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
原標題: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聯合國外空辦主任專訪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接受總臺記者書面專訪,積極評價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期待未來彼此更廣泛合作,共同造福全人類。
迪皮波首先對處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航空、航天工作人員表示問候。她表示,航空航天工業受疫情影響尤其嚴重,此時也凸顯了國際協作應對共同威脅的重要性。「對於所有受影響的人,我想說,我們將重新振作起來,我們將再次飛翔,航空航天業將再次成為全球經濟的支柱之一。」她說。
對於中國航空航天事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迪皮波給予高度評價。她指出,過去50年,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1992年中國啟動載人航天計劃並在此後穩定、迅速發展,2003年航天員楊利偉乘「神舟」五號實現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迪皮波說:「目前為止,中國是有自主能力將太空人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地球的國家之一,自中國啟動載人航天計劃以來,僅用27年時間就建設了自己的空間站--中國空間站(CSS)。中國探月計劃也進展順利,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們希望中國將為探索月球和火星做出重大貢獻。」
談及航空航天事業未來時,迪皮波表示,越來越明顯的是,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為人類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不僅能夠增進對宇宙的了解,而且有利於改善生活,並為地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她說:「未來50年間,太空應用將為人類發展打開新的大門,我希望好處清晰可見,實現強而有力。同時希望,各國領導人愈發意識到太空作為國家發展計劃的潛力,太空工具將越來越重要。」
最後,迪皮波說:「值此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之際,祝賀我們的中國朋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期待今後(與中國)進一步加強合作,讓世界各地的每一個人都受益。」(總臺記者 張婧昊 李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