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元勳姚桐斌,中國航天材料奠基人,46歲時被暴徒殘忍殺害

2020-06-10 阿離講歷史

5月31日,在全世界觀眾的注視下,SpaceX最新的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央視和國內多家媒體都對其進行了直播和報導。SpaceX是一家美國公司為何我們會如此關注呢?首先我們要知道SpaceX是一家私營公司,此次發射成功意味著開啟了商業載人航天的全新時代,人類的航天史正進入了新的階段。

兩彈一星元勳姚桐斌,中國航天材料奠基人,46歲時被暴徒殘忍殺害

航空航天技術一直是各國關注和發展的重點,這項技術無論是在國防軍事還是民用生活上都發揮著極大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國在此領域也取得過多項令人矚目的成就,如 &34;、&34;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北鬥導航等等。都說我國航天事業是起步晚進步快,起步晚不難理解,中國近代打了一百多年仗,剛建國時可謂是一窮二白。

進步快指的是中國航天事業在短短幾十年裡便躋身世界航空至少前三的地位,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就,這背後是一代代航天人的刻苦鑽研,特別是老一輩航天人,他們在當時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將中國航天事業完成從無到有的轉變,後來者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才有了現在的輝煌成。本文介紹的便是兩彈一星元勳中的一位——姚桐斌,他是中國航天材料與工藝技術的奠基者。

兩彈一星元勳姚桐斌,中國航天材料奠基人,46歲時被暴徒殘忍殺害

01

姚桐斌出生在動蕩的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姚桐斌小時候家境不是太好,靠著父親和哥哥做糧食生意掙得一點微薄收入,才勉強讀完了小學。

1934年,姚桐斌從小學畢業。由於弟弟妹妹需要人照顧,加上社會愈發動蕩,姚家生活越來越困難,姚桐斌的父親便打算讓他輟學,回到家幫忙。好在小學校長聽說了這件事,不願這天才學生蒙塵,多次來到家裡勸說父親,父親這才勉強答應讓姚桐斌繼續讀書。

同年8月,姚桐斌考入了無錫縣中學,可沒讀多久,家裡就實在拿不出錢來了,姚桐斌不得不輟學,為了能繼續讀書,姚桐斌決定自己掙學費,靠著擺地攤賣日雜用品和打零工,磕磕碰碰地讀完了初中。

兩彈一星元勳姚桐斌,中國航天材料奠基人,46歲時被暴徒殘忍殺害

初中畢業後,姚桐斌在哥哥的幫助下,拿著平時攢下的一點積蓄,孤身前往上海求學。可大城市高昂的學費和生活開支很快讓姚桐斌支撐不起。於是,姚桐斌幾經波折來到江西吉安求學,在這裡姚桐斌考上了當地高中,靠著學校的貸款完成了高中學業。

兩彈一星元勳姚桐斌,中國航天材料奠基人,46歲時被暴徒殘忍殺害

1946年,大學畢業的姚桐斌獲得了公費留學的機會,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留學生涯。

02

1957年9月,36歲的姚桐斌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祖國。他毅然放棄了外國優厚的生活待遇,和先進的科研條件,一心投身到新中國的建設中去。

1960年蘇聯撤走了全部專家,先前答應賣給中國用於研製火箭的關鍵材料也不了了之。中國人只能靠自己,於是,姚桐斌接到了研製這種材料的任務,接到任務後姚桐斌立刻帶領團隊開展工作。姚桐斌團隊經過無數次試驗和研究終於研製出一種新型材料&34;,這種材料能吸收大量熱能,解決了火箭發射時產生的高溫會融化零部件的問題,還提高了火箭的射程,姚桐斌以遠超預期的成績完美地完成了任務。

兩彈一星元勳姚桐斌,中國航天材料奠基人,46歲時被暴徒殘忍殺害

在此之後,姚桐斌團隊又攻克了一個個難點,研製出了多種新型材料和製作工藝,填補了我國多項空白。

姚桐斌和他的團隊能贏得大家的尊重,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攻克了一個個難點,還在於他們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就算是對電機及電氣控制盤的打掃、電梯變速箱的潤滑油,他們都會用便箋進行標註,提醒工作人員注意。

03

有得必有失,姚桐斌回國後一心紮根在祖國的科研事業上,為新中國建設添磚加瓦,是當之無愧的棟梁之才,可姚桐斌對自己的家庭實在付出太少,甚至可以說是不稱職,由於姚桐斌的工作需要嚴格保密,就連辦公室電話都不能告訴家裡人。他的妻子彭潔清快要臨產時,姚桐斌都不能第一時間回來陪她,彭潔清只能一個人挺著大肚子去醫院。

兩彈一星元勳姚桐斌,中國航天材料奠基人,46歲時被暴徒殘忍殺害

在自然災害時期,姚桐斌作為國家幹部從不搞特殊化。那時候的日子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34;,他的妻子彭潔清看他工作那麼辛苦,就想買只母雞給他補補身子,姚桐斌知道後嚴厲的批評了妻子一頓,讓她把雞還回去。彭潔清雖然心裡十分委屈,可她知道丈夫的為人還是照辦了。

姚桐斌這樣一位愛國的科學家,卻突遭不幸,1968年6月,姚桐斌下班回家時,無端遭到了一群暴徒襲擊,不幸遇難,年僅46歲。消息傳來,周總理的茶杯都驚到了地上,國之洪寶失矣!此時的姚桐斌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了,這樣的遭遇怎能讓人不心痛。

結語:

姚桐斌和老一輩航天人他們帶領中國航空從無走向有,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鑄就了中國航天精神,鼓舞著新一代航天人奮勇向前。

如今,我國航天事業雖取得了輝煌成就,但我們仍要正視與國外發達國家間的差距,只有這樣我國航天事業才能不斷創新,穩步向前。

相關焦點

  • 兩彈元勳姚桐斌:為航天事業奠基,46歲時卻被悶棍結束生命
    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等十幾位兩彈一星獎章獲得者,都曾經留學歐洲、美國等地,但在祖國需要之際,他們欣然回國。正應了那句:科學雖然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卻有。而在23位為研製兩彈一星作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之中,姚桐斌卻可以稱之為另類。作為我國航天材料、工藝的奠基人,他成就卓著,他有著赤子之心,有著豪情壯志,但如今卻鮮有人知。46歲時,更是慘遭歹徒毒打致死。
  • 兩彈元勳姚桐斌:46歲被活活打死,妻子追兇11年,兇手刑期僅15年
    作為中國第一批航天研究人員,他與研究所的同事致力於飛彈與航天材料還有工業技術的科研與實驗。他對於冶金學還有合金粘性與流動性的研究,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奠基了一條康莊大道。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的航天事業蒸蒸日上,這都離不開姚桐斌在航天科研上作出的卓越成績。
  • 「兩彈元勳」姚桐斌:為航天事業做巨大貢獻,卻被一悶棍終結生命
    自從中國實現神舟十號的任務以後,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已然成熟,從發射第一個航天火箭開始到現在,已經有11名太空人送入太空,中國已經成為了新的世界航天工業大國。雖然中國現在已然是一個航天工業大國,但是在中國航天事業剛開始的時候。進展的非常的艱難。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就因為用於航天飛船的這個發動機材料屢屢不能過關,導致我國火箭的發射頻頻失敗,這使得航天技術的研究陷入了一個困境。
  • 兩彈元勳姚桐斌:寒門出身到科研專家,輝煌人生卻慘絕於悶棍之下
    一提起兩彈元勳,我們第一反應想到的肯定是鄧稼先。而本文要介紹的則是除了頗負盛名的鄧老以外的另一位也同樣在核彈、飛彈的研究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甚至是在冶金與航天材料、火箭材料等方面的研究都大有作為,被譽為是「中國航天材料及工藝奠定者」的科研專家——姚桐斌。
  • 23名「兩彈一星元勳」照片,你認識幾個?
    任新民,航天技術與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飛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是中國航天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獲得者,兩彈一星元勳之一、"中國航天四老"之一。對中國第一代原子彈和氫彈的研究和理論設計作出了重要貢獻。錢學森,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
  • 51年了,有誰還記得兩彈一星元勳姚桐斌,他的功勳至今影響中國
    姚桐斌於1922年出生在江蘇,童年時家中做小本生意略有積蓄,保證生活之餘有入學堂的機會,在小學裡成績優異,獲得校長青睞,在其極力支持之下又步入中學繼續學業。1941年,他考入交通大學工學院,後以總評成績全校第一大學畢業。
  • 他是兩彈一星元勳,一生為中國航天事業作貢獻,遇害時年僅46歲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445,閱讀約3分鐘他是"兩彈一星"元勳,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神舟飛船和嫦娥四號能夠順利上天,也有他的一份功勞。他就是姚桐斌,一位優秀的冶金學家,我國第一代航天材料專家和技術帶頭人、火箭材料和工藝專家。1922年9月3日,姚桐斌出生在江蘇無錫黃土塘鎮,排行老二,還有一個哥哥。姚家的生活並不富裕,只能靠父親和哥哥做糧食生意微博的收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讀完小學後,父母不同意他繼續讀書。
  • 23位兩彈一星元勳已有17人離世 媒體解析其功績(1)
    原標題: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已有17人離我們而去記者/李洪鵬 據央視報導,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
  • 他是兩彈一星元勳,終身為我國航天事業做貢獻,遇害時年僅46歲
    他是「兩彈一星」元勳,為我國的航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神舟飛船與嫦娥四號能順利上天,也有他的一份功勞。他就是我國優秀的冶金學、我國第一代航天材料專家和技術領路人、火箭材料及工藝技術專家姚桐斌。1937年8月,因強烈的求知慾,姚桐斌帶著做生意攢下的一點兒積蓄,冒著日寇的炮火隻身來到上海求學。後因交不起住宿費和學費,他只好與其他四名同學一起到江西吉安,靠貸款來完成自己的學業。姚桐斌的求學之路,充滿了坎坷。皇天不負有心人,高中畢業會考時,他是江西省的狀元,獲得了母校的一筆獎金,讓他有了上大學的路費。
  • 氣憤,竟然這麼多人不知道「兩彈一星」,你知道兩彈一星元勳有幾個...
    兩彈一星值得銘記的時間:中國第一枚飛彈成功時間為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時間為1964年10月16日15時,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時間為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時間為1970年4月24日。「兩彈一星」的歷史背景是處於我國一窮二白的時候,國內無論經濟還是技術的基礎都極為薄弱,並且國際形式嚴峻。
  • "兩彈一星"功臣是誰23人名單一覽:僅有5人健在
    今天上午,據央視報導,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著名飛彈和火箭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任新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昨天15時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法晚記者注意到,23名「兩彈一星」功臣中,已有18人辭世,僅有5人健在,分別是于敏、王希季、孫家棟、周光召、程開甲。
  • 「兩彈一星」元勳少年時的生活場景
    」元勳郭永懷的故居正式對外開放,永懷教育學院同步舉行揭牌儀式。郭永懷,出生於榮成市滕家鎮西灘郭家村,是我國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唯一一位在中國核彈、飛彈和人造地球衛星領域均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 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一共23個人,是南方人多還是北方人多?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近程飛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 于敏去世,23位「兩彈一星」元勳僅剩3人健在
    1999年授獎時的照片,獲獎者大多已經高齡「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飛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飛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 姚桐斌:46歲被毒打致死,去世31年後追授彈一星勳章獎
    這位科學家就是姚桐斌,去世的時候只有46歲。是一位科學家最好的年紀之一,這個年紀已經已經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對於未來的研究更是無限可能。而且這是一位曾經留學英國,德國的國家頂尖科學家。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被扣上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那天他被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一群人暴打,最終因為一根鋼管倒在血泊裡。被送去醫院後就再也沒醒過來。
  • 兩彈一星元勳名單完整版:陳能寬逝世僅6人在世
    兩彈一星元勳  「兩彈一星」是指原子彈、飛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飛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  1999年新中國成立50周年時,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及中央軍委製作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授予或追授給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等23位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
  • 兩彈一星元勳任新民:一生只幹航天這一件事
    2月16日,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各界人士送別我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兩彈一星」元勳任新民。圖/視覺中國  任新民  性別:男  籍貫:安徽  終年:102歲  去世原因:病逝  人物介紹:飛彈總體和液體發動機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元勳,中科院資深院士,我國飛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
  • 兩彈一星元勳核武器奠基人陳能寬逝世 享年94歲
    原標題:兩彈一星元勳、著名核物理學家陳能寬逝世 享年94歲又一位大師溘然長逝。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陳能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5月27日12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 追憶「兩彈一星」元勳屠守鍔
    編者按:2012年12月15日05時05分,我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著名飛彈和火箭專家,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屠守鍔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5歲。
  • 「兩彈一星」元勳多數來自江浙,江浙地區有什麼魔力?
    「兩彈一星」是指我國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時為了抵制帝國主義的侵害與核訛詐所採取的科研決策。這一決策旨在通過我國無數科研家的科研手段打造出屬於我國的核彈、飛彈與人造衛星,提升我國的國力。在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飛彈成功發射,緊隨其後的1964年10月16日,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的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至此,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兩彈一星」,全部研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