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該出現的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42倍,顛覆現有的黑洞理論

2020-11-28 騰訊網

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其實很多都是從20世紀才開始的,這就導致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認為人類已經足夠了解宇宙了,可事實上,從科學的角度講,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還是非常片面的,畢竟我們連宇宙究竟有多大都不知道。

宇宙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天體,除了我們最熟悉的恆星、行星等之外,還有著黑洞、中子星等神秘的天體,當然,如果愛因斯坦的預言都是正確的,那麼,人類尚未發現的神秘天體還有很多,近年來,科學家們也一直都在不斷找尋。

前段時間,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在宇宙中發現了一個質量大約為太陽142倍的恆星級黑洞,看起來似乎很正常,因為恆星級黑洞在宇宙中非常廣泛,但事實上,從人類現有的科學理論出發,它卻本不應該存在。

為何這麼說呢?先讓我們看一下什麼是恆星級黑洞。在宇宙中,恆星是最普遍的居民,恆星大小不同,演化周期、演化形態也都各不相同。拿太陽來說,太陽作為比較小的恆星,當太陽進入生命尾聲後,太陽就會變成白矮星。

而質量相對大的恆星在生命尾聲,經過超新星爆發後,則會變成中子星或者是黑洞。直白一點來說,大質量恆星演化成的黑洞,就是恆星級黑洞。

從現有的恆星級黑洞形成理論出發,通過數據模擬演算,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中恆星級黑洞最大的質量,也不會超過太陽的100倍,可是,這次新發現的恆星級黑洞卻顛覆了認知,它究竟如何出現的呢?

通過持續的觀測研究,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這個本不應該存在的恆星級黑洞,是由2個質量分別為65倍太陽質量和85倍太陽質量的恆星級黑洞,碰撞合併後才形成的,當它們合而為一的時候,還釋放出了8倍太陽質量的引力波,科學家們正是因為捕捉到了引力波,才最終找到了真相。

雖然謎團被揭開了,但是科學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因為每一個舊的問題被揭曉後,都會有一個新的問題產生,那就是既然恆星級黑洞通過碰撞合併,會變成超過太陽質量100倍的黑洞,那麼,會不會這也是宇宙中超大質量黑洞形成的一種方式呢?

在宇宙中,每一個大星系的中心位置,都有著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它掌控著星系中的一切,多年來有關它的形成也一直讓科學家們困惑不已。

這次在發現了宇宙中新的黑洞形成理論後,科學家們推測,或許超大質量黑洞也是由於無數個恆星級黑洞不斷碰撞合併,最終越來越大而形成的。

比方說宇宙中2個太陽質量100倍左右的恆星級黑洞相撞,就會出現一個質量將近太陽200倍的中等質量黑洞出現,那麼,多個中等質量黑洞合併,自然新的黑洞也就會越來越大,這個發現或許會為我們揭開很多有關黑洞的謎團,一起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這個詭異黑洞出現了!它違背現有理論,該如何解釋它的存在?
    稍微了解黑洞的朋友應該知道,這種天體是無法被肉眼觀測到的,科學家們只能夠通過間接方法探測到它們的存在,因為黑洞能夠將出現在它視界範圍內的所有光線都吞噬掉,因此沒有光線反射出來我們自然無法觀測到它的存在。根據外媒報導,前段時間國外的科學家通過觀測和分析發現了一個與現有理論相悖的黑洞。
  • 黑洞理論被顛覆!科學家發現一個奇怪黑洞,直呼這顯然不可能存在
    據報導,近日,法新社發表了一篇有關於恆星級黑洞的研究報導,文章中指出,在宇宙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本不應該存在的黑洞,這個黑洞的密度非常大,而且質量是太陽的142倍,對於一個恆星級黑洞來說,科學家表示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 顛覆認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不該出現的黑洞」
    編者按: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至今最強的黑洞碰撞,由85倍太陽質量和66倍太陽質量的兩個黑洞環繞併合成為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同時8倍的太陽質量轉化為能量巨大的引力波在時空中傳播。問題在於,根據目前的理論計算,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是不可能存在的,處於所謂黑洞質量範圍的「缺口」之中。那麼,這樣的黑洞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 黑洞理論被顛覆!科學家發現一個奇怪黑洞,直呼這顯然不可能存在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本不應該存在的黑洞,這個黑洞的密度非常大,而且質量是太陽的142倍,對於一個恆星級黑洞來說,科學家表示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多年來,科學家們不斷對恆星級黑洞進行研究,根據此前的恆星級黑洞研究理論,如果一顆恆星想要變成黑洞,那麼至少它的質量要是太陽的3倍以上,才有機會。那麼,恆星級黑洞的質量又是太陽的多少倍呢?目前已知的最大恆星級黑洞,是LB-1,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70倍;而最小的黑洞,質量僅為太陽的3.8倍。
  • LIGO探測到兩大黑洞碰撞:形成「不可能質量」黑洞,是太陽142倍
    穿越太空25億年之後,這比太陽存在的時間還要長,兩個大黑洞碰撞的漣漪被美國和義大利的兩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於2019年5月21日探測到。這些波紋揭示了至少兩個黑洞合併的特徵——一個質量是太陽85倍,另一個質量是太陽66倍。
  • LIGO探測到兩大黑洞碰撞:形成「不可能質量」黑洞,是太陽142倍
    穿越太空25億年之後,這比太陽存在的時間還要長,兩個大黑洞碰撞的漣漪被美國和義大利的兩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於2019年5月21日探測到。這些波紋揭示了至少兩個黑洞合併的特徵——一個質量是太陽85倍,另一個質量是太陽66倍。當它們相撞時,它們形成了一個質量是太陽142倍的黑洞。丟失的9個太陽的物質在碰撞中轉化為能量,使宇宙劇烈震動,LIGO和Virgo都能探測到。
  • 142倍太陽質量!科學家發現迄今質量最大的黑洞
    2020年9月2日,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引力波天文臺(Vigro)共同宣布他們利用引力波探測到一個質量為142個太陽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質量介於100個太陽到1000個太陽之間的「中等質量黑洞」,也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利用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卡察內瓦斯說:「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一顆垂死的恆星發生坍縮時會形成一個所謂的恆星級黑洞,其大小通常是3到10倍太陽質量。在包括銀河系在內的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發現了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介於數百萬倍至數十億倍太陽質量之間。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法新社巴黎9月2日發表了題為《科學家發現神秘的「中等質量」黑洞》的報導,相關內容摘編如下:科學家9月2日宣布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黑洞,根據人們目前對「怪物」黑洞的理解,這個黑洞根本不該存在。「怪物」黑洞的密度非常大,即使光也無法擺脫它們的引力。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法新社巴黎9月2日發表了題為《科學家發現神秘的「中等質量」黑洞》的報導,相關內容摘編如下:科學家9月2日宣布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黑洞,根據人們目前對「怪物」黑洞的理解,這個黑洞根本不該存在。「怪物」黑洞的密度非常大,即使光也無法擺脫它們的引力。
  • 最大恆星級黑洞被發現,現有黑洞理論被顛覆,中國科學家功不可沒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黑洞的中心就是我們常說的「奇點」,黑洞的前身——死去的恆星質量在這裡被無限壓縮到極限,並且密度無限大。那麼,黑洞究竟有多大呢?科學家表示,通過計算機建模分析,大質量的恆星級黑洞最大質量不會坍縮超過太陽質量的25倍,即使它的前身恆星質量可以達到太陽的100倍甚至更大,在經過一系列物質損失後,最終黑洞的質量也會小很多。
  •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時間:2020-11-08 13: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包括美國西北大學天文學家在內的國際研究合作已經見證了一個中等質量黑洞(Intermediate-mass
  • 不到0.1秒的信號,顛覆現有的黑洞理論,科學家直呼人類太渺小
    黑洞的形成理論通過研究,科學家們認為,目前宇宙中的黑洞一共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原初黑洞、超大質量黑洞和恆星級黑洞。其中原初黑洞來自於宇宙大爆炸早期,它們也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居民之一。而超大質量黑洞則位於宇宙中每一個大星系的中心,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銀河系的中心光斑就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那麼,什麼是恆星級黑洞呢?現代研究認為,所謂的恆星級黑洞,是由大質量的恆星在經歷過超新星爆發後坍縮形成的。理論上來說,恆星級黑洞的質量不會超過太陽質量的100倍。不過,前段時間,一次發現卻顛覆了現有的黑洞形成理論。
  • 50億光年外發生了黑洞合併事件,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認為這種天體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會把範圍內的物質全部吸引過來,科學家認為黑洞之間也會相互合併成為更大的黑洞,在2017年科學家通過雷射幹涉儀捕捉到發生在50億光年外的神秘時空漣漪,認為這個遙遠的空間裡可能正在發生一場
  • 50億光年外發生了黑洞合併事件,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小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認為這種天體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會把範圍內的物質全部吸引過來,科學家認為黑洞之間也會相互合併成為更大的黑洞,在2017年科學家通過雷射幹涉儀
  • 引力波再次被發現,兩個黑洞相撞後,釋放出8倍太陽質量的引力波
    經過研究,其中一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85倍,另一個是65倍,它們合併之後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損失的8倍質量大多數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去。 宇宙為什麼會出現引力波?如果一顆黑洞的前身是恆星,那麼它被稱為「恆星級黑洞」,它們的質量一般比太陽質量大3~100倍,是宇宙中最小的一類。此外還有另外一類黑洞,即超大質量黑洞,它們主要分布在星系的中心位置,質量比太陽質量大數百萬倍,例如銀河系中心就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α。
  • 引力波再次被發現,兩個黑洞相撞後,釋放出8倍太陽質量的引力波
    經過研究,其中一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85倍,另一個是65倍,它們合併之後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損失的8倍質量大多數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去。宇宙為什麼會出現引力波?最早提出存在引力波的人是愛因斯坦,他根據廣義相對論推導出了這一結論。
  • 人類發現「中等質量黑洞」!黑洞理論被打臉是肯定的了
    超大實驗儀器LIGO在對這個這個信號進行理論分析後,科學家們得出了兩個推論:要麼是我們現在關於黑洞的科學理論存在著巨大的缺陷,要麼就是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我們從未觀測到過的,也沒有任何理論預言過的「新型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