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國防參謀長:俄軍艦接近大西洋海底電纜,或威脅北約通訊
英國國防參謀長:俄軍艦接近大西洋海底電纜,或威脅北約通訊 斯圖爾特·皮奇 海外網 圖英國國防參謀長斯圖爾特·皮奇警告,俄羅斯可能切斷海底電纜,嚴重威脅到英國和其他北約組織國家的國際貿易和網絡
-
海底電纜被切斷噩夢成真 茅利塔尼亞斷網2天
3月30日當天,從法國到南非連接了22個國家的17000公裡長非洲海岸-歐洲(ACE)海底電纜被切斷,導致獅子山部分和茅利塔尼亞全國網絡訪問中斷。 甲骨文公司旗下的網絡基礎設施公司Dyn發現,這起事件還影響了象牙海岸、塞內加爾、赤道幾內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甘比亞以及貝寧的網絡服務。 目前還不清楚電纜是如何被切斷的。
-
美擔憂俄或切斷海底電纜 挪威請求鄰國協助追蹤俄潛艇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紐約時報》25日稱,俄羅斯潛艇和間諜船近來在承載著幾乎全球所有網際網路通信的海底電纜附近活動,引起美軍方及情報官員擔心,認為俄可能計劃在局勢緊張或衝突爆發時切斷電纜。報導稱,海底電纜是全球電子通信和商業的命脈。
-
海底電纜遭切斷,這個國家斷網整整兩天,沒人知道為什麼
就在上個月晚些時候,由於海底電纜被切斷,茅利塔尼亞舉國上下在整整兩天時間裡處於「掉線」狀態。3月30日,從法國到南非連接了22個國家,17000公裡長非洲海岸-歐洲(ACE)海底電纜被切斷,導致獅子山部分和茅利塔尼亞全國網絡訪問中斷。
-
美媒:若俄美局勢緊張 俄或切海底電纜致美癱瘓
海底光纖電纜被喻作信息社會的血管,是現代經濟、政府和民眾嚴重依賴的基礎設施,每天傳輸的各種商業信息價值超過10萬億美元,承載超過95%的全球通信,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名美國軍方和情報部門官員25日透過《紐約時報》稱,美方注意到俄羅斯的潛水艇和間諜船近來活動頻繁,尤其是在鋪設海底電纜的海域一帶,這令華盛頓頗感緊張。
-
美參議院將中俄海底電纜稱作「威脅」
美參議院將中俄海底電纜稱作「威脅」RT電視臺援引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報告報導稱,該委員會將俄羅斯和中國用於保障電話和網際網路通信的海底電纜稱作「威脅」。在美國參議院委員會的其他報告中,還表達了對北京在海底通信電纜領域的活動的不安。報告指出,中國公司已經成為這個市場上強大的競爭對手。國會議員認為,中國公司的主導地位可能導致對中國生產的深海電纜的依賴,從而對「數據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美國專家甚至推測,從長遠來看,北京將可以使用這些電纜建立起潛艇和其他物體的跟蹤系統。
-
俄羅斯深海情報偵察船秘密接近阿拉斯加,6千米水下監聽海底電纜
俄羅斯海軍20183型"亞力山大院士"號2017年5月12日在北德文斯克的「小星星」修船中心推出,對外稱破冰救援艦,實際為深海情報偵察船,為該型的首制船,2012年12月20日鋪設龍骨。排水量5400噸,航速14節,乘員64人。俄羅斯人在這一重要事件發生一個月後才獲知。今年3月初,莊嚴的北方艦隊在北德文斯克轉讓海洋考察船「亞歷山大院士」號的俄羅斯hmm起重機設備。
-
海底電纜被切斷導致茅利塔尼亞斷網近兩天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3月30日,連接西非大部分地區的ACE海底電纜被切斷。
-
外媒稱北歐國家「親北約」傾向明顯:波羅的海成北約「內海」
文章稱,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即數量不少的國家(不僅僅在西方軍事聯盟內部),正不斷增強戰鬥力,推行一項反俄政策。北約和歐盟國家幾乎全面參與針對俄羅斯的擴充軍備、宣傳和誹謗行動。文章稱,2018年4月14日美國、英國和法國聯合對敘利亞進行的巡航飛彈空襲意味著一種嚴重且難以預測的國際局勢,而大多數西方國家的民眾卻幾乎都沒有覺察到這一點。由敘利亞領導人招進來作為在國際法方面合法的盟友的俄羅斯軍隊給敘利亞帶來危險,即受到來自周邊3個國家有可能失控的飛彈或炸彈的攻擊。
-
蓋亞那GPL海底電纜遭切斷 導致部分地區停電
近日,蓋亞那橫跨Demerara河的GPL公司海底電纜系統GPL因船錨而被切斷。隨著聖誕節的臨近,GPL海纜切斷這導致了部分地區停電,並可能給發電系統帶來進一步的壓力。一直以來,GPL和政府都承受著應對持續停電的壓力。
-
蓋亞那GPL海底電纜遭切斷 導致部分地區停電
【電纜網訊】儘管採取預防措施以防止再次發生,但蓋亞那橫跨Demerara河的GPL公司海底電纜系統GPL因船錨而被切斷。 隨著聖誕節的臨近,GPL海纜切斷這導致了部分地區停電,並可能給發電系統帶來進一步的壓力。
-
俄新版海洋學說強化大西洋戰力 溫和警告北約擴張
俄「生意人報FM」27日援引軍事專家的話說,俄羅斯南部邊境地區地緣政治空間發生了重大變化。黑海已變成「歐盟內湖」,沿岸布滿北約國家。因此,這一學說充分體現了俄羅斯面臨的現實威脅和挑戰。美聯社認為,俄羅斯對北約擴張一直心存疑慮。普京批准的新版海洋學說要求俄羅斯在大西洋保持強大的存在,正是出於這種擔憂。
-
俄北方艦隊司令:為防止與俄衝突,北約應離北極「遠一點」
俄羅斯北方艦隊司令認為,北約與俄在北極地區爆發衝突的風險正在上升。他警告北約應離北極遠一點。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8日報導,俄羅斯北方艦隊司令、海軍中將亞歷山大·莫伊謝耶夫近日表示,俄羅斯同北約在北極地區爆發衝突的風險正在上升。
-
對網際網路至關重要的「海底電纜」是怎樣維護的?
保護遍布全球的海底電纜 日本為了與其他國家進行各種通信鋪設了很多海底電纜,「KDDI OCEAN LINK」號是鋪設和維修這些海底電纜的專用船隻。人們之所以能通過網際網路輕鬆獲取世界各地的信息,就是因為遍布全球的海底電纜將國與國聯繫了起來,因為有許許多多努力維護海底電纜的人。
-
時隔12年北約重啟軍事基地:便於美國追蹤俄潛艇
2006年,北約軍事重心轉移至歐洲南部的地中海地區,凱夫拉維克海軍航空站航空站停用。美軍現今「重返」冰島,重新啟用這座美國與蘇聯軍事對峙「冷戰」時期的臨時基地。按照美方的說法,目的是防範俄方部署在北冰洋的潛艇部隊對北約構成「威脅」。
-
華為海底電纜項目被美國盯上
臺灣《旺報》3月14日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華為正大力發展用於網絡數據傳輸的海底電纜,華為持股51%的華為海洋網絡公司近年迅速發展,已成為海底電纜工程界第四大業者。但卻引來美國政府猜測,擔心大陸可能通過海底電纜竊密或發動攻擊,構成反情報及安全威脅。
-
克裡米亞供水引俄烏「鬥法」
克裡米亞併入俄羅斯後,供水被烏克蘭單方面切斷。烏克蘭外交部表示,已得知克裡米亞的海水淡化計劃,將阻止該項目的落實。用水危機再引關注據俄媒報導,在俄羅斯近日舉行的年度記者招待會上,俄總統普京承諾,將不惜成本全力解決克裡米亞半島的淡水供應問題。2014年烏克蘭切斷第聶伯河對克裡米亞的供水後,半島遭遇嚴重用水荒。此後,俄開始著手解決島上淡水供應問題。
-
美媒:若大陸進攻,臺灣致命傷是海底電纜
12月3日,臺灣一防務部門助理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撰文稱,若大陸發動攻擊,臺灣的致命傷或許是人們不曾想到的海底電纜。 前臺灣防務部門副負責人林中斌特別助理黃引珊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刊文聲稱,海底電纜是臺灣致命弱點,若遭中國大陸攻擊,將擾亂國際商業和金融市場,對日本、新加坡、印尼和澳洲造成嚴重經濟影響。
-
俄「大兵壓境」令美歐不安 北約公布俄軍衛星圖片
小圖為北約公布的俄軍在俄烏邊界駐兵衛星圖。【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我們每天都看衛星圖片,這絕對不是演習,是戰備。」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10日在布拉格公開反駁莫斯科的「軍演說」,稱俄在烏克蘭家門口陳兵4萬絕非常規之舉,必定另有所圖。同日,北約對外公開數十張衛星圖片,顯示俄軍在靠近烏克蘭地區集結數百輛坦克和裝甲車,還有大批先進戰機及特種部隊。
-
美挑唆烏克蘭對俄示強
克裡米亞公投「歸併」俄羅斯後,烏克蘭政府單方面切斷該運河對克裡米亞的淡水供應。 報導稱,烏克蘭一直認為,俄羅斯會通過奪取北克裡米亞運河為克裡米亞獲取水源。內茲帕帕稱,烏克蘭軍隊正在為俄羅斯這種潛在行動做準備,一旦俄軍對赫爾松地區展開攻擊,打響奪取北克裡米亞運河第一槍,烏軍將與俄軍進行全面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