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平的房子套內面積不足100平!坑人的公攤面積該不該取消?

2020-12-06 房天下

作者: 台州特價房買房作為人生中的頭等大事,自然是要多上心,從選地段,選樓層,選戶型,到裝修等等都是要親力親為一步都不敢大意。交了那麼多錢,做了那麼多努力,為的就是早日能住進心心念念的新房,然後開啟全新的人生之旅。不過很多購房者卻在入住後發現了問題,明明買的是120平的房子,怎麼住進來以後這麼擁擠,左看右看也不像是120平的房子該有的樣子,經過了一番的詢問和了解之後,才明白是公攤面積的原因,趕緊找專業人士來家裡測量了一番,差點昏過去,怎麼整個房屋的套內面積連100平都不到!那我剩下的那20多平跑哪去了?

其實公攤面積這一說,從存在到普遍實行以來,一直都受到了購房者的強烈指責,物業費我額外交,水電費我額外交,就連取暖費我都按購房面積來交,憑什麼到頭來買到手的房子縮水這麼多?畢竟大家的錢都是辛辛苦苦面朝土背朝天掙來的,誰都不想去當冤大頭。對此開發商也表示很委屈,不管建設什麼結構的房屋,總是要存在一定的公共空間供各家各戶的業主來使用,別的不說,就是樓梯,肯定是每個人都要用的吧,像公共門廳過道,設備間,垃圾道等等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業主建設的,最後業主住進去了,享受該享受的便利了,那麼所產生的費用自然是要業主來承擔的。

但是廣大的購房者可不這麼認為,從全世界的範圍來看,大部分的國家都是按套內面積來計算房價的,並不存在公攤面積這一說法,怎麼就偏偏中國的房價和物業費都要算上公攤面積。而且公攤面積的比例始終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全按開發商一張嘴說的算,法律法規上也沒有上限的設定。早在2010年的時候,就有新聞曾報導過山東高密某樓盤高到驚人的公攤面積,100平米的房子,購房者只能用到48平米,對此不少網友調侃,明明買的是大三居,最後卻變成的單身公寓,簡直是令人啼笑皆非。就更近的來說,8月份的時候,一篇名為《買房100平得70,公攤面積讓我們很受傷》火遍了朋友圈,同時也激起了大量網友的共鳴。

一般情況下,高層住宅樓的公攤面積要大於多層樓房,多層的公攤係數一般在0.11到0.16,高層房的可達到0.18到0.26,每套房子與公用空間之間的分隔牆或外牆,一般公攤面積是牆體面積的二分之一,不過不同的樓盤甚至是同一個小區不同的樓棟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具體的還需要實地測量。

目前,「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已經是全國民眾的共識了,開發商也不能拿公攤面積來說事,通過公眾的利益來謀取盈利。對購房者來說,大家都希望有一天公攤面積能被取消,不少人也對此表示了擔心,如果公用面積的費用不再按業主數來平攤,那是不是就會把這些錢直接加到房價裡去。但是在現如今的購房模式下,購房者更關心的應該是如何提高警惕,以免遇到個別開發商模糊公攤面積的情況。

從一般的情況來看,電梯,門廳過道,通風井等算作是公攤面積還是比較合理的,也是大部分業主都可以接受的,但是有的開發商會建設獨立的停車庫,需要購房者額外購買,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把車庫的面積算到公攤面積裡,就是不合理的做法了。另一方面,購房者為電梯的面積買了單,但是幾乎每個樓盤的電梯都會張貼廣告,那這些電梯廣告的收益去哪了?

既然現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公攤面積所帶來的不滿,購房者就只能通過自身的努力來避免遇到不公平的現象,因此在買房籤合同時,可以要求加上附加條件,如果公攤面積超過了一定的幅度,購房者是有權退房或申請補償的,也可以和開發商約定好找一家公認且正規的測量機構對房屋面積進行現場測量,儘可能的做到真實透明,避免日後產生不必要的矛盾,也能讓業主買的放心住的安心。

相關焦點

  • 120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 高層公攤面積多少合理
    現在的高層住宅越來越多,人們在購買高層住宅時,都比較關注公攤面積,公攤面積的大小關係著我們的實用面積,跟公攤面積越大,實用面積就越小,對我們購房者就越不利。那麼120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高層公攤面積多少合理?2020年房子公攤面積會取消嗎?
  • 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 「公攤面積」有望取消!房價會被推高嗎?
    摘要 【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 「公攤面積」有望取消!房價會被推高嗎?】近日,住建部官網發布38項住建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涉及住宅項目規範、非住宅類居住建築項目規範等38份規範的修改。
  • 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住建部擬規定:按套內面積算!買房賣房有...
    提到公攤面積,幾乎每個購房者都有一肚子的抱怨——花了100平米的錢,卻只買到一個70平米左右的房!從1998年進入商品房時代開始,由購房者分攤購買的公用建築面積,就因現有法律法規沒有設定上限等問題引發爭議。如今好消息傳來,以後的住宅交易有望全部按照套內面積來計算。
  • 到底什麼是公攤係數,該怎麼計算,公攤面積又包括哪些?
    首先,公攤係數=公攤面積/套內面積,而非一些人所說的公攤係數=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其實這個很好理解,因為在計算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計算得到建築面積,而分戶的建築面積因為有公攤面積的存在和戶型的不同,我們無法直接確定,所以在確定不了分戶建築面積的情況下,用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得出公攤係數顯然是不科學的。
  • 告別買100平米只得70!住建部新規:住宅按套內面積算
    告別買100平米只得70平!住建部新規:住宅按套內面積算  「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一項新規徵求意見稿顯示,房地產交易將正式告別「公攤面積」,近一年來輿論密切關注的「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現象有望終結。
  • 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應該怎麼計算?
    相信很多人買房,一看到公攤面積,都會嗤之以鼻。我們之所以排斥公攤面積,是因為公攤面積是花了錢,卻看不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買的房子是100平米,實際你自己只是用到了80平米,莫名其妙的被公攤了20平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該怎麼算?
  • 「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能夠取消?內行人給出答案!
    中國自1998年進入商品房時代以來,對於公攤面積的探討,一直沒有停過。「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能夠取消?內行人給出答案!公攤面積香港是鼻祖,發明人是霍英東,沒錯,就是郭晶晶的公公。公攤面積長期以來是買房者最痛恨的事情,因為室內面積可以測量,但是公攤面積卻非常不透明。
  • 100平方米的房子,公攤面積就30平米,這正常嗎?看完心裡有數了
    問題:100平方米的房子,公攤面積就30平米,這正常嗎?100平米的房,實際上只得70平米,最近關於公攤面積的話題火了。買過房的朋友都知道,您買的房有個得房率,通常85%左右的得房率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據。
  • 專家建議:2020年買房別超過120平,有很多麻煩,這個面積最合適
    專家建議:2020年買房別超過120平,有很多麻煩,這個面積最合適 如今房價已經到了回暖期,對於很多剛需買房的人來說也算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如今已經是2020年,又是一個新的年代,對於今年人們對於房子的需求可能又是一個新的改變,畢竟現在買房的主力軍是90後以及為00後買房的人,而這個年代的人,
  • 今年取消「公攤面積」?買房者是否能獲得補償,有關部門回應14字
    今年要取消「公攤面積」?買房者是否能獲得補償,有關部門回應14字一房一價的房地產開發常言道「有房子就有房子」,現在老百姓買房子不只是為了居住,還有結婚用的房子,還有孩子們的學區房。事實上,國外壓根就沒有公攤面積這樣的說法,網上也有不少人表示,今年公攤面積要取消,是真的嗎?首先來看一下公攤面積對購房者的影響,假如一個購房者買了100平米的房子,公攤面積佔了20平米,實際居住面積只有80平米,但他還是要為這20平米的公攤付錢。現在大多數城市的房價已經超過了萬元,這20平米也就意味著要多付20萬元。
  • 住建部首次明確:買房擬按套內面積算!
    買房一族擔心:公攤費用是否打到套內的單價?羊毛出在羊身上有房一族關注:將來賣掉若只能按套內面積增值稅豈不嚇死人?新舊兩種算法最關鍵金羊網訊 記者趙燕華報導: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實際可得套內面積可能只有70-80平方米,其餘20%-30%就是常見的公攤比例——一直被人詬病的「公攤面積」今後有望壽終正寢了。2月1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發布《關於<城鄉給水工程項目規範>等38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 什麼是建築面積和實用面積?傻傻分不清?
    小編朋友終於好不容易買了房子,於是就邀請小編去做客,小編去到一看,本來朋友買的是100平房子,面積看起來應該是很大的,可是當走進去卻發現:為什麼感覺房子沒那麼大,感覺只有70平米,為什麼100平米的房子會變成70平米呢?這主要涉及到兩個關於面積的專業購房術語,它們就是建築面積和實用面積。
  • 住宅公攤面積的概念是什麼,公攤面積有上限嗎
    規定並沒有對公攤係數設定上限。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在10%~13%,18層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攤約在13%~15%,點式的樓盤公攤大多在15%~17%,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小區內一般公攤面積是多少?
  • 曬曬表哥在香港700萬的房子,房子只有50平,衛生間面積不足2平
    曬曬表哥在香港700萬的房子,房子只有50平,衛生間面積不足2平今天給大家曬曬家裡表哥在香港買的50平方房子,面積雖然不大,但是裝修卻非常有意思,因為單獨看照片,我還以為是豪宅來的,但實際只有50平方米,小但是卻很好看,下面就來給大家曬曬:
  • 買房公攤面積怎麼計算
    公攤面積的核算公式為套內建築面積乘以公攤係數,公攤係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乘以小區總戶數)。如果是比較細心的購房者想知道所看樓盤的公攤面積是否合理,可以去相關網站查詢小區公示信息,裡面有公攤係數,然後再進行核算。
  • 130平米商鋪公攤近半 公攤面積計算成「糊塗帳」
    原標題:130平米商鋪公攤近半 公攤面積計算成「糊塗帳」   市民張先生買了套130平方米的商鋪,最後一算,減去公攤實際可用面積才70平方米。記者昨日調查發現,一些購物廣場的公攤面積普遍偏高,公攤面積達30%—50%的很常見,讓不少投資商鋪的客戶大呼上當。
  • 100平米房子30平米公攤,正常嗎?
    後來,公攤制度和建築面積就成為了香港特色的土地制度,後來推廣到了臺灣,然後推廣到了大陸。公攤面積、套內面積、建築面積、使用面積使用面積=各個房間的面積總和。使用面積即真正可以擺家具的的面積,在香港叫「地毯面積」,顧名思義就是地面上能鋪地毯的空間(包括廚房和衛生間)。一般是不計算窗臺、露臺和開放式陽臺的。
  • 房子買80平還是90平,80平和90平三室選哪個
    如今三房已是大多數家庭買房時的主流選擇,但選多大面積有時候也是讓很多購房者較為頭痛的事情,買大的吧總價高吃不消,買小的吧又怕有了小孩不夠住,那麼到底多大的是比較合適的呢?房子買80平還是90平同樣是三室,80平和90平的房子,小吉建議買80平的,為什麼呢,主要是一下這三點原因:1、房價:一般買80或者90平的都是剛需居多,因為手裡資金有限,現在的的房價又不像十幾年前,買一套房子真的很難,差10平差十幾二十萬,與其花光所有積蓄,不如留點可周轉資金,減輕貸款壓力,以後根據需求再換房,對於購房者來說經濟壓力也會小一些,生活輕鬆一些
  • 教你看懂產權證上的面積 如何計算建築面積
    買房子是一個家庭中比較重要的事情,房子價格的計算與房子的面積密切相關,所以我們在購買房屋的時候經常會聽見建築面積、室內面積、實際面積、公攤面積等等名詞,不同的名詞代表的面積計算依據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清楚相關明詞的意思,這對於我們後面買房有很重要的作用,那麼產權證面積
  • 建築面積包括什麼?關於面積的公式要記牢!
    聽到別人買套100平的房子,但走進去發現為什麼感覺房子沒那麼大,這是為什麼呢?很有可能是各類面積概念在作怪,建築面積直接關係到商品房總房款,而使用面積直接關係到購房者室內空間是否足夠大。一、建築面積購房者買房時,建築面積一般也指房屋的銷售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