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溴聯苯醚內分泌幹擾效應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1-01-08 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郭良宏研究組在多溴聯苯醚 (PBDEs) 內分泌幹擾效應的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著名的環境健康科學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Cao et al. 2018)。

PBDEs是一類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劑。環境流行病學研究揭示了人體PBDEs暴露與內分泌系統不良健康效應之間的密切相關性。動物實驗表明PBDEs暴露可以導致甲狀腺激素和雌激素相關的功能受到影響。然而,目前對於PBDEs產生內分泌幹擾效應的毒性機制還不明確,對PBDEs在生物體內的作用靶分子、分子起始事件 (MIE) 和有害結局通路 (AOP) 還未完全揭示。

郭良宏研究組針對PBDEs的環境健康問題,從分子作用、細胞效應、細胞功能、計算模擬等不同層面,對PBDEs內分泌幹擾的毒性機制進行了長期、系統的研究。針對甲狀腺激素系統,該組研究了PBDEs的羥基化代謝產物OH-PBDEs與三種甲狀腺激素轉運蛋白 HSA,TTR和TBG的結合反應,以此評估了汙染物對體內甲狀腺激素轉運的潛在幹擾效應 (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J Am Soc Mass Spectrom., 2014)。還研究了OH-PBDEs與甲狀腺激素核受體TR的結合反應,在細胞內對TR介導信號通路的激活效應,證實其可能通過激活TR對甲狀腺系統產生幹擾效應 (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13)。針對雌激素系統,該組研究了OH-PBDEs與雌激素核受體ER的結合反應,及在細胞內對ER信號通路的激活效應,揭示了OH-PBDEs可能通過激活ER產生雌激素幹擾效應 (Toxicology, 2013)。

近期,該研究組在OH-PBDEs導致雌激素幹擾效應的分子機制研究取得進展。以往的研究發現OH-PBDEs與ER的結合能力比內源性雌激素E2低幾個數量級,所以激活ER可能不是其產生雌激素效應的主要途徑。郭良宏組近期的研究工作首次發現OH-PBDEs能夠與雌激素膜受體GPER結合,並激活GPER介導的信號通路,進而導致其所調控的細胞遷移功能的改變。實驗結果證實OH-PBDEs可通過GPER介導的非基因通路產生快速的雌激素效應,而且產生效應的濃度比ER基因通路低100倍,最低濃度達到100 nM,與人體實際暴露水平接近。因此,GPER信號通路可能是OH-PBDEs在活體上產生雌激素效應的主要途徑。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B和國家基金委項目的資助。(來源:科學網)

相關焦點

  • 多溴聯苯醚內分泌幹擾效應的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郭良宏研究組在多溴聯苯醚 (PBDEs) 內分泌幹擾效應的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香港公布首個總膳食研究有關多溴聯苯醚的結果
    最常見的三種商業用多溴聯苯醚,包括五溴聯苯醚、八溴聯苯醚和十溴聯苯醚。」  他續稱:「人類主要可透過室內空氣、家居灰塵和食物攝入多溴聯苯醚。由於這種化學物屬脂溶性,並在人體及動物的脂肪組織積聚,因此高脂的食物,例如一些肉類、魚類、奶類及油脂類食物會含有較高水平的多溴聯苯醚。」
  • 廣州地化所在環境介質和人體血液中發現十溴聯苯醚的新轉化產物
    多溴聯苯醚(PBDEs,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是廣泛用於電子電器、建材、紡織、化工等行業的溴代阻燃劑,市場銷售的商業產品主要為五溴聯苯醚(Penta-BDEs)、八溴聯苯醚(Octa-BDEs)和十溴聯苯醚(BDE-209)。由於Penta-BDEs和Octa-BDEs具有顯著的持久性和毒性,已被正式列入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清單。
  • 剖析:美國開始淘汰十溴聯苯醚
    經過與美國環保局的幾輪溝通後,雅保、科聚亞及以色列死海溴集團(ICL Industrial Products)上周同意3年內在多數應用領域逐步淘汰含溴阻燃劑十溴聯苯醚,不再生產和銷售該產品。     雅保公司和科聚亞公司在美國生產十溴聯苯醚,以色列死海溴集團公司則是該產品的美國**大進口公司。
  • 孕婦接觸多溴聯苯醚阻燃劑可致孩子智商降低
    新華社舊金山8月5日電(記者馬丹)多溴聯苯醚是一組溴原子數不同的聯苯醚混合物,常作為阻燃劑用於家具等家庭用品,人們早就知道這種物質有害健康。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孕婦接觸多溴聯苯醚會損害孩子的智力,導致孩子智商降低。
  • 美收緊阻燃劑使用限制十溴聯苯醚受限
    多溴聯苯醚向來在多類家庭用品中用作阻燃劑,包括電子產品、布藝產品及家具等。華盛頓州當局聲稱,一些對動物進行的研究顯示,多溴聯苯醚可能影響腦部發展、行為及學習能力。人們一般通過家居塵埃、室內空氣及食物接觸到這些化學品,近年人體接觸多溴聯苯醚的水平更在迅速攀升,情況在北美尤其顯著。    最近,華盛頓州禁止製造和銷售含有十溴聯苯醚的褥墊,由2008年1月1日起生效。
  • 發泡塑料或為多溴聯苯醚來源
    近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抽檢出71種含有毒化合物「多溴聯苯醚」的食物,其中鹹蛋含量最高。專家表示,此次香港食品檢測出的「多溴聯苯醚」,很有可能是來自食品包裝。或來自發泡塑料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表示,根據外國動物研究,「多溴聯苯醚」會導致肝臟腫大,影響腦部、生殖器官和神經行為發育,幹擾甲狀腺素水平。
  • 十溴聯苯醚在歐洲銷售或遭限制
    據挪威提出的十溴聯苯醚(decaBDE)列入斯德哥爾摩公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的提案,歐盟委員會近日要求ECHA按照REACH附件XV準備十溴聯苯醚(decaBDE)(CAS: 1163-19-5; EC: 214-604-9)的限制卷宗。
  • 科學網—孕婦接觸多溴聯苯醚阻燃劑可致孩子智商降低
    新華社電 多溴聯苯醚是一組溴原子數不同的聯苯醚混合物,常作為阻燃劑用於家具等家庭用品,人們早就知道這種物質有害健康。
  • 孕婦接觸多溴聯苯醚阻燃劑可致孩子智商降低—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電 多溴聯苯醚是一組溴原子數不同的聯苯醚混合物,常作為阻燃劑用於家具等家庭用品,人們早就知道這種物質有害健康。
  • 加拿大發布十溴聯苯醚和六溴環十二烷限制提案
    據CHEMICAL WATCH網站消息,近日,加拿大環境部公布了一份對多溴聯苯醚(PBDEs)的限制提案。該提案認為十溴聯苯醚可在有機體內大量累積,並可能轉化成生物蓄積毒性或潛在生物蓄積毒性物質,對有機體高度有害。但溴化阻燃劑行業協會(BSEF)對此結論並不認同,特別是在十溴聯苯醚的脫溴相關問題上,兩者分歧十分嚴重。
  • 歐盟對阻燃劑十溴聯苯醚限制提案展開評議
    歐盟對阻燃劑十溴聯苯醚限制提案展開評議 2014-02-24 13:45:39 來源:亞洲紡織 據專家介紹,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已宣布,在2013年12月15日前接受各相關方對一項十溴聯苯醚
  • 聯合國討論停產六溴聯苯醚等九種化學品
    UNEP說,本周將考慮禁止生產的物質包括甲種六六六、六溴聯苯醚、十氯酮、六溴聯苯、林丹、五氯苯和全氟辛烷等。     UNEP說,和「十二汙染物」一樣,這些化學品尤其會對年輕人、農民、孕婦、胎兒和北極等偏遠地區的生物群落構成威脅。人們發現,北極地區的因紐特婦女和北極熊體內含有大量POP。
  • 美國研究發現加州孕婦體內多溴聯苯醚含量史上最高
    食品夥伴網訊 據chemicalwatch網站消息,近期美國一項前導性研究對加州孕婦體內多溴聯苯醚含量水平進行了測定,研究發現加州孕婦體內多溴聯苯醚含量史上最高,研究表明多溴聯苯醚與甲狀腺功能紊亂相關聯。
  • 研究發現多個溴聯苯醚新轉化產物
    多溴聯苯醚(PBDEs,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是廣泛用於電子電器、建材、紡織、化工等行業的溴代阻燃劑,市場銷售的商業產品主要為五溴聯苯醚
  • 加拿大加強對多溴聯苯醚管制
    根據十溴二苯醚(decaBDE)的生物富集性和遷移性最終安全分析報告,加拿大環境部於2010年8月28日在其政府公報上發布了對於多溴聯苯醚的風險控制策略的修訂版(2010版)。增加了對7類的多溴聯苯醚在所有進口及製造產品的管制。若產品中含有這7種物質的量超過0.1%(重量百分比),則禁止在加製造、使用、銷售、進口和出口。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呼籲重視三峽表層水多溴聯苯醚...
    多氯聯苯( PCBs)和多溴聯苯醚(PBDEs)在工業領域的大量使用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該類化合物在環境中非常穩定,難於降解並且易沿食物鏈富集,最終將危害人類甚至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日前,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王俊團隊在長江三峽庫區表層水中多氯聯苯和多溴聯苯醚的分布和生態風險等研究獲新進展,相關成果發布在《生態毒理學》期刊上。
  • 美國研究發現多溴聯苯醚與新生兒體重低相關聯
    食品夥伴網訊  據chemicalwatch網站消息,近日美國科研人員對加州286孕婦進行研究時發現,孕婦受多溴聯苯醚影響可引起新生兒低體重。    研究人員抽取了孕婦懷孕26周內的血液,之後對他們血液中多溴聯苯醚的含量水平進行了測定,然後研究了多溴聯苯醚水平與新生兒的出生體重、長度、頭圍以及生產時間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3種多溴聯苯醚可導致新生兒出生體重低,除此之外家庭貧困、孕期護理水平差也會導致這一結果。
  • 中國母親乳汁中檢出含溴阻燃劑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斯德哥爾摩公約》新POPs審查委員會成員胡建信在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則透露,《斯德哥爾摩公約》未來可能將三種物質列入受控名單,六溴環十二烷正是其中之一。  不過,研究人員強調,中國食品和母乳中的四溴雙酚A和六溴環十二烷的含量水平還比較低,成年人通過食物,或者是嬰兒通過母乳攝入的阻燃劑成分仍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
  • 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的毒性效應機制研究進展
    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的毒性效應機制研究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  來源:環境工程  作者:洪亞軍 馮承蓮 徐祖信等  2019/12/18 9:01:22  我要投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綜述了水體重金屬的汙染現狀,以及水體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的生態毒性效應及其機制,並展望了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生態毒性效應的未來研究重點和方向,為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的生態毒性效應進一步研究和水體重金屬汙染的環境治理提供參考,同時可為重金屬的水質基準和風險評估研究提供重要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