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自己和自己的財務狀況
你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嗎?
你覺得自己的財務狀況如何?
你是根據什麼選擇理財產品的?
對於理財產品的選擇有規劃嗎?
一、認清的財務狀況
1、收支表
記帳是理財的最好起點,養成記帳的習慣有利於培養理財意識。可以下載記帳的APP,記錄自己的每一筆開支,按周、月、年審核自己的收支。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每月收入月多少?吃穿用每月花費多少少?每月有多少結餘?
可支配資金=收入-支出
2、資產負債表
資產類:存款、基金、股票、固定資產;
負債類:房貸、車貸、其它貸款、信用卡、花唄。
權益=資產-負債
用三個指標,看清自己的財務狀況:
l 儲蓄能力,儲蓄能力表明了財富積累的能力。儲蓄能力以30%作為標準,也就是每個月的收入最好能夠存下30%,比例越高代表積累財富的能力越好,如果低於這個標準就需要開源節流,提升比例了。
l 財富負擔比率,財務負擔比率=月負債/月後收入。這個比率展示了每個月應還的負債佔每月稅後收入的比例,一般來說不應當超過40%,如果超過這個比例一方面來說是壓力過大,另一方面是有資金斷鏈的風險。
l 財富自由度,財務自由度就是用理財的收入除以你的總支出,如果這個數值超過1的話,證明你的被動收入完全可覆蓋支出,能夠實現財富自由。
二、認清自己的風險偏好
是指為了實現目標,投資者在承擔不確定的風險時所持的態度。這就這涉及到客戶風險偏好的分類,一般來說分為:非常進取型、溫和進取型、中庸穩健型、溫和保守型、非常保守型。
可以網上測試一下,不同的風險偏好對風險的接受度不一樣。
三、認清自己正處在家庭理財周期的哪個階段
四個時期:家庭形成期(建立家庭生養子女)、家庭成長期(子女長大就學)、家庭成熟期(子女獨立和事業發展到巔峰)和家庭衰老期(退休到終老而使家庭消滅)。
四、你的理財目標是什麼?
理財,最終目標都是為了財富自由,可以自己按排自己的時間。短期理財目標服務於長期理財目標,小目標服務於大目標。養老,子女教育,購房,實現自己的一個願望都是目標。財富只是一種資源分配權利,利用這種分配權我們去更好的實現的自己的生存、願望、夢想。
理財配置規劃
一、理財產品有哪些?
用於理財的可投資品種主要包括兩類,金融類的投資品種主要有:儲蓄、證券、基金、保險、期貨、黃金、信託。非金融類的投資品種主要有:房地產、實業投資、拍賣、典當、收藏等。
二、資產配置
4321法則,資產配置方面40%投資、30%生活開銷、20%儲蓄備用、10%保險。月收入10000元,理論上4000元投資,3000元生活這裡就包括,2000元備用,1000元保險。生活是必須使用的,備用金一般放在「寶寶類」貨幣基金,保險類必須支付。而真正的生活是10000元,房貸3000元,3000元生活費,還剩4000元可支配。保險還是建議必須支付1000元,1000元存「寶寶類」,2000元可用於基金定投、股票等其它產品。這裡的保險不是投資型的,更多是人壽、健康類的;而房貸是一種長期負債,屬於消費,滿足的是居住需求。真正意義上的投資金也就2000元,看起來有點少,但如果長期堅持下來,會發生質變。如果從20歲開始,一年24000,十年只是本金就24萬。
三、投資資金配置
金字塔原理,理財金字塔的原理是:
l 底層,較寬較穩健,它是建立理財規劃的基石,包括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如儲蓄、保險、國債、貨幣基金等等。
l 中層,是年期、風險、回報都在中等水平,如企業債券、金融債券、優先股、各類基金等等。
l 高層,較窄,投入資金不多,承擔風險多,收益相對較高的具有進取性的投資產品,如,股票、期貨等等。
按照底、中、高三層投資分配比例:
l 超級進取型風險極高,金字塔將顛覆;
l 非常進取型433,進取型,適用於30歲以下年輕人或投資經驗豐富者;
l 溫和進取型442,攻守平衡型,35歲左右的人比較適用;
l 中庸穩健型532、541,最常見,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特點是穩健,收益相對較好;
l 溫和保守型622、631、721;對衝通貨膨脹應該可以做到;
l 非常保守型811、820、910;投資意義不大。
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這個比例不變,三項中資金上升或者下降後需要及時調整資金分配以達到維持這個比例。三項比例又可以可以隨著年齡、家庭周期、人個偏好調等調整。
要合理配置自己的資產,要首先認清自己的財務狀況,明確自己的理財目標,認清自己的風險偏好,依據家庭理財周期,在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基礎上,了解理財產品,考慮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綜合規劃自己的資產。資產配置是因人而異的,不存在最佳標準,按需求配置資產才是最恰當的理財方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