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期房認購書面積與合同面積不一致是正常的嗎?

2021-01-08 騰訊網

面積誤差是我們買房時候經常遇到的情況。認購書、預售合同、 不動產證 三個面積都不相同。面對誤差購房者總是覺得不正常,那麼這些面積差的出現就真的不正常嗎?

想要了解面積誤差的產生我們就要知道上述提到的這三個面積到底都是什麼時候產生的。

認購書當中的面積:

認購書當中的面積一般都是設計院提供的,設計院負責設計也負責提供房屋的面積。這個面積是直接提供開發商作為參看的。只不過這個面積的計算是按照建築工程的方式計算的。只能作為建築設計和前期工程核算的依據。由於認購階段開發商還沒有拿到 預售證 ,因此就沒有拿到房產預測的面積。所以說認購書的面積就是最原始圖紙的面積。

預售合同面積:

當開發商拿到預售證的時候,就說明樓盤已經經過了房產預測。房產預測的面積計算方式與設計院工程的計算方式有出入,所以這部分的面積誤差有時候會很明顯。這主要是體現在一些半面積計算和是否計算建築面積的問題方面的差異。因為建築工程是計算施工量,而房屋面積是計算可供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有圍護結構的面積。所以說預售合同的面積就與認購書當中的面積有誤差。

不動產證的面積:

不動產證的面積就是房屋竣工的面積。預售面積一般都是按照圖紙計算的。因為這個階段房屋並未竣工。很多細節無法確定,只能按照圖紙結合現有的現場計算面積。但是等到房屋竣工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竣工測繪就只能按照實地房屋的建設計算面積。我們都知道但凡是工程實際建設往往都會有誤差。所以竣工測繪的面積最為準確,也多少會有誤差。

總的來說不同的面積都有其出具的依據,並沒有什麼貓膩在其中。而誤差的產生恰恰也說明房屋面積其實是非常嚴謹的,並不是隨隨便便給出的。

相關焦點

  • 房屋面積都有哪些分類?房屋面積怎麼算?
    顧名思義,房屋面積就是房屋空間面積大小。但在實際生活中,房屋面積並不是單一的感念,在不同情況下,我們用到的面積不同。那麼你知道房屋面積都有哪些分類嗎?房屋面積該如何進行計算呢?只有了解這些內容才能幫助快速、順利的買到房子,而不會由於自己不了解相關只是而鬧了笑話。
  • 房屋面積怎麼計算?房屋面積誤差大怎麼辦
    由於現在的新房大多數都是期房,我們在選購房屋的時候都是無法看到房屋的實體的,雖然我們在籤購房合同的時候都有在合同內註明房屋面積是多少,但在交房的時候,實測面積多多少少都會跟合同中的面積有差別,所以大家在交房的時候還需多留心一些,今天小編就來講講,房屋面積是怎麼計算的呢?
  • 房屋面積分為哪幾類?購房面積誤差大怎麼辦
    房屋面積的大小決定了購買房子需要準備多少錢,如果購房者自己的經濟能力有限,買房子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選擇面積小一點的房子,不過確定房屋面積大小的時候,購房者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來分析的,關於房屋面積,其實購房者需要了解的內容還有很多,今天小編就來講講,房屋面積分為哪幾類?
  • 預測面積與實際面積「誤差」該由誰買單?
    張先生2008年6月份林之語嘉園二期買了一套期房,合同約定,房屋建築面積139多平方米,兩年後交付,自從收到入夥通知書後,他就陷入了憂心之中。  江建忠律師認為,出現誤差,合同有約定的按約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的,據實結算房價款。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買受人不退房的,產權登記面積大於合同面積時,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補足;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產權歸買受人。
  • 實測面積與合同面積差處理方法規定
    交房後實際建築面積與合同面積誤差在3%以內屬於正常施工誤差範疇,不作處理。如超過3%的部分按照實際差額及合同價格多退少補。如超過10%則違背規劃審批條件,項目將接受處罰,購房者有權申請退房。如何應對購房面積誤差?房屋實際面積是以房產證上的面積為準。
  • 期房轉讓需要什麼程序,期房轉讓的程序是怎樣的?
    期房是指房地產開發商從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始至取得房地產權證(大產權證)止,所出售的商品房。那麼期房轉讓需要什麼程序,期房轉讓的程序是怎樣的? 網友諮詢: 期房轉讓需要什麼程序,期房轉讓的程序是怎樣的?
  • 房屋面積怎麼計算?房屋面積有誤差怎麼辦?
    現在的新房大多的都是以期房的形式來出售的,購房者購買新房時,在開發商處得知的房屋面積都是規劃面積,在實際交房的時候房屋面積可能會出現誤差,面積誤差對於購房者來說是必須關注的,想要自己所購買的房屋有沒有誤差,就要學會自己計算房屋面積,那麼房屋面積怎麼計算?房屋面積有誤差怎麼辦?
  • 房屋面積怎麼算?房屋面積出現誤差怎麼辦?
    房屋面積是大家在買房子的時候都非常看重的一點,房子的面積大小跟購買房屋的總價有很大的關係,而現在購買期房的話,在買房子的時候是沒有辦法測量房子的實際面積的,都是按照戶型圖上的面積來計算房價的,等到驗房的時候再來測量房屋的實際面積,今天小編就來講講,房屋面積怎麼算?房屋面積出現誤差怎麼辦呢?
  • 怎樣測量房屋實際面積?出現面積誤差怎麼辦
    購買新房的購房者都知道,大多數新房都是期房,是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拿到房屋的。購房者好不容易盼來了交房的日子,卻發現所購房屋的面積和當初約定的不一樣,這種心情相信大家都懂。那麼交房時怎樣測量房屋的實際面積?出現面積誤差怎麼辦?交房時怎樣測量房屋的實際面積?
  • 購房合同協商不一致退定金
    購房合同協商不一致退定金 陽 家 庭 首次 置業 多層、小高層 四季花城 1、關注價格、交通、周邊配套 2、注重戶型布局和小區景觀綠化 3、需求戶型以緊湊兩房為主  「認購合同只代表一種意向,退的只是定金,並不是房。」
  • 為什麼會有面積誤差?面積誤差怎麼評定?
    購買了房子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等著入住新房嗎?不,不是的,在入住之前還有交房驗房這一門功課要做呢。總而言之,在交房驗房時要關注的細節問題很多,尤其是關於房屋面積的測量,甚至有不少購房者會發現出現面積誤差的情況,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有面積誤差?小編這就來帶大家來扒一扒。
  • 房屋面積應該怎麼計算?誤差過大怎麼辦?
    房屋面積應該怎麼計算?購房者在買房之前需要了解清楚房屋面積的計算方式,和房屋相關的這幾個面積,那就是建築面積、產權登記面積、套內面積、公攤面積。1、建築面積現在有些房屋是按照建築面積來出售的,房屋的建築面積包括陽臺、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且具備有上蓋,結構牢固,層高2.20米以上(含2.20米,下同)的永久性建築。
  • 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應該怎麼計算?
    相信很多人買房,一看到公攤面積,都會嗤之以鼻。我們之所以排斥公攤面積,是因為公攤面積是花了錢,卻看不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買的房子是100平米,實際你自己只是用到了80平米,莫名其妙的被公攤了20平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該怎麼算?
  • 陽臺算面積嗎?陽臺建築面積的計算方法
    陽臺一般是用來晾衣服的,有喜歡曬太陽的人也會買個躺椅在陽臺上平時曬曬太陽,所以很多人都希望陽臺的面積大一點。陽臺的面積大,不僅可以存放東西,而且活動範圍也更大了,因此大家在購買房屋的時候都會詢問到陽臺面積,那麼陽臺算面積嗎?
  • 新房面積誤差超3%可退房 超出的房款開發商出
    劉女士:諮詢一下,孩子到了上學年齡,戶口不在青島,想在市北上學,屬於外來人員,有什麼要求嗎?怎麼能成功上學?下一步,將繼續督促協調,並召集環宇公司與承建商進行會談,爭取使雙方儘快達成一致意見,儘早為未能辦證的業主辦理房地產權證。  鄧先生:申請保障性住房需要無住房證明,應怎樣辦理?  房師傅:本人(市內三區市民)帶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到房地產登記機構檔案查詢窗口申請辦理。如以家庭為單位辦理無住房證明,需攜帶家庭成員身份證、結婚證及戶口簿原件及複印件辦理。
  • 比買不起房更絕望的 是買到了昆明別樣幸福城爛尾期房
    5號地塊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是2015年12月份,但自封頂之後便持續停工;2015年至2018年,業主多次籌款自救,最終勉強達到入住條件,部分業主也得以交房入住。遇上不靠譜的開發商,交房了也未必省心。昆明摩爾城,爛尾10年盼來的回遷房,回家要穿6道門,29層沒電梯。
  • 130平米商鋪公攤近半 公攤面積計算成「糊塗帳」
    業內人士表示,商鋪的公攤面積測算相對複雜,目前更像是一筆「糊塗帳」,建議投資者在選擇商鋪時要問清楚,並在合同中詳細約定。   昨日,市民張先生打來電話諮詢:他剛購買了間商鋪,籤合同時才發現公攤面積居然佔去近一半,如此高的公攤比例是否合理?張先生購買的商鋪總建築面積近130平方米,交完定金籤合同付款時才發現公攤接近50%,套內面積也就是實際使用面積僅有70平方米。
  • 100平方米的房子,公攤面積就30平米,這正常嗎?看完心裡有數了
    問題:100平方米的房子,公攤面積就30平米,這正常嗎?100平米的房,實際上只得70平米,最近關於公攤面積的話題火了。買過房的朋友都知道,您買的房有個得房率,通常85%左右的得房率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據。
  • 120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 高層公攤面積多少合理
    一、120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眾所周知,買房子都有公攤面積這一說,也就是說,如果你購買的是120平方的房子,最終能用到的面積不是120平方,而要比120小很多,那麼120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呢?下面小編來分析一下。
  • 第一次買房合同應該注意什麼
    1、看清合同主體買房子籤定的購房合同中,合同主體指的是買賣雙方,購房者需求留意的是,有些時分,樓盤的開發商和投資商不是同一個公司,而購房者應該跟開發商籤定購房合同才對。別的有時代表開發商籤約的人並不是法人代表,這種狀況,購房者需求看對方是否持有「授權委託書」,不然這個人的籤字無效,無論誰籤字都需求蓋上公司的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