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個說法看起來荒誕不羈,但也有一定的真實成分。
流言:
有說法稱,椰子水與人體血漿幾乎一模一樣,這個說法聽起來靠譜嗎?有文獻記載,曾有醫生在靜脈輸液不足的情況下,為病人注射了約2.5升的椰子水,幫助病人度過了危機。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不是就能夠直接把椰子水注入血管了?
真相:
椰子水的鈉含量約為血漿的四十分之一,而鉀含量比血漿高10到15倍,還含有較高的鈣和鎂,酸性也遠遠超過血漿。所有這些都說明,椰子水與血漿絕不一樣。不過,在極端緊急的情況下,椰子水還是可以嘗試一用的。所以這個說法看起來荒誕不羈,但也有一定的真實成分。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椰子水是指未熟透椰子內含有的汁液。在索羅門群島,椰子是當地人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將椰子發育的過程分為6個不同的階段。在椰子長到7個月時,其內部含有最多的椰子水(相比椰肉)。順便說下,椰子水與椰子汁很不一樣,後者是新鮮椰肉碾磨之後與椰子水混合而成的乳狀液。
如果椰子殼沒有破裂,那椰子內部的椰子水通常是無菌的。那麼,如果椰子水的成分與血漿非常相似,是否可以將其注入人體血管,以補充液體流失呢?早在1942年,古巴哈瓦那的醫生普拉德拉(Pradera)就將過濾後的椰子水注射進12名兒童的血管,速率大約為每24小時1到2升。他的報告稱未出現不良反應。
1954年,艾斯曼(Eisman)、洛薩諾(Lozano)和海格(Hager)三位醫生將各自研究的結果綜合了起來。他們分別在泰國、美國和宏都拉斯給總共157名病人進行了椰子水靜脈注射,其中大部分病人位於宏都拉斯,共136人。在157位病人中,有11人(約佔7%)對椰子水產生了反應,包括發燒、瘙癢、頭痛和手部刺麻。還有一些病人(數目不詳)感覺到注射了椰子水的靜脈有疼痛感。研究者認為,這或許跟椰子水中的高鉀含量有關。
回到椰子水是否與血漿一模一樣的問題上來,答案是否定的。人體血液的體積有55%是血漿,45%是血細胞——絕大部分為紅細胞,少部分為白細胞和血小板。紅細胞使血液呈現紅色。
將血液離心,使血細胞沉降,上層的淡黃色清液即為血漿。血漿中鈉離子含量很高,鉀離子和其他礦物離子含量很低。真正的靜脈輸液需要符合高鈉低鉀的要求。椰子水與血漿並不一樣,相反更接近紅血細胞內部的液體,即含有較高的鉀離子,而鈉離子含量很低。人體中的液體可以分為兩部分,細胞內的液體和細胞外的液體,二者的鈉、鉀離子含量剛好相反。事實上,每個細胞都具有無數的鈉鉀泵,可以將細胞外相對較低濃度的鉀離子送進細胞,並將細胞內相對較低濃度的鈉離子送出細胞。
椰子水的鈉含量約為血漿的四十分之一,而鉀含量比血漿高10到15倍。除了高含量的鉀,椰子水還含有較高的鈣和鎂,這使其絕對不適合用於腎功能衰竭和嚴重燒傷的病人。另一個問題是,椰子水的酸性遠遠超過血漿。所有這些都說明,椰子水與血漿並不一樣。
不過,在極端緊急的情況下,椰子水還是可以嘗試一用的。在不久前的一份醫學文獻中,描述了一位經歷中風的男子治療的過程。這名來自索羅門群島的男子出現了吞咽困難,無論是液體還是固體都無法吞下,並一直出現嘔吐症狀。他通過常規靜脈注射補充水分,並通過直接通往胃部的管道餵食。在醫院中度過36天後,他終於可以不用再忍受餵食管,但不幸的是,醫院也剛好用完了靜脈輸液,由於地點偏僻,補給需要兩天後才能到達。在接下來的兩天裡,醫生們為他注射了大約2.5升的椰子水,幫助他度過了危機。他最終恢復了吞咽能力,並在第39天出院。(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