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存在」的黑洞出現,震撼整個天體物理學界,它為何又出現了

2020-09-04 寒武紀科學館


70億年前,宇宙的年齡只有今天的一半時。

70億光年處,兩個黑洞發生合併,發出撼動全宇宙的引力波,引力波撼動宇宙深空,在2019年5月21日到達地球,這一事件被標記為GW190521。雖然這可能只是宇宙時空中稀鬆平常的一件事,雖然在地球天文臺監測設備持續不到不到十分之一秒,但它包含的有關合併的黑洞的信息,卻震撼了整個天體物理學界。

經過計算,參與合併的兩個黑洞的質量分別是太陽質量的66和85倍,由此產​生的黑洞有142個太陽質量,在此之前人類物理學認為不可能出現這樣的黑洞。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 = mc ^ 2,GW19052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大約八個太陽的質量。這意味著大約八倍太陽質量作為物質湮滅,迸發出引力波,撼動時空,以至於在70億光年外的地球仍可探測到引力波。因此,GW190521不僅是迄今為止引力波探測器記錄的最大規模的事件,也是最遙遠的事件。

不應存在的怪物

黑洞是恆星死亡後形成的緻密天體,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恆星死亡都會留下黑洞。

黑洞大小各不相同,恆星質量的黑洞的範圍從數個到數十個太陽質量,而超大質量的黑洞的範圍從數十萬到數十億個太陽質量。當重力超過恆星中心核聚變反應產生的力時,恆星質量黑洞就會形成,從而使恆星向內坍塌。

但是傳統理論認為,恆星坍縮不應在太陽質量介於65和120之間產生黑洞。

那是因為在恆星生命的盡頭,一定質量範圍,當一顆垂死的恆星內核非常緻密時,其中心變得如此熾熱,以至於它們開始將光子轉換成成對的粒子和反粒子-這種現象稱為成對不穩定性。這會導致在重力作用下不能坍塌成黑洞。

取而代之的是,經歷「成對不穩定性超新星」,爆炸,會在幾秒鐘內灰飛煙滅,不留下任何痕跡。

新一代的黑洞,或更奇特的東西?

既然在65至120太陽質量之間不應有任何黑洞,那麼它是如何出現的呢?

科學家認為,兩個參與合併的黑洞中較大的一種很可能在此之前是兩個相應較小黑洞合併的結果。

科學家推測,85個太陽質量的黑洞應該是第二代黑洞,是在兩個較小的洞合併形成,也可能是兩顆恆星合併並保持其中一顆恆星核心的結果。但是對於假定的大黑洞,還有其他可能的起源故事。也許它始於一個孤立的雙星系統。在第一顆恆星坍縮成黑洞後,它可能是通過從其伴星中剝離物質而生長的。後來,第二顆恆星也將坍縮,然後最終兩顆星將碰撞並合併,從而在整個時空範圍內傳遞引力波。

只有在有很多黑洞的非常密集環境中,才會發生這種情況。除此之外,它們的自旋沒有對齊似乎也印證這種情況。

當兩顆恆星形成兩個黑洞時,引力起到協調作用,使每個黑洞與其夥伴保持一致。黑洞的旋轉方向應與彼此繞軌道旋轉的方向相同,就像月球繞其自身軸沿與地球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轉一樣。GW190521兩個黑洞的錯位旋轉也暗示著引力在合併之前並沒有太多時間來協調。 這表明它們最初並沒有在一起形成,而是生活在一個充滿其他黑洞的環境中。

黑洞直接由恆星塌陷產生的物理原理已經廣為人知,因此科學家需要如何形成黑洞的新理論。


這兩個黑洞是從恆星死亡時產生的恆星質量黑洞中生長出來的,還是通過未知的方式出生?黑洞是在宇宙歷史的很早就形成,還是在星系形成之後恆星死亡才形成?

這一切都不得而知。但是,科學家很高興能處於這個轉折點,只有超越傳統觀念,才能打開宇宙的大門,人類才能一步一步的走向宇宙深空。

——全文完——

如果覺得有用,懇請各位轉發,將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謝謝!

歡迎關注寒武紀科學館,精彩科學趣事,第一時間帶給您!

相關焦點

  • 不該存在的黑洞出現,震撼整個天體物理學界,它為何不該存在
    70億光年處,兩個黑洞發生合併,發出撼動全宇宙的引力波,引力波撼動宇宙深空,在2019年5月21日到達地球,這一事件被標記為GW190521。雖然這可能只是宇宙時空中稀鬆平常的一件事,雖然在地球天文臺監測設備持續不到不到十分之一秒,但它包含的有關合併的黑洞的信息,卻震撼了整個天體物理學界。
  • 這個詭異黑洞出現了!它違背現有理論,該如何解釋它的存在?
    稍微了解黑洞的朋友應該知道,這種天體是無法被肉眼觀測到的,科學家們只能夠通過間接方法探測到它們的存在,因為黑洞能夠將出現在它視界範圍內的所有光線都吞噬掉,因此沒有光線反射出來我們自然無法觀測到它的存在。根據外媒報導,前段時間國外的科學家通過觀測和分析發現了一個與現有理論相悖的黑洞。
  • 黑洞是愛因斯坦早期預言的天體他卻不相信黑洞真實存在
    黑洞,是一個引力極強的特殊天體,中心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的奇點。所有的物理定律都在奇點處處處失效,並且在奇點的周圍存在著一個事件視界區域,無論任何物體進入這個區域,都無法逃離黑洞,甚至是光也無法逃脫。因此這片區域無法看見,而被稱之為黑洞。
  • 一個不該出現的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42倍,顛覆現有的黑洞理論
    宇宙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天體,除了我們最熟悉的恆星、行星等之外,還有著黑洞、中子星等神秘的天體,當然,如果愛因斯坦的預言都是正確的,那麼,人類尚未發現的神秘天體還有很多,近年來,科學家們也一直都在不斷找尋。
  • 顛覆認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不該出現的黑洞」
    編者按: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至今最強的黑洞碰撞,由85倍太陽質量和66倍太陽質量的兩個黑洞環繞併合成為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同時8倍的太陽質量轉化為能量巨大的引力波在時空中傳播。問題在於,根據目前的理論計算,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是不可能存在的,處於所謂黑洞質量範圍的「缺口」之中。那麼,這樣的黑洞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 黑洞唯一懼怕的天體即將出現,預示著愛因斯坦的預言成功了
    黑洞唯一懼怕的天體即將出現,預示著愛因斯坦的預言成功了說實在的,宇宙的空間到底是有多大,如今的科學家都無法給出準確的數據,人類在探索宇宙的時候,能力是非有限的。不過,宇宙中能力最強的天體,大家肯定都知道,那就是黑洞,它的質量十分的大,即使是一個小小的黑洞,它的質量也是比太陽能夠大上去擊敗被說它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天體,主要是其擁有強大的引力,就連太陽的光線還都能夠吸引過去。
  • 新黑洞的發現打破規律,科學家稱它不該存在,這是怎麼回事?
    新黑洞的發現打破規律,科學家稱它不該存在,這是怎麼回事?2019年科學家公布了第1張黑洞的照片,讓我們首次看清了黑洞的真實面目,一則關於黑洞的研究報告出現,顛覆了我們對於黑洞的認知,科學家更是表示這樣的黑洞在宇宙中根本不可能存在。
  • 中質量黑洞首次出現,引起科學家好奇,第一張黑洞為何是橙色的?
    根據外媒報導,近期美國宇航局與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聯合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他們發現了一個中等質量黑洞,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證實中等質量黑洞的存在。經過一番深入研究後,最終研究人員確定這個中質量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142倍,在大約70億年前由一顆66倍太陽質量和85倍太陽質量合併形成的。
  • 引力波探測再帶來震撼:大規模黑洞合併事件昭示天體物理學新問題
    這一次,它似乎是要向我們講述一個宇宙中「本不應該發生的故事」。美國國家引力物理項目主任 Pedro Marronetti 說:「這次的信號可以說是 LIGO 為我們帶來的又一個驚喜,這種儀器起初並不是為了專門探測恆星級的合併事件而被設計的,但它不但能持續探測到這些事件,還能探測到那些包含『質量異常』的天體的這類事件。」
  • 直徑1毫米的黑洞能有多恐怖,專家:它會改變整個星系的構造
    在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可能就是黑洞了。通常我們認為這種能夠吸引一切的天體是非常巨大的,但其實不然,黑洞也是可以分不同等級的。比如專家就預言了微型黑洞的存在。它的直徑甚至可以達到1毫米那麼小。黑洞具有超強引力的原因是因為它的質量非常大,其質量非常大的原因在於它的體積非常小,通常黑洞的中心只不過是一個非常微小的點,甚至我們可以極限的認為,這個點是沒有體積的。通常黑洞需要由能形成超新星的超大恆星形成。但是從理論上說,如果我們能夠模擬出類似大爆炸初期的超高能量,我們就有可能通過超高能的粒子撞擊製造出一個微型黑洞。這就是為何有些專家反對建造更強大的對撞機。
  • 比黑洞更可怕的天體出現了,黑洞甘拜下風,兩者之間有何聯繫?
    或許他們現在只是用來解釋一些高能天體。為何白洞比黑洞更可怕?白色的反面是黑色的,因此,單從字面上看,我們就知道,白色的洞穴和黑洞有著完全不同的性質,所有黑洞的圖像都被拍攝下來,並且已經被證實,那麼,白色的洞穴是否也存在?
  • 一個黑洞與不該存在的東西相撞
    一個2.6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將是有記錄以來最小的黑洞(已知最小的黑洞是5個太陽質量),而質量相同的中子星將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顆黑洞(最重的中子星是2.3到2.4個太陽質量)。因此,無論哪種方式,它都不是天文學家以前見過的——事實上,它可以代表一個全新的密集、緊湊的天體。
  • 夸克星存在嗎?藏在中子星與黑洞之間的神秘天體,它究竟是什麼?
    長期關注小編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除了環境問題外,經常出現在小編文章裡的這些名詞大家不會陌生:黑洞,中子星,白矮星,類星體,超新星爆發等一些列。除了這些以外,宇宙中理論上應該還存在這樣一種天體,它也是超新星爆發後留下的殘骸,它就是——夸克星。
  • M78星雲的「哥哥」M87心系出現黑洞了
    該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被證明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科學家是利用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的8.1米的弗雷德裡克C吉列雙子座望遠鏡在夏威夷發現這個巨大黑洞的,它的體積比預想的大一倍。
  • 霍金說: 「黑洞不存在」
    2014 年1月,霍金再次「語出驚人」,他宣稱「黑洞不存在」。霍金就是靠研究黑洞而在學術界出名的,這麼一說不是打自己臉嗎?霍金宣稱「黑洞不存在」這句話是來自他的最新論文。其實,霍金並不是說黑洞真的不存在。事實上,天文學家經過幾十年的觀測,找到了很多有利的證據證明黑洞的確存在。那麼霍金想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霍金的論文想解決關於黑洞的兩個悖論。
  • 宇宙中最囂張的天體,黑洞見到它瑟瑟發抖,能將整個銀河系消滅!
    宇宙中最囂張的天體,黑洞見到它瑟瑟發抖,能將整個銀河系消滅!宇宙很多人眼中是非常神秘的存在,宇宙中有著太多神秘的事物等著我們去探索,其實我們對宇宙經過探索有著很多的了解,但是對於宇宙來說,這只是冰山一角。
  • 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黑洞出現異常活躍現象,或由經過天體造成
    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黑洞出現異常活躍現象,或由經過天體造成  Connor Feng • 2019-08-16 13:51
  • 相對論證實了黑洞的存在,為何愛因斯坦卻否定自己?他發現了什麼
    不過,令很多人沒想到的是,愛因斯坦雖然根據廣義相對論,計算出了宇宙中黑洞的存在,可是後來愛因斯坦也曾經否定過自己的觀點,認為黑洞應該是不存在的,這究竟是為何呢?為何愛因斯坦多次否定自己呢?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存在著一個方程式,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史瓦西在研究相對論的時候,通過方程式計算,發現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天體,即使連光都無法從它的視界中逃脫,於是,史瓦西經過多次推導後,最終將這種神秘的天體,取名為「黑洞」。
  • 銀河系中心黑洞突然「眨眼」,原因未知,推測有天體被黑洞捕獲
    在我們銀河系中,質量最大的單一天體就是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了,其質量相當於太陽的431萬倍左右,它處於銀河系的中心位置,被認為是整個銀河系中最為古老的天體,也是已知銀河系中唯一的超級黑洞,它的引力與運行態勢塑造了整個銀河系。
  • 物理天體再獲諾貝爾獎,黑洞理論成大熱門,它究竟有多神秘?
    1916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提到了有關黑洞的概念,當然,當時「黑洞」這個詞還沒有出現,在愛因斯坦的描述中,他只是說宇宙中存在著一種神秘的天體,引力和密度都極大,就連光都無法從它的事件視界中逃脫。以及它的形成原理、演化過程等,其實都非常的困難,可以說一直到今天,人類對於黑洞仍然一知半解,因為黑洞無法直接觀測,它只有在進行活動的時候,通過觀測它釋放出的射線來判斷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