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打開合作大門的中國空間站將推動和平利用外空合作——訪聯合...

2020-11-27 新華社

新華社維也納5月28日電專訪:打開合作大門的中國空間站將推動和平利用外空合作——訪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迪皮波

新華社記者王騰飛 劉向 金晶

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2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空間站向世界打開合作大門將推動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國際合作,這也是歷史上此類項目首次向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開放。

當天,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在維也納共同舉辦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機會公告發布儀式,盛情邀請世界各國參與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

中國空間站計劃於202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聯合國已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籤署《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國際合作諒解備忘錄》,商定利用中國空間站為各國提供科學實驗機會,並在未來為他國航天員或載荷專家提供在軌飛行機會。

迪皮波說,這個合作項目讓全世界都有機會使用中國空間站開展科學實驗,「這顯示中國在努力向全世界開放,讓大家有可能使用中國正在發展的外空設施」。

她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世界上最系統、技術最先進的航天項目之一,本次是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第一次與一個聯合國會員國在空間站方面展開合作,將給所有會員國帶來平等的參與機會與很高的合作透明度。

迪皮波呼籲聯合國會員國積極參與合作。她表示,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和工具,各國應加強外空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如今,國際社會正越來越多地認識到合作並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重要性,中國空間站的國際合作項目將促進人類對空間科技應用的認知,幫助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進入太空,服務於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

迪皮波說,中國在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合作、將自己的設施向世界開放方面興趣濃厚,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也願意積極地與中國開展對話合作,本次合作是雙方合作的重要一步,相信這種合作將來會不斷得到加強。(完)

相關焦點

  • 在和平利用外空領域加強國際合作(人民時評)
    在地球和空間站之間來回穿梭的,既有載人飛船,也有貨運飛船,而且不僅來自一個國家。這樣的畫面,未來或將在中國空間站經常見到。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聯合宣布,17個國家的9個科學項目成為計劃在2022年前後建成的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
  • 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首批國際合作項目公布
    6月1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辦的聯合國外空委第62屆會議期間,共同組織召開發布會,宣布了聯合國/中國圍繞中國空間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的第一批項目入選結果,共有來自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成功入選。
  • 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將以更開放的姿態 深入開展外空領域國際交流合作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主論壇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18日至19日在全球多個城市同步召開。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18日在北京主會場發言時表示,中國國家航天局將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姿態,深入開展外空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吳豔華表示,中國期待與世界各國共同推動空間技術的進步,助力經濟建設和人類健康。
  • 專訪:中比合作精彩紛呈——訪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
    新華社布魯塞爾10月15日電 專訪:中比合作精彩紛呈——訪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  新華社記者潘革平  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比兩國全方位友好合作精彩紛呈,碩果纍纍,為兩國人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
  • ...有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訪美中合作委員會主席查爾斯·福斯特
    10月15日,在美國休斯敦,美中合作委員會主席查爾斯·福斯特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美國總統川普首次訪華前夕,美中合作委員會主席查爾斯·福斯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美中關係近年來發展良好,兩國友誼不斷深化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 專訪:期待剛果(金)在中非友好合作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訪中國...
    新華社布拉柴維爾1月6日電專訪:期待剛果(金)在中非友好合作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訪中國駐剛果(金)大使朱京新華社記者王松宇中國駐剛果(金)大使朱京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方期待進一步深化中剛政治互信,推動務實合作更好更快發展,使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兩國人民。
  • 中國將研製和發射20分級艙段的組合體空間站
    由聯合國外空司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共同主辦的載人航天技術國際研討會16日在北京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在會上透露,中國將在2020年左右研製並發射基本模塊為20分級艙段的組合體空間站,並具備航天員在軌長期駐留能力。此外,中國空間站的建設也將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 17個國家項目將入駐中國空間站
    2022年,我國將建成長期載人的大型多艙段空間站。它採用積木式構型,由1個核心艙和2個實驗艙組成。 資料圖片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12日在維也納聯合宣布,17個國家的9個項目成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國際社會專家對此紛紛點讚,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說,中國開放空間站是一個「偉大範例」。
  •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聯合國外空辦主任:祝賀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來源:央視原標題: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聯合國外空辦主任專訪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接受總臺記者書面專訪,積極評價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期待未來彼此更廣泛合作,共同造福全人類。迪皮波首先對處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航空、航天工作人員表示問候。她表示,航空航天工業受疫情影響尤其嚴重,此時也凸顯了國際協作應對共同威脅的重要性。
  • ...合作實現共同發展——訪印度孟買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前主席庫爾卡尼
    新華社新德裡11月30日電 專訪:上合組織積極推動地區經濟合作實現共同發展——訪印度孟買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前主席庫爾卡尼新華社記者 趙旭 姜磊由印度主辦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印度孟買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前主席庫爾卡尼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全球遭受新冠疫情和經濟衰退大背景下,上合組織成員國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彼此間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積極推動本地區實現共同發展。庫爾卡尼表示,疫情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所有國家都應該團結起來,為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尋求答案。經濟脫鉤和保護主義不是前進的方向,更多合作、更多參與才是解決之道。
  • ...希望與中國繼續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訪白俄羅斯總理科比亞科夫
    新華社明斯克5月26日電專訪:白俄羅斯希望與中國繼續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訪白俄羅斯總理科比亞科夫新華社記者魏忠傑 李東旭 李佳在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應邀訪問白俄羅斯前夕,白俄羅斯總理安德烈·科比亞科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希望與中國繼續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訪白俄羅斯總理科比亞科...
    新華社明斯克5月26日電 專訪:白俄羅斯希望與中國繼續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訪白俄羅斯總理科比亞科夫  新華社記者魏忠傑 李東旭 李佳  在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應邀訪問白俄羅斯前夕,白俄羅斯總理安德烈·科比亞科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白中兩國關係快速發展
  • 同意16國合作申請之後,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只是沒達到要求
    近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但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不是拒絕美國,而是美國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標準。空間站的應用是空間站生命力所在。「 和平」號空間站+多年運行的經驗和「國際空間站」的計劃與進展已經證明,空間站對宇宙探索和開發、空間科學和應用、人類生存環境的認識及推動其它科學研究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外交部:中方將本著為全人類謀福利的精神促進外空探索
    >2日表示,中方將繼續本著為全人類謀福利的精神,以開放包容姿態推進國際合作,促進外空探索。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著陸當天,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對此,華春瑩表示,中方對俄羅斯、歐洲等航天機構的美好祝願表示感謝。
  • 拜登太空顧問:美國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很重要
    博爾登擔心,美國若不與中國進行合作,中國會利用自己獨立的太空項目「搶走」美國的合作夥伴。博爾登說,「我們似乎並不擔憂中國發射並建造自己的空間站」,但「這是目光短淺的表現,這不是一個好領導者的標誌」。在博爾登看來,中國的太空技術已經很先進,不需要與美國合作就能實現重大太空目標,但全世界都希望中國能參與合作,而不是選擇「單幹」。 弗裡澤則表示,美國可以參考與美俄之間進行的太空合作,利用中國的載人航天計劃運送太空人,甚至「下一次從月球發出的信號可能就是普通話」。
  • 專訪:中國對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承諾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新華社聯合國1月27日電 專訪:中國對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承諾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訪第71屆聯大主席彼得·湯姆森  新華社記者史霄萌 胡友松  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彼得·湯姆森2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對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承諾將為全球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 中國空間站否決了美國的合作申請,因為其實力差
    但在上世紀的時候,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航天技術仍然存在巨大的不足,比如在全球導航系統的建立上以及空間站的創建上。有傳言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由美國和俄羅斯主導,加拿大、日本等16個國家共同參與的國際空間站建設項目將中國拒之門外,並且甚至不接受中國對其應用的通知。
  • 外交部: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翟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北京說,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人類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23日發射升空,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對此,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他表示:「這樣一種解讀並不正確。
  • 17個國家23個機構受邀在中國空間站開展實驗 外國網友齊聲點讚
    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發布在海外社交媒體上這段視頻報導,令外國網友看得熱血沸騰。6月1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在奧地利維也納共同召開發布會,宣布了聯合國/中國圍繞中國空間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的第一批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