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瀚無邊的宇宙中存在許多奇怪的天體,黑洞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稍微了解黑洞的朋友應該知道,這種天體是無法被肉眼觀測到的,科學家們只能夠通過間接方法探測到它們的存在,因為黑洞能夠將出現在它視界範圍內的所有光線都吞噬掉,因此沒有光線反射出來我們自然無法觀測到它的存在。
根據外媒報導,前段時間國外的科學家通過觀測和分析發現了一個與現有理論相悖的黑洞。他們為這個黑洞命名為「GW190521」,根據保守估計它的質量應該是太陽質量的142倍,而從分析情況來看它更像是一顆恆星級別的黑洞,這讓研究人員感到疑惑,因為人類從未在宇宙中發現一顆質量超過10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那麼這個黑洞是什麼來頭呢?
在介紹「GW190521」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恆星級別的黑洞,以及其它類型的黑洞。目前人類已經發現的黑洞總共可以分為3類,分別是恆星級黑洞、超大質量黑洞和原初黑洞,後兩種黑洞的起源與宇宙的起源有關,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論。而恆星級黑洞顧名思義就是由恆星演變而來的黑洞,但並非所有恆星都有這樣的機會,這與質量有關。
恆星是一個比較廣闊的概念,如果要根據質量差異進行細分,還可以分為很多小類。科學家們在研究其它恆星、中子星和黑洞等大天體時習慣以太陽為參考對象,而太陽這種質量的恆星最終是無法演變成黑洞的,只能演變成白矮星,因為它的質量不夠。據了解,目前宇宙中已發現的黑洞裡最低質量的是太陽質量的3倍,最高質量的是太陽質量的75倍。
75倍~142倍太陽質量的恆星級黑洞從未被發現過,因此這個情況也被稱為「黑洞質量斷檔」。而此次國外研究團隊通過觀測和分析引力波推測出一顆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存在,那麼該如何解釋它的存在呢?對此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表示,從目前的理論體系看來該黑洞可能是通過兩個恆星級黑洞合併而形成的,一個質量為85倍,另一個質量為65倍。
從算術上來判斷的話,這兩個黑洞合併後會產生15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為什麼只剩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對此研究人員表示,丟失的8倍太陽質量通過其它方式損失掉了,引力波就是其中一種形式。即使如此,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的存在依然無法解釋,因此科學家們還在研究該引力波背後是否還隱藏了其它信息。
人類在宇宙面前是渺小的,這決定了人類對宇宙的了解程度十分有限。如果我們想要增加對宇宙的了解,就必須發現更多類似奇怪的發現,它們雖然違背了現有的理論體系,但能夠引領著科學家去探索新方向,而不會被原來的理論體系所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