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這段話出自木心先生的詩歌《從前慢》,這首詩共有12句話,然而只有這3句話被人傳頌,在網絡上廣為流傳。以至被廣大網友們改為更易懂的話: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人們之所以對這3句話如此的喜歡和傳頌,大概就是科技的飛速發展帶來快節奏生活的同時,對愛情的失望不斷加劇。在社會普遍缺乏忠貞感的年代,人們把希翼的目光投回從前甚至古代,古典式愛情成了現代人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手機》開篇就是,1969年13歲的嚴守一騎著父親剛用豬換回來的自行車,載著才嫁過來沒多久的漂亮表嫂呂桂花,去鎮上郵局給做曠工的表哥打電話。
這可是鎮上的第一部搖把電話,人山人海的人排隊等著打電話,他們一直排到下午,只為問一句話:最近你還回來嗎?
隨即大廣播響起: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婦叫呂桂花,呂桂花讓問一問,最近你還回來嗎?……
1969年,一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打個電話要從早上就出去,傍晚才回來,可是人的幸福感很高,呂桂花的這一聲問候,雖然沒有直接說給牛三斤聽,但礦上領導通過大廣播讓全礦的男人都聽到了,當然也包括牛三斤,這一聲問候暖了多少男人的心。
回去在快要到家的路上,嚴守一興奮得喊到:俺帶著嫂子打電話回來了。
花了一天的時間,只為給自己男人捎去一聲問候和想念,沒有抱怨,只有期待開心和滿滿的幸福。
如果再往前看,沒有電話,只能寫信的年代,為了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一來二去需要至少十天半月的時間,等待的人依然沒有怨言,每天的時間都在期盼中度過,交通和通訊的不便造就了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同時也造就了愛情的美好。
這份美好既是信任也是無奈,對此《手機》裡已經精神出軌的費墨是這麼說的:還是農業社會好啊,你進京趕考幾年不回,回來以後啊,你說什麼都是成立的。
費墨的豔羨之情,溢於言表,可他豔羨的並不是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古典式忠貞愛情,而是由於交通和通信的不便帶來的偷情契機沒人知道。
這就是真實的人性慾望,說到底,不是那時的愛情有多忠貞美好,而是我們沒辦法不相信這份忠貞和美好。即便有那也是用時間換來的空間-一生只夠愛一人。不是不想,只是時間不夠。
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大大縮減,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放大了人性的欲望,想遮羞都遮不住。
13歲的嚴守一在物質上是匱乏的,在精神上是單純的,30年後的他成為了當地電視臺有名的節目主持人,事業有成,家有賢妻,無論精神物質都是絕對的富有,手機這些高科技的產物他首當其衝的擁有了。
手機不離身是他一貫的行為,可總有疏忽的時候,偏偏就這一次疏忽讓他之前所有的保密工作都前功盡棄。
手機忘家時,正好老婆休息在家,在他不放心折回家拿手機時,老婆已經在他回來之前接到一陌生年輕女子打來的電話,這麼短時間就破功,可見嚴守一跟情人武月之間的聯繫是很密切的。
雖然他矇混過關躲過第一次,可當老婆接電話說:「我是他愛人,有什麼事我告訴他,你…」還沒說完,手機那頭立馬就掛了電話,這一舉動已經足夠讓人生疑。
老婆於文娟沒有追究,這或許是信任,然而對於枕邊人的熟悉,第二次讓她發現了異常,不管是老公身上陌生的味道,還是同事費墨的電話,抑或情人武月的簡訊,都在同時上演著他出軌的證據,再好的口才也抵擋不住這三面的夾擊,除非在第一次矇混過關後,他知道收斂了。
可是嘗到甜頭的嚴守一已經沒法拒絕偷情帶來的樂趣,雖然他沒想過離婚,他也以為自己做的天衣無縫,他用謊言掩蓋另一個謊言的結局就是離婚。
離婚後,嚴守一沒有娶情人武月,他是理智的,武月從來都不是他老婆的最佳人選,因為她不會替別人著想,雖然他為了她離婚了,如若放在古代,武月最多是個妾絕不會是妻。
嚴守一談了一個新女朋友,上臺詞課的老師沈雪,她跟於文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她們都屬於賢妻良母型的女性,會替別人著想,能把他的後方照顧的很好,不會出岔子,不同的是沈雪更溫柔,還會撒嬌。
對於武月,於文娟知道後是直接離婚,沈雪知道後會撒嬌的說:不嘛,我就是不想讓你再理她,不想讓你給她打電話…她們為難的都是自己,而不是嚴守一。
沈雪是嚴守一的再婚對象,他們一開始也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然而沈雪再好,還是沒能阻止嚴守一繼續走向武月,武月年輕、妖媚、有激情,雖然他沒想娶她,但不妨礙他繼續享受這種激情。
最初的美好過後,嚴守一在沈雪面前又上演了老戲碼,用謊言來掩蓋另一個謊言以求得在女友和情人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哪怕去醫院看前妻於文娟給自己生的兒子時,接到電話也謊稱自己在開會,看到這一幕的於文娟立刻就心領神會,她是該慶幸自己離開了嚴守一,還是替嚴守一的現任女友感到悲哀呢?
手機這一通訊工具愈發得讓嚴守一的形象更諷刺,他的撒謊已經隨時隨地,不顧及臉面了,沒有一點點的歉意和緊張,他根本沒有從離婚這件事中吸取任何教訓,除了撒謊還是撒謊。
或許離婚和分手的代價太小,這也是他娶她和想要娶她的緣由,她們會替別人著想。只有武月這個只會先想到自己的女人,才能給嚴守一致命一擊。
武月是什麼樣的女人,嚴守一心裡清楚的很,所以才只把她當情人沒想娶她,但武月要說有多壞也未必,當她在鄉下看到電視裡嚴守一的節目,一個人偷偷關上門獨自躺在炕上流著淚看時,我想此時的她大概率是愛著嚴守一的吧,只是嚴守一從沒承諾過娶她,讓她因愛生了恨,用兩人的激情照毀了他。
臺灣作家李敖說過這樣一句話:「男人付出愛是為了得到性,而女人付出性是為了得到愛。」
武月付出了性卻沒有得到想要的愛,因愛生恨,既然得不到,就要毀了他,最後武月得到了她想要的事業,嚴守一失去了婚姻,失去了愛情,失去了事業,對手機產生了恐懼。
武月對嚴守一的致命一擊,才讓嚴守一徹底的變了,他再也不敢用手機,他明知武月是什麼樣的人,可是他還是遊走在她和老婆和女友之間,直到失去一切。
是手機的錯嗎?科技本無罪,它不應該成為束縛人類的工具,然而人的欲望是真實存在的,它只是扯掉了人性慾望的最後一塊「遮羞布」,讓欲望無所遁形,至死方休。
說到底還是使用工具的人的問題,借用韓寒電影《後會無期》裡的一句經典臺詞: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
真的愛了,就會克制自己的欲望,以防傷害到對方,嚴守一對她們或許都只有喜歡而沒有愛,而她們卻都是愛著他的,我寧願相信武月也是愛嚴守一的,嚴守一用不對等的喜歡回饋給她們,最後反噬給自己。
愛是相互的,信任和尊重亦是,如果不愛或者做不到,就不要輕易去撩撥對方,不然最後終會傷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