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接班人」湖南網絡大課堂推出開學大課《追夢》

2020-12-06 金臺資訊

為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文明辦、湖南省教育廳以7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北鬥導航系統開通儀式,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這一重大時事作為育人素材,以「弘揚新時代北鬥精神」為育人主題,利用「開學第一課」重要育人時間節點,面向全省學生主講「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追夢》專題大課。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發稿日期觀看人次達976.9餘萬,又一次掀起了網絡思政教育的高潮。

大課從古到今,用形象的畫面科普了古時代人們用北鬥七星定方向、定季節、定時辰的中國智慧。同時,一幅幅現代科技感畫面動態地展示了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從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到北鬥三號「三步走」的組網戰略。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標誌著我國北鬥導航系統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大課告訴青少年,我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以「北鬥」命名,既寄託了中國航天人的夢想,又體現了中國智慧遙隔時空的接力。

北鬥三號系統建成開通激發了小朋友們的愛國熱情,他們紛紛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寄語北鬥、祝賀北鬥。一幅幅富含想像力的手繪圖片、以及率真拙樸的書法作品,正表達出了小小「後浪」們追夢北鬥的美好嚮往及祝願。回音壁上,不少青少年留言:「矢志星辰大海,勇赴追夢歷程。學習北鬥人,做新時代好少年! 」「我們要從每一個科研成果中看到我們的國家正在更加強大,在自豪的同時也要喚醒自己對國家的使命感,要許下長大後為國家效力的期望,並努力去實現」等等。由此可見,廣大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大國成就感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感油然而生。

大課總班主任郭曉芳以深度訪談的形式,專訪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和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大課上,作為湖南籍的北鬥人,楊長風、冉承其現場做客湖南「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共同講述了北鬥人的追夢故事,為廣大青少年生動地詮釋了新時代的北鬥精神。

作為大科學家,楊長風總設計師儒雅嚴謹、語重心長。首先,他用五個「千萬」形象地表述了北鬥工程:「調動了千軍萬馬,經歷了千難萬險,付出了千辛萬苦,要走進千家萬戶,將造福千秋萬代」。接著,用質樸語言講述了自己從事北鬥築夢的理想和信念,也就是新時代的北鬥精神:「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以此,諄諄告誡青少年「你要經歷人生的種種磨礪後,才能感受到你每一步付出的代價有他的收穫」,教導青少年要銘記毛主席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追「北鬥星」親身經歷,強調自覺學習的重要性和「說一分,要幹兩分出來」的學習韌勁。最後,他激勵全國小朋友們要志存高遠,艱苦奮鬥,提出了三個希望。他用詼諧的語氣說:「如果說要追星的話,希望你們追北鬥星」,並進一步解釋說:「北鬥導航系統是一項為全人類服務的工作,這個宏達的目標是中國人的國際大情懷,希望我們的小朋友們,要胸懷大志,追求夢想,追求夢想就要追求這樣的夢想。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希望我們的小朋友們,你們要成大器的話,是要經過磨礪的,是要經過你們的艱苦奮鬥的。希望小朋友們弘揚新時代北鬥精神,成為世界舞臺上一顆顆閃亮的星星。」

冉承其主任謙虛謹慎,愛崗敬業。他講述了如何從閉塞山區到成長一個航天人的追夢過程。首先,他謙虛地說:「不是我選擇了北鬥,而是北鬥給了我一個發展的機遇」。他描述了自己求學經歷就是中國改革發展變化的經歷,他認為讀書學習是當時自己最主要愛好,最大的樂趣。正是因為這種出身和當時環境培養了他「努力、上進、堅持、堅守」性格,這也恰恰是從事航天、從事北鬥所需要的一種品質。他總結為兩條:一要有情懷。航天事業需要家國情懷,做航天事業是一個非常艱苦的職業,願意為你喜歡的職業和從事的事業去付出努力。二要有理想。「要把航天當作一種事業,不僅僅是一種職業去做」。接著,他用自己的經歷詮釋了北鬥精神的豐富內涵,強調要將新時代北鬥精神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傳承。最後,深情寄語廣大青少年:「無論是學生,還是年輕人要從事航天就要立下志向,堅守自己的志向,不斷去努力,只要我們堅持做一件事情,久久為功,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太空人劉洋說:「沒有誰的夢想能隨隨便便成功,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努力踮起腳尖」,並向廣大青少年生動地講解了她踮起腳尖的追夢故事。

從國家到個體、從成長到成才、從追「星」到追夢,「開學第一課」《追夢》期待新學期大家把「學習小目標」和「人生大夢想」統一起來。

大課著力激勵全省學生以「北鬥人」為榜樣,傳承和弘揚新時代北鬥精神,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立志報國、努力學習、全面發展,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少年志」環節,大課介紹了楓樹山大橋學校兩名學生述說自己的夢想故事,還講述了陳柏舟同學與吳文杰同學,因愛心結對,他們互幫互助、一起追逐夢想的故事。

同時,《追夢》一課強調夢想並非遙不可及,夢想絕非唾手可得,我們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新的學期不光要有夢想的指引,更要明確學習目標。大課指導廣大青少年要科學制定新學期的小目標,堅定人生大夢想。總班主任郭曉芳代表所有的家長和教育人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要好好學習,加強品德修養,做有大德、大愛、大情懷的追夢人。

相關焦點

  • 網絡「立德樹人」 釘釘直播覆蓋湖南1000萬學生
    2月12日,在釘釘平臺「我是接班人」疫情防治專題課上,湖南學生紛紛留言。在釘釘技術支持下,湖南省搭建「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連續兩日,超過1000萬人次的湖南學生通過該課堂收看專題課《在戰「疫」中成長》。據了解,湖南是國家教育信息化2.0試點省,將通過和釘釘全面合作,促進教育均衡化,落實網絡立德樹人重要使命。
  • 這是啥課?新晃芙蓉學校學生家長和3000師生同上課好熱鬧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7日訊(成秋紅)12 月 27 日下午 2點30分,由湖南省教育廳創建的「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第二課《追逐夢想 向陽而生》面向全省中小學開課。為充分做好網絡大課堂的收看工作,新晃芙蓉學校精心組織,全面部署,通過班級QQ群、微信群等平臺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和孩子通過電視和手機端收看,並與孩子交流收看後的感想。
  • 2019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詳情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李家成:讓偉大的力量感召學生《開學第一課》將宏大的時代背景建構為億萬學生成長的背景。通過音、像、境的組合,通過將歷史與未來、高山與深海、太空與5G融在一個課堂上,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促成個體的「我」融入到70年偉大的時代發展之中。
  • 華師附中旭學校開學第一課:讓「我的中國心」在雲端飛翔
    「爸爸,外面有病毒,我們怎麼去參加開學第一課啊?」 「寶貝,今天不用去學校,我們就在家裡參加!」 2月10日上午8點30分,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學校的「雲開學第一課」如期舉行。這場開學第一課,讓現代信息技術與「A」的主題教育完美融合。
  • 跟誰學上線公益「雲課堂」,推出中小學免費直播課
    來源:新浪證券跟誰學攜手中青報、北京日報上線公益「雲課堂」,推出中小學免費直播課近日,在線教育機構跟誰學攜手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等多家平臺共同上線公益「雲課堂」,推出覆蓋全年級、全學科的免費直播課。由於開學計劃一再推遲,各地中小學生們普遍面臨著在線學習資源不足的現象。為保證停課不停學,在家中也可以享受優質、貼心的教育服務,跟誰學攜手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等多家平臺共同上線公益「雲課堂」,整合優質課程資源,推出覆蓋全年級、全學科的免費直播課,滿足各年齡段的多元化學習需求。學生打開「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等app,點擊進入雲課堂,即可自主選課報名。
  • 這樣的開學「第一課」讓學生銘記一生
    9月1日,滬上中小學迎來秋季新學期的開學首日。即日起,滬上各高校也將分類有序安排學生分批返校、報到入學。 在滬上大、中、小學,以開學教育「第一課」為牽引,在一批思政、德育名師的領航、指導下,學生們重溫「真理的味道」、聆聽抗疫故事、厚植愛國情懷、觸摸信仰的力量。
  • 共同戰「疫」|五大平臺為湖南大學生免費提供網絡課程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日訊(記者 黃京) 開學延期,網絡學習已成為我省大學生「必修課」。怎樣才能保證學習效果?今日,省教育廳發布通知,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本科學校本專科教學工作。據悉,疫情防控期間,中國大學MOOC平臺、學堂在線、超星爾雅、學銀在線、智慧樹網的網絡課程,將免費提供給我省高校在校學生學習。充分利用網絡課程開展理論教學疫情防控期間,各高校要充分整合學校自有的線上教學平臺和各大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提供的課程資源、國家級和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級和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等網絡教學資源開展教學。
  • 2020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00字800字範文8篇 2020央視開學第一課精彩...
    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曾經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家「方艙醫院」,今年《開學第一課》將課堂搬到這裡,對武漢這座抗擊疫情的「英雄之城」而言意義非比尋常。看完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心思也從暑假回歸了課堂。接下來,我一定會刻苦學習、奮發向上,同時不忘鍛鍊身體、助人為樂、團結同學,爭做一個無愧於「強少年」稱號的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③開學啦!
  • 2020年開學第一課讀後感作文範文 抗擊疫情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作文...
    開學第一課抗擊疫情主題作文4過年了,我們的心,緊緊地系在一起。網絡上的熱搜話題不再像往常那麼駁雜,而變得純粹;朋友圈裡刷屏的信息,多是親朋好友關於平安健康的提醒。因為我們心中有憂,共同關注著突如其來的疫情;因為我們心中有愛,萬眾一心期盼著幸福中國年。
  • 是怎樣的一堂網絡大課讓千萬師生意猶未盡,爭看重播?
    湖南教育電視臺「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緊跟熱點,在新年以一期《上九天攬月》給廣大觀眾,特別是全省的學子和教育工作者奉上了一道有滋味、有營養也有內涵的科普大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探月工程三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總指揮楊孟飛帶領郭曉芳老師參觀月壤環境實驗室)說到有營養,是因為《上九天攬月》和網絡大課堂往期節目一樣,聚焦「吸引學生愛看」這一核心,特別是通過傳統的電視、電腦以至於人們移動智能終端多平臺同步推出,借教育部門和媒體合力,大膽創新、反覆打磨,打造憑內容和質量取勝的網絡思政金課,引導全省學生由「追明星」改為「追名師」、由「
  • 複課在即,開學第一課怎麼上?不妨給孩子們來一次生命教育的「開學...
    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這一學期的教學節奏,不少地區「宅」家上網課的日子還在持續,不過,也有很多省市的部分學段已經陸續開學或者即將開學。這些天,有不少教師給中教君留言:複課當日的「開學第一課」講點什麼好?怎樣把這個「非常假期」裡發生的事融入課程?
  • 小課堂大情懷:江蘇開放大學探索高校思政課「新的打開方式」
    「我認為戀愛是自由的,但戀人間類似擁抱親吻的親密舉動應該私下進行,被別人看到不好。」「對公眾場合的過分親密行為,不贊成、但也表示理解」……學生們議論紛紛,當看到有意思的彈幕跳出時,整個課堂充滿了積極踴躍的討論聲,思政課的氛圍活躍起來。突出時代感、增強吸引力,是這一輪思政課改革的著力點。
  • 延期開學孩子「宅家」咋學習?教育部將推出「雲課堂」組織學生網上學
    【新民晚報·新民網】教育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學生在家不外出、不聚會、不舉辦和參加集中性活動。各培訓機構也按要求取消各類線下課程。延期開學後,孩子的學習怎麼辦?今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擬於多數地區原計劃正常開學的2月17日開通國家網絡雲課堂,以「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項目獲得部級獎的課程資源為基礎,吸收其他優質網絡課程教學資源,供各地學校組織學生開展網上學習。「不能面對面課堂上課,我們就搭建雲課堂,讓孩子們在家也能開展學習。」
  • 劉洋主講《開學第一課》:到太空才知什麼是寬廣(組圖)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在今年《開學第一課》上演講。昨晚,以「美在你身邊」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在央視播出。圖片均由《開學第一課》節目組提供  昨晚,2012年《開學第一課》在央視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
  • 明晚8點央視2020年《開學第一課》正式播出,觀後感寫法...
    結合「雲課堂」的全新概念,2020年《開學第一課》在北京、武漢同時設置了課堂,其中武漢課堂的所在地是曾經的武昌方艙醫院,節目還通過「雲連線」的方式讓全國多地的中小學生參與了課堂互動。
  • 《開學第一課》應是14億中國人的「愛國必修課」
    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推出的特別節目2019《開學第一課》於9月1日如約而至,作為一檔超過十年的品牌節目,《開學第一課》歷年的主題都是針對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而設計,選定當年最具教育意義的事件以青少年喜愛的方式,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 湖南探索丨「開放式課堂」掀起樂學風潮
    在湖南的一些學校,不少老師的思政課要靠「秒」才能搶到,人氣火爆。一所學校要出幾堂生動有趣又受學生歡迎的思政課,並不是難事,難的是如何讓「愛上思政課」成為一種現象。三湘都市報記者近日從湖南省委教育工委獲悉,通過「開放式課堂培訓」、「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競賽」、「隨堂聽課」等系列創新舉措,湖南學校的思政課不僅有意義也更有意思,引領了當下思政教育新風潮。
  • 學校延期開學,老師錄製了網絡課程,網絡授課好不好,有何利弊?
    由於疫情的影響,有些省份發出延遲開學的通知,尤其南方學校,北方的疫情較輕,黑龍江已經下發通知,3月2號開學(3月1號是星期天)也就是正常開學。特殊時期,只能用特殊的方法,不能正常開學的學校,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不受影響,找學校中年輕有為的佼佼者,錄製網絡課程,這也是無奈之舉。說到無奈,就說明網絡授課並不適合學生學習,對學生要求太高,多數學生達不到,這也就是為什麼網絡授課不能大面積推廣,代替老師授課的原因。
  • 章子怡主講央視"開學第一課" 學習英語堅持夢想
    原標題:章子怡用學英語小故事詮釋「堅持夢想」   「我也要向章子怡阿姨那樣,學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以後能跟外國人介紹中國文化。」 南京遊府西街小學三年級的小學生貝貝看完電視後認真地告訴記者。昨天晚上8點,一年一度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如約在CCTV1和全國青少年見面。
  • 2019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00字範文5篇 2019開學第一課勞動頌歌
    《開學第一課》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僅要立足於學校,更要時刻處處警鐘長鳴。 生命本身既不是禍,也不是福,而是盛載禍福的大容器,就看你將它變成什麼。我期待,《開學第一課》能成為中小學安全教育的「催化劑」,成為安全教育的常態,迅速扭轉只注重校內安全而罔顧校外安全的錯誤觀念,讓每一個學生都加倍地珍愛自己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