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編劇帕梅拉·道格拉斯指出,電視網的運作方式,是「按照旅鼠的模式來運作的——一同時奔向懸崖,大多數墜落下去。」我們的電影電視領域,普遍存在這種旅鼠模式——旅鼠一般湧向同一題材,旅鼠一般湧向同一熱點,然後等待大多數墜落,小部分留下來。
在近幾年的電視屏幕上,出現頻率最高的,是什麼題材的電視劇?諜戰片。
《暗算》、《潛伏》(高清在線觀看)、《風聲》、《功勳》、《英雄》、《英雄無名》、《天字一號》、《密探》、《密令1949》、《保密局的槍聲》、《梅花檔案》、《國家機密》、《仁者無敵》、《敵營十八年》、《夜幕下的哈爾濱》、《諜影重重之上海》、《冷箭》……還有最新的《內線》和《黎明之前》,不到五年時間,在各大衛視播出的諜戰片,就達上百部之多,因質量問題未獲播出的,應該更多。而這股風潮還在向著大銀幕蔓延,去年年底,號稱中國首部諜戰大片的《風聲》上映後,跟風之作立刻出現。在這種熱度影響下,一些原本和諜戰關係並不密切的老故事,在拍攝新版時,也努力向著諜戰靠攏,7月底播出的電視連續劇《江姐》,大量縮減了獄中戲所佔的比重,而將大部分篇幅放在了曲折離奇的諜戰故事上。
美國著名編劇帕梅拉·道格拉斯指出,電視網的運作方式,是「按照旅鼠的模式來運作的——一同時奔向懸崖,大多數墜落下去。」——生活在北極苔原地區的旅鼠,有一種特有的行為模式,當它們的數量急劇膨脹,超過一地所能承載時,它們就開始自發地集體遷移,奔赴海邊,前赴後繼地跳進大海。
帕梅拉·道格拉斯借用旅鼠行為模式所概括的,是電影電視圈共有的扎堆行為。我們的電影電視領域,普遍存在這種旅鼠模式——旅鼠一般湧向同一題材,旅鼠一般湧向同一熱點,然後等待大多數墜落,小部分留下來。
有段時間,旅鼠行動的目標,是老上海題材,又有段時間,旅鼠們統一湧向古裝武俠劇,然後是軍旅題材,然後是婚戀題材,現在則步伐整齊地湧向諜戰片。造成的結果就是,只要打開電視,某一個頻道,是染了黃頭髮的大俠和插著雞毛的俠女在橫店的街道上行走,就可以想見,下一個頻道,必然有大俠在一片竹林裡咬牙切齒地發功,如果一個頻道裡有女特務在發電報,所有的頻道裡,都有貌似很嚴肅的電報員,在接受重慶方面的電報。而一旦一個題材在電視領域熱到一定程度,緊接著就會蔓延到電影領域,兩者完全同步。
過分依賴熱點題材的結果,是使電影電視在題材方面形成一種炒股式的板塊輪動,一段時間裡,一個題材會形成一種話語霸權,迫使資金、創作資源,全都湧入一個題材板塊裡,直到透支這個題材,然後奔赴下一個題材板塊,直到將新的題材炒糊。結果就是,內地電影沒有較為恆定的題材脈絡,影人永遠處於一種題材焦慮之中,不得不把自己培育成百變星君,努力適應各種和自己的風格喜好毫不搭界的題材樣式。
旅鼠模式其實是一種生物本能,跟隨大多數人的行動,是最省心的、最有安全感的,但糟糕的是,結局往往是「大多數墜落下去」,我們最精英的電視人和影人,也嚴格遵循著這種模式,扎堆奔向懸崖,用多數人的毀滅烘託著極少數人獲得成功。
(責任編輯:布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