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畢業後被保送美國深造,畢業後背叛祖國,為美軍造出最強飛彈

2020-12-05 環球火力點

在大國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中,陸基飛彈出現的最早。於上世紀70年代服役的「民兵」系列洲際飛彈,至今仍是美軍唯一一的陸基戰略飛彈家族,其性能之穩定強悍,稱得上世界最先進的洲際飛彈之一。然而鮮為人知的,就是這樣一款對美國至關重要的戰略重器,它的誕生還有一名中國人的功勞。

「民兵」洲際飛彈

青年時代,作為清華大學「尖子生」的林樺剛剛畢業,他優秀的學習天分得到了國家的重視。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急需在軍事科技上追趕對手。因此,基於培養、儲備人才的需要,林樺被公費派到美國深造。

來到美國後,承載著家國希望的林樺果然一鳴驚人,甚至讓美國的專家和同學都十分折服。結業後,正當所有人殷切期望林樺能歸國效力時,他卻做出了留美的驚人決定。

民兵飛彈試射

事實上,自二戰後,為了籠絡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美國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林樺這樣的頂尖人才,很早就吸引到美國波音公司的注意力。兩者一拍即合,林樺轉身成為波音公司的高級工程師。以背叛祖國為代價,林樺享受著高達30萬美元的年薪。

波音給林樺的任務非常簡單:研製出新一代陸基洲際飛彈。最終,林樺參與設計的「民兵飛彈」成功拿下美國軍方的訂單,為波音公司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而他自己也賺了個盆滿缽滿,過上了豪車別墅,揮金如土的生活。

梁思禮

其實,當年與林樺一同赴美深造的,還有一位同學,他就是梁啓超先生的兒子梁思禮。新中國成立後,獲得辛辛那提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梁思禮毅然回國,負責起中國運載火箭的長遠規則。

1956年,新中國第一個飛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禮成為錢學森院長手下的10個室主任之一,專職負責飛彈控制系統的研究。

在今後的幾十年裡,梁思禮曾領導並參加多種飛彈、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的研製、試驗,為中國航空航天、東風飛彈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獲得嘉獎無數。

梁思禮

而談起當年的老同學林樺時,梁思禮坦誠,在留學期間雙方關係甚好,但在結業後討論歸國與否的選擇時,兩人出現巨大分歧,關係急劇惡化。最終,抵擋不住高薪資待遇的林樺選擇留美發展,梁思禮則選擇歸國效力。梁思禮還「恨鐵不成鋼」地感慨:他幹的飛彈是瞄準中國的,我幹的飛彈是保衛我們祖國的!

相關焦點

  • 北大的4位數學天才生,畢業後在美國至今未歸
    許晨陽:在1999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習,在北京大學碩士畢業後,前往普林斯頓大學繼續深造,之後再一次去往美國麻省理工研讀博士後,被稱為大師兄的他在2012年回國任教,被寄予厚望的許晨陽,原本以為他能留在中國發展,卻沒有想到2018年許晨陽再次出國,進入麻省理工任教,至今留在美國。
  • 那個清華畢業的高杏欣,曾幫美國「破解」北鬥衛星,現狀如何?
    愛國就要謹記《禮記 儒行》:「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的訓誡,不為一己私利做危害國家安全之事。 高杏欣,畢業於清華大學精儀系,大學畢業後選擇出國深造,在斯坦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這種選擇並不奇怪,太多的學子為鑽研學術,以國內大學為跳板,畢業後選擇出國讀研讀博。
  • 又一清華學霸拒絕回國:替美研發飛彈,晚年想回國養老遭拒絕
    又一清華學霸拒絕回國:替美研發飛彈,晚年想回國養老遭拒絕。導語:在以前戰火連天的年代,不知多少高端人才流失海外。例如錢學森,但是錢學森前輩放棄了在美的高薪,就算受到威脅和折磨,都毅然決然回國,為國家效力。
  • 一個中國人為何為美國造飛彈瞄準中國,他的同窗好友卻為祖國造飛彈
    有人曾問我對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他幹的飛彈是瞄準中國的,我幹的飛彈是保衛我們祖國的!」 這是我國著名飛彈專家梁思禮在2006年《自述》裡邊的一段話。梁思禮和林驊都是在美國留學的同窗好友,在專業方面都是頂尖人才,兩個人關係好到什麼程度呢?梁思禮可以為林驊做伴郎。當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兩人分別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 我國天才林燁:放棄中國國籍,替美國研製民兵飛彈,背叛祖國!
    新中國建立後,國家的很多地方剛剛起步,為了儘可能地快速壯大起來,國家號召海外僑胞回國建設,很多人因此回到了祖國,錢學森先生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不過也有人不願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選擇了留在國外,劉燁就是這樣,他從清華畢業後,獲得了國家公派留學生的資格,從此便在美國生活。
  • 主動放棄中國國籍,幫美國研製飛彈的清華天才林燁,結局如何?
    他們中,有德才兼備的出色人才,也有混吃等死,靠父母蔭蔽的「混世魔王」;有心繫祖國,為理想而奮鬥的愛國者,也有以自我為中心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他們遊走在國與國的邊界之間,汲取著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養分,也面臨著比一般人更多的,跨文化背景下的壓力。
  • 都說清華北大是為美國提供人才的後花園,真相究竟如何?
    根據一些不完全的統計,這兩所一等一的高校畢業的學生,直接就業的比例大概不到3成,很多學生都選擇繼續深造或者去國外留學。但是根據統計,清華北大學成歸國的學子僅僅不到2成,80%以上的學生,在面對國外安逸的生活的時候,選擇心安理得地留在了國外工作,為國外的科技甚至軍事事業做「貢獻」。
  • 施一公:清華學生留學後大多都不回國,在美國碌碌無為卻很滿足
    最近留學生問題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很多留學生使用國內的優質資源,在外留學後卻對祖國大放厥詞,甚至侮辱祖國和同胞,不少留學生直接留在了當地,為其他國家的發展建設做貢獻,這一現象讓我們補而不反思,我們的教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一直在給別人做嫁衣?
  • 4名90後學霸,成為美國頂尖名校助理教授!清華,最大人才製造機
    這位2013屆清華大學本科畢業的90後女學神,頓時成為了許多同齡人羨慕的對象,也是清華學弟學妹們學習的楷模。她高中畢業於西工大附屬中學,這是一所中學名氣比大學名氣還要大的超級中學,在這裡,她拿到過全國數學和物理兩個競賽的獎狀,之後高考憑藉優異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 清華天才林燁,為了加入美國國籍,替美國製造飛彈,想回國養老!
    如果沒有那麼多科學家的艱苦努力,說不定我們現在仍在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不過上個世紀也有少數中國科學家為美國工作,林燁就是其中一人,他曾和梁思禮一同赴美留學。梁思美學成歸國,為我國的飛彈事業做出突出貢獻,而林燁卻留在了美國,為美國工作,並且為了能夠加入美國國籍,不惜為他們研製飛彈。
  • 北大畢業的3位女天才,都為世界級科學家,卻沒選擇留在中國
    但是,考到清華北大的學生,在本科畢業後大部分學生都不是選擇直接工作,而是繼續深造,有的會直接在學校讀碩士或者博士,還有的一大部分同學會選擇出國學習。如果,出國留學的學生能夠在國外好好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今後帶著技術幫助我們國家進行建設的話,這無疑是一件好事情。
  • 當年考入姚班的同學,被稱作是「學霸中的學霸」,畢業後都去哪了
    那些名牌大學是我們所有人所嚮往的,但是往往考上的都是少數人,哪些人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也有許多是高考狀元,但是有這清華姚班之稱的的魔鬼班,對入學要求非常高,都是在高考狀元裡挑人,那麼這些學霸中的學霸畢業之後都去了哪裡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清華姚班的故事吧!
  • 施一公師徒兩人落選後,顏寧卻加入美國院士,師父辭去清華副校長
    說到他們二人想必大家也不陌生,顏寧曾是清華大學最美博導的稱呼,而施一公曾是清華大學的副校長,不過落選之後顏寧到了美國加入了普林斯普大學教授,而師傅施一公現在是西湖大學的校長。施一公從小便是學霸的存在,在高中時參加了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第一名,這也讓他獲得了保送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在清華大學,他依舊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甚至提前一年從清華畢業了,畢業後去往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物理博士學位,在國外的求學經歷和工作經驗,讓他的專業能力很強。
  • 施一公師徒兩人落選後,顏寧卻加入美國院士,師父辭去清華副校長
    ,在清華大學,他依舊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甚至提前一年從清華畢業了,畢業後去往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物理博士學位,在國外的求學經歷和工作經驗,讓他的專業能力很強。,在回國的第三年,他就獲得了院士的曾選資格,但是在第二輪就遺憾落選,兩年後他又一次參選,最終當選中科院士,當年他還獲得了美國科學院的院士,隨後憑藉著這些成績成為了清華大學的副校長。
  • 當初幫美國破解中國北鬥衛星的清華才女,如今卻想回國
    新中國成立後,許多在美國學習的傑出人才陸續返回中國。就像華羅庚,錢學森等專業領域的頂尖人才一樣,他們拼命回到祖國,致力於新中國的建設。由於他們的奉獻精神,中國逐漸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滾出去!當初幫美國破解中國北鬥衛星的清華才女,如今卻想回國!
  • 寧願幫美國造飛彈,也不回國報效國家的林燁,現狀怎麼樣了?
    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如此,不是每個人都心懷家國,想要回到祖國的懷抱,建設祖國的,中國古時候有著「白眼狼」一詞,多是用來來形容不懂得知恩圖報的人,而當年赴美深造的學生中就有此種人,林燁就是這樣的一個代表人物,他把自己奉獻的一生奉獻給了美國飛彈建設的中國人,一個不願意為祖國建設貢獻一份力的中國人。
  • 施一公:清華學子在美國碌碌無為卻很滿足,許晨陽3句話揭示原因
    據《2019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中國留學生畢業後選擇馬上回國就業,只有28%,也就是不到3成,而大學越好,出去的留學生越多,回來的也越少。2019屆清華大學畢業生,選擇出國深造的學生,本科生有699人、碩士137人,博士199人,而這些學生有多少能夠回國,我們不得而知,網上有一種說法,只有19%的清華學生選擇回國。
  • 清華1982級校友慶祝畢業30年
    校園裡的青春、校園裡的情愫,隨著「清華,我心中的眷戀,我心中的校園……」的歌聲,仿若春雨般融化了畢業30年急切歸家的遊子心田。校長邱勇、副校長王希勤、老領導王鳳生等參加了1982級校友畢業30年慶典。 陳曉哲 攝邱勇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向1982級畢業30年的校友表示熱烈歡迎,向為母校發展傾心盡力的校友致以衷心的感謝。邱勇說,在1984年盛大的國慶慶典和閱兵活動中,1982級校友高擎一幅象徵祖國統一的巨型中國地圖,昂揚走過天安門廣場,給清華留下了難忘的歷史時刻,也是同級校友共同的大學記憶。
  • 當初幫美國破解中國北鬥衛星的清華才女,如今卻想回國?
    新中國成立後,許多在美國學習的傑出人才陸續返回中國。就像華羅庚,錢學森等專業領域的頂尖人才一樣,他們拼命回到祖國,致力於新中國的建設。由於他們的奉獻精神,中國逐漸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滾出去!當初幫美國破解中國北鬥衛星的清華才女,如今卻想回國!
  • 離開清華後,她拿到美國院士頭銜,一舉攻克困擾國際50年難題
    如今中國的發展勁頭很猛,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和世界其他強國較量,很多在外留學的人才爭先恐後希望回歸祖國,但其中也不乏例外,2017年,全球學術界一度因為清華美女教授顏寧「棄國歸美」的消息引發轟動。顏寧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19歲那年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就讀於生物學專業,她在生物學研究領域有極高的天賦,在清華畢業後,她又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繼續深造,獲得了生物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