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能夠取消?內行人給出答案!

2021-01-21 塞北羌胡

中國自1998年進入商品房時代以來,對於公攤面積的探討,一直沒有停過。「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能夠取消?內行人給出答案!公攤面積香港是鼻祖,發明人是霍英東,沒錯,就是郭晶晶的公公。

公攤面積長期以來是買房者最痛恨的事情,因為室內面積可以測量,但是公攤面積卻非常不透明。我們一旦在其他國家買房的話,就不會存在公攤面積的說法。在中國買房時,公攤面積的佔比是20%左右,有些小區能夠達到40%。

一個小區的公攤面積的計算很複雜,除了做投資預算的能計算出來,非專業人士無人能算出來。在我們買房的時候已經交了「公攤」面積的錢,在交物業費的時候還得交公攤面積的錢。有人說,即便將來真的取消了公攤,房價也不會降低!

今年住建部發布了「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在這個高房價時代,隨便買套房子就得百萬上下。取消公攤是中國廣大老百姓最希望看到的事情,就算短時間內無法實現,也要好好管理一下其中的亂象。

一直以來,大家都對公攤這個名字都非常反感,就好像它侵佔了我們的利益一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各大城市取消「公攤面積」指日可待。這對於還沒有買房的人來說,想必是一件好事吧。

相關焦點

  • 120平的房子套內面積不足100平!坑人的公攤面積該不該取消?
    不過很多購房者卻在入住後發現了問題,明明買的是120平的房子,怎麼住進來以後這麼擁擠,左看右看也不像是120平的房子該有的樣子,經過了一番的詢問和了解之後,才明白是公攤面積的原因,趕緊找專業人士來家裡測量了一番,差點昏過去,怎麼整個房屋的套內面積連100平都不到!那我剩下的那20多平跑哪去了?
  • 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應該怎麼計算?
    相信很多人買房,一看到公攤面積,都會嗤之以鼻。我們之所以排斥公攤面積,是因為公攤面積是花了錢,卻看不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買的房子是100平米,實際你自己只是用到了80平米,莫名其妙的被公攤了20平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該怎麼算?
  • 120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 高層公攤面積多少合理
    現在的高層住宅越來越多,人們在購買高層住宅時,都比較關注公攤面積,公攤面積的大小關係著我們的實用面積,跟公攤面積越大,實用面積就越小,對我們購房者就越不利。那麼120平房子公攤面積多少?高層公攤面積多少合理?2020年房子公攤面積會取消嗎?
  • 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 「公攤面積」有望取消!房價會被推高嗎?
    什麼是公攤面積?  目前,對於我國大部分省市來說,購買的房屋面積包括兩個部分:套內面積+公攤面積。  那麼套內面積是指什麼呢?  根據2000年8月1日實施的《房產測量規範》GB/T 17986.1-2000國家標準規定:房屋套內建築面積由房屋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套內陽臺建築面積三部分組成。  有觀點認為「公攤面積」的概念就是源自香港。
  • 住宅公攤面積的概念是什麼,公攤面積有上限嗎
    規定並沒有對公攤係數設定上限。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在10%~13%,18層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攤約在13%~15%,點式的樓盤公攤大多在15%~17%,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小區內一般公攤面積是多少?
  • 今年取消「公攤面積」?買房者是否能獲得補償,有關部門回應14字
    老百姓買房子時,基本上都會發現房子的大小與開發商給的尺寸有出入,而這部分缺的就是所謂的「公攤面積」。實際上,包括電梯井、消防通道等區域都算在公攤面積內,相當於老百姓在為公用面積買單,這也讓不少購房者難以接受但是,早在2013年,我們的國家香港就有了公攤面積的說法,而且率先提出公攤面積的是香港富商李嘉誠。很快,公攤面積被引進內地,內地的房地產商也開始接受公攤面積。
  • 買房面積之什麼是公攤面積 最全的公攤面積知識都在這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1-01-14 上次我們了解了什麼是建築面積,今天我們繼續來說是公攤面積。
  • 到底什麼是公攤係數,該怎麼計算,公攤面積又包括哪些?
    首先,公攤係數=公攤面積/套內面積,而非一些人所說的公攤係數=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其實這個很好理解,因為在計算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計算得到建築面積,而分戶的建築面積因為有公攤面積的存在和戶型的不同,我們無法直接確定,所以在確定不了分戶建築面積的情況下,用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得出公攤係數顯然是不科學的。
  • 公攤面積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作者: 新聞資訊公攤面積的計算方法是啥公攤面積=公攤係數×套內建築面積;公攤係數=總公共性平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戶數);套內建築面積=套內應用面積 牆面面積 生活陽臺面積。將以上三個公式計算綜合性一下便是,公攤面積=總公攤面積/【(套內應用面積 牆面面積 生活陽臺面積)×總戶數】×(套內應用面積 牆面面積 生活陽臺面積)。但也是有相對性簡單的方式來測算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是平攤的現有建築面積的通稱,它與套內建築面積之和組成了一套商住樓的建築面積,因而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
  • 130平米商鋪公攤近半 公攤面積計算成「糊塗帳」
    原標題:130平米商鋪公攤近半 公攤面積計算成「糊塗帳」   市民張先生買了套130平方米的商鋪,最後一算,減去公攤實際可用面積才70平方米。記者昨日調查發現,一些購物廣場的公攤面積普遍偏高,公攤面積達30%—50%的很常見,讓不少投資商鋪的客戶大呼上當。
  • 住建部首次明確:買房擬按套內面積算!
    買房一族擔心:公攤費用是否打到套內的單價?羊毛出在羊身上有房一族關注:將來賣掉若只能按套內面積增值稅豈不嚇死人?公攤面積的計算一般都是各地自己決定,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很多不良開發商在計算公攤面積的時候不是以一個公允的規則來計價,而是有意無意地想方設法增加公攤面積,從而達到自己賺錢更多的目的。二是公攤面積其實意味著高昂的未來費用。雖然從房價的角度來說,你用什麼面積計算是影響不大的,但是實際上,未來的費用差距是非常巨大的,舉例來說,北方地區的房子往往都會收取取暖費,取暖費的收取標準是什麼呢?
  • 100平方米的房子,公攤面積就30平米,這正常嗎?看完心裡有數了
    現在很多網友熱議,應該取消得房率,理由是這種概念很模糊,無法界定上限,應該沿用國際慣例,採用「室內面積」。一般國內的多層套內面積可達到80%~85%,有些甚至更高;而普通高層小高層能達到75%以上就已經不錯了;但一些高端的高層、超高層套內面積比只有70%,甚至還不到。
  • 買房公攤面積怎麼計算
    公攤面積的核算公式為套內建築面積乘以公攤係數,公攤係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乘以小區總戶數)。如果是比較細心的購房者想知道所看樓盤的公攤面積是否合理,可以去相關網站查詢小區公示信息,裡面有公攤係數,然後再進行核算。
  • 公攤面積計算公式,哪些地方會被算作公攤,這些你都知道嗎?
    其實公攤面積也是要算錢的,一套房如果90平米,公攤面積佔30%,即使開發商有贈送面積,算下來也是每平方也是要多交錢的。 所以,購房的時候應該計算好公攤面積,才不至於被坑,小編跟大家總結了一下,那些是如何計算公攤面積,哪些地方會算作公攤面積,以及不同住宅的公攤面積大概為多大,跟大家做一下科普。
  • 買房潛規則:公攤面積真的是越小越好嗎?
    很多購房者對「公攤面積」不是很清楚。其實房屋公攤面積是房屋信息中最不透明的一項,使得我們的房屋變得「虛胖」,看似面積夠用的房子,在去掉「讓人傷心」的公攤後,實際面積往往令人大失所望。所以不少購房者認為公攤面積越小越好。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 公攤面積是不是越小越好?多大比較合理?
    現在如今購買的房屋都是要計算公攤面積的,雖然有些房屋在出售的時候是按套內面積來計算,但是有些房子還是以建築面積來計算房價,建築面積就包含了房屋的公攤面積,因此房屋公攤面積的大小也和購房者買房的房價是有關的,那麼公攤面積是不是越小越好?公攤面積多大比較合理?
  • 100平米房子30平米公攤,正常嗎?
    套內面積(實用面積)=使用面積+牆體厚度+陽臺在使用面積上,加上了牆體的厚度。因為套內面積和使用面積相差不大,經常被混為一談。日本買房就按套內面積計算,但不包括陽臺。建築面積=套內面積+公攤所謂的公攤,即整個大樓的公共區域加起來,分攤到每戶頭上。像是樓梯、大堂、電梯井,統統都算在公攤裡。公攤比例多少算合適呢?
  • 買房小知識:公攤面積怎麼算?多少才合理
    公攤面積怎麼算,公攤面積多少才合理?不少購房者買房之後,才發現房子的公攤面積竟然這麼多,花了那麼多錢買房子,竟然為公攤面積買單?!我們購房時,房屋面積是我們考慮的重點之一,而公攤面積更應該重點考慮,因為公攤面積不只是電梯和樓道,還包括管道井,地下室,垃圾站,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這樣算下來,公攤面積越多,我們花的「冤枉錢」就越多,那麼公攤面積多少才是合適呢?又該怎麼計算公攤面積呢?下面樓盤網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 建築公攤面積——甲、乙、丙、丁方們心中永遠的痛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現狀,是因為公攤面積作為銷售面積的一部分,出售或出租給使用者,而使用者因為對公共部分使用的頻次不同,所以更關注套內使用部分,也即希望套內部分佔據銷售面積的比例越大越好(花同樣的錢希望獲得更多的私屬空間)。
  • 三明業主 小區公攤電費按面積算合理嗎?居民有話說
    家住這個小區的80後小鄭告訴記者,小區物業一個季度公示一次公共用電公攤費收支明細表。交房的時候,她一次性交了一年的費用,慢慢扣。現在公攤電費每年和物業費一起交。 她表示,對於目前物業採取按每戶面積來均攤公共電費的做法,她個人認為挺合理的,但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那些認為不合理的業主,也有他們的道理。