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疫情的「毒打」 這屆年輕人更懂理財了

2020-12-04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被生活毒打幾次,你自然懂了」。一場新冠疫情給了這一屆未經歷過太多大波大浪的年輕人一次結結實實的「毒打」,也讓他們完成了一次集體的自省與成長。在健康受威脅、企業裁員、找工作難、花唄逾期、交不起房租後,年輕一代的理財觀念正在發生巨變,越來越多月光族、花唄族從「樂活」「窮活」中醒過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觀,並開始學會節儉、存款、買保險、投資股票基金,走上了理財之路,開始更多為未來作打算。

半年 買了四份保險

功課做了一個多月,對比了數十款產品,兩周前,28歲的張瑤終於決定出手,在一家叫慧擇的網際網路保險平臺上給2歲大的女兒買了一份名為「天天向上」的年金險。

這是張瑤在半年多的時間裡購買的第四份保險,而在半年前,除開公司交的社保,她形容自己和家人基本處於「裸奔」的狀態。

「如果沒有疫情,我想保險很難或者至少不會這麼早走進我的生活。」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對於保險,曾經的張瑤難言有多少認知,人還年輕,還有房貸壓身,保險這種「可有可無」的東西自然不會出現在家庭消費清單裡,「甚至對保險有一些牴觸」。

改變源自年初的這場新冠疫情。老家在武漢的張瑤雖然在疫情暴發時因為工作原因一家人一直留在深圳,並沒有親歷江城的封城之痛,但通過新聞報導和電話,她和在漢的親戚朋友一同經歷了長達76天的煎熬。

「直到現在,那種焦慮與恐懼依然沒有完全散去。」張瑤說,疫情徹底將她從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舒適區裡揪了出來,危機感開始在心頭不斷泛濫,並驅使她開始更多地思考如何給家人在不確定的未來更多的保障。

於是5月,張瑤萌生了買保險的想法,「既然風險隨時可能到來,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風險」。她開始上網查資料,找朋友打聽,也主動聯繫了一些保險代理人,最終,一個月後,她給自己和老公以及雙方父母每人買了一份重疾險。

隨後便是一發不可收拾,百萬重疾險、意外險,再加上最新購置的年金險,張瑤下了「狠心」要給自己和家人「購買更多的安全感」。

「實際上,因為工作、生活壓力與日俱增,疫情發生前,年輕人購買保險的意欲就在不斷增強,而疫情加速了這一趨勢,在過去這一年裡,在我們平臺上購險尤其是健康險的年輕人明顯增多。」慧擇相關負責人表示,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使得他們更願意通過線上購買保險,而該平臺一直致力於為年輕用戶提供第一份長險保單,平臺平均用戶僅32歲,疫情之後,平臺湧入了越來越多90後甚至00後用戶。

今年5月,央視財經發布的《2019-2020中國青年消費報告》顯示,保險產品位居2020年中國青年消費排行榜第六名(19.14%),其中25歲到35歲的佔到45.3%,35歲以下的佔到了52.5%。另一份保險消費報告得出的統計結論信息量更大:90後投保人數較去年同比增長1.8倍,95後投保人數增長更是高達2.2倍。

畢業一年零三個月 瞞著父母在惠州買了套房

文婷再也等不了了,今年10月,拿著自己僅有的12萬塊存款,外加向親戚朋友借來的十多萬,她特意向公司請了一天假從深圳來到惠州,瞞著父母付了一套64平米的房子的首款。

24歲的文婷身材瘦小,看上去文文弱弱,相貌遠跟不上她的年齡,但做起事來卻超出了她的年齡應有的果決。老家江西的她大學畢業後獨自一人來到深圳,做了一名「深漂」。

和所有的「漂族」一樣,雖然已經在一座城市生活了一年多,但文婷的內心卻始終難以安定,找不到歸屬感,疫情更無線放大了這一情緒,她迫切需要一種方式來緩解自己的焦慮,而思熟慮後的答案是買一間小房子。

然而,文婷所供職的公司位於被稱為中國矽谷的南山區,那裡寸土寸金,平均房價早已超過10萬/每平米。

「深圳的房子暫時不敢想,只好打打周邊城市的主意。」早在去年,文婷便開始在東莞、惠州一帶尋找樓盤,但因為資金有限,外加想再等一等的心態,一直沒有付諸行動。直到疫情到來,期待中的降價不但沒有出現,看中的房子反而漲了將近30%,最終讓她失去了耐性。

「實際上買來也不是為了自己住,只是當做一種定投。」文婷說,自己花錢比較沒有計劃,經常大手大腳,買房的目的只是為了強制儲蓄。

有研究指出,對於理財,90後和00後整體偏於保守,而疫情似乎加劇了這一偏好。

在文婷看來,疫情擾動全球經濟,投資基金、股市的風險走高,她沒有膽量去嘗試,而各國為刺激經濟紛紛「放水」,又很可能會造成「通貨膨脹」,使得貨幣貶值,存錢也不再是好選擇,買房成了她唯一的選項。

隨時在洞察市場趨勢的慧擇也看到了年輕人理財風向的變化,今年下半場,他們加大了年金險的投放力度,預定年利率4.025%的「天天向上」甫一上市便引爆市場,屢屢為該平臺貢獻百萬保單。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經濟下行,低利率將長期存在的背景下,年輕人的財富觀、健康觀正在發生改變,對資產保值增值的需求也在急劇增長。」慧擇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對年輕人消費觀的影響所持續的時間和深度或許要超出外界的預期。

「才一個多月每平米漲了將近1000塊了」,時刻關注著惠州房市動態的文婷對於自己的決定愈發自信,她篤定,這是在她當下的能力範圍內所能做出的最好的理財規劃。

「更加理解上一輩人的理財哲學」

「如果不是父母有一些積蓄,那段時間真的不知道怎麼熬。」失業半年,25歲的王雪熊終於在北京找到了一份文案工作,結束了長達半年的啃老生活。

大學畢業三年,王雪雄曾在北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編輯工作,一月將近一萬二的稅後收入,除去房租三千以及日常開銷,原本也能省下五六千元。然而超前的消費觀讓他三年來不僅沒能存下一分錢,還透支了信用卡。

「也不是不想存,就是花錢沒有計劃,有點隨心所欲。」去年12月,因為感覺到工作很乏味,領完年終獎後,王雪雄決定離職,先回家休息一段時間,等過完年再找新的機會。

然而疫情徹底打亂了原本的計劃,王雪雄被困在了老家江西,獎金在還完信用卡後也所剩無幾,還好,住在家裡至少吃喝不愁。

「那段時間其實很煎熬,過年同學聚會,因為沒錢都沒敢去,也不好意思向父母伸手要。」雖然家境並不算寬裕,但身為家中獨子,從小到大,王雪雄都過著還算是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在全家人度過了3個多月坐吃山空的日子後,王雪雄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存」的危機。

於是當3月底疫情開始緩解後,王雪雄便帶著父母給的1萬元生活費,回到了北京的出租屋,開始新的求職之路。然而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在開源節流,甚至停擺,投出去的簡歷幾乎都石沉大海,王雪雄再一次慌了,「將近兩個月,交完房租和日常開銷,錢很快就沒了」。

幸運的是,在即將停炊之時,新工作終於落實,不過工資還得等下月才發放,王雪雄不得不再次找家裡求援。

「以前父母為了省錢,總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我還大言不慚勸他們,錢不是省下來的,賺錢就是為了享受,錢存著只會貶值之類」,王雪雄說,疫情讓他更加理解並認同父母的消費理財觀。

在保險行浸淫二十多年、見證了新世紀中國人理財觀念演變的慧擇相關負責人看來,經歷過饑荒、下崗潮、金融危機,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更加懂得未雨綢繆,他們從牙縫裡省錢,樂於存款,從郵票、紀念幣,到保險、股票、基金,他們痴迷於去發掘一切可以讓財富保值增值的辦法。

「他們吃過的鹽真的比我們吃過的飯多」,王雪雄認為,雖然一些理財方式值得商榷,但通過這次疫情,像他一樣的年輕人應該能更加理解並學到父母一輩的理財哲學。

上班5個月,王雪雄學會了記帳,並存下了兩萬多元存款,他也在計劃買入一些理財產品,學習以更聰明的方式去實現財富的積累。

「只為更好地掌控生活」

前段時間,一條視頻刷爆網絡,一個叫美希的23歲女孩兒曬出其135萬元的銀行卡存款,並講述了她如何靠著在大學期間做兼職以及畢業後做短視頻積攢下這筆財富。視頻中,女孩自信、從容,評論區她留言:「必須承認,不管再光鮮亮麗,銀行卡餘額才是生活的底氣……」

毫無疑問,這樣的觀點會引發持不同價值觀者的齟齬,但也確確實實戳痛了不少年輕人的痛處。疫情過後,「提桶跑路」「自願降薪」登上熱搜、「打工人」成為網絡流行語,這一屆年輕人用戲謔的方式吐槽著生活的苦楚與無奈。

「前兩年流行講詩和遠方,我也曾有過裸辭去看看世界的衝動,但現在我只想好好地工作,好好地存錢。」在29歲的李瑩看來,疫情讓不少年輕人「認清形勢 放棄幻想」, 開始更加真實地體悟生活,也更加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遭受生活「毒打」的痛。

疫情期間,李瑩結束年假從老家石家莊回到北京,並未經過疫區的她卻被租住的小區拒絕進入,讓她在冰冷的深夜險些流落街頭,好在隔壁鄰居幫忙一起到居委會求助,才順利回到了住處。

疫情最嚴重的日子,當大部分公司都實行遠程辦公時,李瑩卻依舊不得不戰戰兢兢坐3站地的公交再坐40分鐘地鐵去上班。

「疫情讓我發現我完全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無家可歸曾讓我絕望,我想拒絕出門、拒絕去上班,但沒有那個底氣,我甚至連打車上班的成本都承擔不起。」對於李瑩來說,生活就像行駛在一個老舊軌道上的火車,隨時面臨著脫軌的可能。

她也曾在深夜刷到美希的視頻,敬佩小姑娘執著與勤勉,檢討自己曾因一杯星巴克咖啡或者一頓海底撈就讓自己滿足,後悔寶貴的時光被用來煲劇、聊八卦。

時光不可追,未來猶可期!李瑩開始給自己制定明確的財務目標,她打消所有出遊的想法,接受更多的加班,更精確地計算著每一筆花銷,並用自己不多的積蓄購買了幾款穩健型的理財產品。

「談財務自由還很遙遠,但至少我希望當面對可能出現的危機時,我能更從容掌控自己的生活。」李瑩略帶自豪地說,從4月至今,她單日的花銷從未超過50元。

相關焦點

  • 這屆年輕人花錢時,根本不講道理
    不過,我更看重阿里巴巴精神氣質的變化,很多調整都是氣質變化的產物。注意:一個企業的精神氣質與主要用戶的精神氣質是相通的。如果你的主要用戶是農民工,那麼,你肯定只會打價格戰;如果你的主要用戶是精英貴族,無疑,你的產品和品牌也會格外精緻。
  • 扛廁紙回澳洲、自製蟑螂藥:這屆年輕人的命運被改寫了?
    這屆年輕人,現下的擇業與生活境況到底是怎麼樣的?等待研究生複試的晴仔:這個假期,悠閒又焦慮的吃瓜96年出生的晴仔在2018年畢業後一直努力考研,在經歷去年12月的「三戰」後,終於看到了上岸的希望。「這完全把我的時間打亂了,往常的面試時間是3月10號。現在我只能每天在網上學習口語,準備專業課面試。萬一疫情推遲的更久,對我的準備肯定有影響。況且考了兩年,我不想看到的是,複試直接被推到9月開學前,這樣我連旅行放鬆的時間都沒有了。」
  • 萬人陪你看日出,麥當勞如何讓營銷更懂年輕人?
    從助力孩童夢想奔月,到叫醒直播助力高考,再到小黃人盲盒火爆……麥當勞的營銷活動總能擊中年輕人的心,而近日,麥當勞的「夏日追光計劃」,再次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更懂年輕人。從7月初開始,每天都有上萬名觀眾在B站上觀看麥當勞發起的日出直播,在收穫滿滿元氣的同時,還能收穫麥當勞早餐優惠券,吃一頓美味的早餐。
  • 招婿看理財……什麼條件才是爸媽眼中的「最佳結婚對象」?
    就足以讓這屆年輕人化作丈二和尚——怎麼也摸不著頭腦▼為人父母也是不易孩子小時候照顧生活供他們上學孩子大了還要操心婚事對於大部分父母來說孩子唯有結了婚,生了下一輩他們才能鬆一口氣心安理得地功成身退為了讓孩子早點結婚催促孩子相親就成了適齡父母們最熱衷的事情
  • 2020理財app排行榜 哪款最適合年輕人用
    當被繁忙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時,你有沒有想過早一點實現財務自由,提早十年退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呢?有些人想過,並且實踐著,其中投資理財就是積累資產的環節,小編整理了2020理財app排行榜,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 張文宏評價這屆年輕人更加無畏,大家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什麼展望呢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評價這屆年輕人更加無畏、有擔當、有創造力。在華山醫院,出徵的動員令一下,很多90後將身份證往科室一放,隨時準備訂機票出徵武漢,這樣憂國憂民的情懷,讓所有人為之動容。這次疫情也讓所有人重新認識了現在的年輕人。
  • 這屆年輕人不講武德,舊消費主義社會性死亡
    來源:野馬財經這屆年輕人不講武德,把「關棍節」逼成了「雙節棍」,網易嚴選也「金盆洗手」退出雙11,宣示與年輕人一起站在消費主義的對立面。原央行行長周小川在第二屆外灘金融論壇上坦言,年輕人靠借債過度、奢侈地消費,超前消費成為常態。盲目過度消費終將成為違法犯罪的溫床,最後讓全社會買單。「校園貸」、「套路貸」、「P2P網貸」……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訓。當舊消費主義潛藏的風險積聚如同狂奔的灰犀牛撲來時,系統性危機即會瞬間爆發。
  • #深夜放毒#人生苦短,開心一天煩惱也是一天,年輕人、別被壓力打趴...
    #深夜放毒#人生苦短,開心一天煩惱也是一天,年輕人、別被壓力打趴下,加油!16:08 來源:天天學點新知識 原標題:#深夜放毒#
  • 經濟學家朱振鑫做客長投學堂《我和我的生活》,解讀年輕人如何投資...
    受邀參與中國青年報社與長投學堂聯合推出的青年生活態度線上沙龍《我和我的生活》時,朱振鑫針對當下大眾關注的包括一夜暴富、買房、年輕人如何理財等幾個熱門議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並鼓勵年輕人積極投資自己。在他看來,無論是年輕人還是成功人士,都是一個投資者,只是投資方式不一樣。時間和熱情是年輕人最大的資本,因此年輕人不應當羨慕一夜暴富,更應該選擇投資自己。
  • AI理財顧問出現,幫父母捂住錢包
    2014年,一部好萊塢出品的大片《模仿遊戲》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但是更讓觀眾著迷的的是,劇中描寫了一位天才懷才不遇的一生,他就是「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極高的數學天賦,對於密碼學的算法研究,讓他在二戰後提出了圖靈機模型。站在他的肩膀上,第一代計算機建造出來了。
  • 這屆最會玩的的年輕人 不結婚不生娃間歇式熱愛生活的年輕人
    不想結婚、不想生娃報復性熬夜、魔性養生……你是這一屆的年輕人嗎?你了解他們嗎?他們時而覺得人間不值得,時而又會像打了雞血般意氣風發!最近有一個名詞火了:間歇式熱愛生活了解一下!而為這組極端數據做出「貢獻」的主要群體是90後。去年,「第一批90後加入離婚大軍」這個話題就曾在網上引起熱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一份關於離婚糾紛司法大數據的報告顯示,婚後2年至7年為婚姻破裂高發期,七年之癢變三年。
  • KIP資本扈景植:團隊的專業度是原動力,經歷過波峰波谷,更懂得如何...
    在「VC的克制與突圍」主題圓桌論壇中,KIP資本管理合伙人扈景植表示,經歷過波峰波谷,更懂得如何應對,而有團隊專業度的支撐,企業才能走得更遠。後來,韓國經歷了金融危機,KIP的被投企業也經歷了波峰波谷,作為投資方,我們儘可能地幫助他們,這使KIP團隊在經歷未知的金融風險或者說外部風險之時,在各個行業都積攢了豐富的應對經驗。而當我十多年前來到中國時,發現中國市場環境完全不同,這也讓我開始思索到底是哪些中國賽道值得投資。
  • 部門領導復工就被裁:年輕人,別等到35歲才有危機感
    由於疫情來臨,公司運轉困難,他也意識到了危機,甚至此前曾主動提出過降薪的方案,但依然沒有逃脫被裁員的命運。這還是一家中型網際網路公司,在前幾年也是福利待遇讓人羨慕的那種。最近兩年經濟下滑,2019年上半年公司取消了餐補和過節費。
  • 逃離「消費主義陷阱」,這屆年輕人把性價排第一
    這屆消費者愈發成熟理性,消費行為的性價比高低已經被擺在第一位。如何逃離「消費主義陷阱」,追求極致性價比,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消費降級也追求品質升級12月28日,#微瑕品值不值得買t的話題上了熱搜,引起網友熱議。
  • 孫燕姿:《開始懂了》,經歷過愛情之後,相信快樂才是選擇
    《開始懂了》是新加坡歌手孫燕姿演唱的一首歌曲,由著名作詞者姚若龍填詞,李偲菘作曲,收錄在孫燕姿發行的專輯《我要的幸福》中,是孫燕姿早期情歌的經典代表作之一。《開始懂了》這首歌曲,對於缺乏經歷的人,初聽這首歌只是感覺平常,隨著經歷的增長,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以後,才愕然發現「開始懂了」。
  • 中行原油寶穿倉記:投資者大多不懂期貨 被理財經理推薦購買 | 稜鏡
    他們向《稜鏡》詳細講述了各自投資「原油寶」的經歷,並部分還原了4月20日當天的操作細節。與外界觀感不同的是,他們的投資風險偏好並不高;相反,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平時只買四大行的銀行理財,連地方銀行的產品都不會考慮,有的甚至連P2P這種相對激進的理財方式都沒有聽過。
  • 困在「x唄」裡的年輕人,你們想過萬一嗎?
    最近,被困在「x唄」裡的年輕人成為了媒體熱議的話題。一時間,許多「被毀掉的人生」故事被廣泛傳播。  但毀掉一個人的,不是金融平臺,而是錯誤的金錢觀。超前消費讓年輕人提前過上了貌似「理想」中的生活,但一時剁手爽的背後,卻是看不見的重重隱患。
  • 理財新時代:破局與創新 2020第九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圓滿舉辦
    11月20日,由普益標準主辦的「2020第九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在貴州貴安新區圓滿落幕。  作為廣受關注的的年度資管峰會,普益標準財富論壇到今年已連續舉辦了九屆,已經成為資管行業溝通交流與共謀發展的重要平臺之一,在業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這10大歷史名人的理財故事,99%的人沒聽過!
    愛因斯坦、 馬克思、牛頓、邱吉爾卓別林、胡適、魯迅、馬克·吐溫……這些歷史名人很多人一定聽說過可是關於他們的理財故事99%的人應該都不知道吧下面就跟著小海一起看看關於他們的理財故事吧☟☟☟01 愛因斯坦
  • 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應該如何理財?一萬元存款投資40年可複利達20萬
    對於一個年輕人投資理財,我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理財是為了錢讓為你打工。這是經濟學中典型的複利思維。  所以在理財中一定要重視複利的力量和威力。  例如,假如你1年投資1萬元,年收益率為8%,連續投資5年,10年,20年、30年、40年的具體情況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