爾獎項獲獎者公布儀式將從今天開始。我們一如既往通過|諾獎專欄|為各位報導誰獲獎?為什麼獲獎?及獲獎者有趣的故事。我們關注獲獎者在接到獲獎電話那一時刻的交談是如何?他們最想說什麼?感謝誰呢?要說完全出乎獲獎者意料之外,似乎有些過謙。但今年輪到自己了,肯定喜出望外或誠惶誠恐。實際上,2020級諾獎"新班同學"在各自業界早已拿獎拿到手酸了。除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之外,她在獲得諾獎之前只獲得過拉斯克醫學獎項,在國內醫學界基本上默默無聞。
  • 中國人何時能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諾獎評委:還需要時間|稜鏡
    《稜鏡》 作者 康路 發自紐約北京時間10月14日17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Abhijit Banerjee、Esther Duflo、Michael Kremer三人,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所提出的實驗性方案」。
  • 諾貝爾經濟學獎今揭曉,這些研究成果你聽說過嗎?
    北京時間10月8日晚,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將在瑞典揭曉。今年是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50周年,這個「最年輕」諾獎有何特殊之處?聽起來「高冷」的各項研究成果,又是如何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圖說:諾貝爾獎獎牌。來源:諾貝爾官網截圖。
  • 諾貝爾經濟學獎全攻略:學數學、搞宏觀、去芝大
    又到一年諾獎時,就在最近,畢業於劍橋大學,就職於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趕在自己七十大壽之前,成為第76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除此之外,麻省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英美名校,都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人的高產學校。不過,如果來看這些獲獎者供職的機構時,你就會看到這些諾獎得主最愛上班得地方不是哈佛大學,而是芝加哥大學。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時,76位獲獎者中有12人供職於芝加哥大學,佔比15%。
  • 諾貝爾經濟學獎價值幾何?
    又是一年諾獎季。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這六大獎項中,經濟學獎不同於前五個由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親自設立的獎項,直到1968年才追加設立。這一特別的「身世」也使諾貝爾經濟學獎受到了不少「區別對待」。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這兩人設計的拍賣,影響了幾千億美元!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這兩人設計的拍賣,影響了幾千億美元!剛剛,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最後壓軸獎項,收官2020年諾貝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其他獎項自1901年開始頒發。此外,其他諾貝爾獎項都曾因各種原因停頒,而自1968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保持了連續52年「全勤」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與其他幾個獎項不同,它不是根據瑞典發明家諾貝爾(Alfred Nobel)1895年立下的最後一份遺囑而創立的。
  • 72歲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開創行為經濟學
    美國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布思商業學院教授,現年72歲的理察·塞勒因創建了行為經濟學理論而獲得今年的經濟學獎項。  諾貝爾現場頒獎詞說到「理察·塞勒的發現為經濟學領域的新領域鋪平了道路。」  ●心理學研究用於經濟決策  此次諾獎得主塞勒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心理學、經濟學等交叉學科,被認為「現代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先鋒科學家」。
  • ...的五大獎項,卻連續52年「全勤」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你了解多少?
    五大獎勵領域之外,由瑞典銀行增設有趣的是,如今引人注目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一開始並不在諾獎的範圍內。由此,諾貝爾經濟學獎與最初5種「諾貝爾獎」合稱「諾貝爾獎」,目前獎項內容也與其他5種「諾貝爾獎」一樣;發展至今,諾貝爾經濟學獎已被廣泛認可為經濟學的最高獎項。唯一52年「全勤」諾獎,你了解多少?其他諾貝爾獎項都曾因各種原因停頒,而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唯一保持「全勤」評選和頒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