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何時能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諾獎評委:還需要時間|稜鏡

2020-12-05 騰訊稜鏡深網

《稜鏡》 作者 康路 發自紐約

北京時間10月14日17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Abhijit Banerjee、Esther Duflo、Michael Kremer三人,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所提出的實驗性方案」。

與其他幾個獎項不同,諾貝爾經濟學獎不是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而是瑞典國家銀行為紀念他於1968年設立的獎項,也稱為瑞典銀行經濟學獎。獎項自1969年起,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布。

結果公布後,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委會委員託斯滕·佩爾森(Torsten Persson)接受《稜鏡》專訪。他表示,評委會表彰這三位獲獎人基於多重原因:一來因為如何解決全球貧困關乎人類命運的重要議題;二來,因為獲獎人用試驗性的研究方法來尋找可靠解決方案,包括貧困的根源是否被掩蓋,如何能夠找到更有效的減貧方法;同時,三位獲獎人的研究經過時間檢驗,通過幹預措施,對減貧起到了實際的效果。

佩爾森同時表示,評委會對中國經濟界的理論和實踐也保持關注,評委會成員經常當訪中國:「我們也知道中國在社會科學方面有很多的資源,但是,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有一定的滯後性,我無法預測未來,但我想,在何時會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問題上,中國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問及諾貝爾學獎獲得者常被邀請演講的風潮,佩爾森首先肯定了獲獎人在各自領域的貢獻,但同時提醒,「一旦獲獎之後,獲獎者就會被當成是『萬事通』,應該更關注他們在各自專業領域方面的言論」。

時逢諾貝爾經濟學獎度過50周年,外界期待,評委會將披露50年前的評審信息,對此,佩爾森表示,在逐步披露此前評審過程的同時,另附條件,即當初參與評審的人都已過世的前提下。考慮到目前有一位參與了第一年評審的研究者仍在世,披露時間表將可能延後。

今年的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將分攤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附部分對話實錄:

《稜鏡》:諾貝爾經濟學獎被認為是學界「風向標」。今年將獎項授予三位發展經濟學領域的經濟學家是什麼原因?主要因為他們的方法論,還是因為對政策產生的影響?

託斯滕·佩爾森:這幾點都很重要。首先,如何解決貧困對人類社會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其次,他們用一種試驗性的研究方法來尋找問題可靠的解決方案,包括貧困的根源是否被掩蓋,如何能夠找到更有效的減貧方法,最後,時間證明他們的研究起到了實際效果,通過幹預措施,產生廣泛的影響。

《稜鏡》:當評委會給三個獲獎者打電話的時候,有什麼細節嗎?有任何人提及會如何使用900萬瑞典克朗獎金嗎?

託斯滕·佩爾森:以前我們打電話的時候,有的人的反應會是,啊,應該差不多到時間了。

但是這一次,我們給三個獲獎人打電話,大家的反應都是驚訝,主要是驚訝,感覺完全沒有預料到。倒是沒有提及如何使用獎金的問題。

《稜鏡》:諾貝爾經濟學獎目前都是獎給那些在上世紀80-90年代就已經做出貢獻的經濟學家。會不會和現實脫節?他們的理論和方法還適用於當下嗎?

託斯滕·佩爾森:你說得沒錯,但是其實今年相對是個特例。因為獲獎人Michael Kremer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究,更晚的時間才發表研究結果,所以這次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表彰了過去10-15年之內經濟學中發生的變化。同時,評委會也保證了這些看上去近期才取得成果的研究,的確在經濟學界產生了深遠的永久的影響。這是我們評選時不會捨棄的標準。

《稜鏡》:今天獲獎的扶貧相關的研究開始於Michael Kremer,之後延伸到不同領域,包括教育、農業等等。在評選過程中,評委會認為,三位獲獎人的理論和實踐在哪些具體方面取得了格外突出成就嗎?

託斯滕·佩爾森:評委會在評選過程中會考慮研究在不同時間維度下的成就。教育領域是他們的研究的起點,之後類似的方法論延伸到農業領域,以及當下更現代的信貸研究,小額信貸等等,這都是獲獎人理論和貢獻的變化過程。評委會在關注一項研究的時候,可能一開始的時候會同時關注5-10項研究,也會等待這些研究成熟期再進行授獎。

《稜鏡》:在中國,人們總是會討論中國經濟學家何時會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認可。評委會對中國經濟界理論和實踐有什麼看法?

託斯滕·佩爾森:評委會對中國經濟界理論和實踐一直有關注。我們中的很多人也經常出訪中國。我本人也參與了與清華大學的一項合作項目。我們也知道中國在社會科學方面有很多的資源,但是,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有一定的滯後性,我無法預測未來,但我想,中國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稜鏡》:你怎麼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常被邀請去中國演講或講學的風潮?聽眾們應該學習或注意什麼?

託斯滕·佩爾森:每個獲獎人都無疑做出了突出貢獻,這是人們想要邀請他們的原因。但是,一個人如果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往往容易被看成是「萬事通」,我覺得這是需要警惕的。事實上,他們並不是。我覺得,人們應當更關注這些獲獎者在各自的領域發表的言論。在這些領域中他們的確是專家。

《稜鏡》:根據公開信息,在50年之後,諾貝爾經濟學獎會逐步披露此前的評審細節。今年會公布第一屆的評審細節嗎?

託斯滕·佩爾森:會逐步進行信息公開,但有條件,就是當初參與評審的人都已經過世的前提下。現在有一位參與了第一年評審的研究者仍在世,所以,基於這個條件,我想今年不會有更多的信息披露。

相關焦點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黃博陽)北京時間今日傍晚,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的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獲得這一殊榮,理由是其在行為經濟學的成就。
  • 為什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沒有中國人?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因「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拍賣新形式的發明」獲獎。
  • 聚焦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中國,十年4獲獎者關注樓市
    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將在北京時間10月8日晚間6點左右揭曉。儘管目前為止,中國乃至亞洲的經濟學家尚無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經歷,但這並不妨礙諾貝爾經濟學獎引發國人的熱議。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哪些層面影響著中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
  • 林毅夫:我為什麼不會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但是到你能夠進入諾獎評審委員會的那1500個人,可能需要一到兩代人的時間,所以我倒覺得在座的年輕學者,如果能夠沿著我前面所講的本土化思路研究本土問題,而且用初生嬰兒的眼光看問題,不用任何現有的,不管是亞當·斯密、馬歇爾,還是凱恩斯、哈耶克的理論,而是自己看這種現象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系行為經濟學代表人物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黃博陽)北京時間今日傍晚,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的理察·塞勒(Richard與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文學獎等諾獎「元老」獎項不同,諾貝爾經濟學獎到1969年才首次頒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事實上,經濟學獎與其他幾位「老大哥」除了年歲差很多以外,其真正的全稱其實叫「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是瑞典國家銀行與諾貝爾基金會合作成立。
  • 拍賣「新形式」獲 2020 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兩美國學者獲此殊榮
    本報記者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報導,常務秘書悅然教授公布這一消息,至此,2020諾貝爾獎所有獎項公布完畢,所有獲獎者將在本國瑞典使館舉行簡單儀式,而諾貝爾委員會將邀請所有獲獎者和嘉賓2021年再來斯德哥爾摩吃大餐,2020年的獎金是1000萬克朗(折合人民幣700萬)。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委、烏普薩拉大學教授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 諾貝爾獎評委清華暢談:什麼樣的人能夠獲諾獎
    諾貝爾獎評委清華暢談:什麼樣的人能夠獲諾獎    4位來自瑞典的諾貝爾獎評選團成員來到清華大學,為大學生詳細披露了諾獎評選的整個過程    什麼樣的科學家才能夠問鼎諾貝爾獎?昨天在清華大學,由瑞典皇家工學院院長安德士·弗洛斯特姆與諾貝爾獎三位評委博吉·詹森、伯蒂弗·雷德霍姆、斯文·林丁做客「清華論壇」主講「諾貝爾獎與科學發現」,為在場的400餘名清華師生揭示了諾貝爾獎評選中的諸多事情,也探詢了諾貝爾獎與科學探索之間的關係。    諾貝爾科學獎從1901年首次頒獎至今,已走過了一百多個年頭。
  • 他倆革新了拍賣形式,獲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2日中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年輕」:不一樣的誕生記與其他諾貝爾獎項相比,諾貝爾經濟學獎尤為「年輕」。它是唯一一個不是根據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願設立的獎項,而是瑞典國家銀行在1968年成立300周年之際,為紀念諾貝爾所設,並承諾每年提供的獎金金額等同於其他諾獎項的獎金金額。從1969年開始,經濟學獎成為諾貝爾基金會認可的第六個獎項。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故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經濟學界最重要的世界獎項之一,一直受到極大關注。雖然目前未有中國經濟學家獲得諾獎,但此前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不少人與中國有一定淵源,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問題有較多研究,或是在中國的組織機構中有所任職,或與中國經濟學家有一定聯繫。
  • 72歲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開創行為經濟學
    每經實習記者 胡曉蕊 每經編輯 楊 軍  2017年諾貝爾獎中的最後一個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於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9日上午11時45分(北京時間9日17時45分)揭曉。
  • 關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幾個冷知識,你get了嗎
    1、諾獎最初不設經濟學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正式名稱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簡稱為「瑞典銀行經濟學獎」。該獎項並非來自諾貝爾本人的遺囑,但它仍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與諾獎其他獎項遵從相同的規則。因此,大家還是習慣性稱之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傲慢與偏見
    奧弗爾與索德伯格合著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邏輯》一書,講述的就是經濟學獎誕生的背景、發展的過程,以及背後涉及的社會民主主義與市場自由主義的博弈。藉助首次公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檔案,兩位作者還在書中對獎項的評選原則、流程等細節進行了披露。本質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就是一個為了理解和控制20世紀金融和商業周期這種要求而姍姍來遲的人工產物」。
  • 諾獎理財啟示錄
    我們有真的能從中學習到什麼對理財或是投資有益的啟示嗎?諾貝爾經濟學獎 一個「假」的諾貝爾獎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一點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實是一個「假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真實名字其實應該是「紀念諾貝爾」的經濟學獎。
  • 背景資料: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新網10月12日電 綜合報導,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1895年立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最初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隨後在1968年,瑞典銀行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了經濟學獎,全稱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該獎項於1969年首次頒獎。
  • 深高金特聘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獲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深高金特聘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獲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第52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教授,以表彰他們在拍賣理論與形式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
  • 國人何時再獲諾獎:一個沉默的話題
    科學網作者:李明陽  諾獎中的和平獎、文學獎,由於多多少少涉及了一些政治因素,或者評價標準比較模糊,其公正性、權威性存在些許爭議。其他四個獎項,尤其是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學科的諾獎提名,通常都沒有多大爭議。
  • 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 「離經叛道」的經濟學家
    Thaler)獲此殊榮,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領域做出的貢獻。 評委會表示,之所以將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塞勒,是看重其將心理學和經濟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研究,讓經濟學「更人性化」,承認其「通過探索有限理性,社會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後果,展示人腦思維特點如何系統性地影響決策和市場結果」。 在塞勒看來,「經濟主體是人」,而人並非嚴格按照理性作出決策,外界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 ...金融研究院特聘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獲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第52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教授,以表彰他們在拍賣理論與形式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兩位獲獎者改進了拍賣理論,發明了新的拍賣模式,使全世界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
  • 兩位拍賣理論學者獲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北京時間10月12日晚間,總部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這一結果與眾多媒體和專業人士的預測大相逕庭。此前這兩位經濟學家基本未列入本次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熱門人選之中。究竟是何種原因導致本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大爆冷門?
  • 自從中國人得過諾獎,就不再那麼在乎它了
    作為純文學和大眾最重要的交集,諾貝爾文學獎讓純文學話題有了進入大眾視野的機會。對比自然科學,文學顯然誰都能聊兩句,也是諾獎最易攻破的堡壘,因而被寄予過長期的「面子希望」。尖銳觀點甚至認為,莫言的獲獎是因為諾獎評委根據「象徵性文本」誤讀的結果。他們從莫言作品裡看到的,是符合自己想像的中國和中國人。這種困惑是:莫言的作品到底是一種「中國身份」,還是穿著中國人衣服的「西方身份」?莫言作品的主題,當然和中國的社會變革有著天然聯繫,關鍵是本土讀者和評論界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