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雁龍 通訊員 蘭玉山)一顆、兩顆、三顆……一百零九顆。今天是化德縣各農村電商服務站點上門收雞蛋的日子,化德縣二道溝村的貧困戶翁志權正在數著自家的雞蛋。通過養殖增收的翁志權高興地說:「養雞攢雞蛋是我每天最重要的事,因為這既是我兩個女兒念書的學費,也是我媳婦兒看病吃藥的主要來錢處,感謝政府給我們這麼好的政策。」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化德縣委、政府針對全縣產業弱、動力不足和貧困人口技能不足、脫貧能力差的現狀,依託入選2019年全國電商精準扶貧典型案例50佳名單的豔陽天專業合作社和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的有利時機,積極探索電商產業扶貧體系建設與脫貧攻堅的深度融合,將現有的電商資源、設施、機制等有效資源有機結合,大力實施「雛雞築夢」扶貧工程,形成「政府+貧困戶+基地+村委會+電商服務中心」的聯動機制。
化德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運營部經理駱振宇介紹,「雛雞築夢」模式是指,政府通過菜單式扶貧將養殖場已經養成可以下蛋的青年雞檢驗檢疫合格後發放給貧困戶,合作社依託基地進行採購,村委會負責雞蛋標準把關審驗,村級服務站負責打溯源碼裝箱,服務中心物流車輛運回服務中心進行集散,最後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形成了一個協作閉環和利益連結閉環。
「這個產業扶貧模式好啊,我們老百姓可以通過自身勞動賺錢,按照每斤10元的價格來算,我一年可增收5000元左右。政府有好政策幫扶我們,我們就要把雞養好,讓雞多產蛋、多賣錢,我們不光要脫貧,還要過上小康生活。」化德縣昔尼烏素村70歲的貧困戶田巨海高興地說。
據豔陽天農民專業合作負責人李俊介紹,各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將站點輻射範圍內養殖貧困戶生產的雞蛋以每斤10元的價格收回並做好信息統計。在回收過程中,各村黨支部對雞蛋進行質量把控,化德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以3天為一周期,指派下鄉物流車輛將雞蛋統一運輸到縣級物流集散中心。最後,合作社通過樂縣域電商平臺下單採購,並對雞蛋進行統一包裝貼標、溯源噴碼、打包發貨。截至目前,化德縣豔陽天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向322戶貧困戶發放9848隻青年雞,覆蓋化德縣14個行政村34個自然村。
說起養雞脫貧,化德縣二道溝村的貧困戶田改桃打開話匣道:「養雞,我是在行的,守家在地既把雞養了又把錢掙了,多好呀。自從參與到養殖脫貧來,我現在是手裡捧著金蛋蛋,眼睛笑得格眯眯,生活過得甜蜜蜜。」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雛雞築夢」產業扶貧實效,化德縣公共服務中心通過開設電商人才培訓班,組織貧困戶學習電商實操技能,為零售商開通客戶端直接向「豔陽天合作社」集採,接入在線支付功能、物流查詢功能,實現信息流、支付流、物流三流合一,貧困戶收益數據可視化,實現電商扶貧數據在線化。目前,已建成貧困戶線上店鋪322家,依託村公共服務中心、供銷社、便民超市等現有服務網點,共建設了鄉鎮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和村級電商服務點43個,電商服務基本覆蓋鄉村80%以上人口。
【來源:正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