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日下午,由省委宣傳部主辦的「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百姓宣講活動走進中山。6名百姓宣講員,向中山職業技術學院3000餘名師生分享了在平凡崗位上堅守初心、追夢築夢的奮鬥故事。
第一個站上講臺的胡嘉凌,來自中山市公安局邊防支隊,曾擔任廣東邊防總隊警史館講解員。分享會上,她講述了烈士譚念的故事。譚念因救落水兒童而犧牲,他犧牲後妹妹也應徵入伍繼續走哥哥沒走完的路。這段故事,讓作為講解員的胡嘉凌印象深刻。她分享說,以前認為講解只是一份工作,而現在這些故事已經融入了自己的生命:「烈士牆上的每個名字,都是為了不讓其他家庭不失去兒子、失去哥哥。」
深圳市鑫輝餐飲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傳啟是一名炊事班退役軍人。當年退役後,他從山東老家南下深圳,曾住過橋底、沒錢吃飯。憑藉做麵食的本事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王傳啟白手起家在深圳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事業有成後,他又回饋社會,帶動退役軍人就業、助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以橡膠樹為切入點,講述老、中、青三代農墾人對黨忠誠、為農墾事業奮鬥的故事;用鏡頭記錄新老中山人的故事,將他們凝聚、融合在一起;利用DNA技術幫助群眾尋親,哪怕只有一絲線索,也絕不放棄;紮根基層,用青春譜寫消防員的責任與擔當……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令現場師生動容。
「希望通過我的講述,能夠激勵大學生們參軍報國。」走下講臺後的胡嘉凌分享說,希望通過這些故事,向學生們傳遞正能量。
當天下午,市民王任洋專程從小欖鎮驅車前來參加宣講會。「聽完王傳啟的故事我感觸很深,因為我創業時也是白手起家。」王任洋說,聽完宣講會後他又多了一個榜樣。曾經是教師的王任洋,對這場面向學生的宣講會還有另外的感悟:「有些道理也許學生們現在聽不懂,但宣講會就是在他們心中種下種子,總有一天會生根發芽。」
中山職院大一新生黎倩怡,被通過DNA技術找到親人的故事打動。她說,通過宣講人的講述,故事中的人物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引起了自己的共鳴。王傳啟的故事,讓中山職院大一學生鍾思德印象深刻:「他的那份堅持、吃苦耐勞的精神,讓我很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