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的基因組測序,請登陸APP

2021-02-13 中國生物技術網

  世界領先基因測序公司Illumina的執行長(CEO)聲稱,他曉得了如何讓消費者對基因測序感興趣:創建一個龐大的APP應用商店來儲存基因信息。

  據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光譜》雜誌報導,Illumina近日與美國華平投資集團和蘇特—希爾投資公司合作為一個叫做「Helix」(意為「螺旋」)的公司注資1億美元,這家公司的目的是讓基因測序進入網際網路的主流。

  開一家基因測序APP商店

  很多科技公司都對基因組的價值怦然心動,Illumina尤其如此。

  這家公司坐落在美國聖地牙哥,在目前的競爭中屬於獲勝者。它已經控制了美國基因測序市場的大部分。去年其基因測序裝置、藥物和實驗為其帶來18億美元的收入。

  在美國,基因測序工作主要由醫院裡的實驗室來做,也有幾個國家性的項目在做。Helix的成立與最後一塊未被碰觸的市場有關:普通消費者。

  但是直到現在,消費者對基因測序的興趣不溫不火。想想看,你身邊有誰的基因組已經被測序過?原因在於,對於健康的人而言,基因測序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即使基因組測序的成本已經大為降低——只有2000美元左右,但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是不值得的。

  一個專門用於基因測序的應用商店,至少讓它看起來不那麼「高冷」。

  Illumina的CEO傑伊·弗拉特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等明年Helix上線時,它將會為消費者的基因組測序並儲存相關信息,然後再將這些信息賣給平臺裡的APP。

  Helix的目的是激發能夠反覆利用基因信息的應用軟體的開發。第一批入駐這一平臺的合作夥伴包括美國醫學實驗室公司LabCorp和梅約診所。如果Helix取得成功,它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因測序實驗室。

  對基因測序定製化收費

  既然消費者認為基因測序「不值得」,如何吸引他們參與進來?Helix的對策是:定製化收費。

  弗拉特裡說,市場調研顯示消費者只願意為獲得某種基因信息——如家譜分析——付出99美元。這種定製收費模式可以有效解決全基因測序費用過高的問題。

  比如說你從Helix平臺裡下載一款APP,想弄明白你是否具有某種特定的基因變異,例如好多運動員都擁有的「速度基因」。你需要給Helix寄送一份唾液樣本,它將會將分析結果通過APP發送給你,這可能會花費你幾十美元。

  不過弗拉特裡表示,除了那些沒有明確醫學相關性的基因,Helix也可以對你進行全基因測序,這總共會花費500美元左右。由於Helix已經存儲了你的基因信息,如果你想用平臺上另一個APP對其進行其他分析,可以馬上將這些基因信息調出來使用。

  「我們正押注消費者們會回來使用更多服務,然後你不用進行第二次測序。」弗拉特裡說。

  弗拉特裡表示,Helix將儲存基因信息並將其提供給所有平臺上的APP。就像蘋果的應用商店從銷售出的每份「憤怒的小鳥」遊戲中獲得提成一樣,基因測序的利潤將在Helix和入駐商之間分配。

  他並沒有提分成比例如何,但是說到了一個重要的調整:用戶的基因信息每次被其他APP使用時,首次勸說用戶寄送唾液樣本的入駐商都會獲利一次。

  期待「殺手級」APP出現

  Helix背後的點子非常酷——你的基因信息存儲在雲端,並可以被時髦的APP訪問。另外,源源不斷的基因信息對Helix而言絕對是個寶藏,因為基因信息的好處將越來越多地被科學家發現。弗拉特裡說:「隨著科學技術越來越強大,基因信息也將越來越有價值,而消費者將為基因信息買單。」

  但是它也有弊端,最重要的就是隱私問題。弗拉特裡表示,Helix的信息存儲將會非常安全。但是別忘了,Helix的目標就是讓你心甘情願地將自己的基因信息提供給商業性APP,就像交出你的手機通訊錄和你的位置信息一樣。

  不過這並不妨礙大趨勢的發展。現在很多科技企業都期待基因測序與消費者碰撞出火花,谷歌和蘋果都在進行類似的探索。

  在此之前,Illumina曾「突襲」過APP領域,但是並沒有獲得成功。它發布了一個叫做「基礎空間」的APP供研究者使用,並沒有「紅」起來。所以要實現成功,Helix可能需要一個「殺手級」的APP,讓人們忍不住在公交車和電梯中不斷地查看、使用。

  弗拉特裡表示,Helix的目標之一就是「激發那些大的開發者團體,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一領域並發現殺手級的應用」。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輸入「七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七月人氣文章。

輸入「六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六月人氣文章。

輸入「五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五月人氣文章。

輸入「四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四月人氣文章。

輸入「三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三月人氣文章。

輸入「二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二月人氣文章。

輸入「一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一月人氣文章。

輸入「十二月排行」可瀏覽十二月人氣文章。

輸入「十一月排行」可瀏覽十一月人氣文章。

輸入「十月排行」可瀏覽十月人氣文章。

截止到2014年10月31日Top30文章列表已整理完畢。輸入標題後括號中的期號可瀏覽該篇文章,如「20140518」。

輸入「伊波拉」可瀏覽伊波拉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轉基因"瀏覽轉基因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大數據"瀏覽大數據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癌細胞」可瀏覽癌細胞、癌症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糖尿病」可瀏覽糖尿病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測序」可瀏覽測序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免疫」可瀏覽免疫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1、中式體檢讓美國醫生瞠目結舌(20140518)
2、Nature:中國將大力改革科研資助體系,「973」和「863」將被停止(20141025)
3、施一公組:六年,一場「聚光燈」下的負重跑(20140704)
4、「科研過勞症」離你並不遙遠(20140822)
5、25位諾獎獲得者聯名支持轉基因(20140802)
6、一篇Ebola論文之沉重:六名作者去世(20140831)
7、哈佛大學遺傳學家:轉基因食品安全之我見(20140508)
8、Nature:中國科學界面臨重大改革(20140924)
9、國內科學家們為什麼顯得浮躁?(20141011)
10、施一公、王曉東院士:基礎研究有什麼用(20140505)
11、中國人為什麼反轉基因(20140810)
12、揭秘:人類為何越來越易過敏?(20140918)
13、轉基因基礎解惑(20140622)
14、饒毅:扒鐵路保龍脈與反轉基因保龍種(20140808)
15、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分析(20140821)
16、每日步行2公裡癌症風險減半(20140913)
17、Nature:戳穿甜味劑的健康謊言(20140918)
18、圖解常用腫瘤標誌物(20140515)
19、腿粗的人智商高(20141024)
20、《柳葉刀》上的中國(20140808)
21、湯森路透發布2014年最新SCI雜誌影響因子(20140730)
22、睡眠,世界上最有效的健康仙丹(20140926)
23、「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國際研討會」共識(20141018)
24、世界頂級癌症專家教你怎樣活得更久(20140920)
25、人為何會得癌症?(20140921)
26、如何拉出健康的便便?(20140830)
27、腸道可能在撒謊(20140831)
28、2014年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排行榜揭曉(20141030)
29、改變腸道菌,一天也不晚(20141031)
30、施一公:八面玲瓏的人難做科學家?(20140811)


相關焦點

  • 基因組測序是什麼
    基因組測序正在弄清楚基因組中DNA核苷酸或鹼基的順序-組成生物體DNA的As,Cs,Gs和Ts的順序。人類基因組由超過30億個這些遺傳字母組成。如今,大規模的DNA測序-雄心勃勃的項目(例如對整個基因組測序)所必需的規模-大多是由高科技機器完成的。就像您的眼睛掃描字母序列來閱讀句子一樣,這些機器「讀取」 DNA鹼基序列。
  • 模式微生物基因組可以免費測序了
    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WFCC-MIRCEN World Data Centre for Microorganisms, WDCM)在2017年底啟動了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計劃(GCM2.0),目前已經有16個國家的25家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的正式加入。
  • 倭黑猩猩基因組測序完成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6月13日刊登報告說,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完成了對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界獲得的又一份人類「近親」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對比研究是哪些基因導致了人類與各種猩猩的區別
  • 遊隼和獵隼基因組測序完成
    來自英國卡迪夫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近日完成了對遊隼和獵隼的基因組測序,提供了關於捕食生物生活方式演變的一些新認識,相關論文「Peregrine
  • ddRAD測序為研究番茄的基因組多樣性提供新思路
    在二代測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RAD-seq技術是一項基於全基因組酶切位點的簡化基因組測序技術。在此基礎上,RAD-seq技術又衍生出了多種簡化基因組測序方法,包括GBS、ddRAD、ezRAD以及2b-RAD等多種手段。其中,ddRAD-seq技術通過將一種稀有酶與另一種常見酶結合,並對基因組DNA進行雙酶切,免去隨機打斷的過程,是一項非常有前景的簡化基因組測序技術。ddRAD-seq技術同時也是一種靈活而經濟的測序策略,可以深入了解種質資源的遺傳結構。
  • 食蟹猴和中國恆河猴基因組測序完成
    近日來自中山大學、廣東華南新藥創製中心、深圳華大基因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華南理工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了對兩種獼猴屬動物食蟹猴和中國恆河猴的基因組測序工作
  • 科學網—口袋裝置測序人類基因組
    本報訊 1月30日,《自然—生物技術》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介紹了利用一個口袋大小的納米孔裝置測序和從頭組裝人類基因組
  • 華大智造發布百萬級基因組測序設備
    該方案集樣本前處理、文庫製備、高通量測序、基因數據管理等模塊為一體,從樣本到報告全程自動化,目前可滿足每年五萬到百萬級規模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需求,全流程均可按需定製。華大智造高級副總裁倪鳴表示:「近年來大人群基因組測序和分析漸成趨勢,國家級別的基因組測序項目不斷湧現。全球範圍內大人群基因組計劃的實施,對高通量基因測序平臺技術的水平,對基因測序方案的通量、成本、精準度、智能化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華大智造也希望為此貢獻己力。」
  • 基因組測序解答「紅皇后假說」
    ,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或者更形象地比喻為魚兒在急流中逆水而遊,它們盡力地遊才能不被水衝走,但要越過淺灘或暗礁,則要跳躍。進化生物學家Leigh Van Valen於1973年借用紅皇后頗有禪意的回答提出了紅皇后假說,恰如其分地描繪了自然界中激烈的生存競爭法則:不進即是倒退,停滯等於滅亡。
  • 中國人參全基因組圖譜測序完成
    人參基因組圖譜測序是破解人參產業精細化、科學化發展瓶頸的前瞻性和戰略性的基礎工作。這項工作是2010年8月由通化市政府、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紫鑫藥業共同啟動的。經過短時間的刻苦攻關,到今年2月底,人參的全基因組圖譜終於得以問世。
  • Nature子刊發布重磅測序技術:基因組和轉錄組平行測序
    四月二十七日的Nature Methods雜誌上發布了一項引人注目的測序技術,G&T-seq(Genome and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該技術能夠實現大規模的DNA和RNA平行測序,同時展現單個細胞的基因組序列和基因活性。
  • 「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實操...
    關於舉辦「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生物信息學特別是基因組學的發展,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更好地促進專家學者們在研究中的分享和交流,應廣大行業工作者的要求,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生物技術與生物產業信息工作委員會主辦「生物信息學暨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培訓班,並由北京中科潤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體承辦
  • 我國科學家完成大蒜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近日,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南方蛋白飼料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團隊聯合有關高校和企業,歷時4年完成了大蒜基因組的測序和組裝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在 《分子植物》上。據課題組成員劉頭明研究員介紹,大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我國大蒜的年播種面積達到1000萬畝以上。
  • 全球微生物模式基因組測序計劃獲進展
    2018年,微生物所牽頭髮起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計劃,從全球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選擇目前未進行測序的模式微生物菌株(包括細菌、古菌和可培養真菌),預計5年內完成超過10,000種的細菌、真菌、古菌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建立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合作網絡,美國典型菌種保藏中心、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日本技術評價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韓國典型菌種保藏中心等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已正式加入該計劃並形成階段性成果
  • 首個珊瑚基因組測序完成
    日本科學家完成了對鹿角珊瑚的基因組測序工作。(圖片提供:Chuya Shinzato) 第一個完整的珊瑚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珊瑚的起源時間比之前認定的時間早了很多,並且至少有一個重要的物種比環保人士所擔心的更為脆弱。
  • IGV-sRNA - 植物小RNA測序數據專用基因組瀏覽器
    使用 sRNAanno 提供的sRNA位點注釋服務,注釋自己的基因組早前,在《生信札記》公眾號上,或者是 夏瑞課題組 的 暑期公益生信培訓中 ,我們已經明白也建議過,所有測序數據分析結果,最好都要用IGV或其他基因組瀏覽器做Manual Check。
  •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團隊完成最新版樹鼩基因組高精度測序組裝及注釋
    為解決樹鼩用於疾病動物模型創建時缺少基因組學等遺傳信息的問題,2013年,姚永剛課題組牽頭組織中科院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相關研究團隊,聯合華大基因,發表了利用二代測序技術測定的中緬樹鼩的全基因組(KIZ version
  • 精確醫學:不僅是簡單的基因組測序
    撰文 | 吳家睿(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責編 | 葉水送● ● ●國內在介紹和討論精確醫學時,大多只強調基因組序列分析的重要性,給人造成一種「基因組測序」是精確醫學必由之路的幻象
  • 中國啟動世界首個驢基因組測序項目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10日,世界首個驢基因組測序項目在北京啟動,圖為山東省農科院數十名基因學、畜牧學專家10日在北京啟動了世界首個驢基因組測序研究項目,通過基因圖譜測序繁育優質驢。  「驢基因測序項目的啟動意味著中國將在全球率先掌握驢基因資源,這是科學界繼牛、雞、豬、馬基因組測序之後,對畜禽生命科學又一裡程碑式的貢獻。」知名基因研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這樣評價此次驢基因組測序工程。
  • 「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實操班...
    ,在準確度大大提高的前提下, 進一步降低測序成本。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生物信息學特別是基因組學的發展,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更好地促進專家學者們在研究中的分享和交流,應廣大行業工作者的要求,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網絡信息中心聯合舉辦「生物信息學暨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培訓班,並由北京中科潤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體承辦,具體事宜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