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築夢故事激勵青年

2020-12-05 中山網

本報訊 昨日下午,由省委宣傳部主辦的「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百姓宣講活動走進中山。6名百姓宣講員,向中山職業技術學院3000餘名師生分享了在平凡崗位上堅守初心、追夢築夢的奮鬥故事。

第一個站上講臺的胡嘉凌,來自中山市公安局邊防支隊,曾擔任廣東邊防總隊警史館講解員。分享會上,她講述了烈士譚念的故事。譚念因救落水兒童而犧牲,他犧牲後妹妹也應徵入伍繼續走哥哥沒走完的路。這段故事,讓作為講解員的胡嘉凌印象深刻。她分享說,以前認為講解只是一份工作,而現在這些故事已經融入了自己的生命:「烈士牆上的每個名字,都是為了不讓其他家庭不失去兒子、失去哥哥。」

深圳市鑫輝餐飲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傳啟是一名炊事班退役軍人。當年退役後,他從山東老家南下深圳,曾住過橋底、沒錢吃飯。憑藉做麵食的本事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王傳啟白手起家在深圳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事業有成後,他又回饋社會,帶動退役軍人就業、助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以橡膠樹為切入點,講述老、中、青三代農墾人對黨忠誠、為農墾事業奮鬥的故事;用鏡頭記錄新老中山人的故事,將他們凝聚、融合在一起;利用DNA技術幫助群眾尋親,哪怕只有一絲線索,也絕不放棄;紮根基層,用青春譜寫消防員的責任與擔當……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令現場師生動容。

「希望通過我的講述,能夠激勵大學生們參軍報國。」走下講臺後的胡嘉凌分享說,希望通過這些故事,向學生們傳遞正能量。

當天下午,市民王任洋專程從小欖鎮驅車前來參加宣講會。「聽完王傳啟的故事我感觸很深,因為我創業時也是白手起家。」王任洋說,聽完宣講會後他又多了一個榜樣。曾經是教師的王任洋,對這場面向學生的宣講會還有另外的感悟:「有些道理也許學生們現在聽不懂,但宣講會就是在他們心中種下種子,總有一天會生根發芽。」

中山職院大一新生黎倩怡,被通過DNA技術找到親人的故事打動。她說,通過宣講人的講述,故事中的人物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引起了自己的共鳴。王傳啟的故事,讓中山職院大一學生鍾思德印象深刻:「他的那份堅持、吃苦耐勞的精神,讓我很受鼓舞。」

相關焦點

  • 追夢·築夢·圓夢——2019海峽青年(福州)峰會在榕召開
    追夢·築夢·圓夢——2019海峽青年(福州)峰會在榕召開 2019-08-07 18:50:43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邱陵   福州新聞網
  • 上海:「改革先鋒」講述奮鬥故事激勵青年勇於追夢
    於漪、包起帆兩位「改革先鋒」結合各自的奮鬥故事,向師生講述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激勵廣大青年建功立業新時代。於漪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語文教師。同時,要盡最大努力在青年學生中播種創新種子,幫助更多青年職工投身於崗位創新。現場師生認真聆聽了報告,備受鼓舞。復旦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盧晨晨說:「改革先鋒們身上進取、擔當、創新、奉獻的品質值得每個青年人學習,自己將把這份精神滋養轉化為奮發進取的力量和智慧,心懷夢想,奮力追夢。」
  • 「我是接班人」湖南網絡大課堂推出開學大課《追夢》
    大課上,作為湖南籍的北鬥人,楊長風、冉承其現場做客湖南「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共同講述了北鬥人的追夢故事,為廣大青少年生動地詮釋了新時代的北鬥精神。作為大科學家,楊長風總設計師儒雅嚴謹、語重心長。首先,他用五個「千萬」形象地表述了北鬥工程:「調動了千軍萬馬,經歷了千難萬險,付出了千辛萬苦,要走進千家萬戶,將造福千秋萬代」。
  • 堅持服務青年的工作生命線——五年來共青團服務青年發展工作綜述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5日 (記者 李川) 作為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傳遞黨的溫暖、服務青年發展是共青團的重要職責。「青年有什麼需求,團組織就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努力使團組織成為聯繫和服務青年的堅強堡壘。」
  • 杭州新瞳眼科以「光」之名點亮藏族男孩築夢之路
    全國知名屈光手術專家楊亞波教授為來自四川阿壩州的四郎降措成功解決近視困擾,助力有志參軍的藏族青年邁向實現夢想的新徵程。作為汶川地震的親歷者,四郎降措對於軍人和部隊有著更為特殊的記憶與情感,那些奮不顧身的軍綠色身影不斷激勵著他前行。然而,已連續參加2年的徵兵體檢的他,均因視力問題而未能如願。
  • 《強國青年》榜樣公開課講述青年奮鬥者的動人故事
    為武漢拼過命的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醫生吳超化身「青年講師」,包括他在內的8位青年榜樣、50位高校學子,都在《強國青年》榜樣公開課中做了一次集體亮相。這些體現新時代奮鬥者精神的年輕人,把人生理想、職業追求、生活態度說給你聽。  2020年五四青年節之際,《強國青年》榜樣公開課預告片正式上線。
  • 特殊團課:用榜樣力量激勵我市團員青年奮鬥前行
    4月27日,共青團渭南市委舉辦了「春天的故事戰疫青春」分享會,邀請獲得2020年五四獎章先進個人和集體的代表們分享抗疫故事、講述奮鬥青春。為使全市廣大團員共同聆聽分享,團市委組織全市團員青年以特殊團課的形式,通過網絡一起觀看直播,感受榜樣的奮鬥歷程和心路。榜樣是無聲的說服,典型有無窮的力量。廣大團員深深為講述者的故事所感動、所激勵。
  • 2020年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在京舉辦
    司馬紅表示,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是兩岸民間科技交流的重要平臺,已成為連接兩岸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北京市科協將繼續攜手京津冀和臺灣地區相關部門,為兩岸青年科技工作者加強交流、攜手合作搭建更好的平臺,助力更多臺灣青年在北京追夢、築夢、圓夢。
  • 張杰這首歌已經十年,如今聽來依然很鮮,是我築夢路上最美的太陽
    這首歌算是張杰出道,第一首火起來的歌曲了,因為這首歌代表了張杰最完美的初心,那個勇敢大膽追夢少年,代表著一種朝氣,只要張杰不改初心,那麼這首歌不管什麼時候唱,都會很鮮,即使是現在的十年巡迴演出,依然少不了它,這是他最不能忘的初心。
  • 上外人的追夢故事
    作者|周 潔   每一座校園都有自己的專屬故事,與新中國同齡的上海外國語大學同樣如此。   70年彈指一揮間,一代代專業紮實、銳意進取的上外人從這園子裡走了出去,但他們的目標始終未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初冬的上外校園裡,學有所成的上外校友和年輕的上外學子們輕聲交談,傳遞著思想的火花,也分享著追夢的不悔青春。
  • 陳景潤:激勵青年勇攀科學高峰的典範
    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記者董瑞豐)蝸居於6平方米小屋的數學家陳景潤,借著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攻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78年,徐遲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發表,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  陳景潤的先進事跡和奮鬥精神,激勵著一代代青年發憤圖強,勇攀科學高峰。
  • 福大經濟與管理學院2018級經濟學班舉辦「甲子回眸譜讚歌 青年築夢...
    2018年11月22日 17:37:09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22日電 近日,為了積極響應學校「砥礪追夢一甲子,青年學習鋪華章」的團立項號召,福州大學2018級經濟學班團支部開展了以「甲子回眸譜讚歌,青年築夢銘初心
  • 「橙」風破浪,青工築夢!2020杭交投「路面坑洞修復」技能比武圓滿...
    據悉,此次大賽以「『橙』風破浪 青工築夢」為主題,由共青團杭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作委員會主辦,共青團杭州交通投資建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承辦,杭州交通高等級公路養護有限公司協辦。比賽現場,筆試環節展現了一線員工對路面坑洞修復規範的熟悉掌握,綜合考察了青年員工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實操環節,從測量放樣、開挖基槽到填料修補、機械夯實,每一環節都展現了參賽選手精益求精的工匠技藝和愛崗敬業的精神風貌,也彰顯了廣大青年協作互助、創新共贏的團結精神。
  • 「雛雞」助脫貧「築夢」新生活——化德縣實施「雛雞築夢」工程...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化德縣委、政府針對全縣產業弱、動力不足和貧困人口技能不足、脫貧能力差的現狀,依託入選2019年全國電商精準扶貧典型案例50佳名單的豔陽天專業合作社和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的有利時機,積極探索電商產業扶貧體系建設與脫貧攻堅的深度融合,將現有的電商資源、設施、機制等有效資源有機結合,大力實施「雛雞築夢」扶貧工程,形成「政府+貧困戶+基地+村委會+電商服務中心
  • 上外、地大(武漢)、川大師生追夢前行 | 我和...
    微言教育專欄  「我和我的學校」  網絡微視頻接力活動  進入「追夢2035」篇章  今天一起來聽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四川大學  師生們講述的故事  曾做過七年外交官的楊成,現擔任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執行院長。
  • 「一間房」的考研故事——三個青年的追夢之旅
    三個青年:Tano、小貓、日土  來自三個省份:湖北、湖南、四川  懷揣著三個夢想:新聞記者、公共關係專家、植物學家  聚集在同一座城市:北京  棲住同一處:「一間房」  同一目的:考研  人物(文中稱謂均為別號)——他們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