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收錢吧欲衝刺創業板,中金保薦護航,聚合支付行業風險被詬病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券商中國

聚合支付第一股要來了?上海收錢吧欲衝刺創業板,中金「保薦」護航,這一難題待解

「收錢吧到帳……五點五元。」不少人在買早餐後進行掃碼支付時聽到過商家小喇叭冒出這樣的收錢語音播報,而這個語音中的「收錢吧」即將作為聚合支付第一股衝刺IPO。

2020年12月30日,據上海監管局官網,中金公司發布關於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收錢吧」)輔導備案情況報告公示。公告顯示,中金公司於2020年12月與收錢吧籤訂了上市輔導有關協議,並於當月開始進行項目輔導。

作為聚合支付頭部公司的收錢吧,此番上市輔導也意味著第四方支付規模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儘管,聚合支付的風險問題被市場有所詬病,但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有業務前景的同時,聚合支付領域也會迎來更多的競爭,「對小微商戶來說這個最方便,不過也有很多銀行開始做這件事了,這些所謂的聚合支付平臺的市場可能會小一些。」

擬赴創業板IPO

公告顯示,中金公司與收錢吧於2020年12月籤訂了《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輔導對象)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輔導機構)關於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與上市之輔導協議》。該次項目輔導於2020年12月開始。

從公告披露的輔導內容來看,中金公司針對收錢吧的上市輔導主要有十一個方面,包括對董監高以及持股5%已上的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等進行系統法規知識與證券市場知識培訓。

此外,公司主營業務、獨立運營、內部決策與控制制度也均有相關的培訓要求。比如,督促公司按照有關規定初步建立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基礎,促進接受輔導的人員增強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核查公司在設立、改制重組、股權設置和轉讓、增資擴股、資產評估、資本驗證等方面是否合法、有效,產權關係是否明晰,股權結構是否符合有關規定等。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作為聚合支付機構中的頭部公司收錢吧,是作為對第三方支付平臺服務的拓展,「第三方支付介於銀行和商戶之間,而第四方支付是介於第三方支付和商戶之間,沒有支付許可牌照的限制。」

或為聚合支付第一股

成立於2013年6月14日的收錢吧註冊資本為36750萬元人民幣,其於2020年12月15日整體變更設立股份公司。

從主營業務來看,收錢吧作為數位化門店綜合服務商,以移動聚合支付服務為基礎,為商家提供智慧門店系統、營銷推廣服務、共享充電寶等智能化、綜合化、多樣化的增值服務。

目前,收錢吧的實際控制人為陳灝。從個人履歷來看,「70後」的陳灝在支付領域從事多年。陳灝曾任職於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上海卡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卡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2014年5月起,擔任收錢吧總經理;2015年5月至今,擔任收錢吧董事長。

從股東方面來看,收錢吧持股5%以上的股東為陳灝、上海喔噻投資中心(有限合夥)、SVVIHKI Limited、杭州中金鋒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北京考拉昆略網際網路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上海德天股權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

據收錢吧官網,截至2020年7月,收錢吧在全國近40個城市設有分公司;同年11月,收錢吧日交易筆數近3200萬筆,服務商戶數超過400萬,產品覆蓋中國境內660座城市。

作為聚合支付頭部公司的收錢吧,此番上市輔導也意味著其作為第四方支付的規模發展到一定的階段。

 聚合支付已上「緊箍咒」

聚合支付實際上是聚合了第三方支付、銀行等多個支付渠道接口,也被稱為第四方支付,是建立在第三方基礎上,以第三方支付通道為基礎,為收款方進行資金結算的一種支付模式。

隨著社會零售消費規模的擴大以及支付領域近年發展等因素,聚合支付行業也逐漸加速發展。據易觀發布的《中國聚合支付市場專題分析2019》顯示,2018年以來,與聚合支付相關的投資超過10筆,金額超過15億元。而行業規模從2014年1000億元發展到2019年預計達到40萬億元。

不過,聚合支付的風險問題也時常被詬病。由於不直接進行資金的結算和清算,因此不需要具備支付牌照,然而,聚合支付仍舊是與金融支付緊密相關,雖然不直接觸碰資金,但仍有少數企業存在「二清」違規的嫌疑。

「二清」即是指,沒有獲得央行支付業務許可的單位或個人在持牌收單機構的支持下實際從事支付業務和資金清算的一種模式。比如,是指有清結算資質機構將資金結算給入網的商戶後,該商戶再將資金清結算給下遊的子商戶。

有支付機構從業人士向記者表示,不具備清結算資質的商戶拿到資金後,可能會出現不結算給下遊商戶或挪用下遊商戶的資金,容易造成子商戶的資金被非法佔用,「子商戶也可能陷入討債無門的困境,還可能會衍生洗錢、套現等違法行為。」也因此,相關違法違規的大額處罰罰單也時有披露。

2017年1月,央行下發《關於開展違規「聚合支付」服務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聚合支付作出具體定位,即「收單外包機構」。

2020年8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管理辦法(試行)》

緊接著,9月16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系統正式上線,收單外包市場進入備案制時代。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亢林曾表示,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管理工作是協會加強支付行業自律管理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協會加強收單外包服務業務自律管理的起點。有利於規範收單市場秩序、打擊治理涉賭、涉詐等違法違規行為。

前述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目前來看,聚合支付還是有業務前景的,未來也會有很多競爭的空間,「肯定也是慢慢出清那些有問題的公司和業務,因為對小微來說這個最方便,不過也有很多銀行開始做這件事了,這些所謂的聚合支付平臺的市場可能會小一些。」

事實上,對於小微商戶來說,對於支付首款應用產品的需求並不高,只要上手快速、易操作、穩定可靠即可。對於聚合支付平臺來說,不光是提供行動支付收款硬體設備服務,在數位化服務上的延續也是其提高競爭性的關鍵一環。

相關焦點

  • 收錢吧擬登陸創業板 衝刺「聚合支付第一股」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原標題:收錢吧擬登陸創業板 衝刺「聚合支付第一股」本報記者 李 冰聚合支付第一股可能要來了。近日,上海證監局披露《中金公司關於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情況報告公示》(下稱:報告),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收錢吧)擬在創業板上市。「收錢吧是聚合支付頭部機構,去年通過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其上市為聚合支付業態注入強心劑。」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表示。
  • 支付企業股價堪憂之下「收錢吧」欲登創業板 或將成為聚合支付第一股
    財聯社(上海,記者 孫詩宇)訊,近來支付企業動作頻頻,在銀聯商務、連連科技相繼公布登陸科創板的計劃後,又一支付企業「收錢吧」擬衝刺創業板IPO。根據近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官網信息顯示,支付企業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在創業板上市,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或將成為「聚合支付第一股」,其CEO陳灝為支付企業拉卡拉創始人。
  • 收錢吧衝擊創業板 聚合支付盈利模式等待檢驗
    本報記者 李暉 北京報導隨著銀聯商務啟動科創板IPO,一批支付概念公司藉此風口加快衝擊資本市場腳步。日前,上海證監局官網披露的《中金公司關於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情況報告公示》(以下簡稱《公示》)顯示,國內頭部聚合支付商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收錢吧」)擬在A股創業板上市,相關項目輔導已於2020年12月開始。
  • 面向400萬商戶放貸 拉卡拉持股的聚合支付公司擬在創業板IPO
    又一支付公司衝刺IPO!近日,上海證監局官網披露,國內頭部聚合支付商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收錢吧」)已與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創業板掛牌上市。與拉卡拉關係匪淺聚合支付是指通過一個二維碼或APP聚合不同的支付渠道(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雲閃付)。公開信息顯示,收錢吧成立於2013年,以移動聚合支付服務為基礎,為商家提供智慧門店系統、營銷推廣服務、共享充電寶等智能化、綜合化、多樣化的增值服務。北青金融注意到,收錢吧與「A股支付第一股」拉卡拉之間關係匪淺。
  • 聚合支付終局:對話收錢吧、哆啦寶、利楚掃唄創始人
    大概從2年前開始,人們就開始討論聚合支付「洗牌」問題。確實,行動支付從最早的跑馬圈地到如今縱深連接,聚合支付也跟著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方面C端的市場空間見頂,一方面行業也迎來強監管的趨勢,聚合支付服務商面臨著一些挑戰,彼此之間正在形成新的競合關係。事實上在「洗牌」過程中,聚合支付規模仍在不斷擴大,當然這也得益於行動支付的發展。
  • 「支付機構」桌球智能衝刺IPO:業務合規性仍陷爭議 影響幾何?
    來源:券商中國瞄準創業板,又一"支付機構"衝刺IPO!業務合規性仍陷爭議,影響幾何?「註冊制」帶來的上市熱潮正洶湧,支付行業也不例外。近日一家跨境金融服務公司已將著陸目標鎖定創業板。浙江證監會官網更新一則上市輔導工作進展顯示,杭州桌球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PingPong」)擬申報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
  • 聚合支付服務商能賺多少錢?
    但「聚合」二字的涵義卻遠非將多種支付手段集結到一張付款碼上這麼簡單。 相較專注於付款段的支微,聚合支付服務的是收款端。支微的線下市場拓展、收款機具布放、商戶資金清算、對帳、差錯處理以及粉絲運營、紅包發放、卡券核銷、折扣減免等工作,大量都是由類似收錢吧、哆啦寶、利楚掃唄等聚合方來完成,這些聚合支付也被稱為第四方支付。
  • 京東收購支付平臺「樂惠」 聚合支付風雲再起
    據《電商報》了解,樂惠是一家專注於線下小微商戶,並為其提供以移動聚合支付為主線的一站式雲服務企業;服務超過50萬商戶(餐飲、零售為主),月支付消費者人數超過3500萬,累計支付服務近12億筆。事實上,這也不是京東第一次嘗試在聚合支付領域的探索。
  • 聚合支付「四大禁止」
    通知要求,備案業務類型包含「聚合支付技術服務」的已提交申請或已備案的外包機構籤署《承諾書》並於11月27日前提交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值得注意的是,尚未提交備案申請或備案申請被退回,且備案業務類型包含「聚合支付技術服務」的外包機構,本通知發布時,應填寫《承諾書》,加蓋單位公章後與聚合支付技術服務檢測認證材料一併上傳備案系統。
  • 信測標準: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之上市保薦書
    五礦證券及其指定的保薦代表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證券法》《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有關規定,誠實守信,勤勉盡責,嚴格按照依法制訂的業務規則和行業自律規範出具上市保薦書,並保證所出具文件的真實、準確、完整。
  • 聚合支付企業需承諾不從事收單核心業務、不進行「二清」
    支付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通知》將進一步提高聚合支付業的監管合規程度,備案是聚合支付行業的必然趨勢,預計在將來也會成為聚合支付行業的準入門檻。具體來看,聚合支付公司需承諾不得出現未獲得銀行卡收單業務、網絡支付業務許可從事特約商戶資質審核、受理協議籤訂、收單業務交易處理、資金結算、風險監測、受理終端主密鑰生成和管理、差錯和爭議處理等收單核心業務。
  • 徵和工業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30家 中金公司過10單_中國經濟網...
    徵和工業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米凱、吳嘉青。這是中金公司今年保薦成功的第10單IPO項目。此前,7月2日,中金公司保薦的廣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會;7月16日,中金公司保薦的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會;7月20日,中金公司保薦的天津捷強動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過會;7月23日,中金公司保薦的上海中穀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和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過會;7月29日,中金公司保薦的浙江中胤時尚股份有限公司過會;9月3日,中金公司保薦的上海新炬網絡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凱龍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會;
  • 聚合支付大戰正酣,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入場「拼殺」!
    另外,探長回京途中乘坐武漢地鐵發現,中國工商銀行也在做掃碼聚合支付。探長在購票過程中選擇掃碼支付,用微信掃碼之後跳轉支付頁面,可選擇微信支付和工銀e支付(推薦)。不難發現,不僅收錢吧、哆啦寶、樂惠、美團、PING++、錢方、祥付寶等平臺在做聚合支付平臺,第三方支付公司、銀行等早已紛紛殺入聚合支付大戰之中。
  • 銀行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場 聚合支付大戰日漸白熱化
    而聚合支付的特性和發展趨勢也引來了資本的注意,從去年以來,已經有多家聚合支付獲得風險投資,騰訊、阿里在此領域同樣布局深厚。同時,銀行在錯失行動支付發展良機後,對於聚合支付同樣布局、投入,行業一方面發展趨勢很好,另一方面參與者眾多,競爭異常激烈,此時入局聚合支付,如果不能形成優勢,構建壁壘,未必是一個好的時機。
  • 區域銀行聚合支付的場景之痛
    2016年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向商業銀行開通收單通道以來,為避免被「脫媒」,全國各家銀行紛紛開展了聚合支付收單工作,市場已經完成了聚合支付的「瓜分」。一、區域銀行聚合支付的場景痛點對於區域銀行,聚合支付線下收單是銀行的重要場景;在推廣過程中出現收單商戶交易不活躍、機具升級慢和缺乏行業解決方案等痛點問題。
  • 長江證券護航,冠龍股份科創板IPO完成上市輔導
    長江證券護航,冠龍股份科創板IPO完成上市輔導 2020
  • 京東數科收購聚合支付平臺樂惠:行業頭部公司各找巨頭依附
    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聚合支付平臺樂惠近日已正式被納入京東旗下的京東數科集團。 事實上,這也不是京東第一次嘗試在聚合支付領域的探索。今年6月,京東數科就通過前述同一個投資實體,完成了對哆啦寶的收購。該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常大維此前還擔任易寶支付的聯合創始人和副總裁。 聚合支付,顧名思義就是連結各第三方接入的支付接口,並打造成一個聚合平臺。而作為行動支付「最後一公裡」的生意,近一年以來連續獲得巨頭的關注和投資。
  • 信測標準: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之保薦工作報告
    〇二〇年十月深圳信測標準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保薦工作報告        聲 明        五礦證券有限公司接受深圳信測標準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委託,擔任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保薦機構。
  • 久策氣體擬趕赴創業板 涉及2宗尚未了結訴訟有點鬧心
    原標題:創業板IPO|久策氣體擬趕赴創業板,涉及2宗尚未了結訴訟有點鬧心  12月31日,資本邦獲悉,福建久策氣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久策氣體)創業板IPO申請於12月30日獲深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五礦證券。
  • 華智融衝刺創業板:負債率超行業平均 存單一客戶依賴風險
    中國網財經12月28日訊 深圳華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智融」)昨日晚間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在創業板公開發行不超過250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1億股,保薦機構是興業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