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 歡迎各國際航天機構積極參與中國深空探測...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在「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之際,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昨天(24號)在海口舉行。中國國家航天局透露,目前中國正在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未來還將實施小天體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
-
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未來實施嫦娥六號等任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海口11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在海口舉行,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在論壇上表示,在剛剛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基礎上,我國後續還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探月任務,同時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
中國後續將實施嫦娥六、七、八號任務 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中新社海口11月25日電 (郭超凱 王子謙)為期3天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25日正在海口進行。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在論壇上表示,後續中國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任務,同時還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
國家航天局:未來中國還將實施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等任務
【解說】為期3天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11月25日正在海口進行。期間,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透露,後續中國將重點發展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和可重複使用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進一步提高進入空間能力。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官宣
「我們也倡導,對於同一個目標的探索,各個國家可以開展合作,針對不同的科學目標和任務分工,可以各有側重,協調各自資源合作實施。」許洪亮以探月為例進一步說,未來中國要實行嫦娥七號對月球的南極進行探測,俄羅斯也有一個叫做「月球-資源-1」,即LUNA-26的探測,在中俄兩國政府間合作機制下,正準備在這方面開展相關合作。
-
深空探測將有「大動作」!中國航天再啟星辰大海夢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空間站不只是歡迎傳統航天員即駕駛員,同樣對工程師和科學家敞開大門,選拔範圍方面,既從空軍現役飛行員中選拔,又從航空航天工程技術和科研人員中選拔,如相關工業部門、科研院所和大學等;當然,性別方面,既選拔男性航天員,又選拔女性航天員。
-
中國深空探測,未來是星辰大海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6月,人類已執行深空探測任務約260次。相比之下,中國的深空探測開展的比較晚。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科學家開始研究月球探測的可行性。1991年,我國航天專家提出開展月球探測工程。2003年,提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不過,近年來中國的深空探測進展迅速。
-
焦維新:中國深空探測,未來是星辰大海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6月,人類已執行深空探測任務約260次。相比之下,中國的深空探測開展的比較晚。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科學家開始研究月球探測的可行性。1991年,我國航天專家提出開展月球探測工程。2003年,提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不過,近年來中國的深空探測進展迅速。
-
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未來還將實施小天體探測
央廣網北京11月24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朱永)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記者24日從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獲悉,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未來還將實施小天體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
-
中國正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行星探測領域突破不斷
2020-11-25 17:55:03 來源: 前瞻網 舉報 「嫦娥五號」上天,中國探月工程再迎關鍵進展
-
中國航天科普活動的啟示——
NASA不僅國家航天管理機構,也是國家級的航天科學普及機構。我國也應嘗試將科普教育作為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大使命,把吸引和啟迪青少年、提升公眾對航天科學的認知作為我國航天科技發展水平的指標,將航天科普教育列入戰略目標,作為我國航天科技發展規劃的一部分,並增加固定經費的投入支持。
-
國家航天局邀請多國駐華使節及國際組織人員觀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
今天(14日)上午,中國國家航天局邀請部分外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赴河北懷來觀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並參觀相關試驗設施。本次觀摩活動是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首次公開亮相。火星探測什麼樣?我們的探測器將如何落在火星上?在距離北京市區約三四個小時的車程,位於河北懷來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裡,矗立著一座高約140多米的地外行星探測試驗塔架。
-
哪國航天員將第一個搭乘中國飛船?俄已訂艙位 還進入月球基地
據俄塔社14日稱,羅戈津充滿自信的聲稱,「我們已準備好乘坐中國和美國的航天飛船飛向太空。中國和美國人可能也準備搭乘我們的飛船,這是正常的,在載人航天領域一直都應該合作。」他同時強調,俄羅斯正積極與中國夥伴討論在航天領域的合作,包括聯合建設月球科考站。
-
我國正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 未來將實施行星探測任務
據官方消息,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在行星探測等領域也將不斷取得新突破。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計劃在下一個十年建立小型國際月球科研站,邀請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宇航局參與。國際月球科研站將為月球科學探測、月球相關技術實驗提供共享平臺。
-
中國深空探測之夢:去月球、上火星、追尋太陽風的邊界
中國的深空探測正在路上。 2019年4月底,《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採訪了嫦娥工程的幾位關鍵性人物,包括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以及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四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李春來,聽他們解讀中國月球與深空探測計劃的科學意義與未來規劃。
-
中國「廣發英雄帖」共建月球科研站:俄響應 歐洲也感興趣
美媒稱,中國提出了建設一座國際月球科研站的構想,正在為這一項目尋找國際夥伴。據美國航天新聞網8月21日報導,這個名為「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的項目將在月球南極地區實施。它將通過本世紀20年代發射的一系列嫦娥任務來展開,並將在本世紀30年代得到擴展。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國際論道)
《自然》雜誌則進一步指出,「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又一個裡程碑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專訪北大郭弟均:探月工程打開了中國深空探測的大門
郭弟均認為,探月工程是中國深空探測的第一站,對未來月球基地建設、資源開發利用,以及其它地外天體的探測具有開創性和指引性的意義,是實現中國人千百年來從仰望星空、思索星空發展到走入星空、探測星空的基礎。「美國的深空探測任務中科學家團體的意見尤為重要,探測任務以科學目標為主,科學家在任務規劃和實施中扮演重要角色。」郭弟均表示,「但情況正在逐漸轉變,隨著中國深空探測技術的逐步完善和成熟,行星科學家將在未來的探測任務中擁有更多話語權,探測任務也因此會有更多科研產出。」
-
2020火星探測是怎麼回事?火星探測有什麼意義?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喬全興):在11月5日於廣東省珠海市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透露,中國計劃於2020年左右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他表示,和平利用和探索外層空間是人類不懈的追求,中國將加快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積極開展國際空間交流與合作。
-
歐洲航天局專家表示火星探測計劃將是中國太空探索邁出的一大步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賈延寧):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歐洲航天局(歐空局)作為較早開展火星探測的一方,對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怎麼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駐法國記者賈延寧就此採訪了歐洲航天局歐洲航天空間操作中心行動部負責人保羅·費裡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