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測序是什麼

2021-01-16 大默最愛講科學

基因組測序正在弄清楚基因組中DNA核苷酸或鹼基的順序-組成生物體DNA的As,Cs,Gs和Ts的順序。人類基因組由超過30億個這些遺傳字母組成。

如今,大規模的DNA測序-雄心勃勃的項目(例如對整個基因組測序)所必需的規模-大多是由高科技機器完成的。就像您的眼睛掃描字母序列來閱讀句子一樣,這些機器「讀取」 DNA鹼基序列。

從生命的化學字母翻譯成我們的書面字母的DNA序列可能如下所示:

也就是說,在這個特定的DNA片段中,腺嘌呤(A)之後是鳥嘌呤(G),之後是胸腺嘧啶(T),其後是胞嘧啶(C),另一個胞嘧啶(C ), 等等。

什麼是基因組測序?

就其本身而言,並不是很多。通常將基因組測序與「解碼」進行比較,但是序列在代碼中仍然非常多。從某種意義上說,基因組序列只是一個很長的字母串,用一種神秘的語言表達。

當您閱讀一個句子時,其含義不僅限於字母順序。這些字母的單詞和語言語法也是如此。同樣,人類基因組不僅僅是其序列。

將基因組想像成一本書,沒有大寫或標點符號,單詞,句子或段落之間沒有間斷,並且在句子之間甚至句子中散布著無意義的字母串。這樣一本書的英文段落可能看起來像這樣:

即使使用熟悉的語言,也很難找出段落的含義:敏捷的棕狐跳過了懶狗。那隻狗靜靜地躺在夢鄉吃晚飯。而且,基因組是用一種不太熟悉的語言「書寫」的,這增加了閱讀過程中涉及的困難。

因此,對基因組進行測序不會立即打開整個物種的遺傳秘密。即使手頭上有人類基因組序列的草稿,仍有許多工作要做。科學家們仍然必須將這些字符串轉化為對基因組工作原理的理解:組成基因組的各種基因做什麼,不同的基因如何關聯以及基因組的各個部分如何協調。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弄清楚那些基因組序列字母的含義。

為什麼基因組測序如此重要?

基因組測序是了解基因組的重要一步。

至少,基因組序列將代表一個有價值的捷徑,幫助科學家更加輕鬆快捷地找到基因。即使科學家只是在學習解釋這些線索,基因組序列的確包含一些有關基因位置的線索。

科學家們還希望,能夠研究整個基因組序列將有助於他們了解整個基因組的工作原理,即基因如何協同工作以指導整個生物體的生長,發育和維持。

最後,基因只佔基因組DNA的不到25%,因此了解整個基因組序列將有助於科學家研究基因外的基因組部分。這包括控制區域的控制區域,這些區域控制基因的打開方式,以及長段的「廢話」或「垃圾」 DNA(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我們尚不知道該做什麼,如果有的話)。

您如何測序基因組?

使用測序儀的實驗室技術人員

這個問題的快速答案是:分片。整個基因組無法一次全部測序,因為可用的DNA測序方法一次只能處理一小段DNA。

因此,相反,科學家必須將基因組分解成小塊,對其進行測序,然後以適當的順序重新組裝它們,以得出整個基因組的序列。測序中涉及的許多工作都在於將這個巨大的生物拼圖遊戲組裝在一起。

切割基因組並將其重新放在一起有兩種方法。一種策略,稱為「逐個克隆」方法,涉及首先將基因組分成相對較大的片段,稱為克隆,長約150,000個鹼基對(bp)。科學家使用基因組作圖技術(稍後將詳細討論)來確定每個克隆在基因組中的位置。接下來,他們將每個克隆切成較小的,重疊的片段,以進行測序,每個片段的大小約為500 BP。最後,他們對片段進行測序,並使用重疊部分重建整個克隆的序列。

另一種策略稱為「全基因組shot彈槍」方法,該方法包括將基因組分成小片段,對片段進行測序,然後將片段重新組裝成完整的基因組序列。

這些方法中的每一種都有優點和缺點。逐個克隆的方法可靠但緩慢,並且映射步驟特別耗時。相比之下,全基因組shot彈槍方法可能非常快,但是將一次如此多的微小序列一次組合在一起可能非常困難。

兩種方法都已用於測序整個基因組。使用全基因組shot彈 槍法對流感嗜血桿菌的基因組進行測序,而對麵包酵母釀酒酵母的基因組進行逐克隆測序。使用兩種方法對人類基因組進行測序。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口袋裝置測序人類基因組
    本報訊 1月30日,《自然—生物技術》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介紹了利用一個口袋大小的納米孔裝置測序和從頭組裝人類基因組
  • 倭黑猩猩基因組測序完成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6月13日刊登報告說,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完成了對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界獲得的又一份人類「近親」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對比研究是哪些基因導致了人類與各種猩猩的區別
  • 模式微生物基因組可以免費測序了
    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WFCC-MIRCEN World Data Centre for Microorganisms, WDCM)在2017年底啟動了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計劃(GCM2.0),目前已經有16個國家的25家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的正式加入。
  • 遊隼和獵隼基因組測序完成
    來自英國卡迪夫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近日完成了對遊隼和獵隼的基因組測序,提供了關於捕食生物生活方式演變的一些新認識,相關論文「Peregrine
  • 華大智造發布百萬級基因組測序設備
    該方案集樣本前處理、文庫製備、高通量測序、基因數據管理等模塊為一體,從樣本到報告全程自動化,目前可滿足每年五萬到百萬級規模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需求,全流程均可按需定製。華大智造高級副總裁倪鳴表示:「近年來大人群基因組測序和分析漸成趨勢,國家級別的基因組測序項目不斷湧現。全球範圍內大人群基因組計劃的實施,對高通量基因測序平臺技術的水平,對基因測序方案的通量、成本、精準度、智能化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華大智造也希望為此貢獻己力。」
  • 中國人參全基因組圖譜測序完成
    人參基因組圖譜測序是破解人參產業精細化、科學化發展瓶頸的前瞻性和戰略性的基礎工作。這項工作是2010年8月由通化市政府、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紫鑫藥業共同啟動的。經過短時間的刻苦攻關,到今年2月底,人參的全基因組圖譜終於得以問世。
  • 我國科學家完成大蒜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近日,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南方蛋白飼料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團隊聯合有關高校和企業,歷時4年完成了大蒜基因組的測序和組裝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在 《分子植物》上。據課題組成員劉頭明研究員介紹,大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我國大蒜的年播種面積達到1000萬畝以上。
  • 首個珊瑚基因組測序完成
    日本科學家完成了對鹿角珊瑚的基因組測序工作。(圖片提供:Chuya Shinzato) 第一個完整的珊瑚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珊瑚的起源時間比之前認定的時間早了很多,並且至少有一個重要的物種比環保人士所擔心的更為脆弱。
  • 全球微生物模式基因組測序計劃獲進展
    全球微生物模式基因組測序計劃獲進展 2020-11-25 微生物研究所 【字體:2018年,微生物所牽頭髮起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計劃,從全球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選擇目前未進行測序的模式微生物菌株(包括細菌、古菌和可培養真菌),預計5年內完成超過10,000種的細菌、真菌、古菌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建立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合作網絡,美國典型菌種保藏中心、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日本技術評價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韓國典型菌種保藏中心等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已正式加入該計劃並形成階段性成果
  • 為你的基因組測序,請登陸APP
    據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光譜》雜誌報導,Illumina近日與美國華平投資集團和蘇特—希爾投資公司合作為一個叫做「Helix」(意為「螺旋」)的公司注資1億美元,這家公司的目的是讓基因測序進入網際網路的主流。  開一家基因測序APP商店  很多科技公司都對基因組的價值怦然心動,Illumina尤其如此。
  • 盤點:近期最熱門的基因組測序成果 TOP5
    The scientist雜誌對近期最熱門的一些基因組測序成果進行了盤點,包括瀕臨滅絕的幾維鳥和極其聰明的章魚。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藥學院、加納大學和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85個惡性瘧原蟲(P. falciparum)的臨床分離株進行了基因組測序,這些樣本來自於加納的中部地區(瘧疾全年傳播)和北部地區(瘧疾季節性傳播)。他們在近期的BMC Genomics雜誌上發表文章,展示了惡性瘧原蟲在瘧疾流行地區面臨的選擇壓力,以及這種寄生蟲的基因組多樣性。
  • 中國啟動世界首個驢基因組測序項目
    中國啟動世界首個驢基因組測序項目 2014-11-10 20:48:43,華大基因有限公司和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籤署「驢基因組研究協議」。 數十名基因學、畜牧學專家10日在北京啟動了世界首個驢基因組測序研究項目,通過基因圖譜測序繁育優質驢。  「驢基因測序項目的啟動意味著中國將在全球率先掌握驢基因資源,這是科學界繼牛、雞、豬、馬基因組測序之後,對畜禽生命科學又一裡程碑式的貢獻。」知名基因研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這樣評價此次驢基因組測序工程。
  • 基因組測序原理及其發展歷程
    本文將介紹當前的基因組測序原理及其發展歷程。
  • 食蟹猴和中國恆河猴基因組測序完成
    近日來自中山大學、廣東華南新藥創製中心、深圳華大基因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華南理工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了對兩種獼猴屬動物食蟹猴和中國恆河猴的基因組測序工作
  • 基因組測序揭秘鯊魚視覺和嗅覺
    科技日報北京10月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日本科學家通過基因組測序,發現鯨鯊和虎紋貓鯊的視覺系統對藍光敏感,而與嗅覺相關的基因較少。研究人員同時還鑑定出了鯊魚和哺乳動物之間共同的調節基因和生殖基因。  包括鯊魚在內的軟骨魚,是由軟骨而不是硬骨構成骨骼的魚類。
  • 倭黑猩猩基因組測序完成-光明日報-光明網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刊登報告說,德、美、英等國研究人員完成了對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界繼紅毛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之後,獲得的又一份人類「近親」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對比研究哪些基因導致了人類與各種猩猩的區別。    該研究組完成了對一隻18歲的雌性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
  • 基因組測序解答「紅皇后假說」
    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比較基因組學分析表明,事實上情況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來自芝加哥大學和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博士生、目前是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後的Benjamin Rubin博士指出:「我們最初想揭開螞蟻互惠行為的遺傳基礎。所以,我們對三個植物-螞蟻共生物種及其四個近緣的、非共生的物種進行了基因組測序。
  • 全球微生物模式基因組測序計劃取得重要進展
    10月29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Research)在線發表了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團隊關於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gcType的文章。gcType是由我國牽頭的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計劃的重要成果。
  • 中國科學家歷時4年完成大蒜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麻類研究所南方蛋白飼料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團隊聯合有關高校和企業,歷時4年完成了大蒜基因組的測序和組裝。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分子植物》。據中國農科院麻類所研究員劉頭明介紹,大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我國大蒜年播種面積在1000萬畝以上。
  • Illumina測序什麼時候會測序到接頭序列?
    什麼是插入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