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錢吧衝擊創業板 聚合支付盈利模式等待檢驗

2021-01-07 手機鳳凰網

本報記者 李暉 北京報導

隨著銀聯商務啟動科創板IPO,一批支付概念公司藉此風口加快衝擊資本市場腳步。

日前,上海證監局官網披露的《中金公司關於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情況報告公示》(以下簡稱《公示》)顯示,國內頭部聚合支付商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收錢吧」)擬在A股創業板上市,相關項目輔導已於2020年12月開始。

聚合支付是指通過一個二維碼或APP聚合不同的支付渠道(比如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雲閃付)。在網聯出現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支付機構與支付機構之間不可「直連」,聚合支付趁勢而起。

不過,隨著支付行業嚴監管持續、巨頭補貼縮水,銀行和第三方支付自營的聚合支付入場,聚合支付商正在迎來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一次重大檢驗。針對如何應對補貼縮水以及持牌機構自營業務競爭等問題,收錢吧方面表示暫不便接受採訪。

多路資本雲集

上述公示顯示,收錢吧成立於2013年6月,定位數位化門店綜合服務商。根據官網信息,收錢吧目前累計服務人次達200億,日交易筆數達近3200萬,擁有超400萬商戶,覆蓋超660個城市。

多位市場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從市場佔有率來看,收錢吧目前已是聚合支付領域最大的服務商,近兩年一直在為上市進行籌備。據記者了解,公司創始人陳灝為支付行業「老人」,曾先後任職於拉卡拉、上海卡驛、卡友、銀聯商務海南分公司等機構。在拉卡拉期間,曾被創始人孫陶然評價為開疆破土式的人物之一。

2015年到2019年間,公開消息中,收錢吧共進行過5輪融資,除了拉卡拉系的考拉基金,還包括恒生電子、中金資本、灝源資本等。

2020年年中以來,收錢吧動作頻頻。8月,公司註冊資本由約1030.6萬元增至約2.4億元,增幅達2231.78%。公司原投資人之一的杭州有贊科技有限公司等退出,新增的多位投資人中,包括拉卡拉支付等。同年12月,公司註冊資本進一步由2.403億元增升至3.675億元,增幅達52.93%,企業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收錢吧也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變更。其中包括,來自德同資本、思偉投資等機構的董事退出,新增董事包括來自熊貓資本和匯納科技的人士。這也被業界視為進入衝擊資本市場的最後階段。

根據天眼查信息,收錢吧創始人陳灝為公司法人和大股東,持股比例31.01%;上海喔噻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持股比例為13.23%,其他持股5%以上的股東還包括SVVIHK I LIMITED持股7.97%、杭州中金鋒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持股6.99%、北京考拉昆略網際網路產業投資基金持股6.81%等。

聚合支付行業在鼎盛時期,市場曾一度存在數萬家平臺,這一概念在2017年、2018年左右備受資本追捧。但與此同時,一些小平臺利用「管」外之地為賭博、詐騙等平臺提供服務,也引發了監管嚴厲關注和行業洗牌。有牌照併購人士透露:近兩年來,已有50%的聚合支付公司退出市場。

2020年9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下發《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管理辦法(試行)》加強對收單外包服務市場管理,將聚合支付在內的外包機構正式納入監管。包括收錢吧在內的60家機構成為首批通過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的企業。

相關焦點

  • 支付企業股價堪憂之下「收錢吧」欲登創業板 或將成為聚合支付第一股
    財聯社(上海,記者 孫詩宇)訊,近來支付企業動作頻頻,在銀聯商務、連連科技相繼公布登陸科創板的計劃後,又一支付企業「收錢吧」擬衝刺創業板IPO。根據近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官網信息顯示,支付企業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在創業板上市,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或將成為「聚合支付第一股」,其CEO陳灝為支付企業拉卡拉創始人。
  • 收錢吧擬登陸創業板 衝刺「聚合支付第一股」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原標題:收錢吧擬登陸創業板 衝刺「聚合支付第一股」本報記者 李 冰聚合支付第一股可能要來了。近日,上海證監局披露《中金公司關於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情況報告公示》(下稱:報告),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收錢吧)擬在創業板上市。「收錢吧是聚合支付頭部機構,去年通過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其上市為聚合支付業態注入強心劑。」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表示。
  • 上海收錢吧欲衝刺創業板,中金保薦護航,聚合支付行業風險被詬病
    來源:券商中國聚合支付第一股要來了?上海收錢吧欲衝刺創業板,中金「保薦」護航,這一難題待解「收錢吧到帳……五點五元。」不少人在買早餐後進行掃碼支付時聽到過商家小喇叭冒出這樣的收錢語音播報,而這個語音中的「收錢吧」即將作為聚合支付第一股衝刺IPO。
  • 面向400萬商戶放貸 拉卡拉持股的聚合支付公司擬在創業板IPO
    又一支付公司衝刺IPO!近日,上海證監局官網披露,國內頭部聚合支付商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收錢吧」)已與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創業板掛牌上市。與拉卡拉關係匪淺聚合支付是指通過一個二維碼或APP聚合不同的支付渠道(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雲閃付)。公開信息顯示,收錢吧成立於2013年,以移動聚合支付服務為基礎,為商家提供智慧門店系統、營銷推廣服務、共享充電寶等智能化、綜合化、多樣化的增值服務。北青金融注意到,收錢吧與「A股支付第一股」拉卡拉之間關係匪淺。
  • 聚合支付終局:對話收錢吧、哆啦寶、利楚掃唄創始人
    競爭終局是個生態「聚合支付的終局,仍是一個生態。」收錢吧創始人陳灝認為,未來還會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服務商在其所擅長的領域做精、做好。從這個角度來說,聚合支付是所有行業,包括餐飲、零售、酒店、醫療等等,有B2B也有B2C,聚合支付未來還有很多可能。
  • 聚合支付服務商能賺多少錢?
    但「聚合」二字的涵義卻遠非將多種支付手段集結到一張付款碼上這麼簡單。 相較專注於付款段的支微,聚合支付服務的是收款端。支微的線下市場拓展、收款機具布放、商戶資金清算、對帳、差錯處理以及粉絲運營、紅包發放、卡券核銷、折扣減免等工作,大量都是由類似收錢吧、哆啦寶、利楚掃唄等聚合方來完成,這些聚合支付也被稱為第四方支付。
  • 京東收購支付平臺「樂惠」 聚合支付風雲再起
    據《電商報》了解,樂惠是一家專注於線下小微商戶,並為其提供以移動聚合支付為主線的一站式雲服務企業;服務超過50萬商戶(餐飲、零售為主),月支付消費者人數超過3500萬,累計支付服務近12億筆。事實上,這也不是京東第一次嘗試在聚合支付領域的探索。
  • 聚合支付大戰正酣,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入場「拼殺」!
    另外,探長回京途中乘坐武漢地鐵發現,中國工商銀行也在做掃碼聚合支付。探長在購票過程中選擇掃碼支付,用微信掃碼之後跳轉支付頁面,可選擇微信支付和工銀e支付(推薦)。不難發現,不僅收錢吧、哆啦寶、樂惠、美團、PING++、錢方、祥付寶等平臺在做聚合支付平臺,第三方支付公司、銀行等早已紛紛殺入聚合支付大戰之中。
  • 銀行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場 聚合支付大戰日漸白熱化
    今年1月,阿里巴巴通過旗下的恒生電子完成了對"收錢吧"的C輪投資等等。與此同時,各大商業銀行也都開始發展自身聚合支付服務。包括工行「e支付」、建行「龍e付」、民生銀行「一碼通」等等。其中,工行中報顯示,該行面向小微商戶推出「e支付收款碼」聚合收款服務,截至2019年6月末,已為近40萬小微商戶提供服務。
  • 聚合支付「四大禁止」
    通知要求,備案業務類型包含「聚合支付技術服務」的已提交申請或已備案的外包機構籤署《承諾書》並於11月27日前提交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值得注意的是,尚未提交備案申請或備案申請被退回,且備案業務類型包含「聚合支付技術服務」的外包機構,本通知發布時,應填寫《承諾書》,加蓋單位公章後與聚合支付技術服務檢測認證材料一併上傳備案系統。
  • 場景為王 深耕線下——區域銀行聚合支付收單運營突圍
    銀行可以運用聚合支付的收單流量,轉化為銀行需要的各種金融產品的客戶如信用卡、消費金融等。3、商戶流水貸:依據商戶的交易流水,銀行發放給商戶的經營性信用貸款。例如收錢吧就推出了「生意貸」,最高額度20萬。其覆蓋的150萬線下商戶,都是潛在的客源。4、數據流量增值服務:聚合支付這種模式,可以輕易聚集兩方流量。第一方流量,就是C端客戶流量。第二種就是B端商戶流量。
  • 聚合支付發展下,消費者、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有哪些轉變?
    轉變一、消費者期望快速、簡單和安全的結帳選擇對於消費者而言,他們已經開始期望所有支付渠道都能獲得快速、無縫的結帳體驗,這意味著等待時間和支付體驗的簡易性有可能影響銷售。例如,62%的受訪顧客在排隊等待付款太久後沒有購物就離開了商店,而85%的顧客把商品留在購物車裡沒有完成在線交易。由於顧客使用刷臉支付結帳,便利店能夠從中獲得相應的獎勵,因此公司要求所有店員都要積極推薦用戶使用刷臉支付結帳。部分位於重點商圈的便利店,甚至將推薦用戶使用刷臉支付納入店員的KPI考核。
  • 「眾星雲集」聚合支付 京東數科連收2家
    與此同時,《證券日報》記者發現,近年來聚合支付服務商已有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及金融機構布局。作為行動支付「最後一公裡」的生意,聚合支付已成為巨頭角逐的另一個戰場。 樂惠為騰訊微信支付戰略合作方 原高管團隊已退出工商註冊 聚合支付,顧名思義就是連接各第三方接入的支付接口,並打造成一個聚合平臺。因此,聚合支付也有一個更為形象的名稱為「第四方支付」。
  • 區域銀行聚合支付的場景之痛
    2016年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向商業銀行開通收單通道以來,為避免被「脫媒」,全國各家銀行紛紛開展了聚合支付收單工作,市場已經完成了聚合支付的「瓜分」。一、區域銀行聚合支付的場景痛點對於區域銀行,聚合支付線下收單是銀行的重要場景;在推廣過程中出現收單商戶交易不活躍、機具升級慢和缺乏行業解決方案等痛點問題。
  • 聚合支付備案機構擴容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系統近日更新通過備案的收單外包機構名單,銀盛支付、盒子信息、匯付數據等34家機構「聚合支付技術服務」通過。聚合支付企業須承諾「四不」 《通知》要求,已公示或已提交備案申請,且備案業務類型包含「聚合支付技術服務」的外包機構,應填寫《承諾書》。
  • 京東新夥伴:樂惠,京東數科100%收購聚合支付樂惠
    有媒體報導,聚合支付平臺樂惠已於近日正式被納入京東旗下的京東數科集團公開數據顯示,樂惠創始團隊及過往投資方悉數退出股東名單,樂惠轉由京東匯正(天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持有,公司類型從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 聚合支付企業需承諾不從事收單核心業務、不進行「二清」
    支付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通知》將進一步提高聚合支付業的監管合規程度,備案是聚合支付行業的必然趨勢,預計在將來也會成為聚合支付行業的準入門檻。此外,聚合支付公司需承諾不以平臺對接或「大商戶」模式接入持證機構,留存商戶結算資金,並自行開展商戶資金清算;不為電信詐騙、網絡賭博、跨境賭博等違法違規活動提供服務以及不從事其他違法違規經營業務行為。
  • 城市商業銀行聚合支付收單業務思考
    ,成為線下商戶「寵兒」,急劇增長的C端用戶需求也倒逼整體支付行業向互聯互通的聚合支付模式轉變,滿足多元化用戶、商戶、收付款方式,解決支付各種碎片化問題(圖2)。圖2聚合支付行業的商業模式現階段聚合支付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整體交易規模大,發展快。
  • 可以在哪裡刷臉支付|聚合支付和刷臉支付哪個更有前景?
    什麼是聚合支付?聚合支付其實是對第三方支付平臺服務的拓展。第三方支付(比如微信、支付寶等)介於銀行和商戶之間,而聚合支付是介於第三方支付和商戶之間,聚合支付通過整合各種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行、電信運營商及其他服務商等多種支付接口後進行的綜合支付服務。
  • 京東數科收購聚合支付平臺樂惠:行業頭部公司各找巨頭依附
    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聚合支付平臺樂惠近日已正式被納入京東旗下的京東數科集團。此外,據其介紹,樂惠是一家專注於線下小微商戶,並為其提供以移動聚合支付為主線的一站式雲服務企業;服務超過50萬商戶(餐飲、零售為主),月支付消費者人數超過3500萬,累計支付服務近12億筆。 此外,在聚合支付業務的基礎上,樂惠還可以為商戶提供掃碼點餐、會員儲值、店鋪營銷等業務工具,逐漸深入完整商戶經營鏈路,提供一體化的經營解決方案與服務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