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取得重大突破

2020-09-21 精靈喵喵O

日前,中國一項令人矚目的航天技術在國外航天圈裡炸開了鍋。CNN等不少主流媒體輪番進行報導,文章稱該技術保密程度高於常規。引發這一軒然大波的就是中國於近日發射了「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報導稱,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一枚長徵2F運載火箭將該太空飛行器送入了軌道。在軌飛行2天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射仍停留在「試驗」階段。不過,「試驗」一詞是用於描述進入工程研製階段的具體型號,因此本次發射試驗,是為了實用化型號服務的。那麼「太空飛行器可重複使用」為何會引發如此大的關注?有專家指出,太空飛行器可重複使用是未來航天事業的一個方向。可重複使用將會大幅度降低航天成本,當下國內外商業航天蓬勃發展,民營企業為實現盈利更加講究成本。然而,目前各國在這一技術上差距巨大。「可重複使用」航天技術做得最成功的是美國,中國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為何要大力發展「可重複使用」航天技術?答案當然還是成本!太空飛行器可重複使用的最大價值,在於其重複利用性帶來的巨大價格優勢,這種優勢將被轉化為航天發展的總體優勢。眾所周知,將衛星等運載物運上太空,在太空梭退役之後,只有使用運載火箭才能做到。但過去的運載火箭都是一次性的,要輸送更多的物質進入太空,就需要製造和發射更多的火箭,此中成本自然不低。但如果運載火箭能夠實現可回收利用,那麼無論是建造成本還是發射成本都將下降。

此前,國內外航天愛好者和分析人士都指出,本次發射的是一種採取有翼構型、返回大氣層時可以通過氣動外形減速、滑翔,並且水平降落在普通機場上的飛行器,類似於太空梭,包括有人駕駛的NASA太空梭和無人駕駛的美國空軍X-37B。有報導稱,中國在2017年表示,計劃在2020年測試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機。文章指出,最近幾個月,中國在長徵2F運載火箭的發射塔上進行了明顯的改裝工作,這導致人們猜測,這項改裝工作將允許發射比標準長徵2F火箭更重更大的載荷,有翼太空飛行器可能需要進行此類準備工作。

雖然,我國這次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與運載火箭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各種太空飛行器的重複使用,將為人類往返太空大幅降低成本,是未來航天事業的一個方向。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自主創新的重大突破
    九天攬月凱旋歸,中國航天創造了新的歷史。這是一次新的勝利,也是一個新的起點。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中國航天科技再次向前邁出一大步,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了重大貢獻。
  • 我國航天取得重大突破,「永不著陸」已成現實,美:中國動真格了
    如今我國在航天領域又取得重大突破,「永不著陸」已成現實,美:中國動真格了。直到現在,許多國家還對這一飛機念念不忘,不過技術的問題以及難題的突破依舊是許多國家的障礙。讓世界各國驚訝的是,這一技術在不久後竟然被我國突破,我國航天取得重大成就,「永不著陸」也已經變為現實。
  • 中國航天霍爾電推進發動機研製取得重大突破
    原標題:我國霍爾電推進研製取得重大突破春節假期剛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801所傳來好消息:我國霍爾電推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80mN霍爾推力器的空心陰極長壽命試驗率先突破18000小時,累計點火15000次,遠超7500小時、累計點火8000
  • 中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此前,中核集團先後發展了多種類型的磁約束聚變研究裝置,建成了中國環流器一號、新一號和二號A裝置等三大國家重要科研設施,並取得了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樹立了中國核聚變研究史上的一座座豐碑
  • 我國在航天發動機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已全球領先
    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航天科技801所,成功完成了20千瓦霍爾發動機的第一次點火實驗。總點火時間長達8小時,連續點火次數超過30次。就在世界各國都在為等離子推力器研究攻關時,我國卻在大功率霍爾發動機領域率先取得突破。從以前「毫牛級」的小功率邁進了「牛級」的大功率大門。霍爾發動機是未來太空飛行器的推力器,是目前最先進的電推進發動機。主要用在長期執行太空任務的太空飛船或是太空衛星的推進調控。因為霍爾發動機不需要消耗任何的固體或液體燃料,主要的推進劑就是氙氣。
  • 短短幾個月,中國航天再次迎來重大突破
    隨著中國的發展,世界各國對中國的關注也越來越大,隨時都想要看看這個國家到底是為什麼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這不,我國這邊再次放出消息,中國航天迎來重大突破,連美國都感嘆:這怎麼可能?發展速度實在太快了。
  • 航天科技801所霍爾電推進研製取得重大突破
    春節假期剛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801所傳來好消息:我國霍爾電推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80mN霍爾推力器的空心陰極長壽命試驗率先突破18000小時,累計點火15000次,遠超7500小時、累計點火8000次的典型任務指標要求。該項技術的突破,將為我國電推進系統進入全面應用的新時代奠定堅實基礎。
  • 中國航天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升空
    也許是昔日的輝煌讓世界惶恐不安,也許是曾經的落後讓世界食髓知味,如今越來越強大的中國,是很多西方國家不願意看到的。猶記得新中國成立之初,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各種封鎖孤立,沉沉地打擊著這個如新生兒似的國家。俗話說,沒有傘的孩子就要學會奔跑。
  • 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動機取得重大突破,技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航天科技801所,成功完成了20千瓦霍爾發動機的第一次點火實驗。總點火時間長達8小時,連續點火次數超過30次。就在世界各國都在為等離子推力器研究攻關時,我國卻在大功率霍爾發動機領域率先取得突破。從以前「毫牛級」的小功率邁進了「牛級」的大功率大門。霍爾發動機是未來太空飛行器的推力器,是目前最先進的電推進發動機。主要用在長期執行太空任務的太空飛船或是太空衛星的推進調控。因為霍爾發動機不需要消耗任何的固體或液體燃料,主要的推進劑就是氙氣。
  • 中國突破航天推進關鍵技術,霍爾推力器取得傲人成績
    中國的科技發展雖然在近幾年十分迅速,但是整體技術還是落後於歐美。在航天領域也一直都是美國和俄羅斯稱霸,直到中國2000年之後,中國加入了太空鬥爭之中,這個局勢有所改變。而如今中國完全有後來居上的架勢,航空領域的科技發展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 我國霍爾電推進研製取得重大突破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研製的霍爾電推進技術近日取得重大突破——80mN霍爾推力器的空心陰極長壽命試驗率先突破18000小時,累計點火15000次,遠超7500小時、累計點火8000該項技術的突破,將為我國電推進系統進入全面應用的新時代奠定堅實基礎。   六院研製的多種霍爾電推進系統推力器功率覆蓋0.1~5kW,將應用在靜止軌道衛星、低軌衛星、深空探測器和大型載人太空飛行器上,將大幅提升太空飛行器承載能力、壽命和綜合性能。  1994年,在「兩彈一星」元勳任新民院士的倡導下,六院在國內率先開展霍爾電推進技術和應用研究。
  • 中國航天傳出好消息,太空動力裝置點火成功,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
    國內網站報導,中國航天傳出好消息,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我國首款牛級推力霍爾推力器點火成功,標誌著我國實現了霍爾電推力器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的重大突破。2015年,航天科技六院801所研製的80mN霍爾推力器試驗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繼俄、美、歐之後第四個掌握霍爾電推進技術的國家。僅僅一年後,在航天科技六院801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航天科技五院502所就研製出了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同年,這項技術就被運用在「實踐十七號」衛星上完成了在軌驗證工作。這說明儘管我國起步較晚,但我國在該領域的進展迅速,大有趕上並超越之勢。
  •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晶片晶圓切割保護 發表於 2021-01-08 10:31:56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 中國航天迎來大豐收,已經取得兩大核心成就,又將迎來重大任務
    2020年中國航天迎來了大豐收,在今年之內,中國北鬥三號系統完成了全球組網,中國的「空天飛機」完成了發射與回收任務。這使得中國航天取得了兩大核心成就,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中國航天又將迎來一項重大任務,一旦完成了這個任務,那麼今年中國航天就可以宣布完美收官了。
  • 我國霍爾電推進發動機研製取得重大突破
    資料圖:100型磁聚焦霍爾推力器原標題:我國霍爾電推進研製取得重大突破春節假期剛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801所傳來好消息:我國霍爾電推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80mN霍爾推力器的空心陰極長壽命試驗率先突破18000小時,累計點火15000次,遠超7500小時、累計點火8000次的典型任務指標要求。
  • 中國掌握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航天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在利用太空時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金剛石單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
    金剛石單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1-01-11 10:25:51 如何讓金剛石「聽話」,
  • 中國航天邁向「四月突破」
    在充滿無限希望的明媚春天裡,一路風雨兼程的中國航天人正奮力實現新的突破。根據計劃,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將於4月下旬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發射升空,而執行此次飛行任務的是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  目前,飛船的測試工作和火箭發射前各項準備工作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按計劃有序推進。
  • 中國商業航天重大突破!「穀神星一號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中國商業航天重大突破!「穀神星一號•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成功發射】11月7日15點12分,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本次發射順利將國電高科天啟11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是中國商業航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我國航天技術的重大突破
    不過,如今科技飛速發展,一次性火箭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新的航天技術趨勢是太空飛行器的可回收重複利用,我們不只是要讓火箭能夠成功發射上天,還要強調的是太空飛行器重複使用。值得高興的是,在重複利用太空飛行器技術上我國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如今已經成功的將可重複使用的實驗太空飛行器順利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