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應該如何理財?一萬元存款投資40年可複利達20萬

2021-01-08 網易

  現如今,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債券、保本保息理財等各類投資理財產品已逐步進入城鄉家庭,成為人們經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個人理財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時尚和潮流。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在你的人生規劃中理財必不可少,要想讓你自己的財富跑贏通貨膨脹,後半輩子不被錢所羈絆,就需要進行投資理財。

  

  對於一個年輕人投資理財,我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理財是為了錢讓為你打工。

  「股神」巴菲特曾說:「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這個名言道盡了理財的精髓,理財是為了錢生錢,是為了讓錢為你去不停歇地工作。

  

  二、儘早開始理財。

  理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夜暴富的事,它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沉澱。

  在個人理財過程中,複利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愛因斯坦曾說過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在有限的時間,把有限的精力和財富,持續而反覆地投入到某一領域,長期堅持,最終財富的雪球越滾越大,實現財務自由。這是經濟學中典型的複利思維。

  所以在理財中一定要重視複利的力量和威力。

  例如,假如你1年投資1萬元,年收益率為8%,連續投資5年,10年,20年、30年、40年的具體情況見下表:

  

  1萬元投資情況統計表

  由上表不難看出,1萬元本金,連續理財40年後,已聚變為20多萬元,可見複利的威力真是巨大。

  所以,你如果有閒錢,建議儘早開始理財。因為理財越早開始越好,效果越佳。

  時間是一位偉大的作者,它帶來的回報一定超過你的想像。

  三、要強制儲蓄

  作為年輕人,步入社會不久,本身工資水平不高,收入不多,本身開支不小。對於大多數人,偶爾省下收入的10%存下來很簡單,但每月堅持下來並不容易。建議改變你平時用錢習慣,用先存再花的原則強迫自己存錢。

  每個月都撥10%儲蓄,經年累月下來,可以儲備不少資金。用強制儲蓄的方法來建造自己的財富池。

  

  四、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如今,貸款信息漫天飛,辦信用卡的門檻越來越低,支付寶裡面也有花唄,借唄。

  這些似乎都在告訴我們,提前消費,才是當今社會的主流。

  越來越多的人享受著提前消費帶來的便利,但也不要忘了它帶給你的壓力。

  我們應該在自己的經濟承受範圍內適度消費,不能隨心所欲,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甚至為了和朋友攀比、撐門面而不惜網貸舉債消費而不考慮自身的償債能力,這都是很不明智的行為。

  在消費之前建議你好好考量一下自己是否承受得起,「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五、可嘗試做一些簡易的理財。

  年輕人如果有閒錢,千萬不要讓它躺在銀行裡睡大覺,可以把它存放等餘額寶、支付寶、薪金寶等貨幣型基金中,目前年化利率為2%-3%,而且存取十分方便,可隨用隨取。

  年輕人如果閒錢比較多(1萬以上)),可以購買各大銀行推出的各種保本保息或結構性銀行存款的理財產品,其年化利率一般在2.5%-4%。

  

  學會投資理財非常重要,最主要是投資理財能讓自己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通過投資理財更容易讓你攢夠人生第一桶金,為自己以後的精彩人生路奠定一個堅實的經濟基礎。

  建議年輕人能制定自己合理的理財計劃,在學習和工作之餘,多學習相關的理財知識,利用理財工具持之以恆地去理財,相信你的人生會很「出彩」!

  最後為大家推薦一本投資相關的書(門口的野蠻人Ⅱ),這本書講的是兩匹華爾街之狼的世紀之戰,連索羅斯與麥凱恩都參與其中的公司金融戰爭。華爾街最富有的兩人,資本、法律、輿論、政治,他們窮盡一切手段,對一家公司展開多空掠奪,在股東積極主義的外衣下,他們依舊是逐利嗜血的野蠻人。這本書絕對絕對物超所值,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30歲你應該做好的理財規劃,早知道就好了
    你覺得自己的財務狀況如何?你是根據什麼選擇理財產品的?對於理財產品的選擇有規劃嗎?一、認清的財務狀況1、收支表記帳是理財的最好起點,養成記帳的習慣有利於培養理財意識。可以下載記帳的APP,記錄自己的每一筆開支,按周、月、年審核自己的收支。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每月收入月多少?吃穿用每月花費多少少?每月有多少結餘?
  • 手上只有1萬元閒錢,應該如何理財增值?
    有網友提問——「手上只有1萬元閒錢,應該如何理財增值?」,我們都知道,光靠固定的死工資,絕大多數人是難以做到資產的積累的。有的人可能是經營副業,有的人是房產投資,也有的人是做金融理財。如果按照題主所說的,現在手中的積蓄是10000元,這比資產並不算豐厚,可以進行的投資和理財方法也就非常有限。在這裡,我的建議是儘量避免高風險投資,並且從銀行選擇適當的項目進行理財。1、 有利於活錢管理的項目如果只有一萬積蓄,我的建議是除了收益率可能還需要適當考慮靈活性。
  • 投資理財擁有第一個100萬!
    大家現在有沒有100萬的存款呢?想不想要擁有從1到100萬的理財收益呢,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希望通過投資理財實現財務自由,那麼如何才能從1到100萬呢?想要實現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這個神奇的理財法則。
  • 經歷過疫情的「毒打」 這屆年輕人更懂理財了
    一場新冠疫情給了這一屆未經歷過太多大波大浪的年輕人一次結結實實的「毒打」,也讓他們完成了一次集體的自省與成長。在健康受威脅、企業裁員、找工作難、花唄逾期、交不起房租後,年輕一代的理財觀念正在發生巨變,越來越多月光族、花唄族從「樂活」「窮活」中醒過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觀,並開始學會節儉、存款、買保險、投資股票基金,走上了理財之路,開始更多為未來作打算。
  • 別等賺多了錢再理財 利用複利25年攢夠100萬
    李女士與丈夫目前居住在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再要一套房的話,首付需要60萬元。目前李女士一家有存款35萬元,又不想賣房,湊齊60萬元首付勢必要借款,日後還要還借款、房貸,孩子出生後還要一大筆教育支出。李女士打算提前準備,卻不知道如何做起。
  • 10萬元如何理財收益高?小金貫為用戶開啟理財新生活
    10萬元如何理財收益高?小金貫為用戶開啟理財新生活 時間:2017-05-04 09:08:19 來源: 隨著網際網路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理財再也不是「精英階層」的特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理財大軍的行列中來,5萬存款怎麼理財能讓收益最大化、10萬元如何理財收益高也逐漸成為人們聊天的重點話題。
  • 公益創業:上班族怎麼投資,理財賺錢不難
    上班族怎麼投資,公益創業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  1、主動投資  「一萬元如何理財?」這個問題和5萬元10萬元如何理財完全不一樣。一萬元的本金,達不到銀行理財產品的門檻,屬於小額的「散戶」投資理財。雖然一萬元不能達到很多機構的起投金額,但是小資金也有效資金的好處,俗話說「船小好調頭」,小資金的理財計劃只要安排得當,同樣可以獲得良好的高收益。  只要有時間,肯學習,再加上年輕人容易變通,想利益最大化也很簡單。主動式理財就是要經常操作,在最低風險的前提下,博取最大的收益,比如炒股。
  • 四十歲的人應該有多少存款?專家給出了標準,來看看你達標沒?
    各種貸款一個普通人的40歲,需要還各種房貸、車貸,一年差不多要5、6萬元,如果需要還10年,那麼就是50-60萬。再加上各種生活上的開銷,這些都屬於固定支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底,我國住戶部門的存款餘額達到72.44萬億元,平均每人存款約為5.2萬元,相比10年之前增加了3倍之餘。
  • 結構性存款是什麼意思?結構性存款與理財產品的區別
    結構性存款熱潮  結構性存款,一個已經存在20多年的銀行產品,近期以來成為金融市場關注的熱點,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末,結構性存款規模突破8.3萬億元,同比增長50%。緣何大熱?一方面是銀行提前應對資管新規,將保本理財需求回表;另一方面,也可視為整治銀行同業業務背景下,銀行回歸「存款立行」,突破存款利率上限指導所動用的工具。實際中,結構性存款風險較低,且有不錯的收益,但是,在微觀操作方面,也存在一定模糊地帶,比如,各銀行對結構性存款的會計計量和統計口徑存在偏差,部分銀行衍生產品投資的合規性,以及市場存在「假結構」問題。
  • 14億國人,有多少人能拿出40萬存款?是多還是少?答案有些意外
    在此前央行公開的一組數據中,截至到去年11月,我國的存款總額已經超過192萬億。不過這些錢不全是我們存的,其中還有不少是企業存款。那麼就居民而言,我們又存了多少呢?2018年年末的數據顯示,我國住房部門的存款餘額超過72萬億。按照14億的總人口來看,你的存款必須超過5萬元才能夠勉強超過「合格線」。對於一個三口之家,存款則需要在15萬元左右,不知道你家「達標」了嗎?
  • 家庭存款20萬算多嗎?央行數據:存款達到這個數才算「達標」
    而到了今年第三季度,這一數據又一次增加了9.95萬億。算下來我國的居民存款總額也是達到了92.09萬億。  而按照這個存款總額來算的話,我國14億人口人均存款大約為65776元。這樣算下來的話,看看你拖後腿了嗎?當然,在今年這麼嚴峻的形勢下,年輕人能夠保證不負債就不錯了,也不要太過於糾結存款。
  • 國發創投:上班族5萬存款該怎麼理財才能讓錢生錢
    國發創投以為,關於許多現已努力作業了一年的上班族來說,年終獎金加上平常儲蓄的存起來5萬應該是有的。這筆錢是你曩昔一年努力作業的辛苦錢,所以一定要方案好。你能夠出去旅行,出去買東西,當然你能夠用這些錢來理財,那麼5萬存款該怎麼樣理財,才能讓錢生錢!當然勤勞的作業節省了這些錢,當然是把安全保本放在首位的,恰當的堅持流動性也是有必要的。
  • 94年出生存款50萬在支付寶,有30萬的車無負債,目前屬於什麼水平
    最近有朋友說他是94年的,目前有50萬元存款,聽起來非常不錯,在90後當中存款超過10萬的人其實並不多,而且有一輛30萬元的車,還沒有負債,這似乎是當前所有90後的夢想,能夠做到如此優秀是90後中的代表。
  • 過半年輕人不僅沒存款,還背負負債,是什麼在壓垮年輕人?
    如果說起當下的年輕人,大家會想到哪些標籤呢?或許會很多,但凡代表著新鮮、另類的詞語或許都能用得上,而在這種超前與新潮的背後,是年輕人不斷增長的消費,以及被過度透支的生活。根據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新一代年輕人有56%的人沒有存款,而剩下有存款的每個月的存款額也只有1399元。
  • 投資理財巧用複利為資產翻一番
    計算公式為:本利和=本金×(1+利率)的n次方,其中n為設定之投資年數。很多投資者僅僅是知道有這個概念,但不了解它的神奇,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以一個範例解說。如果購買年化收益率15%理財產品30萬元,經過30年後,大家會覺得自己的資金會變成多少呢?100萬? 200萬? 500萬? 告訴你都不對,因為複利,你的資金會高達兩千萬。
  • 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使用自有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
    單個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不超過一年。 一、本次委託理財概況 (一)委託理財目的 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及資金收益,在不影響公司及下屬子公司主營業務正常開展,確保公司經營資金需求的前提下,公司及下屬子公司使用閒置自有資金委託理財。(二)資金來源 資金來源為公司及下屬子公司閒置自有資金。
  • 低首付零利息多分期,北京現代索納塔專為年輕人而來
    當然即使條件不錯有些存款,但隨著理財思想的逐步滲透,也讓90後成為了當下的『理財一族』。而在付款上,付款前的小心謹慎和付款時的爽快大方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也是這群「自耀不凡新生代」的真實寫照。小到計算日常外賣的滿減機制、雙「11」購物劵使用規則,大到買車買房貸款,他們完美詮釋了《二十不惑》中所說的「雖然我有錢,但我不傻」。那真正符合年輕人標準的購物模式應該是什麼樣的?
  • 20萬存到銀行,哪家銀行的存款利率最高?答案來了!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居民的收入和存款也逐漸增加。在以往,人們通常會選擇將「存款」變「房產」,來實現投資和保值的目的。但隨著樓市的降溫,投資買房賺差價的風險越來越高,因此,很多人開始選擇將閒錢變為存款,來提升抗風險能力。
  • 不理財是不行的
    (約合760萬元人民幣)。原因就是諾貝爾基金會對獎金進行投資理財的運作,實現了獎金像滾雪球一樣能夠越來越大。諾貝爾獎金一開始發放的意願是:獎金額度應該能夠保證一位教授在20年不領取薪水的情況下仍然能夠進行科研。
  • 每日新書|你知道的那些投資理念,也許都是錯的
    因此,這是一門實戰導向的投資課,所有的內容都緊扣「有沒有用」,以及「如何用」來展開。尤其在介紹股票、債券、基金、房產等常見的投資工具時,徐遠避開了抽象的理論,直接告訴我們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第二講 投資三大決策(一):買什麼?第三講 投資三大決策(二):買多少?第四講 投資三大決策(三):何時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