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認為,都靈裹屍布1988年碳14測年法存在缺陷

2021-01-08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裹屍布數字掃描圖/wikipedia

都靈裹屍布(Shroud of Turin)被很多人認為就是耶穌下葬時所用的實際布料。目前,它正在準備接受新的研究工作,聖經博物館也準備就這個主題進行展覽。

1988年,這塊帶有血跡的亞麻布經過了放射性碳測試的仔細檢查,被認為是製作於1260年至1390年之間,因此被懷疑論者視作「中世紀的惡作劇」。而現在,人們考慮準備對其進行新一輪測試。

在一份被人稱之為「低估」的敘述中,一些研究人員依據這款有年代布料的先前研究,呼籲進行新的測試工作。

根據《天主教先驅報》英國版(Catholic Herald UK)5月份的一份報告,1981年時,都靈裹屍布項目研究團隊認為這款亞麻布是貨真價實的真東西,整個血跡圖像是無法用已知的化學或物理辦法進行解釋。這個團體的1981年報告寫道:「血跡由血紅蛋白組成,我們也對血清白蛋白進行了測試,結果呈陽性。血跡圖像是個謎團,需要等待進一步的化學研究,或是通過本組科學家們的努力,或是通過今後一些科學家們的證明。圖像問題此刻仍保持未解決狀態。」

之後的1988年,梵蒂岡允許對布料進行測試。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自然》中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稱都靈裹屍布來自中世紀。但他們沒有公布相關數據,而是將它們隱藏起來,直到其他研究人員在2017年通過「信息要請自由」(freedom of information request)才獲得了當年的研究結果。

通過對1998年數據進行重新審查,研究人員發現了有關研究精確度的其他問題,於是要求進行新的放射性碳測試。經過兩年的測試和分析,法國研究人員特裡斯坦·卡薩比安卡(Tristan Casabianca)及其團隊於今年3月在《考古科技學》(Archaeometry)上發表了一份文章。而且在本月早些時候,卡薩比安卡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解釋說,在約30年的時間內,從未有人向當時的實驗室索取原始數據。

卡薩比安卡設法獲得了數百頁未公布的報告,並進行了統計分析。這次分析的結果顯示1988年所使用碳14測年法不可靠,因此得出了「這款裹屍布是來自中世紀」這一匪夷所思結論。

《天主教先驅報》還報導稱,研究人員「認為,子樣本結果的可變性表明測試樣本不能被視作整塊裹屍布的代表」。奧地利維也納的瓦爾特·庫特謝拉(Walter Kutschera)也表示,最近的科技發展程度使得「從各種不同材料中提取真正的碳物質變得更為容易了。」

目前,位於美國華盛頓的聖經博物館正在籌措250萬美元的資金,打算用於他們所謂的「開創性、高科技、創新性」的展覽。該展覽計劃於2021年1月開展,主題為都靈裹屍布的奧秘。

羅馬天主教教會從未正式認可都靈裹屍布為聖遺物,但也從未正式拒絕過,時任教宗庇護十二還進行了認可,允許圖像可以與「耶穌的聖容」(Holy Face of Jesus)相聯繫。「耶穌的聖容」是一些特定圖像的標題,因為它們被部分天主教教徒認為奇蹟般地代表了基督的面容。

都靈裹屍布大小為14.5英尺長、3.5英尺寬,是世界上研究得最多的文物之一。自1578年以來,這款布料一直安放於位於義大利北部都靈的神聖裹屍布教堂(Chapel ofthe Holy Shroud)之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躲避納粹德國希特勒的魔爪,人們將裹屍布移出並藏在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的韋爾吉內山修道院(Montevergine Abbey)。


以上翻譯自《基督郵報》英文版

相關焦點

  • 都靈裹屍布的歷史之謎
    然而,有關「裹屍布」的爭論並沒有因此終結,最近,有科學家指出,上述三家實驗室在採用「碳-14斷定法」時出現較大誤差———問題不是出自斷定法本身,而是在於裹屍布,裹屍布上的細菌及真菌———那些有接近百年歷史的細菌及真菌所製造出來的單糖和多糖使斷定法低估了裹屍布的歷史。  最新研究認為,1988年三大實驗室的化驗樣品只是「都靈裹屍布」的一塊補丁,當時的科學家渾然不覺。
  • 曠世聖物真假之爭:碳14鑑定耶穌裹屍布為假,為何有人就是不信?
    教會一度宣傳裹屍布是值得敬仰的 「鼓舞人心的基督形象」,一度只在不承認裹屍布真實性的教堂中進行展覽,宛如一個不拒絕、不表態的渣男,反正這樣最好,無論如何都不會錯。這裡插播一個有意思的說法,美國一位叫莉莉安·希瓦茨的人,通過計算機對都靈裹屍布上的頭像進行研究後,得出了驚人結論:都靈裹屍布其實是達·文西偽造出來的,裹屍布上的頭像其實就是達·文西本人的肖像!
  • 義大利都靈裹屍布5年來首次展出 百萬人預約參觀
    信徒在都靈教堂外祈禱。圖Giorgio Perottino路透社中國網4月20日訊 據英國媒體4月19日報導,基督教最富爭議的聖物都靈裹屍布五年來首次展出,在接下來的幾周內,預計將有世界各地上百萬的基督教信徒前往義大利的都靈一睹這難得一見的聖物。對於虔誠的信徒來說,能夠得見都靈裹屍布是極為難得的機會。
  • 都靈裹屍布並非偽造 印記或因地震輻射形成(圖)
    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的一支研究小組表示神秘的都靈裹屍布並非偽造,裹屍布上耶穌印記的真實性之所以遭到很多人的質疑可能與公元33年耶路撒冷的一場地震有關。這場地震的強度達到8.2級,足以從碎裂的巖石中釋放出中子。
  • 世界未解之謎——耶穌的裹屍布
    裹屍布的年代 1949年3月,美國科學家利比研究碳14測年技術獲得成功,並將這一成果發表出來。此後,碳14測年法在考古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1988年4月21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科技學院這三個舉世聞名的實驗室共同利用碳14斷代法對三塊從裹屍布上取下來的標本進行斷代,結果證明這塊裡屍布是1260年至1390年之間的產物,而且布上褪色的汙跡顯示出的人形痕跡是後人用紅色的黏石和硃砂蛋彩畫顏料塗上去的,這一切似乎證明了這塊裹屍布是中世紀的贗品。
  • 都靈裹屍布,是真正的聖物還是中世紀的贗品?法醫學還原真實面目
    都靈裹屍布並不是唯一一塊被聲稱為耶穌裹屍布的東西,聖物研究人員在世界各地找到了大約40塊。讓都靈裹屍布聲名遠揚地在於它的細節:在其深褐色的背景上顯示著一個淡淡的,可以辨認的人像。都靈裹屍布如此逼真,吸引了成百萬的信徒來到這塊裹屍布前參拜和祈禱。1898年發生的一件事讓這塊裹屍布更是聲名遠揚,成為全世界都感興趣的物品。
  • 都靈裹屍布:世界上最神聖的裹屍布,據傳耶穌死後靠此布成聖
    都靈裹屍布:世界上最神聖的裹屍布,據傳耶穌死後靠此布成聖。24歲時,伊曼紐拉·馬裡內利在羅馬梵蒂岡附近散步時,在修女經營的一家商店的櫥窗裡,瞥見了一張印在紀念品上的「基督的美麗臉龐」。她說:「這張圖像在很多待售物品中顯得非常不凡,圖像是黑白色的,圖像上的人閉著眼睛,痛苦但很平靜。」
  • 都靈裹屍布確實包裹了耶穌了嗎?碳年代測定法表示它來自中世紀
    都靈裹屍布可能被遮蓋在耶穌基督的屍體上,根據新的說法,這給這一標誌性的布蒙上了更多的神秘。幾個世紀以來,基督徒一直相信都靈裹屍布是用來包裹耶穌基督的屍體的,許多人甚至認為他的臉和身體的印記仍然可以在布上看到。然而,自從它被發現後,關於其真偽的爭論就一直很激烈,法醫證據表明,它只是在中世紀才出現的。
  • 都靈的裹屍布:7個引人入勝的事實
    都靈的裹屍布是一塊14英尺長的亞麻布,上面印有一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人的形象,它已成為一個流行的天主教偶像。對一些人來說,這是耶穌基督的正宗埋葬罩。對另一些人來說,它是一個宗教圖標,反映了基督的故事,不一定是原來的裹屍布。
  • 美專家稱都靈裹屍布耶穌頭像系達文西偽造(圖)
    他曾經研究過解剖學,設計過一架原始的直升機,並創作了當時一些最令人欽佩的繪畫作品。但一位美國專家指出,達·文西也應為歷史上最偉大的贗品——偽造的都靈裹屍布負責。事實果真如此嗎?被奉為「聖物」的都靈裹屍布向來就是一代又一代朝聖者頂禮膜拜的對象,他們不遠萬裡跋山涉水,為的就是一睹這件聖物的廬山真面目。他們也同樣相信,自己在裹屍布上看到了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的臉。
  • 耶穌裹屍布是真實的嗎?基督徒膜拜的裹屍布,在都靈50年展出一次
    這塊不值一提的亞麻布,其實是都靈的珍奇異寶,長久以來它始終都是百千萬基督教徒眼中至高無上的聖器。它便是當初用於包囊被釘後死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穌遺體的裹屍布。這一神秘的裹屍布據傳就是耶穌受難後用過的裹屍布,它安放在義大利西北部地區小鎮都靈的都靈主教堂裡,敬奉約四米長一米寬的亞麻布,通過亞麻布上若隱若現的印痕和泛黃的血印,依稀可見一個男人正面和後面的影像。
  • 科研人員修訂放射性碳測年法校準曲線
    科學界經常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法。一個國際團隊最新報告說,他們基於大量數據修訂了近5.5萬年的放射性碳測年法校準曲線,進一步提升了這種測年法的準確性。  放射性碳測年法利用碳14同位素的衰變程度來測定古生物化石等樣品的年代。生物活著的時候,體內的碳14水平與當時大氣中的水平一樣,但成為化石後,其中的碳14就會持續衰變。通過測量化石中碳14的水平,就能推斷出有關生物生活的年代。
  • 科研人員修訂放射性碳測年法校準曲線
    科學界經常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法。一個國際團隊最新報告說,他們基於大量數據修訂了近5.5萬年的放射性碳測年法校準曲線,進一步提升了這種測年法的準確性。放射性碳測年法利用碳14同位素的衰變程度來測定古生物化石等樣品的年代。生物活著的時候,體內的碳14水平與當時大氣中的水平一樣,但成為化石後,其中的碳14就會持續衰變。通過測量化石中碳14的水平,就能推斷出有關生物生活的年代。
  • 都靈耶穌裹屍布真相大白,科學家研究發現重大秘密,跟血液有關
    最早的歷史記錄都靈裹屍布放置在1350年代法國的利雷,據稱,一位名叫夏尼·傑弗裡的法國騎士把它作為耶穌真正的埋葬裹屍布送給了利雷教堂的院長。    對裹屍布的科學調查始於1898年,義大利業餘攝影師塞貢多·皮亞拍攝了令人吃驚的照片。
  • 研究人員基於大量數據修訂了近5.5萬年的放射性碳測年法校準曲線
    研究人員基於大量數據修訂了近5.5萬年的放射性碳測年法校準曲線(Credit: University of Sheffield科學界經常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法。一個國際團隊最新報告說,他們基於大量數據修訂了近5.5萬年的放射性碳測年法校準曲線,進一步提升了這種測年法的準確性。放射性碳測年法利用碳14同位素的衰變程度來測定古生物化石等樣品的年代。
  • 柴莊遺址碳14測年法測量 距今至少3000年
    柴莊遺址碳14測年法測量 距今至少3000年 作為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柴莊遺址,自2019年年初在河南濟源發掘以來,就備受各界關注。日前通過權威部門對各類取樣進行碳14測年法測量,確定柴莊遺址延續時間為殷墟二期至商末周初,驗證了此前專家的分析。
  • 考古利器:碳-14測年
    記得小時候看央視科教頻道時,紀錄片中在古生物學經常使用碳十四測年。分析其年代時,技術人員往往會選擇碳-14手段來鑑定其大致的誕生年份,碳14測年屬於放射測年法的一種 ,通過利用測定被測定物中某些放射性元素與其衰變產物的比率,之後應用這种放射性元素半衰期計算年代的方法;因為碳十四的半衰期比較短,碳十四測年法的應用局限於5到6萬年內。
  • 都靈裹屍布、南極苔蘚與灰頭土腦的化學家
    上圖所示為一塊據信可追溯至中世紀的人類股骨,研究人員正在取樣做碳測年。來源:Hansel Mieth/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Getty這種重碳的半衰期原本預計只有幾分鐘或幾小時,而且被認為沒有特別的研究價值。但是Kamen和Ruben的努力最終證明,它可以在長達幾千年的時間裡保持穩定,從而開闢了數量驚人的研究路徑(若干年後才確定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
  • 宗教未解之謎:8個所謂的耶穌遺物,其中真的有都靈裹屍布嗎?
    蘇達瑞姆裹屍布一年只公開展示三次,人們認為它與都靈裹屍布是同一套,儘管它的真實性還在爭論中。 猶太傳統會要求耶穌接受割禮,而阿拉伯《嬰兒福音》(the arab嬰兒期福音)中杜撰的文本認為,包皮是保存在雪花石膏盒裡的。在中世紀,包皮「遺物」像兔子一樣大量繁殖,同一時期在歐洲流通的包皮「遺物」多達18個。天主教會顯然對爭議感到厭倦,於1900年宣布,任何談論聖普裡普斯的人都將被逐出教會。據我們所知,世界上已經沒有神聖的包皮了。
  • 教皇舉行守夜儀式抗疫,都靈裹屍布被線上展示:可讓人們看到希望
    同時,讚揚了都靈大主教在網上公開展示都靈裹屍布的行為,裹屍布被稱「打開了人們的心靈,讓他們看到了信仰和希望」。 此前,羅馬教皇讚揚了都靈大主教的一項倡議,稱在網上公開都靈裹屍布符合遭受流感大流行的信徒的要求。大主教諾西利亞說,他收到了成千上萬的請求,年輕人和老年人都希望能夠遠程觀看裹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