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外空辦主任:祝賀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央視

原標題: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聯合國外空辦主任專訪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接受總臺記者書面專訪,積極評價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期待未來彼此更廣泛合作,共同造福全人類。

迪皮波首先對處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航空、航天工作人員表示問候。她表示,航空航天工業受疫情影響尤其嚴重,此時也凸顯了國際協作應對共同威脅的重要性。「對於所有受影響的人,我想說,我們將重新振作起來,我們將再次飛翔,航空航天業將再次成為全球經濟的支柱之一。」她說。

對於中國航空航天事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迪皮波給予高度評價。她指出,過去50年,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1992年中國啟動載人航天計劃並在此後穩定、迅速發展,2003年航天員楊利偉乘「神舟」五號實現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迪皮波說:「目前為止,中國是有自主能力將太空人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地球的國家之一,自中國啟動載人航天計劃以來,僅用27年時間就建設了自己的空間站--中國空間站(CSS)。中國探月計劃也進展順利,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們希望中國將為探索月球和火星做出重大貢獻。」

談及航空航天事業未來時,迪皮波表示,越來越明顯的是,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為人類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不僅能夠增進對宇宙的了解,而且有利於改善生活,並為地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她說:「未來50年間,太空應用將為人類發展打開新的大門,我希望好處清晰可見,實現強而有力。同時希望,各國領導人愈發意識到太空作為國家發展計劃的潛力,太空工具將越來越重要。」

最後,迪皮波說:「值此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之際,祝賀我們的中國朋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期待今後(與中國)進一步加強合作,讓世界各地的每一個人都受益。」(總臺記者 張婧昊 李春元)

相關焦點

  • 航空航天有什麼區別?中國的航天技術都來自國外?乾貨全在這裡……
    我們航空航天的很多核心、尖端技術都來自國外?設計、材料、工藝是三位一體,三者只有齊頭並進才能把我國的航天航空事業真正發展壯大。航空航天新技術在民生民用領域都有哪些應用?中國航天科工三院海鷹特材公司 裝配製造技術中心主任助理 王巍:航空航天新技術在民生民用領域有很多具體的應用。
  • 吳燕生:讀懂了這些,就解開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精神密碼
    一甲子櫛風沐雨、朝乾夕惕,中國航天人經歷了從零起步的舉步維艱,經歷了奉獻終身的義無反顧,經歷了發射失利的痛定思痛,也迎來了無數次鮮花和掌聲的高光時刻……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堅強領導下,中國航天人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取得了以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北鬥導航、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新一代運載火箭為代表的一系列輝煌成就,實現了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
  • 中國航天事業再次取得重大成就,載人飛船成功著陸
    根據環球網報導,我國航空領域傳來捷報傳來,中國航天事業再次取得重大成就,載人飛船成功著陸。北京航空控制中心於近期對新一代載人飛船進行了試飛,試驗船返回艙在東方著陸預定區成功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達到著陸現場艙體完好無損,這個消息一出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
  • 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頒發!榮耀屬於他們
    他代表學校歡迎到場領導和嘉賓,祝賀典禮舉行,並向各位獲獎的集體和個人致敬。他表示,每一項獲獎成就的背後都凝聚著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奮鬥者的汗水與夢想。北航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始終以服務航空航天重大戰略需求為己任,為國家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培養了大批領軍領導人才。面向未來,北航將堅守初心使命,為祖國航空航天事業培養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以實際行動為建設航空強國、航天強國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1965年,百廢待興的中國航天,迎來了新的開篇
    嫦娥四號月球背面成功著陸,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的建成,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發射……中國的航天事業如今正迎來快速蓬勃的發展,而每一次的成就,都引起了世界的矚目,尤其是這兩三年的航天任務,先後已取得了數項國際首創的世界紀錄。
  • 中國航天喜迎巔峰!已取得兩大核心成就,又將迎重大任務
    載人航天在蘇聯是首次實現,隨後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也隨之完成。然而,中國的航天事業卻一直受到美蘇和歐洲各國的壓制和封鎖,自1970年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枚運載火箭和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中國航天事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出新成果。剛過的2019年,無疑是中國航天事業的「硬骨頭」之年。是網絡上的一種流行說法,意思是非常嚴重。
  • 中國國家航天局:中國正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 歡迎各國際航天機構積極參與中國深空探測活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在「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之際,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昨天(24號)在海口舉行。中國的載人航天計劃,將按照載人飛船、空間實驗室、空間站三步走的目標不斷取得新突破。」談及中國航天國際合作,許洪亮表示,目前,中國和俄羅斯、烏克蘭、法國、義大利、阿根廷等建立了18個航天合作機制,深度參與聯合國外空委等18個國際組織的工作。
  • ...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 歡迎各國際航天機構積極參與中國深空探測...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在「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之際,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昨天(24號)在海口舉行。中國國家航天局透露,目前中國正在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未來還將實施小天體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
  • 第七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召開
    李新軍:2009年、2010年、2014年,APSCO與聯合國外空委分別與成員國伊朗、泰國、中國舉辦了空間法研討會;2012年及2013年,APSCO在北京舉行了專題研討會,來自聯合國外空委、歐空局、各成員國的法律專家及學者,共同討論了建立APSCO空間法研究中心的可能性;李新軍:APSCO是繼歐空局之後,空間領域在聯合國正式登記(2009年)的第二個區域性政府間國際多邊合作組織
  • 祝賀!中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西工大航天人
    2017年1月9日,由西北工業大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九部聯合研製的「行雲試驗一號」2U 立方星,搭載「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西北工業大學和中國宇航學會共同發起成立「『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
  • 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深空探測活動逐漸復甦,各主要航天國家紛紛制定面向未來的深空探測長遠規劃或任務計劃。經過幾代人努力,我國航天事業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我們有能力走出地球、邁向深空!從嫦娥一號到五號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科學家開始研究月球探測的可行性。90年代,成立「863月球探測課題組」進行研究論證。
  • 保信航空航天科技谷擬落戶成都彭州
    9月18日下午,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茂祿,成都新材料產業功能區黨工委委員鄧尹,彭州市政府辦主任陳江祺,彭州市財政局局長周洪金,彭州市商務投促局黨組成員
  • 中國航天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中國一項令人矚目的航天技術在國外航天圈裡炸開了鍋。引發這一軒然大波的就是中國於近日發射了「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報導稱,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一枚長徵2F運載火箭將該太空飛行器送入了軌道。在軌飛行2天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 天津市祝賀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成功
    總裝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科學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欣聞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們謹代表1300萬天津人民向參加這次任務的航天員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幹部職工、解放軍指戰員,表示熱烈祝賀和崇高敬意!
  • 他曾與錢學森共事,助中國航天事業發展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與孔子同一天生日,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博士生導師;跟錢學森一同工作,他是我國航空航天與國防事業背後的無名英雄;幾經起落,他卻篤志科研,成就卓著,卻像普通老師一樣每天拿著公文包準時出現在實驗室裡。 他就是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童秉綱。
  • 中國航天事業實現歷史性突破!「可重複使用實驗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
    火箭將它發射成功之後,它會進入提前設定好的軌道,開展可重複利用實驗,為人類和平友好利用太空提供技術上的援助和指導,這次中國發射成功這類實驗性太空飛行器,對整個人類的航天事業發展來說都是極大突破和貢獻。中國航天事業展雄風雖然這些年中國在航天領域已經取得了極大突破和成就
  • 兩彈一星元勳姚桐斌,中國航天材料奠基人,46歲時被暴徒殘忍殺害
    首先我們要知道SpaceX是一家私營公司,此次發射成功意味著開啟了商業載人航天的全新時代,人類的航天史正進入了新的階段。航空航天技術一直是各國關注和發展的重點我國在此領域也取得過多項令人矚目的成就,如 &34;、&34;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北鬥導航等等。都說我國航天事業是起步晚進步快,起步晚不難理解,中國近代打了一百多年仗,剛建國時可謂是一窮二白。
  • 中國壯舉引爆國際輿論
    最近幾年,我國在科研以及科技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20年11月24日,這一天註定要被人們所銘記,全世界都在看著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對於我國來說無疑是一大壯舉。因為這將開啟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是我國航天事業中最新的一步,對於我國未來航天事業的發展將會帶來深遠影響。
  • 美國堪薩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王志堅教授受聘為西工大客座教授
    西工大新聞網5月27日電(通訊員 李自偉 攝影記者 郭友軍)5月28日上午,我校舉辦客座教授授聘儀式,正式聘請美國堪薩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王志堅教授為我校客座教授。會上,王佔學介紹王志堅教授簡歷和學術成就。張衛紅代表學校向王志堅教授頒發聘書。張衛紅對王志堅教授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表示祝賀,並指出,學校近一段時間一直將國際化和高層次人才引進作為學校今後一段時間跨越式發展的引擎。學校希望能夠與一流大學的一流教授開展一流合作為主,推動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
  • 俄航天局:祝賀中國航天事業上這一歷史性事件
    在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向中國取得的這一壯舉表示祝賀。央視視頻截圖據塔斯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負責國際合作的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副局長謝爾蓋•薩伐黎耶夫稱,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對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落月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