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率與人類相當!迄今最大規模樣本中3.4%的狗和3.9%的貓檢測...

2020-12-05 醫師報

來源:「Bioword」微信公眾號

在義大利進行的一項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針對寵物貓寵物狗的檢測,樣本中3.4%的狗和3.9%的貓檢測到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表明貓和狗都可以被新冠病毒感染,並且新冠患者的寵物貓和寵物被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在全世界範圍內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對於這種嚴重傳染病,早發現、早隔離是控制疫情最為有效的手段,然而,目前的防控措施僅僅針對人,而大量的研究事實表明新冠病毒(SARS-CoV-2)也能感染其他動物,這或有可能成為防疫的突破口。

早在今年4月份,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團隊等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發表的一篇關於易感動物篩查的研究論文——Susceptibility of ferrets, cats, dogs, and different domestic animals to SARS-coronavirus-2。

該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雪貂和貓中複製效率較高,而在狗、豬、雞和鴨中複製能力微弱,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在貓之間傳播。

該論文於5月29日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Science 雜誌正式發表。

與此同時,華中農業大學金梅林教授、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教授等也在bioRxiv上發表題為——SARS-CoV-2 neutralizing serum antibodies in cats: a 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 的研究論文。

這項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武漢疫情爆發期間感染了當地的貓群,在調查樣本中(採樣有一定偏向性,主要是新冠確診患者家的貓),其中14.7%的貓可以通過間接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到新冠病毒抗體的存在。

近日,英國利物浦熱帶醫學院、義大利巴裡大學等研究機構在 bioRxiv 上聯合發表了題為:Evidence of exposure to SARS-CoV-2 in cats and dogs from households in Italy 的研究論文。

研究人員在義大利北部地區(主要為倫巴第地區)採集了817隻寵物的樣本,發現其中3.4%的狗和3.9%的貓具有可檢測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滴度。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確診患者的寵物貓和寵物狗被檢測出抗體陽性的概率更高。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蔓延至全世界,更可怕的是,沒有人知道這次大流行還將持續多久。截止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突破1600萬例,死亡人數超過60萬人。

雖然此次疫情的起源仍然撲朔迷離,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最初起源於動物,並經歷未知的變異進化過程而高度適應於人類。與此同時,許多研究表明,除了人類之外,貓、狗和雪貂等寵物也能被新冠病毒感染,並在體內產生相應的中和抗體。

這些發現引發了寵物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問題,然而相關的流行病調查研究卻一直較為稀少,且部分研究因樣本太少導致其結論的說服力不強。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從2020年3月到5月對生活在義大利的貓和狗進行了廣泛的流行病學調查,這些貓和狗生活在新冠病毒陽性家庭或新冠疫情爆發地區。對此,研究團隊表示這是迄今為止調查寵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最大規模的研究。

研究人員趁著寵物在獸醫例行檢查時取樣,總共獲得817個樣本,其中540個樣本來自狗,另外277個樣本來自貓,採集位置包括口咽部、鼻部以及直腸。同時,這些寵物的品種、性別、年齡和COVID-19接觸史均有記錄,以確保研究樣本的可靠性。

雖然有38隻貓和38隻狗在取樣時出現呼吸道症狀,但所有採集的樣本的新冠病毒RNA的RT-PCR檢測均為陰性,表明被調查寵物並沒有攜帶新冠病毒。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檢測呈陰性的寵物中有64隻狗和57隻貓此前生活在具有新冠確診患者的家庭中。

這些來自寵物的樣本中,研究人員在13隻狗(3.35%)和6隻貓(3.95%)體內檢測到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其中狗的抗體效價較低——1:20-1:160,而貓的抗體效價較高——1:40-1:1280,這與之前的研究相吻合。

與此同時,對於那些生活在具有新冠確診患者的家庭的寵物,47隻狗中有6隻(12.8%)抗體檢測為陽性,22隻貓中有1隻(4.5%)抗體檢測為陽性。

與之相對,那些生活在無新冠確診患者家庭的寵物的新冠中和抗體陽性率則低得多——133隻狗中僅有2隻(1.5%)和38隻貓中僅有1隻(2.6%)。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從義大利北部的寵物貓和寵物狗中收集到817份樣本,並對其進行了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檢測,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貓和狗都可以被新冠病毒感染,並且新冠患者的寵物貓和寵物被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在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的大背景下,貓和狗是作為人類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而如今不少研究均表明貓和狗也能被新冠病毒感染。

因此,為了保護自己、他人、乃至國家和社會的安全,當下的防控措施是否要做出一定的更改,不僅僅局限於人,更應當囊括貓、狗以及其他與人類親近的易感動物?

#超能健康團##醫師報超能團#

相關焦點

  •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體目錄公布 有助深入認識基因功能發現...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體目錄公布有助深入認識基因功能 發現疾病相關基因141456個外顯子組和基因組序列的匯總(圖a)。圖片來源:《自然》網站英國《自然》《自然·通訊》《自然·醫學》雜誌近日同時發表來自多家研究機構的一系列報告,集中描述了對一個匯集了逾14萬人樣本的資料庫——基因組聚集資料庫(gnomAD)的應用,該資料庫擁有迄今最大規模的人類遺傳變異體公開目錄,是我們深入認識人類基因功能、發現新疾病相關基因的寶貴資源。
  • 寵物也成新冠易感群體,義大利新冠高發區的寵物檢測到新冠抗體
    報告顯示,在被採集的 919 只寵物樣本中,3.3% 的狗和 5.8% 的貓具有可檢測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滴度。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確診患者的寵物貓和寵物狗被檢測出抗體陽性的概率更高。據悉,此項研究由英國利物浦熱帶醫學院聯合義大利巴裡大學等研究機構共同完成,自 2020 年 3 月至 2020 年 5 月曆時 2 個月,研究團隊集中對生活在義大利 新冠高風險地區家庭中的寵物貓和寵物狗進行了廣泛的流行病學調查 。這也是迄今為止對寵物感染 SARS-CoV-2 進行的最大規模調查。
  • 《自然》封面:迄今最大規模最全面的微生物與人類疾病研究數據發布
    開始於2014年的iHMP,全名叫做綜合人類微生物組計劃,重點關注微生物與三類疾病:懷孕和早產、炎症性腸病以及前驅糖尿病的關係,有4篇研究分別發表在了今天的《自然·醫學》和《自然》雜誌上。而且《自然》雜誌還開闢了專欄,匯總了兩個階段人類微生物組計劃(HMP)的全部研究成果,以及7篇社論/觀點文章/評論文章,足可見對HMP的重視程度。
  •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體目錄公布,有助發現新疾病基因
    圖片來源:《自然》網站英國《自然》《自然·通訊》《自然·醫學》雜誌近日同時發表來自多家研究機構的一系列報告,集中描述了對一個匯集了逾14萬人樣本的資料庫——基因組聚集資料庫(gnomAD)的應用,該資料庫擁有迄今最大規模的人類遺傳變異體公開目錄,是我們深入認識人類基因功能、發現新疾病相關基因的寶貴資源。
  • 健康研究社|貓狗虎新冠檢測呈陽性,疫情暴發期武漢貓群被感染?動物...
    繼狗和貓之後,老虎也沒能抵擋住新冠病毒的攻擊。美聯社6日報導稱,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中的一隻4歲馬來虎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這是美國首隻感染新冠病毒的動物,也是全球範圍內首隻確診的老虎。香港特區政府網站3月26日刊發公報稱,早前對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呈弱陽性反應的一隻博美犬,最新血清測試結果呈陽性,證實該狗曾受病毒感染。截至3月25日,因與新冠肺炎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同住而接受隔離的17隻狗及8隻貓中,有兩隻狗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
  •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組測序和分析完成
    這是由中國科學家主導,歷時兩年,對14餘萬中國人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數據進行深入研究的成果。據悉,這次研究不僅確認了與身高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等表型有關的新的遺傳位點,還發現了中國人基因組中獨特的病毒DNA分布。
  • 貓可能會被感染新冠,但沒什麼好慌的
    基因組顯示新冠病毒與蝙蝠 CoV RaTG13有96.3%同源性,這一證據顯示本次引發全球疫情爆發的罪魁禍首——新冠病毒,很可能也是起源於蝙蝠。還有哪些動物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與人類較為親近的寵物,如貓和狗等,是否可能感染?這些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此前,大家一直認為新冠病毒,不會感染貓和狗。
  • 600餘個星系界「怪咖」現身 迄今最大超緻密矮星系樣本
    600餘個星系界「怪咖」現身 迄今最大超緻密矮星系樣本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09-21 17:13:52 在我們生活的銀河系中
  • ABCD:貓鉤端螺旋體病
    鉤端螺旋體病是一種細菌性疾病,在世界範圍內影響著多種家畜和野生動物以及人類,據報導,在超過150種哺乳動物中發現了這種疾病。它被認為是人類和狗身上的一種新出現的傳染病。
  • 肯亞愛滋病毒感染率降為4.5% 離防控目標仍有距離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肯亞愛滋病毒感染率降為4.5% 離防控「三個90%」目標仍有距離當地時間12月1日,肯亞發布最新《愛滋病毒情況評估》報告指出,2020年度肯亞新增41416例愛滋病毒感染病例,
  • 貓比狗更易感新冠病毒,寵物是否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3月3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團隊發表在預印本平臺(未經同行評審)bioRxiv上的一項研究表示,新冠病毒在雪貂和貓中複製效率很高,而在狗、豬、雞和鴨中複製能力微弱,此外還發現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在貓之間傳播。
  • Nature發布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資料庫
    據悉,這份匯集了逾14萬人的公開目錄,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人體遺傳變異體資料庫,將有助於人們深入了解人類基因功能,增強對罕見和常見遺傳病的理解。基因組聚集資料庫(gnomAD)項目是一個大規模的人類遺傳變異體資料庫,通過各種大型人群測序項目匯集數據,來鑑定各種功能喪失型變異體。
  •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資料庫公布,將破解基因...
    人類基因組中大多數基因的生理功能仍然未知。與許多工程和科學領域一樣,在生物學中,打破複雜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可以提供對該系統的結構和行為的寶貴見解。儘管對模型生物和人類細胞系的研究對於破譯許多人類基因的功能至關重要,但它們仍是人類生理學的不完美代表。
  • 《自然》: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資料庫公布,將破解基因功能...
    人類基因組中大多數基因的生理功能仍然未知。與許多工程和科學領域一樣,在生物學中,打破複雜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可以提供對該系統的結構和行為的寶貴見解。 儘管對模型生物和人類細胞系的研究對於破譯許多人類基因的功能至關重要,但它們仍是人類生理學的不完美代表。
  • 神經元規模最大類腦計算機問世 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相當
    9月1日,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共同研製成功了我國首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其包含792顆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個脈衝神經元、720億個神經突觸,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典型運行功耗只需350—500瓦,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
  • 人類,演化心理學,神奇的富裕社會和狗(3)上
    演化心理學者認為,現今人類的社會特性和心理特徵的模板其實早從農業革命之前就已經塑型那時我們的身份都是狩獵者和採集者!(房子,車子,子女上學等)而狩獵採集者,只需要每兩三天打獵一次,每天採集3-6小時足矣。而生活在更加肥沃的地方,工作時間還要少的多。只需要偶爾小心一些危險的和有毒的生物。當然,他們也不會遭遇車禍,霧霾工業汙染等。
  • 都是舔水喝,狗和貓有什麼區別?
    △圖源:Antranik.org、Dogster狗和貓之所以選擇舔水,而不是吸水,是因為貓狗等食肉動物的面部肌肉和人類比,少了太多,在斷奶之後不能密封口腔來產生吸力,所以必須依靠舌頭將水送入口中。△狗的面部肌肉群圖源:Worldbuilding Stack Exchange△人類的面部肌肉群 圖源:Pinterest如果光是簡單觀察貓和狗喝水,並沒什麼太大的差別,都是把舌頭伸出來,然後做出舔舐的動作。但如果引入了流體力學的研究方式,你就會發現,貓和狗喝水的方式並不一樣。貓是如何喝水的?
  • 貓的智商在哺乳動物裡是什麼水平?與狗的差距有多大?
    那些「XX動物的智商相當於X歲人類」的說法都是毫無根據的,目前拿人類和動物比智商用的多是腦化指數(腦形成商)和腦皮層神經元的數量。腦化指數是根據動物體重與大腦重量的比值計算出來的,可大致反應動物的智商,貓的腦形成商在哺乳動物裡並不出眾,與海豚科、鼠海豚科、猩猩、獼猴差距較大,但和狗的差距不大,比牛羊兔子的腦化指數高些。
  • 北京3天建成全球最大單體核酸檢測實驗室,總指揮:也許新冠會和人類...
    究竟應該怎麼看人類和自然,人類和微生物的關係?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普通民眾應該怎麼做?……帶著一系列問題,記者近日和「火眼」核酸檢測實驗室總指揮、華大基因執行長、科普著作《生命密碼》作者尹燁博士面對面訪談3個小時,聽他講述「生命的密碼」。
  • 貓有貓薄荷可以吸,那狗呢?狗子:主人的氣味就是我的「狗薄荷」
    以上就是貓薄荷,影響貓咪行為的全部生理過程。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貓薄荷中的荊芥內酯進入貓咪嗅覺系統,從而刺激腦部對此作出相關的反應。 因此我們能夠得出結論,只要有什麼東西的氣味也能夠刺激到狗狗的杏仁體和尾狀核,那這個東西對於狗狗而言就相當於是「狗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