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平方米的房子,公攤面積就30平米,這正常嗎?看完心裡有數了

2021-01-20 生活軼事匯

問題:100平方米的房子,公攤面積就30平米,這正常嗎?

100平米的房,實際上只得70平米,最近關於公攤面積的話題火了。買過房的朋友都知道,您買的房有個得房率,通常85%左右的得房率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據。現在很多網友熱議,應該取消得房率,理由是這種概念很模糊,無法界定上限,應該沿用國際慣例,採用「室內面積」。一般國內的多層套內面積可達到80%~85%,有些甚至更高;而普通高層小高層能達到75%以上就已經不錯了;但一些高端的高層、超高層套內面積比只有70%,甚至還不到。

從購房經歷來講,中國步入商品房時代的這20年裡,公攤面積基本被越玩越充分、比率是越來越高,購房者能享受到的實惠越來越小。所以,公攤面積確實是切中了樓市要害之一,必須要讚賞一下。現在賣房都是含公攤面積的建築面積,而不包括的實用面積,購房者只能在心中很有感概地心算下了。不僅在賣房的時候多收錢,而且後期物業管理又憑著這個加大了分攤面積的部分收取物業管理費,而且不僅如此,明顯屬於業主共有的分攤部分又被佔用,比如已經被分攤的公共空間做廣告的受益,已經被分攤的消防應急場所變停車位,再繼續賺錢卻業主無任何權益分配。

住房公攤面積現象幾乎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一套逾百平方米的房子,公攤面積就達到了30平方米的佔比,而實際住房面積僅有70多平方米,購房者總是不明真相被剝奪了不少的公攤面積,而公攤面積的計算更是缺乏嚴格的細則,計算方式各有不同,但購房者花費大量成本購買公攤面積,且往往很難有效利用。有人會質疑公攤面積為什麼會越來越多?部分是反映出人們對生活水平越來越有要求。比方小區內停車位、兒童遊樂設備、遊泳池、會所、健身房、綠色覆蓋地帶等等都構成公攤面積的不斷上升。很多也成為樓盤的賣點。但世上沒有免費午餐,這些設備也必然在樓價上反映。要是大家都選擇小區什麼都沒有,草也不要有一條,一下樓就是大馬路。開發商也自然會順應消費者的要求,建一些幾乎沒有公攤面積的房子。

相關焦點

  • 100平米房子30平米公攤,正常嗎?
    最近,一篇《買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這麼坑的「公攤面積」到底怎麼來的?》的文章在網絡熱傳,甚至引起了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等國家媒體的關注。新華社在文章中指出,「公攤面積問題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長期存在並不一定意味著這種做法是合理的。越漲越多的公攤面積實質上已經侵佔百姓的利益,也損傷了市場經濟的公平與公正。
  • 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 「公攤面積」有望取消!房價會被推高嗎?
    摘要 【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 「公攤面積」有望取消!房價會被推高嗎?】近日,住建部官網發布38項住建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涉及住宅項目規範、非住宅類居住建築項目規範等38份規範的修改。
  • 120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 高層公攤面積多少合理
    現在的高層住宅越來越多,人們在購買高層住宅時,都比較關注公攤面積,公攤面積的大小關係著我們的實用面積,跟公攤面積越大,實用面積就越小,對我們購房者就越不利。那麼120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高層公攤面積多少合理?2020年房子公攤面積會取消嗎?
  • 130平米商鋪公攤近半 公攤面積計算成「糊塗帳」
    原標題:130平米商鋪公攤近半 公攤面積計算成「糊塗帳」   市民張先生買了套130平方米的商鋪,最後一算,減去公攤實際可用面積才70平方米。記者昨日調查發現,一些購物廣場的公攤面積普遍偏高,公攤面積達30%—50%的很常見,讓不少投資商鋪的客戶大呼上當。
  • 公攤面積越小越好還是越大越好?聽行內人分析完,差點買錯房了
    公攤面積越小越好還是越大越好?聽行內人分析完,差點買錯房了對於準備買房子的朋友來說看到公攤面積的時難免都會有些不願意接受,大家也都希望能夠選擇到公攤小一些的房子,大家也都吐槽說我們買的是房子不是公攤面積啊。
  • 120平的房子套內面積不足100平!坑人的公攤面積該不該取消?
    不過很多購房者卻在入住後發現了問題,明明買的是120平的房子,怎麼住進來以後這麼擁擠,左看右看也不像是120平的房子該有的樣子,經過了一番的詢問和了解之後,才明白是公攤面積的原因,趕緊找專業人士來家裡測量了一番,差點昏過去,怎麼整個房屋的套內面積連100平都不到!那我剩下的那20多平跑哪去了?
  • 到底什麼是公攤係數,該怎麼計算,公攤面積又包括哪些?
    首先,公攤係數=公攤面積/套內面積,而非一些人所說的公攤係數=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其實這個很好理解,因為在計算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計算得到建築面積,而分戶的建築面積因為有公攤面積的存在和戶型的不同,我們無法直接確定,所以在確定不了分戶建築面積的情況下,用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得出公攤係數顯然是不科學的。
  • 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應該怎麼計算?
    相信很多人買房,一看到公攤面積,都會嗤之以鼻。我們之所以排斥公攤面積,是因為公攤面積是花了錢,卻看不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買的房子是100平米,實際你自己只是用到了80平米,莫名其妙的被公攤了20平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該怎麼算?
  • 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住建部擬規定:按套內面積算!買房賣房有...
    提到公攤面積,幾乎每個購房者都有一肚子的抱怨——花了100平米的錢,卻只買到一個70平米左右的房!從1998年進入商品房時代開始,由購房者分攤購買的公用建築面積,就因現有法律法規沒有設定上限等問題引發爭議。如今好消息傳來,以後的住宅交易有望全部按照套內面積來計算。
  • 100平米的房子居然叫千尺豪宅!香港人的住房環境到底有多差?
    由於曾受英國統治,香港在許多數據上一直沿用英國計量單位,例如在面積大小方面,香港人習慣用英尺作為單位。 英尺是一個比較小的面積單位,不到平方米的1/10,簡單換算一下,1000英尺的房子約為93平方米。
  • 100平米的房子居然敢叫千尺豪宅!香港人的住房環境到底有多差?
    由於曾受英國統治,香港在許多數據上一直沿用英國計量單位,例如在面積大小方面,香港人習慣用英尺作為單位。英尺是一個比較小的面積單位,不到平方米的1/10,簡單換算一下,1000英尺的房子約為93平方米。由於香港在2012年徹底廢除了公攤面積,如今香港購房者買到的面積就是實用面積,因93平方米相當於內地的100多平米。
  • 告別買100平米只得70!住建部新規:住宅按套內面積算
    告別買100平米只得70平!住建部新規:住宅按套內面積算  「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一項新規徵求意見稿顯示,房地產交易將正式告別「公攤面積」,近一年來輿論密切關注的「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現象有望終結。
  • 建築面積100平方實用面積是多少 建設面積怎麼計算
    房產的購買在進行以前,大家肯定不會只去看房產的價格和交易手續,在於面積上應該也會細緻考慮,畢竟一開始看房屋,都是先看平方數,因為不同檔次的房產,主要做區分的點,就是在於面積上,而近期因為有了公攤面積的政策,讓實際使用面積成了一個迷,那麼建築面積100平方實用面積是多少?建設面積怎麼計算?
  • 買一套100平米房子的造價需要多少錢呢?
    據業內人士稱,在建設同面積、同戶型、同品質成本上,建安成本都相差無幾,全國建築材料和人工成本均在仲伯之間,毛坯房1600元/平米,若要再加上門窗及安裝電梯共計成本共計2000元/平米。也就是說100平米的建築成本最多就是20萬左右。第二,土地成本和稅費是大頭。土地出讓金是建樓的基礎,大約每平米一線城市2-3萬元。
  • 今年取消「公攤面積」?買房者是否能獲得補償,有關部門回應14字
    今年要取消「公攤面積」?買房者是否能獲得補償,有關部門回應14字一房一價的房地產開發常言道「有房子就有房子」,現在老百姓買房子不只是為了居住,還有結婚用的房子,還有孩子們的學區房。老百姓買房子時,基本上都會發現房子的大小與開發商給的尺寸有出入,而這部分缺的就是所謂的「公攤面積」。實際上,包括電梯井、消防通道等區域都算在公攤面積內,相當於老百姓在為公用面積買單,這也讓不少購房者難以接受但是,早在2013年,我們的國家香港就有了公攤面積的說法,而且率先提出公攤面積的是香港富商李嘉誠。很快,公攤面積被引進內地,內地的房地產商也開始接受公攤面積。
  • 住宅公攤面積的概念是什麼,公攤面積有上限嗎
    規定並沒有對公攤係數設定上限。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在10%~13%,18層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攤約在13%~15%,點式的樓盤公攤大多在15%~17%,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小區內一般公攤面積是多少?
  • 什麼是建築面積和實用面積?傻傻分不清?
    小編朋友終於好不容易買了房子,於是就邀請小編去做客,小編去到一看,本來朋友買的是100平房子,面積看起來應該是很大的,可是當走進去卻發現:為什麼感覺房子沒那麼大,感覺只有70平米,為什麼100平米的房子會變成70平米呢?這主要涉及到兩個關於面積的專業購房術語,它們就是建築面積和實用面積。
  • 公攤面積計算公式,哪些地方會被算作公攤,這些你都知道嗎?
    其實公攤面積也是要算錢的,一套房如果90平米,公攤面積佔30%,即使開發商有贈送面積,算下來也是每平方也是要多交錢的。 所以,購房的時候應該計算好公攤面積,才不至於被坑,小編跟大家總結了一下,那些是如何計算公攤面積,哪些地方會算作公攤面積,以及不同住宅的公攤面積大概為多大,跟大家做一下科普。
  • 住建部首次明確:買房擬按套內面積算!
    新舊兩種算法最關鍵金羊網訊 記者趙燕華報導: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實際可得套內面積可能只有70-80平方米,其餘20%-30%就是常見的公攤比例——一直被人詬病的「公攤面積」今後有望壽終正寢了。2月1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發布《關於<城鄉給水工程項目規範>等38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 買房公攤面積怎麼計算
    公攤面積的核算公式為套內建築面積乘以公攤係數,公攤係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乘以小區總戶數)。如果是比較細心的購房者想知道所看樓盤的公攤面積是否合理,可以去相關網站查詢小區公示信息,裡面有公攤係數,然後再進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