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組測序和分析完成

2021-02-25 基因谷

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發表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組學大數據研究成果。這是由中國科學家主導,歷時兩年,對14餘萬中國人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數據進行深入研究的成果。

據悉,這次研究不僅確認了與身高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等表型有關的新的遺傳位點,還發現了中國人基因組中獨特的病毒DNA分布

發現獨特病毒DNA分布

10月4日,中國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完成了迄今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組測序和分析,有助於揭示基因與生育的聯繫以及了解中國人口基因結構。

這項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細胞》雜誌上的研究顯示,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收集了超過14萬名中國孕婦的部分基因組樣本。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是對孕婦少量游離DNA進行測序以檢測染色體異常的一種技術。採用測序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分析,得出胎兒患染色體非整倍體的風險。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的測序對象約佔中國總人口的萬分之一,除漢族外還覆蓋了36個少數民族。研究實現了多種表型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構建了包含約900萬個多態性位點的中國人群基因頻率資料庫(CMDB),其中包括約20萬個新發現的多態性位點。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研究還發現了中國人基因組中獨特的病毒DNA分布。

除此之外,科研人員稱,甘肅省和青海省的漢族人群體中所含有的歐洲人成分明顯高於其它省份。而這個地區在中國古代恰巧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河西走廊,是中西方人群匯聚的地方,很可能由此導致該地區漢族人有較高的歐洲血統。

研究發現,一個叫NRG1的基因變異情況與孕婦生雙胞胎的概率有關。此外,有一個基因的變異與孕婦血液中皰疹病毒6型濃度高有關,後者是導致嬰兒出現「薔薇疹」的常見原因。

10日,關於此次科研成果的新聞發布會將在深圳國家基因庫召開,屆時會正式發布這一科研成果的細節內容。

填補中國人基因組學研究空白

眾所周知,基因是生命密碼,國家級人群基因組學研究以及對遺傳資源的保護與應用是精準醫學的基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美國、英國等多個國家已經發起國家級人群基因組學研究計劃並取得初步成果,中國也已在精準醫學規劃中啟動部分項目。

該研究文章通訊作者、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徐訊表示,上述研究成果填補了大規模中國人基因組學研究領域的眾多空白,揭示了一系列中國人群特有的遺傳特徵,有助於推動中國精準醫學事業的發展,加速基因科技在出生缺陷、癌症、感染等領域的應用。

同時,這是頂級國際學術期刊第一次認同,其刊物上文章所使用的數據僅需保存於深圳國家基因庫,而無需向海外資料庫進行備份。央廣網稱,這意味著國際學術期刊對中國資源保護法規政策的充分尊重與認同,也代表中國已經完全有能力與實力管理與保護中國重要的遺傳資源,對於中國的基因數據自主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徐迅說,儘管「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是低通量測序,但測序對象基數大,因此上述數據仍有助於對中國人口基因結構有一個全局性的認識。論文共同作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綜合生物學教授拉斯穆斯·尼爾森說,能獲得這麼大的樣本量,找出基因變異與人類特徵間的關聯,這很了不起。

推薦閱讀:

【國慶獻禮】國內首個肺癌靶點全覆蓋NGS試劑盒獲批上市

腫瘤數據分析培訓班開課啦!

相約廣州丨第九屆中國分子診斷技術大會等您來

加入基因俱樂部  獲取最新行業報告

全國1271家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名單匯總

北、上、廣、深、天239家獨立第三方醫學檢驗所(室)名單

相關焦點

  • 遊隼和獵隼基因組測序完成
    來自英國卡迪夫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近日完成了對遊隼和獵隼的基因組測序,提供了關於捕食生物生活方式演變的一些新認識,相關論文「Peregrine
  • 我國科學家完成大蒜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近日,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南方蛋白飼料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團隊聯合有關高校和企業,歷時4年完成了大蒜基因組的測序和組裝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在 《分子植物》上。據課題組成員劉頭明研究員介紹,大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我國大蒜的年播種面積達到1000萬畝以上。
  • ChinaMAP發布最大規模中國人群全基因組測序和表型研究
    2020年4月30日,由國家代謝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啟動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最大規模中國人群全基因組測序和表型研究。
  • 中國科學家歷時4年完成大蒜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麻類研究所南方蛋白飼料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團隊聯合有關高校和企業,歷時4年完成了大蒜基因組的測序和組裝。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分子植物》。據中國農科院麻類所研究員劉頭明介紹,大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我國大蒜年播種面積在1000萬畝以上。
  • 食蟹猴和中國恆河猴基因組測序完成
    近日來自中山大學、廣東華南新藥創製中心、深圳華大基因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華南理工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了對兩種獼猴屬動物食蟹猴和中國恆河猴的基因組測序工作
  •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發
    首次全部中國自主創建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庫結果發表於國產期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日前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次發表,漢族可分成7個亞群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次發表。4月30日,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首發,日本與中國北方漢族人群聚類完全...
    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其基因也千差萬別。鑑於此,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於近日首次發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聯合全國 29 家研究機構、醫院,首次公布了來自 27 個省、直轄市 8 個民族的 1 萬餘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及表型的系統性分析結果。
  • 首個珊瑚基因組測序完成
    日本科學家完成了對鹿角珊瑚的基因組測序工作。(圖片提供:Chuya Shinzato) 第一個完整的珊瑚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珊瑚的起源時間比之前認定的時間早了很多,並且至少有一個重要的物種比環保人士所擔心的更為脆弱。
  • 倭黑猩猩基因組測序完成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6月13日刊登報告說,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完成了對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界獲得的又一份人類「近親」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對比研究是哪些基因導致了人類與各種猩猩的區別
  • Genome Biology:新技術90分鐘完成全基因組序列分析
    第一個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耗時大約13年,耗費30億美元,而現在技術測序技術的發展,使得即使是很小的研究小組都可以在幾天之內完成基因組測序。但是從測序產生的巨大的數據分析得出真正能用於研究或者臨床的信息一直是一個挑戰。
  • J Med Virol:最大規模的薈萃分析揭示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特性
    2020年2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迄今為止,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基因組進行最大規模的測序分析結果證實,這種病毒起源於蝙蝠,且病毒的異質性較低;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博洛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病毒的蛋白質中鑑別出了一種高度可變的基因組熱點區域
  • ...ChinaMAP發布最大規模中國人群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和表型研究成果
    ,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40)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圖說:華法林和氯吡格雷藥物基因組學分析首次打造大規模中國人自有的基因組資料庫大規模人群隊列的基因組學和多組學大數據正在重大慢病、腫瘤和遺傳病的預防、診斷和新藥研發中發揮引領作用,推動個體化精準健康管理和疾病診療的變革。
  • 我國科學家完成草地貪夜蛾染色體級別的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新華社昆明6月19日電(記者白靖利)我國科學家完成草地貪夜蛾染色體級別的基因組測序和組裝,目前基因組數據已經面向全世界公開下載使用。科學家們還研究發現了多種防控草地貪夜蛾的有效「武器」。雲南農業大學、深圳華大基因、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研究機構通力合作,與國內各省區及美國樣本互動,共產出1.5太(TB)的基因組測序原始數據,目前已經完成了一雌一雄兩個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組裝,大小分布達到542.42兆和530.77兆。「無論是基因組完整性還是基因集的完整性都超過了目前已有版本。」
  • 基因組測序是什麼
    基因組測序正在弄清楚基因組中DNA核苷酸或鹼基的順序-組成生物體DNA的As,Cs,Gs和Ts的順序。人類基因組由超過30億個這些遺傳字母組成。如今,大規模的DNA測序-雄心勃勃的項目(例如對整個基因組測序)所必需的規模-大多是由高科技機器完成的。就像您的眼睛掃描字母序列來閱讀句子一樣,這些機器「讀取」 DNA鹼基序列。
  • 中國人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發布
    DNA甲基化是最早發現的基因表觀修飾方式之一,在維持染色體結構、X染色體失活、基因印記和腫瘤的發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揭秘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過程(組圖)
    我國科學家昨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中國人參全基因組圖譜測序完成
    中國人參全基因組圖譜測序完成
  • 中國科學家繪製成首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2007-10-12 08:45:5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彭勇   中國科學家11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壁虎基因組完成測序 揭秘其再生能力和黏附能力
    壁虎基因組完成測序 揭秘其再生能力和黏附能力 2015-11-26 11:24:17來源:廣州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對於斷肢再生和再生醫學的相關研究有重要意義  廣州日報訊 (記者阮元元 通訊員劉旭林、王藹珠)記者昨日獲悉,南通大學、華大基因、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浙江大學沃森基因組科學研究院聯合完成了壁虎(Gekko japonicus)基因組測序,為了解壁虎的適應性進化和生物特性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