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了眾多理論,已經逐一得到了驗證,但是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波(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卻一直是個謎,科學家為了發現它窮盡了精力。
現在,曙光終於出現了!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收到可靠證據稱,美國的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站(LIGO)已經成功偵測引力波!
目前,LIGO研究團隊正收集數據,撰寫報告,不日就將公布這一驚人發現。
若傳聞屬實,廣義相對論裡這一最重要的預測在提出整整100年後將得以證實,讓人類可以進一步揭開宇宙奧秘,成為宇宙暴脹和大爆炸理論的強烈證據,大大促進人類宇宙觀的發展。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提出,物質在時空中運動時,附近的曲率會隨之改變。如果是大質量物體運動,例如兩個黑洞碰撞,所產生的曲率變化會像波一樣向外傳播,導致時空壓縮、伸展,這就是引力波。
引力波現象是廣義相對論的局域洛倫茲共變性的結果之一,因為它限制了相互作用的傳播速度。相反,牛頓引力理論中的相互作用都以無限的速度傳播,所以在這一理論下並不存在引力波。
理論上可以被探測到的引力波射源包括由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組成的聯星系統,不過引力波的能量極其微弱,傳到地球時已經幾乎消失,再加上地球上的各種通信幹擾來源眾多,要在找到引力波的蹤影,比大海撈針還要難得多。
LIGO團隊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及路易斯安那州各安裝了一塊巨型鏡片,再發射雷射,讓光束在兩塊鏡片之間往來穿梭,進而檢測光束內的信號幹擾,藉此尋找引力波。
在此之前,科學家已通過各種間接方法發現了引力波的證據。例如,拉塞爾·赫爾斯和約瑟夫·泰勒發現赫爾斯-泰勒脈衝雙星在互相公轉時逐漸靠近,這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證據,兩人因這項發現於1993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4年3月17日,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宣布利用BICEP2探測器在宇宙微波背景中觀測到引力波的效應,但在後來的分析驗證中發現無法排除星際塵埃的可能。
引力波——時空的波紋(示意圖)
宇宙歷史:根據推測,大爆炸剛發生後的超光速暴漲過程產生了引力波
雙星系統繞質心運動的示意圖:牛頓力學中這個軌道總是穩定的,但在相對論力學下引力輻射會造成軌道的緩慢收縮
線性偏振引力波
雷射幹涉空間天線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