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能夠代替血漿?這種問題正常人都會回答不能,然而為了證明海水究竟能否代替血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竟然拿著美軍飛行員做起了活體實驗。
根據後來日本共同社的報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軍隊曾將在九州大學進行了一些列殘忍、駭人聽聞的人體實驗,而寫這篇報導的就是當時親眼見證了這一慘狀的目擊者東野利夫,戰後,東野利夫用自己的積蓄自費出版記錄當時日軍進行一系列人體活體實驗的回憶錄。
也正是在東野利夫的這本書中,他提到了在1945年5月當中,日軍的軍醫對被擊落並且俘虜的美軍B29轟炸機的八名機組成員進行的駭人聽聞的實驗,日軍軍醫將海水輸入給美軍飛行員用來代替輸血,本書作者東野利夫親眼見證了四臺這樣的手術,東野利夫說道這樣的慘狀給人心理上以巨大的,難以撫平的創傷。
荒唐的用海水代替血漿給八名俘虜的美軍輸入,慘狀可想而知,八人都在極度痛苦當中死去,先不說用海水代替血漿十分慘無人道,其醫學方面,這樣做是為了探索人類身體對海水輸血的最大承受能力,說好聽一些是在尋找血漿的替代品,理論上面生理鹽水輸入人體的方法在當時已經趨於成熟,根據生理鹽水的滲透壓和血漿的滲透壓是一樣的,所以生理鹽水能夠達到補充的作用,化學方面海水的組織成分與人類的血漿十分相似,於是在當時日本人便想到了用海水代替血漿的辦法。
為了能夠進行證明,日軍慘無人道的在戰俘活體上注射海水,然後觀察記錄下來他們的反應和死亡的時間,根據這些數據就能計算出人體承受海水的最大承受力,但是這種做實際上是在滿足日軍血腥殘暴的欲望之外,實則沒有任何醫學研究價值。
在戰爭當中,血漿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失血過多的傷員需要輸血,但是在當時血漿急缺,雖然輸入了生理鹽水,但是卻作用不大,頂多是心理安慰罷了,而日本軍醫也知道這樣的道理,他們這麼做無非是為了藉口報復美軍B29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的無差別轟炸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