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擔心自己買到假冒的翡翠,於是選擇購買有鑑定證書的翡翠飾品,但是問題又來了,不少翠友發現,翡翠的鑑定證書裡面的內容比較複雜,自己一時間不知道要怎麼看。
不同機構出具的鑑定證書裡面的內容或許不完全相同,但是大多數鑑定證書都包含九項內容:編號、驗證碼、鑑定結果、形狀、總質量、顏色、放大觀察、備註、檢驗人和審核人。
證書的內容文字很多,我們可以將其總結為三個方面:結論、附、備註。另外,證書的背面一般會有三個標誌和一個防偽標籤,這三個標誌和防偽標籤都很重要,防偽標籤一般難以仿冒。
結 論
相信很多人拿到鑑定證書後,第一時間就會看結論,這也是我們最在意的地方,如果翡翠是天然產品,證書上就會註明:翡翠。又或者註明:天然翡翠、翡翠(A貨)。
如果飾品的原料是翡翠,但是經過人工處理,那麼證書上就會顯示「翡翠(處理)」或是「翡翠(B貨)」等,也可能會註明具體的處理方式,比如「翡翠(染色)」。
如果是D貨翡翠,也就是說用其他礦石冒充翡翠,部分機構也會註明礦石的種類,比如水沫子,不同機構顯示的文字或許不完全相同,但是我們都可以通過結論看出翡翠的屬性。
附
部分鑑定證書的內容更加具體,會包含更多的內容,比如折射率、光學特徵、密度等,當然了,這些內容的專業度比較高。
很多消費者可能覺得看不懂,這也沒關係,我們可以請工作人員講解一下,但是一定要請有資質的人講解,翡翠鑑定工作也是要持證上崗的。
備 注
備註一欄就是寫了一些附加的信息,比如配石未測,就是只檢查了翡翠本身,它搭配的飾品如珠子等就沒有檢測了,附加信息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大家注意查看就行。
翡翠的鑑定證書其實包含了大量信息,從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內容,同時,我們也不能過分依賴證書,如何給翡翠的真偽做一個初步的判斷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照
我們先將翡翠拿到強光下,或者用強光手電筒照射翡翠,一般來說,真翡翠的光澤會比較自然,顏色的走向較為清晰,光澤強,染色翡翠的顏色就顯得不那麼自然了。
掂
在眾多玉石、礦石中翡翠的密度算是比較高的,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翡翠的重量會比部分仿冒產品重一些,如果翡翠經過處理,它的雜質被洗去,重量也可能會稍微輕一些。
摸
天然翡翠完成拋光後總是很光滑的,但是B貨翡翠和C貨翡翠需要經過酸洗和注膠,在這個過程中要採用高溫來清洗翡翠內部的雜質,將顏料灌入翡翠內部。
這一系列的操作都會讓翡翠的表面變得粗糙起來, 當然了,現在的技術發展比較快,人們也會給B貨翡翠和C貨翡翠進行再次拋光,這個區別可能會被縮小,我們很難感覺出來。

敲
用瑪瑙或水晶等敲擊翡翠,天然翡翠會發出清脆悠揚的聲音,處理過的翡翠因為內部結構遭到破壞,敲擊起來的聲音聽起來會比較沉悶,這個差別也是比較細微的,我們要十分細心才能區分。
買到假冒翡翠確實是一件讓人十分鬧心的事,檢查證書內容和辨別真假翡翠也比較繁瑣,對於沒有太多專業知識的消費者來說,還是找個靠譜賣家購買翡翠飾品更省心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