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七成發電量用煤炭,儲量最多開採30年?未來會無電可用嗎?

2021-01-09 科學小前鋒

2019年中國火力發電總裝機容量11.91億千瓦,佔全年總裝機容量的59.2%,其中發電量51654億千瓦時,佔全年發電的72.3%,也就是說我國全年用電量有超過70%來自火力發電。

火力發電主要原材料為煤炭,煤炭為化石燃料,是地球上植物的枝葉和根莖,經過千百萬年在地面上堆積而成的一層極厚的黑色的腐殖質,伴隨地殼的變動,不斷地埋入地下,長期與空氣隔絕,並在高溫高壓下,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積巖。因此,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並非取之不盡。

據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中國已探明的煤炭資源可採儲量為1145億噸,位居世界第三。而2019年,中國煤炭產量為37.5億噸,按照這個數據計算,我國已探明煤炭儲量還可開採30年。那是不是說30年後,我國的煤炭就用完了,到時火力發電廠全部停工,我們也將面臨無電可用的局面呢?

實際上時間不會來得這麼快,煤炭雖並非取之不盡,但受探明技術的影響,每年還會不斷新增地質儲量。比如,2019年中國煤炭新增資源量就達90億噸,這個數字大於當年開採量。但儘管如此,煤炭還是會有開採完的一天,有專家曾說是300年,就算如此,屆時我們還是不得不面臨缺電問題。結果當然不會,別忘了我國還有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和核能發電等發電形式。

一、水力發電

據數據顯示,我國水電可開發量達6億千瓦,2019年全國水力總裝機容量3.56億千瓦,發電量13044億千瓦時。假設未來這6億千瓦有90%能被開發利,即5.4億千瓦,按此推算,屆時水力發電量將達到約2萬億千瓦時,佔到2019年中國全年發電量的28%。

二、風力發電

2019年中國風力發電4057億千瓦時,總裝機容量2.1億千瓦,佔到全年發電量的5.7%,雖然這個數據現在還很低,但中國在這些年來一直加強對風電的投資。根據麥肯錫的最新預測,到2029年末,中國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4.6億千瓦,屆時年發電量將達9000億千瓦時,而這還只是未來10年的目標。20年,30年後,就更多了。

三、核能發電

2019年中國核能總發電量3481億千瓦時,裝機容量4874萬千瓦,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一旦全部建成,年發電量將達6000多億千瓦時。

上述三種發電形式,按照目前可查數據總計發電量可達3.5萬億千瓦時,佔到2019年發電量的接近一半,而這時候煤炭還遠沒有開採完。除開上述的發電形式,我國還有太陽能發電,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也將會出現更多的發電形式。真到那一天煤炭用完的時候,說不定我們早就解決了發電問題,也不用擔心沒電可用了。

相關焦點

  • 長遠來看,地球上的石油會被開採完嗎?
    20世紀末,專家們根據消耗量增速,將「石油末日」暫定在2030年,也就是說如果專家預測對了,10年時間過後,地球人類就將面臨「無油可用」的尷尬場面。但2019年新的數據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已知的石油儲量,足夠人類再用半個世紀,如果考慮到清潔能源的話,最起碼本世紀內,「石油末日」不會到來。那麼地球上究竟還有多少石油?它們又能被人類開採多久?
  • 中國地熱能源重大發現,探明儲量巨大,可開採資源能用千年
    中國近年來飛速發展,實現了經濟和科技領域的飛躍,我們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可是發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在如今全球資源緊張的環境下,新能源領域的探索,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中國在探索新能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 2018年中國發電量及發電方式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圖」
    發電方式與定義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二、中國發電量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從2012年開始,中國發電量呈穩定增長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到2018年,中國發電量達到6791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22%。
  • 中國發現「大寶藏」頁巖氣田,未來可滿足使用300年,就在四川
    我國在早期的發展主要依靠煤來為各種機器提供動力,後來靠石油來提供動力,不過目前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我國更加注重的是綠色、協調且可持續發展。這就讓在開採以及使用過程中會造成環境汙染的煤炭和石油在漸漸退出中國動力能源的舞臺。
  • 中國可燃冰資源可用百年以上 商業開發還需15到20年
    可燃冰資源儲量豐富,其廣泛分布於全球大洋海域,甲烷含量是天然氣資源量的60倍,估算其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探明傳統化石燃料碳總量的兩倍。   據試採現場指揮部總指揮、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葉建良介紹,可燃冰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 2019年我國煤炭新增探明可採儲量300億噸
    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披露,2019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39.7億噸標準煤,較上年增長5.1%;消費總量為48.6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3.3%,能源自給率為81.7%。  報告顯示,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不斷改善。
  • 中國鈾礦儲量滿足到2020年核電需求量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核安全管理司副司長王中堂日前在北京表示,中國國內已經探明的鈾礦儲量和開採能力能夠滿足中國2020年的核電發展需要。  王中堂在7月5日召開的「鈾監護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上指出,中國相關部門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對中國未來核電的發展和中國的鈾礦消耗進行分析和預測,研究小組日前已向環保總局提交了相關預測報告,目前正由環保總局就安全管理進一步核實。根據這一研究結果,中國的鈾礦儲量和開採能力目前足夠滿足中國的核電發展規劃。
  • 人類還剩多少石油可開採?2018最新權威數據公布了
    文|新木 能源一直是關乎人類命運前途的關鍵問題,而石油作為當今能源發展的主力,更是關乎著人類的未來。人類到底還有多少石油可以開採?7月30日,《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下稱年鑑)2018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最新的解答。
  • 2019年中國發電量再次超過全球四分之一,煤炭發電量超過全球一半
    美國以近4.12萬億千瓦時的發電量,排全球第二名。製造業推動了中國的發電量2019年美國的GDP高達21.43萬億美元,我國的GDP約14.363萬億美元,差距較大。中國燃煤電站發電量佔全球煤電50.2%該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燃煤電站發電總量排名第一的也是中國,之後是:印度、美國、日本、韓國、南非、德國、俄羅斯、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這十個國家的燃煤電站的發電量佔全球煤電總量的87%。
  • 開採30年 煙臺龍口將關停中國唯一海底煤礦
    &nbsp&nbsp&nbsp&nbsp近一段時間,山東煙臺龍口北皂煤礦的工人,正在將海底礦井的採煤設備運出礦井,中國唯一海底煤礦將於今年10月正式關停。&nbsp&nbsp&nbsp&nbsp北皂煤礦隸屬於山東能源龍礦集團,1983年建成投產,是一座集煤炭和油頁巖生產於一體的現代化海濱礦井。在礦井入口處,「衝向海域」四個大字表明這座煤礦的特殊身份。&nbsp&nbsp&nbsp&nbsp北皂煤礦是典型的三軟煤層,陸地區域煤炭儲量不多。
  • 《煤炭學報》2020年第7期「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採地質保障...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採地質保障」專輯特邀主編致讀者袁 亮  董書寧隨著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和煤炭地質科技工作者的不斷努力,煤炭地質保障系統的整體架構、研究內容、保障目標、配套技術等逐漸發展成熟,其內涵與外延不斷豐富和完善,迄今為止歷經了:①煤炭開發地質資源保障、②「雙高礦井」 建設地質保障、③
  • 中東的石油開採了那麼久,地下都挖空了,未來會出現大地震嗎?
    中東地區是世界的油桶,儲量佔世界石油儲量一半以上,產量則佔到了30%以上,出口份額佔到全世界45%。1932年巴林石油公司在賈拜爾杜漢沙漠地區發現了中東第一口油井「埃米爾一號」以來,已經開採了將近90年!挖出了那麼多石油,中東地下都已經挖空了,會不會未來產生大地震呢?
  • 專家:中國鈾儲量能滿足2020年核電發展需要
    專家:中國鈾儲量能滿足2020年核電發展需要 【2007.07.09 08: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春生   我國鈾礦儲量基本滿足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的需要。
  • 全球最新鈾礦儲量公布 人類可用2500年
    據俄羅斯新聞網6月7日報導,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其新近公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全球鈾的總儲藏量約為3500萬噸,遠遠高於原先估計的470萬噸(足夠全球的核電站使用85年)。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們估計,如果各國的核電站都使用發電效率更高的「快反應堆」,那麼目前鈾的儲藏量足夠全球使用2500年。他們在報告中指出,到2025年,核電站的發電量將增長大約22-44%,這將導致對鈾的需求大幅上升。
  • 中國頁巖氣開採量第三,可採儲量全球第一
    天然氣是目前能源消耗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中國的常規天然氣儲量並不出彩,但是在新的「頁巖氣革命」方面,中國這個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大國則有世界第一的可開採儲量。 據上觀新聞8月23日報導,我國頁巖氣開發起步雖晚,卻是繼美加之後第三個形成規模和產業的國家,產量近期可達百億立方米能級。
  • 全世界發電量最多的五個國家,中國一枝獨秀!
    全世界發電量最多的五個國家,中國一枝獨秀!1、中國 71118億千瓦時2、美國 44608億千瓦時3、印度 15611億千瓦時4、俄羅斯 11108億千瓦時5、日本 10516億千瓦時這是2018年全世界發電量最多的五個國家
  • 中國頁巖氣儲量全球第一,為什麼不大力開採?
    中國頁巖氣儲量全球第一,為什麼不大力開採?我國中國的頁巖氣可採儲量超過30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可供中國使用100多年。坐擁這麼豐富的頁巖氣資源,我國為什麼不自己開採頁巖氣,還要每年從俄羅斯大量進口天然氣呢?
  • 可燃冰真的是冰嗎?
    可燃冰真的是冰嗎? 前不久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中國南海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了成功,這也意味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連續穩定開採可燃冰產氣的國家。這對於崛起中的中國來說無疑是打了一針強心劑,網友們紛紛在網絡上留言表示,厲害了我的國!
  • 印度尼西亞煤炭工業發展存變數
    爪哇島火山最多,地震最為頻繁。  印度尼西亞礦產資源豐富,素有「熱帶寶島」的美稱,有鋁土、鎳、鐵礦沙、銅、錫、金、銀等主要金屬礦產,非金屬礦主要有煤炭、石灰石和花崗巖等,煤炭、鋁土礦、鎳礦等主要礦產資源儲量或產量在全球都佔有重要地位。本文重點介紹印度尼西亞含煤地層地質情況。
  • 《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發布 2019年全國新增煤炭探明可採儲量...
    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披露,2019年,全國地質勘查投資993.4億元,其中,油氣地質勘查投資821.29億元,增長29%;非油氣地質勘查投資172.11億元,下降0.9%。全國新發現礦產地79處,其中大中型55處。截至2019年底,天然氣、錳、鋁土等34種重要礦產資源儲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